黄大仙300呎公屋、楼龄30年 61万买唔买得过?网见一面倒!

楼主:61万公屋买唔买得过? 日前,有网民于连登讨论区以61万公屋买唔买得过?为题发文,指自己与嫲嫲及父亲三人同住在黄大仙一个300呎、有两房一厅的公屋单位。楼主指虽然家人并无意将单位买下,但觉得自己快将毕业且有继续,因此想儘早搵到地方落脚,亦可
黄大仙,大仙,300,公屋,楼龄,30年,61万,买唔,买得
1

楼主:61万公屋买唔买得过?

日前,有网民于连登讨论区以61万公屋买唔买得过?为题发文,指自己与嫲嫲及父亲三人同住在黄大仙一个300呎、有两房一厅的公屋单位。楼主指虽然家人并无意将单位买下,但觉得自己快将毕业且有继续,因此想儘早搵到地方落脚,亦可当作买给父亲居住。

图片:连登讨论区

转手卖出必赚?网民:政府送钱畀你仲要谂

帖文一出,网民几乎一面倒建议楼主理应买下单位,直言以61万元买入市区单位,再转手卖出定必稳赚。

梗係买,呢啲问题都要问!买咗, 转手即卖都赚两球。十几廿年前开始先廿几万, 当时冇买已经做错咗。 61万根本唔使谂即买,人哋61万半份首期都唔够。 政府送钱畀你仲要谂? 唔使谂一定买。早三年前都係买咗南昌附近租置公屋,680k。过咗头三年定五年之后可以卖返出去补地价,有本事自己储到钱之后转过手卖返出去再换屋,冇本事咪住自己间公屋。 一球都唔使嘅市区楼,无理由唔买啦! 61万,买个同区车位都唔得?我就会买啦! 必买唔使谂。你睇下租置邨二手卖返出嚟嘅新闻,新界区细单位起码百几2百万,楼主仲要市区单位!

买咗就係资产,仲要值过百万,只係比而家畀多几千蚊月供,係财富增值,唔係负担。如果迟啲,你阿爸都百年归老,你自己组织家庭就可以变卖,多一笔财富如果谂间屋係可以变绿置居或者第二市场居屋,就唔好谂呢啲无把握嘅嘢,抽中市区绿置居机会低,居屋贵,点解唔买咗佢,之后卖,变相啲钱灵活变首期或者变其他资产。

月供几千蚊当交租?

又有人坦言,以61万元购入单位后,无论是做10成按揭或是8成按揭,月供仅数千元,长远而言比租楼还更划算。

呢单嘢边有讨论空间,好处就唔讲太多,61万一个月先供几千元,净係无兄弟姐妹同你争,已经完全无唔买嘅理由。 买,8成按揭,分25年还。月供2,100元,当交租,点解唔买?业主写你名,之后阿嫲老豆再申请公屋攞多间! 梗係买啦,61万蚀住来做,你租多几年劏房已经喺度了! 10成按揭供15年都只係月供4,000元有找。4,000元係市区连个有盖车位都未必租到! 图片:Unsplash

买咗保证自己有地方住

有网民则认为,如果楼主现在将单位买下,就算有朝一日她的父亲离世,亦保证有地方居住;相反如果没有将单位买下,楼主未来的入息超标,父亲离世后亦无法继承现在所居住的单位。

买!Touch wood你老豆有咩事过咗身,你入息一定超标无得继承间屋,到时你出去要租返一样尺寸单位啲钱,租几年都等于呢个数。 买。如果爸爸他日仙游,自己一定有地方住。

除了能为未来作出保障,有网民指将单位买下后,无论是自己成为业主,或是父亲,对楼主长远而言亦有好处,因此搵唔到唔买嘅理由。

第一,楼主买咗可以用自己名做业主(当然现在要有名于户籍先得),然后老豆阿嫲再排老人特快公屋,几年后就已经一变二,随时派到租置嘅再买,派唔到嘅就绿表买居屋,再放黄大仙现有公屋,就有旧钱做首期。

第二,买完照用老豆名,楼主留番个首置名额,将来可能买私楼或已补居屋。所以我觉得,无理由唔买!

网民:除非有痴线佬邻居、想移民

有网民坦言,除非邻居有问题,或者有移民打算,否则建议楼主应将单位买下。

60万all in都抵!楼主,除非你左右隔离係痴线。 梗係买啦,61万租楼住几年都係返度。BTW,隔离左右係咪正常人?佢哋住咗几耐? 买啦,除非你谂住过几年移民。 其实买得过除非有痴线佬邻居先唔会买。 图片:政府新闻网

单位楼龄高 或须承担高昂装修费?

虽然大部分网民一面倒,认为楼主应买下单位,但有人却认为单位楼龄高,购入单位后未来需要承担大厦的装修费,建议楼主应该三思。

三十几四十年楼,大把维修要做,你买咗就全部要自己畀!绿表买居屋好过。

唔係一般嘅烦。好似东头邨,早两年房署先发现原来无预到冷气机出水喉位,全部要畀钱装。然后贵东楼因为新冠肺炎又搞到要验污水渠,又话要装嘢又要畀钱,仲有佢过几年又要换??又要夹!

经租者置其屋计划 以低于市价购入单位

事实上,政府早于1998年初推出租者置其屋计划(租置计划),容许居住在租置计划屋邨的住户,以低于市价购买所住的单位。不过,政府于2002年重新修订房屋政策,房委会于2005至2006年推出第六期乙租置计划,已将计画暂停。现在,居住于租置屋邨的住户仍可购买所居的单位。

租置屋邨名单,可参考房委会网页。

图片:政府新闻网

本页关于 黄大仙300呎公屋、楼龄30年 61万买唔买得过?网见一面倒!内容仅供参考,请您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谨慎操作。尤其涉及您或第三方利益等事项,请咨询专业人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