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电影

狗镇 电影,如何评价《狗镇》这部电影

2020-12-09 04:00电影

简介我觉得这部剧讲的是女主角格蕾丝便面临着一个很大的抉择,针对这个抉择后续发生的。影片的大背景设定在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在洛基山脉深处有一个不为人知的小镇,这里只有十几户人家和一条狗,他们过着几乎与世隔绝 如何评价《狗镇》这部电影...

我觉得这部剧讲的是女主角格蕾丝便面临着一个很大的抉择,针对这个抉择后续发生的。影片的大背景设定在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在洛基山脉深处有一个不为人知的小镇,这里只有十几户人家和一条狗,他们过着几乎与世隔绝的生活。一天晚上,少女格蕾丝在逃亡中来到了这个小镇,在青年作家汤姆的帮助下,她成功留在了小镇上。格蕾丝为小镇上的居民们做一些杂务,以获得大家的理解、报答大家留下自己的恩情,同时也赚取一些生活费。

但纸终究包不住火,大家逐渐发现了格蕾丝的秘密,原来她是警察重金悬赏的逃犯。于是小镇上的人们对格蕾丝转变了态度,要求她付出更多的代价以换取这里平静的生活。在一次警察的搜捕当中,小镇居民查克趁机强暴了格蕾丝,事后他的妻子还带人来侮辱格蕾丝。从此,格蕾丝沦为了小镇居民发泄和欺辱的对象。

很显然,片中的伪君子正是最开始劝说居民、帮助格蕾丝留在小镇上的汤姆。在绝望和疲惫中,格蕾丝将希望全部寄托在了她唯一信任的汤姆身上。她向汤姆借了些钱,并请求运送水果的戴维在运送苹果时将她带走。

运送的途中,戴维以警察要检查货车为理由强暴了格蕾丝。格蕾丝以为这只是黎明前最后的黑暗,没想到当她再次睁开眼,自己又被带回了小镇。原来从一开始,二人就欺骗了她,他们从没有想过帮助格蕾丝脱离苦海。再次回到小镇的格蕾丝被人们用狗链拴着,视为私有财产,男人们利用她解决自己的生理需求,女人们则因为她“勾引”了自己的男人而更加厌恶她。

-

下面是更多关于狗镇 电影的问答

《狗镇》这部电影讲述了什么故事?

影片故事背景设定在美国1930年代,讲述了格蕾丝从逃离都市身入狗镇,以及她在狗镇梦魇般经历的故事

惊悚片《狗镇》实则是在讲人性?为什么它有8.4的评分?

《狗镇》是由拉斯·冯·提尔导演的一部悬疑影片。以美国1930年为背景,讲述了少女格蕾丝从都市逃亡到狗狗镇是一个几乎与世隔绝的小镇,格蕾丝被当地居民好心收留。她帮每家每户做些杂活,帮他们辅导小孩。但是有一天,有人发现了格蕾丝其实是警察在重金悬赏的要犯。于是事情发生了转变。村民们开始向格蕾丝所要更多东西。当有一次,在警察搜捕的过程中有村民强暴了格蕾丝,结果一发不可收拾。村民开始向格蕾丝索要更多东西,以换取对她的庇护。忍无可忍的格蕾丝决心逃跑,她躲进了运送苹果的货车,本以为可以离开狗镇,结果货车转了一圈以后,又回到了狗镇。村民们怕格蕾丝再次逃跑,甚至给她戴上狗链。自此,格蕾丝变成了村民们发泄和欺凌的对象。人们不把她当人看,日夜欺凌她,甚至原先一直喜欢他的男主,也强暴了她,甚至主动联系了一直在找女主的黑道老大。

谁知道,女主却是黑道老大的女儿。在认清人性以后,女主下令屠村,只留下了一条狗。

这部影片虽然是悬疑片,但是看的过程中却让人感到十分害怕。这部影片暴露出真正的人性。让人不禁深思,如果我是狗镇村民的一员,在实施暴力却不需要负任何责任,没有任何后果时,我会不会成为施暴者,我有没有胆量站出来抵抗全村人为格蕾丝伸张正义。在利益面前,人性是脆弱的。全村人上至盲眼老人,下至十来岁的幼童,都以猥亵格蕾丝为乐。在最后她与父亲的谈话中我们才得知,她至始至终以傲慢的心态去面对这些恶行。她讨厌父亲无止境的掠夺,于是她“慈悲为怀”,一次又一次的原谅令人发指的罪行。她将自己置于道德高地上,俯视着这众生。但当她亲自经历种种磨难以后,她选择了为自己报仇。她接手父亲的权力,变成自己之前讨厌的人,她熊熊燃烧的怒火烧光了整座村庄,只留下了一条狗。当人性不复存在,狗吠声反而比较动听。

另外,在舞台布景方面做到了极简,只留下了需要用到的东西。这对演员的演技是一大考验,同时也让观众的视线只被重要的东西抓住。舞台上寥寥无几的道具都经过精心的布置。

如何评价《狗镇》这部电影

狗镇:人类社会的缩影

如果只把狗镇当作一个贫民区,那么就太小看导演的格局了。冯提尔显然把狗镇当作了整个人类社会的缩影。闭塞孤独的狗镇,有点像马尔克斯笔下的马贡多,也像宇宙中我们生存的小小星球。狗镇的村民不能算坏,但说不上特别的好。大家都不很富裕,可也不是那种致命的贫穷。镇里所有人都实力相当,因此能和平共处。这样的村镇,不单是美国,就是在全世界各地,也是要有尽有。如果没有什么意外发生,狗镇的人们看起来会各司其责,世代绵延下去。

但主人公格蕾丝的到来改变了这里的一切。格蕾丝被黑社会追捕,想隐匿于狗镇,成为狗镇的外来户。狗镇的人们因为她美丽、友善、热情、助人为乐的品性,愿意承担某种不明确的威胁而同意她留下来。处在狗镇的格蕾丝,有点像电影《天使艾美丽》中的艾美丽处在她的社区。按道理,格蕾丝完全可以像艾美丽那样,凭借自身的人格魅力,将一个平庸社区演变成人们安居的乐园。起初狗镇有朝这个方向发展的趋势,可最后的结果却恰恰相反。

究其原因,我想不是《天使艾美丽》的导演比冯提尔对人性的揣测更乐观,而是格蕾丝的处境与艾美丽不同。艾美丽是社区中的一员,而格蕾丝却始终不是。用学者吴思的话来说,就是狗镇的人们掌握了对格蕾丝的合法伤害权。格蕾丝也想同艾美丽一样,用内心的阳光把整个狗镇照亮。但狗镇的人却并不感恩,他们理所当然地认为,格蕾丝是在为自己的居住权卖单。正因为有这种想法,最后格蕾丝只能沦为狗镇人的奴仆,狗镇所有的男性都可以随意去强奸她。惟一一个没有去强占她的汤姆,却因此耿耿于怀,觉得是被自己经不推敲的道德优越感害的。而一旦这种优越感不复存在,伤害起女友格蕾丝来,他比狗镇任何人都来得更彻底——向黑社会老大举报。明意是以牺牲格蕾丝来换回狗镇往日的平和。而暗意人人都能看出,一是消灭格蕾丝的肉体,让狗镇的人都不能从她身上获利,让自己获得在狗镇的平等权。二是想靠举报格蕾丝谋取高额报酬。

至此,狗镇人们身上隐藏的、为上帝所不耻的七宗罪一齐迸发出来:傲慢、妒忌、暴怒、懒惰、贪婪、暴食、色欲!

事实上,业余作家汤姆一直在致力于狗镇的道德建设。我们不妨设想一下,假如这个小伙不那么好高骛远,说得多做得少,而是像格蕾丝那样身体力行,用自己的行动去感化狗镇每一个人。狗镇感恩的人们会不会以他为榜样,从此人人向善,将狗镇变成一个美丽的家园?这也不是没有可能。艾美丽就是一个例子。

那么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呢?

就出在格蕾丝身上。从人格上讲,格蕾丝几乎称得上是完人,她本身绝对没有问题。但她不该在一个错误的时间出现在一个错误的地方。她的出现,让狗镇的人们有了掌握别人命运的机会。内心的邪恶一时受到极大的诱惑。而人,无论经过多长文明历史的浸染,其本质还是动物。内心既有善因也藏恶意。个体无限膨胀的欲望决定了人内心的恶势力,而对群居生活的妥协又决定了人内心的善势力。

导演冯提尔的伟大之二,就是他在同一时间充分彰显出了狗镇人身上善恶两股势力的并行不悖。对格蕾丝,狗镇所有的人都是恶的;而他们彼此,却依然以善相待。狗镇的人们为什么对格蕾丝是恶的?因为在他们看来,无论怎么施恶,格蕾丝都没有还手之力。这同我们无论怎么虐待或宰杀一只弱小动物,这只动物都无法报仇一样。而狗镇的人们为什么对彼此是善的?因为如果不善,狗镇就会陷入内战之中,弄得人人自危。

打个比方来说,格蕾丝就像当初来到美洲大地上的黑奴,白人绅士们可以在一种非常民主、非常友好的氛围下,决定黑奴的生死存亡。至于黑奴的品性如何,则不在他们的考虑之列。导演冯提尔的《狗镇》取材于上世纪三十年代的美国乡镇,但现实生活中,类似格蕾丝这样的悲剧仍在时时上演。前不久,我看报纸新闻,说是一个精神病女流浪来到中国北方的一个村庄,被一名老汉收养在家,不但做了自己的性奴,还强迫她去卖淫。结果这个村庄的一多半男性都成了嫖客。而流浪女十几年来生下的几个子女,都被老汉贩卖出去了。新闻的写作者最后只是质疑农村基层政权的不作为。这种质疑,在思想深邃的《狗镇》面前,实在是苍白无力。

是格蕾丝的到来让狗镇人拥有了施恶的空间,那么责任该由格蕾丝负吗?当然不是!格蕾丝其实只是狗镇人们施恶的千万个诱因之一。确切地说,格蕾丝只是打破狗镇平衡的一个符号而已。没有格蕾丝,狗镇的平衡也会被别的什么打破。而人类任何一个活动空间,其平衡性只是相对的、暂时的。绝大多数时候人类活动的空间是不平衡的。也许在格蕾丝之前,狗镇的人们就是这样行走在善恶之间,只是没有表现得这么尖锐而已。

在人类活动的空间里,其实不可能像狗镇那样十指一般齐,都是实力差不多的村民,甚至连个主事的村长都没有。人类活动的空间更多的是人与人实力的不平衡,家与家实力的不平衡,族与族实力的不平衡,国与国实力的不平衡。

而这种不平衡正是人类施恶的最大诱因!

导演冯提尔正是看到了这一点,才会在这部影片中对人类社会的前程表现得如此悲观失望!是的,平衡使我们遵循了善。而不平衡诱发了我们的恶。问题是,绝大多数时候,我们的空间是不平衡的。所以,整个人类的历史注定是一部混乱的邪恶史。人类的善,是相对的;人类的恶,则是绝对的。人性中的善意像温室里的花朵难以培植,而人性中的恶因则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正因为这样,我曾为之热泪盈眶的“艾美丽现象”其实是暂时的,而“格蕾丝现象”则是永久的。艾美丽用自己人性中的善感化了她的社区,那是因为她的社区当时暂时处在平衡状态。假如她的社区也来了一个人人都可以对其合法伤害的格蕾丝,那么艾美丽的人格魅力就会像汤姆一样毫无作为。同样的道理,汤姆要想在狗镇有所作为,除了真正拥有格蕾丝的品性外,还要有一个相对平衡的空间。

人性之恶——电影狗镇观后感

[人性之恶——电影狗镇观后感]人性之恶 ——电影《狗镇》观后感      有一阵子没有看电影了,心里痒痒的,人性之恶——电影狗镇观后感。   周末看完了的电影《狗镇》。   最初的吸引缘于这部电影的拍摄方法给人一种不是电影而是场景舞台剧的感觉。其表达方式来讲相当的与众不同。据说这也正是导演拉斯·冯·提尔所展示的一种艺术的想象和炫耀的奇思妙想。   整部电影的场景是在一个类似(我认为)轮船甲板,且是没有栏杆扶手的一个甲板上拍就的。很少的道具,一棵开着花的树,几个门板、一处矿井,一座小山。狗镇上所有的房屋都是由粉笔画出来的墙、门、过道等等,就像是一个楼房的俯视图。我惊叹于导演的奇思妙想的同时更觉得与我们国家那些所谓的大牌导演的铺张和对环境的破坏来讲真的是太棒了,这样的拍摄环保,拍出来的片子又充满了对人性的思考,不得不赞。   《狗镇》的故事情节简单,讲述一个年轻漂亮的女人格蕾丝逃到狗镇上所发生的 切,关乎人性的探讨,其结局却让我无比地意外和沮丧。   格蕾丝这个美丽的逃亡女人在这座狗镇的遭遇,本应该是一个同样美丽的邂逅,一个善举。结果,在欲望、金钱、贪婪的驱使下小镇上的男男女女都变的如此可怕,甚至不如那条狗!   不得不提的是电影里的第二主角—汤姆,汤姆个狗镇中的一位不成功的作家,思想家,哲学家,但他太懦弱缺乏行动力,但最后的检举却又那么果断,他是狗镇里或许唯一真爱那个女人的人,他却做的够卑鄙,以至于那个他救了的女人最后把枪对准了他,并扣下了扳机,观后感《人性之恶——电影狗镇观后感》。   “《狗镇》是一个人性的试验场,人性善恶的对比在这部浓缩世界的片中被放大。”在看这部电影的时候你常常会变得很愤慨,那个粗鲁工人查克、以及他的妻子、肮脏的 货车司机本甚至孤独的瞎老人都可以肆无忌惮地侮辱、占有格蕾丝。一方面是格蕾丝一再后退的忍让,另一方面是狗镇里男男女女的愈演愈烈的欺压,最后的格蕾丝拖着一个汽车轮胎被绑于床头,任那些肮脏的、愚蠢的、没有人性的狗镇的男人泄欲。格蕾丝的忍受似乎没有道理,但在最后却是她压抑的一个最完全的出口,狗镇的人全部被射杀,连残疾人和孩子也不列外,狗镇的恶就此停摆,而格蕾丝呢?她在狗镇的遭遇应该让她明白的不是人性的善而是人性的恶。所以我感到悲哀,深深地悲哀。   以下是另外一些大家的评论,贴出来帮助朋友可以更好地欣赏理解这部电影。   与其如说《狗镇》是反美国的,不如说是拉斯·冯·提尔对于人类的憎恶而控诉人性的贪婪、控制欲和道德的伪善。   ——BBC   影片是对美国资本主义的一种尖锐批评。   ——滚石   看完片子,我首先想到的是,这个导演应该枪毙。最好由我去执行死刑。拿枪的手,我不会让它有半点颤抖。就像电影里的女主人公枪杀她的男朋友一样,我也会这么干脆利落。但在枪毙他之前,我会趴在他的脚下,压肩耸臀,先磕九个响头。   …

如何评价《狗镇》这部电影

案来自豆瓣网

 一、前言

  观看了拉斯·冯·特里尔(Lans Von Trier)的《黑暗中的舞者》和《欧罗巴》不久,算是对他的电影主张和摄影艺术有了一点了解。在看他的最新作品《狗镇》的时候自觉会能够多一点超脱。毕竟,《黑暗中的舞者》和《欧罗巴》在他的“良心三部曲”和“欧洲三部曲”,都算是具有代表性的。可是,他的电影没有例外,《狗镇》还是让我很快地忽略了他别出心裁的舞台剧形式而更着力关注他的情节,尽管情节还是需要舞台对白的诸多补充。作为新电影表现艺术形式的一种尝试,导演确实做到了别出心裁,我相信我的这篇小文会言不尽意,不过也算是个人观影的一点碎语吧。毕竟,接近三个多小时的电影能够让我沉浸两回本身就意味着它的不平凡。

  

  二、善恶实验场

  对人性的关怀探讨始终是拉斯·冯·特里尔(Lans Von Trier)电影中表现的主题,本片更是在探讨人性善恶的分歧达到了一种酣畅淋漓的极至快感。“越堕落,越快乐”,人性善恶的对比在这部浓缩世界的片中被放大,我的眼睛在观看的同时几乎会产生在显微镜下观看线形虫扭动的错觉。在《狗镇》里,善只是人类灵魂深处的一种契约行为而已,它注定需要签约双方的遵守细节规定和违约责任的处罚条例。而狗镇,就是两种力量的实验室,一方面是托姆·爱迪生需要证明的人性善良的愿望,一方面是格蕾丝需要去接受的人性恶的现实,而较量的双方就是导演精心设计的这个独特的小城镇。它叫狗镇,尽管只有一条叫莫伊斯的狗;它是个闭塞的小镇,尽管生活艰辛,可是生活还是一样要继续;它有着很少的居民,他们有着简单的工作和微薄的收入,这点收入甚至不足以维持美国人一直为之骄傲和自豪的民主。他们简称这个小镇子是一个“团体”,他们有着很好的习惯,就是会全体开会对某件事情进行表决。尽管每个人生活的态度和对待小镇的看法不同,不过,他们依旧生活在一起。事情的变化是发生在特蕾丝来到这个小镇之后……

  

  就像前面说过的,影片一开始我就已经惊诧于导演的大胆,那是一个舞台而已:粉笔画的房子,没有墙壁,甚至连门也没有,一切房子的摆设全部精简到了极至,屏弃多余的道具一直是特里尔的电影主张之一。而导演对于影片的安排也采用古典戏剧的结构,分成序曲和九个章节,每个章节有着清晰的主题并且互相依存,分别是以格蕾丝的出场后小镇居民的开会作为分割章节的联系。下面我先就电影两位主要人物做简单介绍:

  

  格蕾丝:黑帮老大的女儿,她有着美丽的外貌和善良的内心世界,正如她的父亲所说的,她具有崇高的道德标准要求,这点可以从电影中两件事情看出。第一次是她在逃到小镇上的那个夜晚在莫伊斯的狗舍里偷了那块骨头,为此她不停地汤姆面前自责,还有一点就是她对于爱情的期望和坚持也说明她有着良好的道德约束。对于人性,她始终怀着美好的期望,在进入小镇并且得到小镇上居民的收留后,她的一切作为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留在这个地方,“留下来”。在受到小镇居民的不断升级的打击蹂躏时,她又有着一种近乎动物本能的忍受和生存意识,“一位慷慨的上帝赋予了她这种天赋:仅仅往前看”。她不愿意接受父亲提出的权利继承,所以选择出逃;可是,就是在她认为人性善的实验室里她受到了这帮看似善良实则如此丑恶的嘴脸。所以,这样的转变只不过是她实验的一种结果而已,所以对于最后她坦然接受并且痛下杀手那也就非常容易理解。

  

  托姆:小镇上的哲学家,尽管他无所事事,可是他把研讨人的灵魂和传播善良看做自己的职业并乐此不疲。刚好在他需要证明小镇团体的善良程度的时候上天适时地送给他一个他梦寐以求的礼物——格蕾丝,一个看似需要帮助的弱女子,需要他的爱心去拯救,再没有比这个对他而言更有意义了,甚至他认为自己对格蕾丝的爱是对她的一种拯救。“就像蛛网里的小蜘蛛一样”,他自身的虚伪和丑恶一直有意无意的对格蕾丝实行强迫性的要求,尽管有着拯救和爱情这两个冠冕堂皇的借口。他始终没有丢弃格蕾丝父亲的名片是他明哲保身的一种自私,他借口对格蕾丝的爱期望从肉体上达到占有格蕾丝的目的,甚至在被格蕾丝识破后,是他提出将格蕾丝交出去以换得更为实际的好处都足以说明他的本质和这个镇子上的所有人一样的丑恶。

  

  三、善良是一种商业行为

  签定第一个合同是托姆为了证明善良而极力维护这个“样品”的保留价值。在开会关于传授善良与否的会议上,托姆认为留下格蕾丝是检验这个团体“对他人的爱”的最好时机,“我不是基于已经发生的事情,而是基于将要发生的事情。”。合同内容很简单:时间,两个星期;狗镇所有人不出卖格蕾丝,而格蕾丝需要在每个家庭每天工作一个小时来换取这种他们需要为之承担的危险成本;两周后只要小镇上有一个人不接受她她也就需要离开。起草人自然是托姆,正如他们所说的:赌局开始。而格蕾丝在小镇中已经开始感受人性的光辉,“小镇开始出现了一种微小变化的景象。”她和托姆同时得到了一个验证实验的机会,有关“容忍、共存、和谐和爱”的主题。

  

  善良的高潮发生在两周后的表决,格蕾丝回到自己的房间做好离开的准备,却发现已经有很多人送来了礼物:托姆精心绘制的地图、格洛丽亚的馅饼、杰森的小刀、玛萨的圣经,甚至还有一美元现钞。她甚至以为她终于体会到了人性的光辉和她存在的意义。而出乎所有人意外的是,小镇上的居民全票通过了她的继续居住的权利,甚至开始了一段极其快乐的时光。九个章节中的前四个终于顺利,而转折也已经开始,极具讽刺意味的是导演选择了美国的国庆日作为第五章节,这个日子是一条分水岭,善恶的蜕变从这天开始。

  

  第二个合同开始是警察贴布告说明格蕾丝不仅仅只是失踪,而是两个星期前的抢劫嫌疑犯。尽管小镇上所有人知道那是不可能的,可是,就需要承担的风险而言,“沉默意味着犯罪”,从商业角度来讲,他们意味着付出了更为高昂了,所以,合同规定了格蕾丝的补偿措施为每天为每个家庭工作两个小时。而对进行实验的两个人而言,他们依旧坚持认为“留下来就是优胜者”。尽管他们已经开始摇摆,格蕾丝甚至说自己愿意接受一切,只要确认他们依旧让她留下来,“避免一切毁于一旦”。可是噩梦开始……

  

  查克以向警察告发作为威胁强奸了格蕾丝;本甚至在收了格蕾丝的十美元路费后依旧把告发作为手段提出以格蕾丝献身为交换条件,“危险的货物运输价格更为昂贵,我们称之为要价”,而最后,本还是把她带回了小镇;她承担了托姆盗窃他父亲十美元的罪名,被像牲口一样地锁起来,小镇上的女人和孩子开始把对她的羞辱作为交换手段,而男人则在深夜的时候摸进她的房间。与前四章而言,后四章人性的丑恶和卑劣来地如此之快,让格蕾丝残存的对良知和善良的期盼随着她唯一想珍惜的泥人摔成碎片。而托姆还依旧戴着善良的面具,期望能够用另外一种虚伪达到占有她的目的,结果却在被她剥落之后恼羞成怒。人似乎如狗,变本加厉的索取算是一种本能,反射得如此强烈。

  

  “我们可以教狗许多有用的东西,但是不能原谅他们每次的本能反应。”善良作为一种人性的契约行为最终得到证实,它原来只是一种假象,一个人的善良需要别人的更多付出作为回报,而当你终于有权利占有合同条款有利条件的时候,似乎对弱者的践踏就会成为一种自然行为。可是,“每个人都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你应该给他们这个机会”,格蕾丝的父亲终于让她明白了原来那种对人性善的期望和要求只不过是她内心一种“愚蠢的偏见”。狗自是狗性,“当它们贪婪地吃着他们的呕吐物的时候,唯一阻止他们的做法就是鞭打”。既然善良只是一种契约,那么当我有权利可以不去签署的时候,那我就是放弃,既然民主也可以丢弃,那还有什么不能丢弃。何况,格蕾丝明白,当她自己如果也是这个小镇上的一员的时候,她的行为也该是一样的……

  

  舞台上十几具尸体,车子慢慢地开走,突然,原来只是一个粉笔画的狗图变成了真狗,莫伊斯开始吠叫,夜晚似乎还有月光…………

  

  四、“反击美国”

  拉斯·冯·特里尔(Lans Von Trier)对美国的嘲讽曾经得罪了不少电影公司,可是在这个名为《美国三部曲》的第一部,他依旧没有丝毫企图掩盖他对美国社会的厌恶。电影的时代背景设置在美国的30年代、小镇居民的对民主的放弃、人性的丑恶从美国国庆日开始、甚至片末不断出现的美国矿工苦难生活的照片,所有的这些比在《黑暗中的舞者》中的暗喻做得更为明显和彻底。在《黑暗中的舞者》中,BJORK的悲剧也是说明了弱小可是真诚的欧洲移民在美国所遭受的不公平的待遇。我想,我们该接受特里尔为共产党员,以表彰他在反击美国政治和文化做出的巨大贡献了,呵呵,这是题外话,何况特里尔曾经公开宣布他不是社会主义者,不过,这依然不能掩盖他作品中对美国的抨击。让我们拭目以待他《美国三部曲》中的后两部吧……

如何评价《狗镇》这部电影

封闭守旧的美国小镇闯进了一个神秘女子格蕾斯。她美丽善良,正在逃避歹徒追杀。镇中的作家汤姆力劝村民留下这个女子,让她暂时在镇里避过难关。

Tags:狗镇 电影,《狗镇》这部电影讲述了什么故事?,如何评价《狗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