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性心脏病随时现形!少运动、运动员都会突然病发 成日觉得头晕就要小心!
在2012年举行一年一度的国际赛事香港ITU 三项铁人亚洲杯赛,一名27岁英籍男选手,于距离终点线不足100米突然晕倒,最终抢救后不治,先天性或者隐性心脏病极可能是其致命原因。医生表示,若做运动期间突然猝死,很大机会是心脏出现问题,当中有三大可能性。其一是冠心病;其二是遗传性心脏结构问题,例如心肌肥厚症等;第三个可能性则是遗传性心脏非结构问题,例如心律不正等。 一般而言,大多数运动间突然死亡者的成因是冠心病。不过,在2012年的三项铁人赛个案中,死者较年轻,患有程度上足以致命的冠心病机会不高。反之,该死者较高机会患有遗传隐性心脏病,但属结构性或非结构性,则难以猜测。 在遗传性心脏结构隐疾中,以心肌肥厚症相对常见。外国数据显示,每500至1,000人便有一人患有心肌肥厚症。心肌肥厚症即心脏部分肌肉较正常的肥大。即使患者出生时心肌大小正常,但青春期过后,部分心肌可能会逐渐变大,形成心肌肥厚症。若肥大位置处于较安全的地方,例如心尖等,对患者影响不大。 惟若位于左心室出道(血液由左心室泵出大动脉的位置)等较危险地方,心肌肥厚症患者则有机会于运动时出现两种危险情况。其一是因心跳加快而令血液阻塞情况更爲明显,难以泵出血液;其二是心律不正,因心跳太快而令供给心脏的血液不足,引致心肌坏死,甚至致命。若患者心肌肥厚情况较严重,即使并非进行运动期间,亦可能出现气喘、心律不正的情况。 另外,部分隐性心脏病患者有先天性心血管变异,即其中一条冠状动脉会经过一些不正常而较窄的地方,例如大动脉及肺动脉中间。当这些患者做运动时,冠状动脉便会因大动脉轻微变大而被压到,并引致心脏缺血。至于遗传性非结构心脏隐疾,则主要指心律不正。 一般人在静止情况下,其心跳应是60至100下;若心跳超出这範围,便属心律不正。 部分人可能出现先天性心脏肌肉离子通道病变,令心脏每次跳动后,自我重置时间过长,引致心律不正。心律不正患者除在运动时会出现较明显徵状外,平日亦可能感到晕眩等。 不少患者平日没有明显徵状,未必察觉到问题,并可能突然病发,须接受心外压等急救。惟亦有部分患者因其他疾病求诊时,偶以发现心房出现杂音,继而发现问题。 另外,部分患者亦可能在入职或买保险前,作心电图检查时发现问题。若接受心电图检查后,怀疑病人患有心肌肥厚症,医生可能会爲其进行或磁力共振等检查。至于偶发性心律不正的病人,则可能须接受24小时心电图检查。 一旦患者被确诊心肌肥厚症,可能须服药减慢心跳及心脏负荷;被确诊心律不正的病人,亦可能须服药缓和病徵。若患者病情较严重,则可能需要植入除颤机。该仪器可侦察心律,若发现心脏跳动混乱,会对其施予电击,刺激心跳回复正常。 病人每次覆诊时,医生会以电子仪器,爲其侦察除颤机的电量。一般而言,若除颤机较常处于备用状态,可用五至七年。若仪器须较常作出电击,则可能于一至两年便耗尽电源,届时病人便须再接受手术,植入新的除颤机。 不过,装有内置除颤机的病人须注意,该仪器会受电磁波影响,故须避免到发电厂等电压较高的地方;或接近雪柜摩打,与其保持距离多于六吋,以免影响除颤机运作。 不少人认爲运动员身体较健康,患心脏病机会较低。其实部分运动员的心脏情况,可能比一般人还要差。医生表示,运动员可能因接受长期剧烈运动训练,令心脏负荷增加,逼使其增加心肌体积,以更有效泵血。 然而,若这反应超过极限,便会形成心脏发大、心肌肥厚等疾病。若患者做剧烈运动,更可能构成生命危险。 平日少做运动、志在参与的人士,无论进行任何比赛在前均应做足準备,预防比赛期间心脏病发。 参赛前,可先找医生评估身体状况。一般情况下,医生会先询问病人的家族病史,例如家族曾否有人患心脏病;亦会问病人曾否突然晕倒。之后医生会听病人心房有否杂音,以诊断他有否心肌或心瓣问题。如发现有问题,病人可能不适宜参与赛事。 平日甚少做运动,甚至可能十年来亦没有正式做运动的人士,应在参赛前接受长达一年的训练。隐性心脏病
猝死最大兇手!心肌肥厚症最常见
心律不正患者
常感晕眩体装除颤机 远离电磁波
运动员也有心脏病
赛前準备 预防猝死
1.赛前接受医生评估
2.充足训练
即睇更多:行路经常跌倒可能係有病!有机会已患上脑白质稀疏症+认知障碍症 日本节目医生教路简单2招预防|好生活百科
本页关于 隐性心脏病随时现形!少运动、运动员都会突然病发 成日觉得头晕就要小心!内容仅供参考,请您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谨慎操作。尤其涉及您或第三方利益等事项,请咨询专业人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