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电影

王树声电影,淮海战役主要人物

2020-12-09 15:35电影

简介 淮海战役主要人物...

-

下面是更多关于王树声电影的问答

大决战电影淮海战役邱清泉用外语骂刘总司令什么

英文:Stank tones, fun of foolish talk.

意奇谈怪论,放屁。

文水平的影响,配音出现了发误,把tones[toʊnz]读成了tan nei si[tænnəs]”。

决战:淮海战役》剧照

淮海战役详细过程

1、战役的详细进程

淮海战役自1948年11月6日开始,至1949年1月10日,共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1948年9月24日济南失守后,国军总部以为华东野战军需要长时间休整,未能料到华东野战军中央军委关于成立淮海战役总前委的指示在济南战役损失不大,能迅速南下进攻徐州,结果大意轻敌。粟裕为迷惑国军,特意在山东开了十几台大功率电台,不停向外发出指令,国军误认为华东野战军主力依然在山东。使徐州剿匪总司令部部署调整、兵力调动也趋缓慢。1948年11月1日中共中央军委决定中原野战军7个纵队,共约15万人,以及部分地方部队与华东野战军共同进行淮海战役,参战兵力达到60万人。实际上,约50万解放军开始从不同方向秘密夜行,在国军不知情下扑向徐州。

  徐州剿匪总司令部总司令官刘峙作战无能,故在战斗前,国军布阵极为不利,与解放军作战处于被动及被分割攻击。国军尚未按“徐蚌会战计划”南移,1948年11月5日,刘峙见国军各兵团均已报告在正面发现解放军主力有扑向徐州之势,便遵从蒋介石之意,将徐州周边部队向徐州收缩靠拢,然后再图向淮河一线撤退。命令黄百韬第7兵团、李弥第13兵团退回徐州东郊,经蒙城向蚌埠调动的孙元良第16兵团经宿县北上退回徐州,邱清泉第2兵团退回徐州西郊,死守徐州。1948年11月6日,国军调动华中剿匪总司令部的12兵团进至太和、阜阳地区东援,徐州、蚌埠战场国军兵力增加到70万人。

  华东野战军按计划于1948年11月6日夜间发起淮海战役,各部队向预定目标开进,发现国军正在收缩,当即转入追击。黄百韬第7兵团因奉令等海州第9绥靖区的第44军西撤,推迟至7日西开。华东野战军借这此延误,追上正在渡大运河的第7兵团,负责殿后之第7兵团第63军、第100军83师被迅速歼灭。黄百韬见势不妙,希望李弥第13兵团协助撤退。李弥拿出刘峙命令,执意按计划回撤,拒绝援助。1948年11月8日,防守运河一线之第3绥靖区四分之三以上之官兵,在中共地下党员、绥靖区副司令官何基沣、张克侠率领下,举行贾汪起义。之后,解放军迅速通过第三绥靖区防区。10日,解放军先头部队、山东兵团主力,歼灭第7兵团西撤之先头师,切断第7兵团退路。第7兵团渡过大运河后,走到碾庄时,第64军军长刘镇湘建议,依靠第13兵团在碾庄留下的军事工事,与解放军大战一场。同时,国防部发来电,称可交战,如能击退敌人再走亦可,这样第7兵团就在碾庄犹豫了一天,最后决定迎战解放军。结果解放军行军速度超出预料,在一日之内,华东野战军三个纵队,就攻占碾庄与徐州之间曹八集等各据点要道,11日,华东野战军将第7兵团合围于碾庄地区。

  此时徐州南方战况,由于宿县之孙元良第16兵团北撤徐州,而协防宿县之刘汝明第4绥靖区也向南撤。由于刘峙指挥慌乱,蒋介石决1948年定11月10日把杜聿明调回任徐州剿匪总司令部副总司令兼前进指挥部主任,具体负责指挥作战;同时命令邱清泉第2兵团和李弥第13兵团由徐州向东攻击,为黄百韬第7兵团解围。在蚌埠,以第9绥靖区改组建第6兵团,以第4绥靖区改组建第8兵团,两兵团将协同沿津浦铁路两侧向宿县推进。至此,徐州、蚌埠战场国军兵力增加到80万人。

  11月15日中原野战军攻占空虚的宿县,切断了徐州守军向蚌埠之退路。鉴于淮海战役规模越打越大,16日中共中央军委决定组成淮海战役总前敌委员会统筹华东、中原区事宜。蒋介石下令黄维第12兵团及蚌埠之李延年第6兵团、刘汝明第8兵团向北推进,重占宿县。

  自11月13日起,徐州国军以邱清泉第2兵团和李弥第13兵团协同攻击全力解第7兵团之围。开始粟裕令华东野战军第7、第10、第11纵队组成阻援兵团,由10纵司令员宋时轮、政委刘培善统一指挥,在侯集、林佟山至大许家地域,实行正面防御阻击徐州国军东援;以苏北兵团各纵队从徐州东南侧击第2、第13兵团增援,在潘塘附近发生激战。在22日第2兵团被华东野战军阻于离碾庄12公里处大许家一线,无法突破。19日,华东野战军全力加快对第7兵团的围歼作战,至1948年11月22日,华东野战军将第7兵团10万人全部歼灭,第7兵团司令官黄百韬阵亡。

第二阶段

  国军第7兵团被歼灭后,由蚌埠进军的李延年第6兵团、刘汝明第8兵团担心被解放军攻击而拖延北进,造成从华中剿匪总司令部增援向宿县进军的第12兵团(司令官黄维)位置突出、孤立,在解放军的阻击下,这3个兵团无法靠拢徐州打通徐州—蚌埠间联系,战场形势对国军极其不利。第12兵团由蒙城出发渡过涡河,1948年1948年11月21日,第12兵团到达南坪集并渡过浍河,发现解放军有合围之势,于23日夜转向东南方向的固镇转移,企图向李延年第6兵团靠拢。中原野战军集中兵力合围黄维第12兵团,11月25日,中原野战军7个纵队将国军第12兵团包围在于宿县西南之双堆集。11月27日,黄维指挥第12兵团乘合围尚不严密以4个师兵力为先头向东南方向全力突围,其中第85军第110师师长、中共地下党员廖运周率部阵前倒戈,使黄维突围计划失败,军心动摇,士气一蹶不振,只得就地固守待援。此时,国军已处在被动挨打的地位,由于第7兵团被消灭,徐州东线已完全暴露;徐州往蚌埠之退路,亦因宿县被中原野战军占领而切断。而黄维第12兵团也被解放军合围,有被全歼之危险。

  1948年11月28日蒋介石在南京召开军事会议,不得不下令徐州驻军第2、第13、第16三个兵团放弃徐州向江南撤退,徐州剿匪总司令官刘峙离开徐州调到蚌埠指挥第6兵团、第8兵团再次北援,由徐州剿匪副总司令杜聿明指挥30万徐州守军,于1948年11月30日放弃徐州向西南沿永城、涡阳撤退。华东野战军发现国军撤走即以7个纵队30万人发起追击、拦截。同时,由于南线李延年兵团缩回蚌埠,华东野战军又从南线另抽调3个纵队加入北线对杜聿明集团的围攻。杜聿明部途中接到蒋介石命令向东南出击,解救黄维第12兵团,邱清泉第2兵团、李弥第13兵团、孙元良第16兵团不得不转攻东南,最终12月4日被华东野战军包围在永城东北陈官庄地区。12月6日,第16兵团因协调错误,自行突围,大部被歼灭。中原野战军对黄维第12兵团采取大量土工作业的近迫攻坚战法,对第12兵团合围圈不断缩小防区缩小,至12月初,第12兵团粮弹不足陷入困境,只能靠有限的空运补给。此外,华东野战军又抽调5个纵队加特种兵纵队由华野参谋长陈士榘指挥,加入对第12兵团的围攻。第12兵团副司令胡琏因回家奔丧最初没有随军,第12兵团被围后乘飞机进入双堆集包围圈。1948年12月6日,中原野战军、华东野战军对第12兵团全线发起攻击,1948年12月12日发起总攻,至15日第12兵团残部各自突围被歼灭,消灭了国军12万人,俘虏第12兵团司令黄维,副司令胡琏搭乘战一团战二营代营长甘义三之座车,单独突围逃出(这部战车为战车二营突围指挥车,仅此车有突围路线地图及资料),但坦克被解放军击中亦受重伤,嗣即在上海接受手术。

第三阶段

  由于已消灭了国军34个师,邱清泉第2兵团、李弥第13兵团之22个师被包围,为配合平津战役对傅作义集团之分割包围避免其迅速决策经海路南逃,解放军对合围的杜聿明部暂缓攻击,进行了20天休整,向杜聿明发动政战宣传与劝降,消耗其心理,为最后围歼杜聿明部做最后准备,虽然杜聿明拒绝投降,但瓦解了国军官兵士气。合围圈中的国军粮弹两缺,虽有空投补给,但远不够用。1948年12月19日被围的国军曾谋划空军掩护下突围,亦无力执行。

  平津战役解放军完成了对北平、天津等地的分割与包围之后,1949年1月6日,解放军向青龙集、陈官庄地区被围的杜聿明部发起总攻,9日消灭第13兵团大部,残部撤往第2兵团防区。1月10日战斗结束。徐州剿匪总司令部副总司令兼前进指挥部主任杜聿明被俘,徐州剿匪总司令部前进指挥部副主任兼第2兵团司令官邱清泉阵亡,第13兵团司令官李弥逃脱。李延年第6、刘汝明第8兵团随后放弃淮河以南、长江以北地区,撤往江南,淮海战役结束,解放军占领了长江以北大片土地。

2、战役简介

  淮海战役,国民党称“徐蚌会战”,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中原野战军在以徐州为中心,东起海州(连云港),西至商丘,北起临城(今枣庄市薛城),南达淮河的广大地区,对国民党军进行的战略性进攻战役。

  战役于1948年11月6日开始,1949年1月10日结束,徐州剿匪总司令部刘峙指挥中华民国国军五个兵团部、22个军部、56个师及一个绥靖区共55.5万人被消灭及改编,解放军总共伤亡13.4万人。

  淮海战役是三大战役中解放军牺牲最重,歼敌数量最多,政治影响最大、战争样式最复杂的战役。

淮海战役中白崇禧不当总司令,为什么不给邱清泉,杜聿明这样的人的怎么就给了刘峙当总司令。。。

邱清泉那时还不够。

不给邱清泉的理由:

1.邱清泉是黄埔二期,孙元良、黄维都是一期老大哥,他指挥不动部队。

2.邱清泉骄横跋扈,听不进别人意见,打仗好打滑头仗,与友邻关系处理不好。

3.在豫东战役时,邱清泉“见死不救”,蒋介石严厉批评了他。

4。资历尚浅,没经验。

总结一下楼上的,再加一点,邱清泉只是兵团司令,未必见得可以胜任剿总的职务。个人以为能力上来说就不足,何况协调各方面的关系更是不足。他顶多当个兵团司令算不错了,什么留德归来,跟桂永清一样,两人出去是公费的,也许有暗箱操作之嫌。至少他的哥们桂永清是因为有关系而过去深造镀金的。就能力而言,比其其他嫡系的将领,如:胡琏,都差太远。

杜聿明后来实际担负的就是徐州剿总总司令的指挥职务,名义上是剿总副司令。

不给杜聿明的理由:

1,资历尚浅,一中将而已,指挥上不大方便。

2.忠诚度有待考验。

给刘峙当总司令理由:

1.资历很高,上将,有指挥过各路大军作战经验

2.忠诚度得到蒋介石、何应钦、顾祝同肯定,为人实在,肯做事。

刘峙资历老,对蒋介石绝对忠诚,所以他做了总司令。

白崇禧因为没有亲自指挥武汉和徐州两大剿总合并之后的剿总,后来去了台湾,蒋介石一直耿耿于怀。最后白的死,据说也是疑云重重。。。

其实就算不让白崇禧当,国军之中依然有人可以胜任,即便在嫡系之中甄选,也没问题。除何应钦这个边缘人外,杜聿明的水平就可以了。当然能够用胡琏更好,不过胡资历尚浅,未必能协调好关系,而且据说他与白崇禧关系不好,搞得十八军军长都不能让他来当,只能当副军长。

回想一下,按照蒋介石的性格,当时真是除了杜聿明,都没有别的人选可以考虑了。像胡琏这样受到白崇禧赞赏的人,资历不够。何应钦则因为西安事变早已淡出核心,顾祝同则半桶水,陈诚更是跟刘峙性质差不多,薛岳、程潜、傅作义等则并非嫡系也被排除。

如果说排除白崇禧之外,剿总人选,个人以为薛岳第一、杜聿明第二、胡琏第三,之后的要看具体情况。

推举薛岳的原因在于,首先他不是嫡系,但也不是桂系等让蒋头疼的地方实力派,再则他能力足以胜任这个位置。不过为了协调方便,尤其是嫡系的调度,需要由蒋派一嫡系大员充当副司令从中协调。

其实胡琏可以得更靠前一些,但依然是致命弱点,资历未够。之间薛岳曾当过徐州剿总,然蒋未予足够之耐心和信任,结果是越换帅越大败。

这个位置,按白崇禧的说法,理应获得最大的放权。蒋喜欢插手指挥、喜欢瞎指挥,导致指挥混乱。固即便设立这个职位,也并需放权才行。古玩今来都如此,切尔西老板阿布、国米老板莫拉蒂都是爱瞎指挥的,结果是烧了钱不顶用。而当魔力鸟获得莫拉蒂最大放权之时,期待已久的欧冠终于到手。道理是一样的。

除此之外,淮海战役前期,辽沈战役尚需要人选。由于无人可用,蒋介石临时将杜聿明调到辽沈,也耽误了淮海战役。所以杜聿明当时是当救火队员,分身乏术。缘由就是因为老蒋的用人性格与脾气,导致无人可选。一个病人还要到处救火,分身乏术,不输才怪。

倘若杜坐镇东北,而薛坐镇徐州,切实放权,则未有失败之理由。

淮海战役主要人物是谁?

【我方主要人物】

毛泽东:最高统帅

邓小平:淮海战前委书记、中原野战军政委

刘伯承:淮海战役总前委委员、中原野战军司令员

陈毅:淮海战役总前委委员、华东野战军司令员兼政委、中原野战军副司令员

粟裕:淮海战役总前委委员、华东野战军代司令员兼代政委

谭震林:淮海战役总前委委员、华东野战军副政委

李先念:中原野战军副司令员

陈赓:中原野战军第四纵队司令员

陈再道:中原野战军第二纵队司令员

陈锡联:中原野战军第三纵队司令员

杨勇:中原野战军第一纵队司令员

王近山:中原野战军第六纵队司令员

秦基伟:中原野战军第九纵队司令员

叶飞:华东野战军第一纵队司令员

宋时轮:华东野战军第十纵队司令员

韦国清:华东野战军苏北兵团司令员

【对方主要人物】

蒋介石:最高统帅

刘峙:徐州“剿匪”总司令部总司令

杜聿明:徐州“剿匪”总司令部副总司令、前进指挥部主任

邱清泉:第二兵团司令

李延年:第六兵团司令

黄百韬:第七兵团司令 

刘汝明:第八兵团司令

黄维:第十二兵团司令

李弥:第十三兵团司令 

孙元良:第十六兵团司令

扩展资料:

淮海战役,国民党称“徐蚌会战”,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中原野战军在以徐州为中心,东起海州(连云港),西至商丘,北起临城(今枣庄市薛城),南达淮河的广大地区,对国民党军进行的战略性进攻战役。

华东、中原两大野战军经过66天的激烈作战,歼灭和争取起义、投诚国民党军1个“剿总”前进指挥部、5个兵团部、22个军部、56个师,共55.5万余人,其中包括号称“五大主力”的第5军和第18军。人民解放军伤亡13万余人。至此,南线国民党军的精锐主力已被消灭,长江中、下游以北广大地区均获解放。

人民解放军兵临长江北岸,国民党的政治经济中心南京、上海等地已处于人民解放军的直接威胁之下。毛泽东欣喜地指出,淮海战役的胜利,不但长江以北局面大定,即全国局面亦基本上解决。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淮海战役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淮海战役主要人物

淮海战役是中国近代史中的第二次国共内战“三大战役”之一1948年11月6日开始,1949年1月10日结束,历时65天。中国共产党称之为“淮海战役”,中国国民党称之为“徐蚌会战”。杜聿明及刘峙指挥中华民国国军五个兵团部、22个军部、56个师共55.5万人被刘伯承、邓小平及粟裕指挥的中国共产党华东野战军和中原野战军消灭及改编,解放军总共伤亡13.4万人。

编辑摘要

编辑信息模块

名称:淮海战役 地点:以徐州为中心,东起海州,西迄商丘,北起临城(今枣庄市薛城),南达淮河的广大地区

时间:1948年11月6日开始,1949年1月10日结束,历时65天。 结果:人民解放军胜利

交战各方:中国人民解放军 华东、中原野战军南京国民政府 中华民国国军 各方兵力:中国人民解放军 华东野战军16个纵队、中原野战军7个纵队和地方武装共60万人中华民国国军 5个兵团部、22个军部、56个师共55.5万人

伤亡情况:中国人民解放军 13.4万人中华民国国军 55.5万人 相关人物:邓小平、刘伯承、陈毅、粟裕、谭震林、杜聿明、刘峙

目录[隐藏 ]

1 简介

2 名称

2.1 淮海战役(共产党)

2.2 徐蚌会战(国民党)

3 战争背景

3.1 中国人民解放军方面

3.2 中华民国国军方面

4 参战部队序列

4.1 中国人民解放军

4.2 中华民国国军

5 战争过程

5.1 第一阶段

5.2 第二阶段

5.3 第三阶段

6 战果统计

7 战争影响

8 评价

9 相关影视作品

淮海战役 - 简介

淮海战役态势图

淮海战役,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中原野战军在以徐州为中心,东起海州,西迄商丘,北起临城(今枣庄市薛城),南达淮河的广大地区,对国民党军进行的第二个战略性进攻战役。是中国人民解放战争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三大战役(另两大战役为辽沈战役、平津战役)之一。共歼国民党军55.5万人,解放了长江中、下游以北广大地区,使国民党军在华东、中原战场的主力丧失殆尽,国民党统治中心南京已处在解放军的直接威胁之下。

淮海战役是国共双方以徐州为核心在淮海地区举行的一场规模最大的军事较量。集结在这个地区的国民党军有50万人,战役开始后又陆续增援30万人,大部分是蒋介石的嫡系。解放军投入兵力包括地方部队约60万人。战役从1948年11月6日开始,到1949年1月10日结束,历时65天,共消灭国民党军主力55.5万人,使蒋介石赖以发动内战的骨干部队基本拼光。

淮海战役 - 名称

淮海战役(共产党)

就淮海战役的演变进程而言,军史界素有“小淮海”与“大淮海”之称。按照粟裕最早提出的建议,淮海战役在江苏北部的两淮(淮阴淮安)和海州地区进行,史家将此称为"小淮海"。后来,战役的规模越打越大,发展成为"大淮海"。“大淮海”是指淮河下游、黄海之滨的广大地区,《禹贡》记载“海、岱及淮惟徐州”,大致和今天的淮海地区范围一样。它南至淮河,东滨黄海,北到泰山,西临河南。

徐蚌会战(国民党)

淮海战役(国民党方面称“徐蚌会战”)前夕,何应钦在国防部召开作战会议,提出“守江必守淮”的主张。“守淮”的具体方针是,集中优势兵力于徐州、蚌埠之间的津浦铁路两侧,寻机与共军决战。蒋介石声称:徐蚌会战是政权“存亡最大之关键”。

淮海战役 - 战争背景

中国人民解放军方面

淮海战役总前委邓小平、刘伯承、陈毅、粟裕、谭震林

1948年9月24日,华东野战军在济南战役获胜三天后,代司令员和代政委粟裕向中共中央军委提议,希望乘胜攻歼淮阴、淮安、宝应、高邮、海州、连云港国军之战役,称为淮海战役,主要目标为牵制邱清泉、李弥两兵团,歼灭离徐州较远、位置突出之黄百韬兵团,为夺取徐州做好准备。这一计划符合中共“歼敌于长江以北”之指导思想,随即得到批准。这就是中共原来预定进行较小规模之淮海战役,中共占据主动决战权。华东野战军主力在山东省济南以南、临沂,和江苏省宿迁地区休整一段时间后,开始攻击国军。

中华民国国军方面

国军在辽沈战役中失利,令蒋介石预感到东北败局已定。考虑到解放军中原野战军可能会进攻郑州,与华东野战军在江淮地区会合,为加强防守中原和华东地区,巩固江淮,屏障南京,国军集结了五个兵团和三个绥靖区部队共80万人,以徐州为中心,利用津浦、陇海两条铁路,组成东起海州、西迄商丘、北起临城、南达蚌埠之“一点两线”防御阵线,采取战略守势,准备抗击解放军进攻。

10月下旬,国军调整了战略部署,按照白崇禧“守江必守淮”之指导思想,将徐州剿匪总司令部兵力向蚌埠转进,重点守备淮河一线。到11月5日,尚未南移之国军各兵团均已报告在正面发现解放军主力。为改变不利态势,国军将徐州周边部队向徐州收缩靠拢,然后再图向淮河一线撤退。[1]

淮海战役 - 参战部队序列

淮海战役

中国人民解放军

华东野战军

代司令员兼代政委:粟裕

副政委:谭震林

参谋长:陈士矩

政治部主任:唐亮

政治部副主任:钟期光

后勤部司令员:刘瑞龙

华东野战军总部直辖

第1纵队(司令员叶飞(因病未参加淮海战役);副司令员张翼翔、刘飞;政委谭启龙)

第1师(师长廖政国;政委曾如清)

第2师(师长程业棠;政委张文碧)

第3师(师长陈挺;政委邱相田)

第3纵队(司令员孙继先;政委丁秋生)

第8师(师长陈士法;政委王六生)

第9师(师长谢斌;政委刘伟)

第4纵队(司令员陶勇;政委郭化若)

第10师(师长杜屏;政委符确坚)

第11师(师长谭知耕;政委王敬群)

第12师(师长贺敏学;政委伍洪祥)

第6纵队(司令员王必成;政委王一平)

第16师(师长张云龙;政委谢立全)

第17师(师长梁金华;政委黄先)

第18师(师长钟国楚;政委张闯初)

第8纵队(司令员张仁初;政委王一平)

第22师(师长高文然;政委董超)

第23师(师长陈忠梅;政委曹普雨)

第9纵队(司令员聂凤智;政委刘浩天)

第25师(师长萧镜海;政委谭佑铭)

第26师(师长张铚秀;政委张少虹)

第27师(师长孙端夫;政委刘仲华)

鲁中南纵队(司令员钱钧;政委张雄)

第46师(师长钱钧;政委孔繁斌)

第47师(师长胡大荣;政委彭胜标)

两广纵队(司令员曾生;政委雷经天)

第35军(军长吴化文;政委何克希)

第103师(师长杨友柏)

第104师(师长赵广兴)

第105师(师长何志斌)

特种兵纵队(司令员陈锐霆;政委刘述周)

炮兵1团

炮兵2团

炮兵3团

工兵团

骑兵团

坦克大队

山东兵团

司令员:许世友(因病未参加淮海战役)

政委:谭震林(兼)

副司令员:王建安

参谋长:李迎希

下辖:

第7纵队(司令员成钧;政委赵启明)

第19师(师长熊应堂;政委萧学林)

第20师(师长张怀忠;政委邓少东)

第21师(师长谢锐;政委何志远)

第10纵队(司令员宋时轮;政委刘培善)

第28师(师长王德贵;政委王若杰)

第29师(师长萧锋;政委李曼村)

第13纵队(司令员周志坚;政委廖海光)

第37师(师长高锐;政委张英)

第38师(师长徐体山;政委张英勃)

第39师(师长傅绍甫;政委余明)

渤海纵队(司令员袁也烈;政委周贯五)

第7师(师长曾旭清;政委黎同新)

第11师(师长傅继泽)

苏北兵团

司令员:韦国清

政委:陈丕显

副政委:吉洛(姬鹏飞)

参谋长:覃健

下辖:

第2纵队(司令员滕海清;政委康志强)

第4师(师长殷绍礼;政委王敬敏)

第5师(师长姚运良;政委方中铎)

第6师(师长吴华夺;政委谢锡玉)

第11纵队(司令员胡炳云;政委张藩)

第31旅(旅长朱云谦;政委孙克骥)

第32旅(旅长吴泳湘;政委刘毓标)

第33旅(旅长张宜友;政委吴嘉民)

第12纵队(司令员谢振华;政委李干辉)

第35旅(旅长汪乃贵;政委王直)

第36旅(旅长朱国华)

华东野战军司令部直接指挥的地方部队

苏北军区(司令员管文蔚;政委陈丕显)

江淮军区(司令员陈庆先;政委曹荻秋)

第34旅(旅长廖成美;政委李士英)

独立旅(旅长张秀龙)

鲁中南军区(司令员傅秋涛;政委康生)

胶东军区(司令员谭希林;政委向明)

渤海军区(司令员袁也烈;政委张晔)

华北军区冀鲁豫军区(司令员赵建民;政委潘复生)

中原野战军

司令员:刘伯承

政委:邓小平

副司令员:陈毅(仍兼华东野战军司令员,但随中原野战军行动)、李先念

副政委:邓子恢、张际春

参谋长:李达

政治部主任:张际春(兼)

供给部长:刘岱峰

中原野战军总部直辖

第1纵队(司令员杨勇;政委苏振华)

第1旅(旅长杨俊生;政委陈云开)

第2旅(旅长戴润生;政委石新安)

第3旅(旅长吴忠;政委刘振国)

第2纵队(司令员陈再道;政委王维纲)

第4旅(旅长吴诚忠;政委刘明辉)

第5旅(旅长周发田;政委刘华清)

第3纵队(司令员陈锡联)

第7旅(旅长赵兰田;政委周维)

第8旅(旅长黄林;政委卢南樵)

第9旅(旅长童国贵;政委高治国)

第4纵队(司令员陈赓;政委谢富治)

第10旅(旅长周希汉;政委廖冠贤)

第11旅(旅长刘丰;政委胡荣贵)

第13旅(旅长陈康;政委南静之)

第22旅(旅长查玉升;政委朱佩萱)

第6纵队(司令员王近山;政委杜义德)

第16旅(旅长尤太忠;政委邵子言)

第17旅(旅长李德生;政委韩明)

第18旅(旅长萧永银;政委刘昌)

第9纵队(司令员秦基伟;政委李成芳)

第26旅(旅长向守志;政委余洪远)

第27旅(旅长崔建功)

第11纵队(司令员王秉章;政委张霖芝)

第31旅(旅长汪家道;政委孙仁道)

第32旅(旅长胡华居(兼))

中原野战军司令部指挥的地方部队

豫皖苏军区(司令员张国华;政委宋任穷)

豫皖苏独立旅(旅长金绍山)

陕南军区(司令员刘金轩;政委张邦英)

第12旅(旅长薛克忠;政委谭友夫)

豫西军区(司令员曾希圣;政委张玺)

桐柏军区(司令员王宏坤;政委刘志坚)

鄂豫军区(司令员王树声;政委段君毅)

皖西军区(司令员曾绍山;政委彭涛)

中华民国国军

徐州剿匪总司令部

总司令:刘峙

副总司令:杜聿明、孙震、刘汝明、冯治安、韩德勤、李延年

参谋长:李树正

副参谋长:章毓金

前进指挥部

主任:杜聿明

副主任:孙元良、赵家骧

参谋长:舒适存

副参谋长:文强、刘伯中(未到任)、吴宝云(未到任)

徐州剿匪总司令部直辖

第二十军(军长杨干才)

第133师(师长景嘉模)

第134师(师长李介立)

第一百零七军(军长孙良诚)

第260师(师长王清瀚)

暂编第25师(师长孙玉田)

中华民国国军第二兵团

司令:邱清泉

副司令:舒适存、谭辅烈、王长海、高吉人

参谋长:李汉萍

副参谋长:董熙

下辖:

第五军(军长熊笑三)

第45师(师长郭吉谦 → 崔贤文)

第46师(师长陈辅汉 → 郭方平(副师长代))(暂编第14师并入,该师师长黄宗颜)

第200师(师长周朗)

第七十军(军长高吉人 → 邓军林)

第32师(师长龚时英)

第96师(师长邓军林 → 刘志道)(曾编成快速纵队,师长邓军林兼任纵队司令)

第139师(师长唐化南)

第七十二军(军长余锦源)

第34师(师长陈渔浦)

第122师(师长熊顺义)(原为第十六兵团第四十一军建制,第十六兵团突围被歼后,其残部编为第122师)

第233师(师长李芝 → 徐华)

第七十四军(军长邱维达)

第51师(师长王梦庚)

第57师(师长冯寄异)

第58师(师长王奎昌)

第十二军(军长舒荣)

第112师(师长余一凡)

第238师(师长徐有成)

第一百一十六军(军长谭心)(未编成)

第287师(师长李芝)

第288师(师长陈元良)

独立旅(旅长王屏南) → 新44师(师长耿文哲)

骑兵第1旅(旅长张荣甲)

中华民国国军第六兵团(原第九绥靖区)

司令:李延年

参谋长:梁栋新

下辖:

第三十九军(军长王伯勋)

第103师(师长曾元三)

第147师(师长张家宝)

第91师(师长刘体仁)(该师未到淮海战役战场)

第五十四军(军长阙汉骞)

第8师(师长周文韬 → 施有仁)

第198师(师长张纯)

第291师(师长廖定藩)

第九十六军(军长于兆龙)

第141师(师长萧续武)

第212师(师长荣英魁)

第九十九军(军长胡长青)

第92师(师长艾瑗)

第99师(师长杨达)

第268师(师长李慎言)

中华民国国军第七兵团

司令:黄百韬

副司令:黄国梁(未到任)、唐云山

参谋长:魏翱

下辖:

第二十五军(军长陈士章)

第40师(师长曾正我)

第108师(师长李世镜)

第148师(师长刘清昶)

第四十四军(军长王泽浚)

第150师(师长赵壁光)

第162师(师长李秾)

第六十三军(军长陈章)

第152师(师长雷秀民)

第186师(师长张泽琛)

第六十四军(军长刘镇湘)

第156师(师长刘镇湘)

第159师(师长刘绍武 → 钟世谦)

第一百军(军长周志道)

第19师(师长赵尧)

第44师(师长刘鹤声)

第63师(师长盛超)

中华民国国军第八兵团(原第四绥靖区)

司令:刘汝明

副司令:田镇南、曹福林、米文和、刘汝珍

参谋长:朱秀德 → 杨然

副参谋长:杨然 → 李诚一

下辖:

第五十五军(军长曹福林)

第29师(师长荣光兴)

第74师(师长李益智)

第181师(师长米文和 → 刘兴远)

第六十八军(军长刘汝珍)

第81师(师长葛开祥)

第119师(师长张勋亭)

第143师(师长阎尚元)

中华民国国军第十二兵团(归中华民国国防部指挥)

司令:黄维

副司令:胡琏、吴绍周

参谋长:萧锐

副参谋长:韦镇福、刘文修

下辖:

第十军(军长覃道善)

第18师(师长尹俊)

第75师(师长王靖之)

第114师(师长夏建勋)

第十四军(军长熊绶春)

第10师(师长潘琦)

第83师(师长张用斌)

第85师 (师长吴绍周) 

第十八军(军长杨伯涛)

第11师(师长王元直)

第49师(师长何竹本)

第118师(师长尹钟岳)(曾编成快速纵队,师长尹钟岳兼任纵队司令)

第八十五军(军长吴绍周)

第23师(师长黄子华)

第110师(师长廖运周)

第216师(师长谷允怀)

中华民国国军第十三兵团

司令:李弥

副司令:赵季平、陈冰、李九思

参谋长:吴家钰

副参谋长:周羽皋

下辖:

第八军(军长周开成)

第42师(师长石建中 → 伍子敬)

第170师(师长杨绪钊)

第237师(师长孙进贤)

第九军(军长黄淑)

第3师(师长周藩)

第166师(师长萧超吾)

第253师(师长王青云)

第六十四军(军长李荩宣)(未编成)

第156师(吴家钰,未到任)

第159师(黄志圣,未到任)

第一百一十五军(军长司元恺)

第39师(师长韩肇琏)

第180师(师长陈芳芝)

中华民国国军第十六兵团

司令:孙元良

副司令:曾苏元

参谋长:张益熙

副参谋长:高健、熊顺义

下辖:

第四十一军(军长胡临聪)

第122师(师长张宣武)

第124师(师长严翊)

第四十七军(军长汪匣锋)

第125师(师长陈玲)(曾编成快速纵队,师长陈玲兼任纵队司令)

第127师(师长张光汉)

第三绥靖区

司令:冯治安

副司令:张克侠、何基沣、李文田

参谋长:陈继淹

部队:

第五十九军(军长刘振三)

第38师(师长杨干三)

第180师(师长崔振伦)

第七十七军(军长王长海)

第37师(师长李宝善)

第132师(师长过家芳)

淮海战役 - 战争过程

淮海战役自1948年11月6日开始,至1949年1月10日结束,共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1948年9月24日济南失守后,国军总部以为华东野战军需要长时间休整,未能料到华东野战军在济南战役损失不大,能迅速南下进攻徐州,结果大意轻敌。粟裕为迷惑国军,特意在山东开了十几台大功率电台,不停向外发出指令,国军误认为华东野战军主力依然在山东。使徐州剿匪总司令部部署调整、兵力调动也趋缓慢。11月1日中共中央军委决定中原野战军7个纵队,共约15万人,以及部分地方部队与华东野战军共同进行淮海战役,参战兵力达到60万人。实际上,约50万解放军开始从不同方向秘密夜行,在国军不知情下扑向徐州。

徐州剿匪总司令部总司令官刘峙作战无能,故在战斗前,国军布阵极为不利,与解放军作战处于被动及被分割攻击。国军尚未按“徐蚌会战计划”南移,11月5日,刘峙见国军各兵团均已报告在正面发现解放军主力有扑向徐州之势,便遵从蒋介石之意,将徐州周边部队向徐州收缩靠拢,然后再图向淮河一线撤退。命令黄百韬第7兵团、李弥第13兵团退回徐州东郊,经蒙城向蚌埠调动的孙元良第16兵团经宿县北上退回徐州,邱清泉第2兵团退回徐州西郊,死守徐州。11月6日,国军调动华中剿匪总司令部的12兵团进至太和、阜阳地区东援,徐州、蚌埠战场国军兵力增加到70万人。

华东野战军按计划于11月6日夜间发起淮海战役,各部队向预定目标开进,发现国军正在收缩,当即转入追击。黄百韬第7兵团因奉令等海州第9绥靖区的第44军西撤,推迟至7日西开。华东野战军借这此延误,追上正在渡大运河的第7兵团,负责殿后之第7兵团第63军、第100军83师被迅速歼灭。黄百韬见势不妙,希望李弥第13兵团协助撤退。李弥拿出刘峙命令,执意按计划回撤,拒绝援助。11月8日,防守运河一线之第3绥靖区四分之三以上之官兵,在中共地下党员、绥靖区副司令官何基沣、张克侠率领下,举行贾汪起义。之后,解放军迅速通过第三绥靖区防区。10日,解放军先头部队、山东兵团主力,歼灭第7兵团西撤之先头师,切断第7兵团退路。第7兵团渡过大运河后,走到碾庄时,第64军军长刘镇湘建议,依靠第13兵团在碾庄留下的军事工事,与解放军大战一场。同时,国防部发来电,称可交战,如能击退敌人再走亦可,这样第7兵团就在碾庄犹豫了一天,最后决定迎战解放军。结果解放军行军速度超出预料,在一日之内,华东野战军三个纵队,就攻占碾庄与徐州之间曹八集等各据点要道,11日,华东野战军将第7兵团合围于碾庄地区。

此时徐州南方战况,由于宿县之孙元良第16兵团北撤徐州,而协防宿县之刘汝明第4绥靖区也向南撤。由于刘峙指挥慌乱,蒋介石决定11月10日把杜聿明调回任徐州剿匪总司令部副总司令兼前进指挥部主任,具体负责指挥作战;同时命令邱清泉第2兵团和李弥第13兵团由徐州向东攻击,为黄百韬第7兵团解围。在蚌埠,以第9绥靖区改组建第6兵团,以第4绥靖区改组建第8兵团,两兵团将协同沿津浦铁路两侧向宿县推进。至此,徐州、蚌埠战场国军兵力增加到80万人。

11月15日中原野战军攻占空虚的宿县,切断了徐州守军向蚌埠之退路。鉴于淮海战役规模越打越大,16日中共中央军委决定组成淮海战役总前敌委员会统筹华东、中原区事宜。蒋介石下令黄维第12兵团及蚌埠之李延年第6兵团、刘汝明第8兵团向北推进,重占宿县。

自11月13日起,徐州国军以邱清泉第2兵团和李弥第13兵团协同攻击全力解第7兵团之围。开始粟裕令华东野战军第7、第10、第11纵队组成阻援兵团,由10纵司令员宋时轮、政委刘培善统一指挥,在侯集、林佟山至大许家地域,实行正面防御阻击徐州国军东援;以苏北兵团各纵队从徐州东南侧击第2、第13兵团增援,在潘塘附近发生激战。在22日第2兵团被华东野战军阻于离碾庄12公里处大许家一线,无法突破。19日,华东野战军全力加快对第7兵团的围歼作战,至11月22日,华东野战军将第7兵团10万人全部歼灭,第7兵团司令官黄百韬阵亡。

第二阶段

国军第7兵团被歼灭后,由蚌埠进军的李延年第6兵团、刘汝明第8兵团担心被解放军攻击而拖延北进,造成从华中剿匪总司令部增援向宿县进军的第12兵团(司令官黄维)位置突出、孤立,在解放军的阻击下,这3个兵团无法靠拢徐州打通徐州—蚌埠间联系,战场形势对国军极其不利。第12兵团由蒙城出发渡过涡河,11月21日,第12兵团到达南坪集并渡过浍河,发现解放军有合围之势,于23日夜转向东南方向的固镇转移,企图向李延年第6兵团靠拢。中原野战军集中兵力合围黄维第12兵团,11月25日,中原野战军7个纵队将国军第12兵团包围在于宿县西南之双堆集。11月27日,黄维指挥第12兵团乘合围尚不严密以4个师兵力为先头向东南方向全力突围,其中第85军第110师师长、中共地下党员廖运周率部阵前倒戈,使黄维突围计划失败,军心动摇,士气一蹶不振,只得就地固守待援。此时,国军已处在被动挨打的地位,由于第7兵团被消灭,徐州东线已完全暴露;徐州往蚌埠之退路,亦因宿县被中原野战军占领而切断。而黄维第12兵团也被解放军合围,有被全歼之危险。

11月28日蒋介石在南京召开军事会议,不得不下令徐州驻军第2、第13、第16三个兵团放弃徐州向江南撤退,徐州剿匪总司令官刘峙离开徐州调到蚌埠指挥第6兵团、第8兵团再次北援,由徐州剿匪副总司令杜聿明指挥30万徐州守军,于11月30日放弃徐州向西南沿永城、涡阳撤退。华东野战军发现国军撤走即以7个纵队30万人发起追击、拦截。同时,由于南线李延年兵团缩回蚌埠,华东野战军又从南线另抽调3个纵队加入北线对杜聿明集团的围攻。杜聿明部途中接到蒋介石命令向东南出击,解救黄维第12兵团,邱清泉第2兵团、李弥第13兵团、孙元良第16兵团不得不转攻东南,最终12月4日被华东野战军包围在永城东北陈官庄地区。12月6日,第16兵团因协调错误,自行突围,大部被歼灭。

中原野战军对黄维第12兵团采取大量土工作业的近迫攻坚战法,对第12兵团合围圈不断缩小防区缩小,至12月初,第12兵团粮弹不足陷入困境,只能靠有限的空运补给。此外,华东野战军又抽调5个纵队加特种兵纵队由华野参谋长陈士榘指挥,加入对第12兵团的围攻。第12兵团副司令胡琏因回家奔丧最初没有随军,第12兵团被围后乘飞机进入双堆集包围圈。12月6日,中原野战军、华东野战军对第12兵团全线发起攻击,12月12日发起总攻,至15日第12兵团残部各自突围被歼灭,消灭了国军12万人,俘虏第12兵团司令黄维,副司令胡琏搭乘战一团战二营代营长甘义三之座车,单独突围逃出(这部战车为战车二营突围指挥车,仅此车有突围路线地图及资料),但坦克被解放军击中亦受重伤,嗣即在上海接受手术。

第三阶段

由于已消灭了国军34个师,邱清泉第2兵团、李弥第13兵团之22个师被包围,为配合平津战役对傅作义集团之分割包围避免其迅速决策经海路南逃,解放军对合围的杜聿明部暂缓攻击,进行了20天休整,向杜聿明发动政战宣传与劝降,消耗其心理,为最后围歼杜聿明部做最后准备,虽然杜聿明拒绝投降,但瓦解了国军官兵士气。合围圈中的国军粮弹两缺,虽有空投补给,但远不够用。12月19日被围的国军曾谋划空军掩护下突围,亦无力执行。

平津战役解放军完成了对北平、天津等地的分割与包围之后,1949年1月6日,解放军向青龙集、陈官庄地区被围的杜聿明部发起总攻,9日消灭第13兵团大部,残部撤往第2兵团防区。1月10日战斗结束。徐州剿匪总司令部副总司令兼前进指挥部主任杜聿明被俘,徐州剿匪总司令部前进指挥部副主任兼第2兵团司令官邱清泉阵亡,第13兵团司令官李弥逃脱。李延年第6、刘汝明第8兵团随后放弃淮河以南、长江以北地区,撤往江南,淮海战役结束,解放军占领了长江以北大片土地。

淮海战役的战役进程

淮海战役自1948年11月6日开始,至1949年1月10日结束,共个阶段。 淮海战役是解放战争战略决战的三大战役中规模最大的战役,自1948年11月6日至1949年1月10日,历时六十六天。国民党军先后投入七个兵团、两个绥靖区,三十四个军,八十六个师,共约八十万人,出动飞机高达2957架次。解放军参战部队华东野战军十六个纵队,中原野战军七个纵队,连同华东军区、中原军区地方部队共约六十万人。战役中共消灭国民党军徐州剿总前进指挥部及其所指挥的五个兵团部,二十二个军部,五十六个师、一个绥靖区,正规军连同其他部队共555099人,约占其参战兵力的69%,其中俘虏320355人,毙伤171151人,投诚35093人,起义改编28500人。国民党少将以上高级将领被俘124人,投诚22人,起义8人。以上战果还不包括其溃散和逃亡人数。主要缴获有火炮4215门,轻重机枪14503挺,长短枪151045支,飞机6架,坦克装甲车215辆,汽车1747辆,马车6680辆,炮弹120128发,枪弹2015.1万发。

解放军阵亡25954人,伤98818人,失踪11752人,合计136524人。敌我损失比为4.06:1。武器装备损失计有坦克1辆,山炮、野炮、榴弹炮共34门,迫击炮、步兵炮共219门,掷弹筒26具,轻重机枪1884挺,长短枪14588支,各种炮弹679943发,各种枪弹2014.9万发,炸药(缺双堆集战场统计数字)97025斤。在大决战的三大战役中,淮海战役解放军的伤亡最大,超过其他两次战役伤亡的总和,占大决战总伤亡的53.8%,各种武器的损耗和弹药的消耗也最大,其中火炮损耗占总损耗的48.6%;长短枪损耗占总损耗的69.4%,轻重机枪的损耗占总损耗的61.8%,炮弹的消耗占总消耗的68.7%,子弹的消耗占总消耗的62.7%,炸药的消耗占总消耗的57.4%。歼敌总数则最多,占总歼敌数的35.8%,缴获则最少,淮海战役的激烈可见非同一般。

其中华野歼敌约44万,约占淮海战役歼敌总数的80%;华野伤亡约9.1万,约占淮海战役解放军总伤亡人数的67%。 一场巨大的战役,除了指挥得当,三军用命,还有一个关键要素是后勤保障。在解放战争中,共产党方面并没有现代化手段保障战役后勤,但把人力保障发挥到了极致。如果说刘陈邓粟谭组成的总前委在战役组织指挥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那么担负主要后勤保障工作的华东局、华东军区和华东野战军后勤部在组织后勤工作方面的成绩也不容抹杀。这里面华东局书记、华东军区政委饶漱石和华野副参谋长兼后勤司令部司令员、华东野战军前委委员、豫皖苏财经办事处主任(后任第三野战军后勤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刘瑞龙是后勤工作的主要指挥者。在战役期间,江苏、山东、安徽、河南等地的人民用极大的物力、人力支援了战争。这四省共出动民工543万人,其中随军常备民工22万人,二线民工130万人,后方临时民工391万人;担架20.6万副,大小车辆88万辆,59式100万辆,挑子30.5万副,牲畜76.7万头,船只8539艘;筹集粮食9.6亿斤,运送到前线的粮食4.34亿斤。

民工的支前是战役中最动人心弦的一幕。到了战役的第三阶段,参战兵力与支前民工的比例高达1:9。这种空前浩大的人力动员,解放区表现出异乎寻常的承受能力,如民工支前负担最重的鲁中南区,以第六分区的统计为例,该区共出动49万民工(常备民工17万,临时民工32万,许多临时勤务尚未计算在内)占其总人口300万的16%以上。按惯例,人民负担战争的人力一般不能超过总人口的12%,即八个人中抽一个民工,除去老弱妇孺,几乎是动员了全部的青壮年男性,而此次动员的民工高达总人口的16%,可以说超出了最高的负担界限。而永城、夏邑、宿县几乎是全民动员。人民提出的口号是“倾家荡产,支援前线,忍受一切艰难,克服一切困苦,争取战役的胜利。”

很多关于淮海战役的文学影视作品都强调了人民战争和民工支前的极端重要性,包括电影《淮海战役》、《车轮滚滚》,小说《百合花》等。 淮海战役是解放军在兵力、装备都不占优势的情况下同国民党重兵集团展开的决定性的战略决战,最后以解放军的全面胜利而告终。解放军在兵力、装备都不占优势,战场情况复杂多变的条件下,能取得如此辉煌的胜利,是中央军委、总前委的正确决策,华野、中野的密切配合,指战员的英勇作战,人民群众的全力支援的结果。也是战争史上的奇迹,八十年代,美国西点军校专门派出考察团来到淮海战场旧址进行实地考察,对这一结果的评价是“不可思议”。国民党失败的原因是统帅部的决心一变再变,各兵团互不配合,最主要最关键的原因是国民党政府失去了人心。对于这一战役,作战双方对胜败的原因都进行过总结。

国民党军方面,徐州剿总司令刘峙认为此次战役,战略之失败多于战术,战术之失败多于战斗。他总共列举了十三条失误,主要有:对进退大计,迟疑不决,结果临时应战,而不是有计划、有准备的会战,以致形成兵力、态势上的劣势;顾虑长江与淮河防务,结果处处顾虑,处处薄弱,以致分散了兵力;战区间协同不良,兵力转用欠灵活,尤其是黄维兵团未能及早东进参战,失去战机;杜聿明放弃徐州,本属冒险,却不能发挥勇敢果断精神,以迅速的行动击破共军,以致陷全军于危殆;各部队长个人之间,平时精神上有隔阂,战时不能有效协同,以致虽有大军,也难发挥最大合力。

国民党统帅部战后检讨说:失败的主要原因,乃为战略错误,其次为战术缺乏改进,难以支持战略。其他如持续战斗力之保持,战斗力统合发挥及反情报等方面,均有重大错失。

共产党方面,1949年1月20日主将粟裕在华野前委扩大会议上指出,淮海战役的胜利,有中央军委、毛主席、总前委的正确领导,后方党政军民的全力支援,各兵团、各兵种的协同作战,到会各同志机动灵活的指挥,全体指战员不辞辛劳的英勇作战。

陈毅在1951年2月11日会见苏联驻华大使尤金时,介绍淮海战役情况,概括说明决战胜利的原因:一是敌人错误判断,认为我们没有力量,不会集中兵力与他决战。二是在战役战术上分批分割歼敌,主要以近战夜战,发挥我们的长处。三是庞大深厚的民力支援,实际上成为五百万对八十万,充分发挥了人民战争的威力。四是战役过程很艰苦,好比钝刀切脖颈,难以一下把敌人歼灭,是靠战士勇敢、献身精神和天才的创造力来完成战略战役上的正确决策。五是发挥了政治攻势的作用,在战役中敌军有五个师起义,一个师投诚。在俘虏政策上,实行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对敌人实行分化。在这些原因中,人民的支援才是胜利的根本保证。正如中野在《双堆集作战总结》中所说的,作战中的物资供应,是达到较圆满之要求的,无论在粮食弹药的接济,还是医疗救护等方面,都未感到意外的特殊困难,这是此次作战胜利的有力保障,没有这种保障,要想取得这次作战的胜利,是无法想象的。陈毅对尤金特别强调,五百万支前民工,遍地都是运粮食、运弹药、抬伤员的群众,这才是我们真正的优势。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

淮海战役是一场真正的人民战争,淮海战役的胜利也真正是人民的胜利。

Tags:王树声电影,大决战电影淮海战役邱清泉用外语骂刘总司令什么,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