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结局

二战中的指挥官1,

2020-12-07 04:21结局

简介在所有战场中,恐怕只有在沙漠,可以采取战争最革命的形式: 由于作战双方都是使用完全机械化的部队,因此在一望无际、毫无障碍的沙漠上,对这些部队的运用可以获得令人梦寐以求的最大可能。只有在这种战场上 ...

在所有战场中,恐怕只有在沙漠,可以采取战争最革命的形式:

由于作战双方都是使用完全机械化的部队,因此在一望无际、毫无障碍的沙漠上,对这些部队的运用可以获得令人梦寐以求的最大可能。只有在这种战场上,机械化和坦克战的原理才能得到充分的应用,甚至可以作更进一步的发展;只有在这种战场上,双方的主要部队曾经进行过纯粹的坦克战----虽然也偶尔受阻于静态的防御战,不过不管怎么说,这毕竟是整个北非战役中最主要的作战阶段——它是完全以机动战争原理为基础的。

就军事方面而言,这是一次全新的突破。因为当我们在波兰和西欧作战时,敌人都是因为在战术上受制于他们的非机械化部队而不能自由发挥,尤其是在退却过程中。当我军突破了马其诺防线后,敌人的步兵就完全被我军机械化部队所迂回和击溃,在这种情形之下,他们唯一的对策就是不断投入预备队来顶住我军的攻击压力,争取时间以撤退步兵。

对于一个机械化和装甲化程度很高的敌人,非机械化的步兵师只有在占领了早已预备好的防御阵地时才可称得上有价值,一旦这个阵地被迂回或突破,逼迫他们只有撤退时,那么他们多半会成为机械化敌军任意屠杀的对象----这样他们就只有死守阵地,直到弹尽援绝为止。在全面的撤退中,这种步兵会造成许多麻烦, 正如我在上文中所说, 必须使用机械化部队为他们争取时间。在1941至1942年的冬季我们撤出昔兰尼加时,许多步兵单位都成了我们的包袱,如果不是我军坦克部队英勇作战,那么这些步兵就会完全断送在大沙漠里。以前格拉齐亚尼的失败也是这个原因,当时的意大利非洲军团多半是非机械化部队,在机械化的英军追击下,立刻就溃不成军,而他们的装甲部队为了掩护步兵,不得不与优势的英军坦克部队交战,结果也是同归于尽。

和我们一样,英军也几乎全部是机械化部队,因此,在北非战场上,交战双方所使用的几乎都是机动兵力。对于这种纯粹机械化的战争,已经可以拟定一些有别于其他各种战场的原理,而这种原理在将来也可以作为一种标准,只要是完全使用机械化部队就能够适用。

在平坦而易于驾驶的沙漠地形上,如果能够对于一支完全机械化的敌军加以迂回包围,肯定会产生下述两种结果:

(A)对于一支完全机械化的部队来说,被包围是一种可以想象得到的最恶劣的战术情形,因为敌人可以从四面八方向他们射击,即使只是从三个方向被包围,也足以产生一种极其险恶的战术情形;

(B)由于包围所形成的恶劣的战术情形,敌人将不得不撤出据守的地域。

不过包围敌军后接着就想把他们一举歼灭,这却不是一个容易达成的直接目标,最多只能算是一个间接的目标,因为对于任何一个完全机械化的部队来说,只要他们的编制和实力基本上完整无恙,同时又位于一个合适的地形中,那么通常他们可以非常轻易地突破这个临时组成的包围圈,因为他们是机动性很高的部队,所以其指挥官可以突然集中兵力,选定一个恰当的地点冲杀出去。在沙漠战争中已有许多这样的战例。

所以,如果想歼灭包围圈中的敌人,其前提必须是下列三种情形之一:

(A)因为燃料缺乏,机械化部队丧失了机动能力,或者它必须掩护非机械化部队;

(B)指挥不当,或者指挥官已经决定牺牲一部分兵力以挽救其他部队;

(C)战斗力破碎,已经发生了崩溃和解体的现象。

除了A、B两项在其它战场也经常发生以外,要想歼灭包围圈里的敌人,先决条件就是首先在野战中给敌人以沉重打击,涣散其组织力量,我想将所有以消耗敌人抵抗力量为目的的作战都称为“消耗战”。在机械化战争中,物资的消耗和敌军组织的破坏才是一切作战的直接目标。

在战术上进行消耗战时,必须最大限度地机动,下列七点特别值得重视:

(1)最主要的努力就是在时间和空间两个方面,都使自己的兵力能够集中,同时设法使敌军在防御上处于分散状态,以便各个加以击破;

(2)补给线格外敏感,因为所有的燃料和弹药,包括一切战斗所需的物资都必须经由补给线送达前线,因此,一方面应尽可能地保卫自己的补给线,另一方面更应该竭力扰乱敌方的补给线,最好能够切断它们。如果战斗发生在敌方的补给区内,那么敌人必然会停止在其它地域上的战斗而优先救援补给区,因为物资的补给是作战最基本的保障;

(3)装甲部队是一支机械化集团的核心,而其他的部队都必须围绕这个核心进行辅助,所以,消耗敌军装甲兵力的任务应该尽可能使用反坦克部队来担当,我方的装甲兵力应该留作决定性打击;

(4)侦察报告应在最短时间内送达指挥官手中,而且他应该立即作出决定并尽快付诸实施,反应速度的快慢就足以决定战役的结果。机械化部队的指挥官在作战时,应该尽可能地接近自己的部队,并且带着通信工具;

(5)运动的速度以及部队自身组织的团结程度是两个决定性的因素,需要格外重视,一旦发现部队有任何解体的现象,就应该马上加以改组;

(6)为了获得奇袭的效果,并且使敌人无所适从,对于我军的作战意图必须尽可能保密。为了使敌方指挥官犹豫不决,建议使用一切可能的欺骗手段;

(7)一旦敌军被彻底击溃,应该全力追击以求扩张战果,这又要求速度至上,应该设法使敌人永远丧失重整兵力的机会,要尽最快的速度组织追击部队和必要的补给体系。

至于在沙漠战场上的技术和组织方面,最应关注的是这三点:

(1)坦克,最基本的要求是机动性能、速度和长程火炮----因为火炮的射程越远,我们的手臂也越长,可以先行击倒对手,使他无法还击。装甲的厚度并不能取代火力的缺乏,因为装甲越厚,机动性和速度就会大打折扣,而这两者却是战术运用上必不可少的环节;

(2)炮兵,同样要求有较长的射程,而更重要的却是较好的机动性,而且能够携带大量弹药;

(3)步兵,其用途仅限于占领和防守阵地,主要用来阻止敌人的某种战术行动或者迫使敌人采取某种行动,目标达到后就必须迅速撤走转用于其他方面,因此步兵也必须加以机械化,所携带的装备应能满足占领可以控制战术要冲的防御阵地。

根据我个人的经验,果敢的决定常常获得最大的成功,但这一点必须与所谓“军事性赌博”有所区别。果敢的行动对于成功而言虽然未必有十足把握,不过就算一旦失利,依然可以保留足够兵力来应付未来发生的情况;相反,赌博的结果不是大获全胜就是满盘皆输。不过,在某些特定的情形下,即令是赌博也未尝不是一种办法----比方说,假如失败早晚已成定局,与其坐以待毙,还不如孤注一掷。

只有在我军兵力处于绝对优势,对于胜利已经具有十分的把握之时,指挥官才可能事先对整个战役的所有步骤都计算清楚,因为这时的问题已不是“工具”,而是“方法”了,但就算是这样,我依然认为不应过于谨慎而在战场上爬行,应该采取大规模的作战方式。

当然,对于任何军事问题都不可能有一种理想的答案,一切有利就有弊,我们只是选择似乎有着最多利益的那条路线,并且不计后果,坚决沿着这条路线走下去----任何折衷路线都不妥当。(德国 埃尔温·隆美尔)

-

下面是更多关于二战中的指挥官1的问答

1941年,隆美尔将军率领少量士兵登陆突尼斯,保护墨索里尼的部队。沙漠战争就是指隆美尔在北非沙漠与英军进行的战斗。

      当属头号战略家曼施坦因——仅是军事天才,更是军事全才。他贯穿第三帝国对外扩张的每一个脚步,德军所有重大行动都有他的影子。从阿登挥镰神迹,到克里木高光,再到哈尔科夫绝唱————他成为二战乃至整个近代战争史上最强军神。500年间论军事表现,也唯有拿破仑可与之相提并论。连装甲之父和沙漠之狐都甘愿接受其领导,其地位不言自明。

      其间最精彩的要数哈尔科夫绝唱:这一战使曼帅从国际一流将领跻身历史顶级军事家的行列:先是兵锋直逼西南方面军,而后右勾拳急速北上反手打掉哈尔科夫,顺便收下别尔哥罗德——从瓦图京到斯大林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他把朱可夫等一众苏军一流将领的智商按在地上摩擦,就连希特勒都看得一愣一愣的——简直不可思议!经此一战德军几乎夺回了丢在斯大林格勒主动权(https://m.baidu.com/sf_baijiahao/s?id=1607750445840388167&wfr=spider&for=pc)。

我有CCTV版全高清的,打包给你10元 孙立人 被称为东方隆美尔 前两天刚看过 应该没记错 我是学历史的 追问
记录片的名字是什么?
作战地德国首都柏林  

作领:苏联陆军朱可夫,德国陆特尔。   

战争意义:此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的重要战役。粉碎了纳粹德军最高统帅部在柏林附近大量消耗苏军,死守柏林,将战争拖延下去,等待美英盟军到达柏林地区,或将柏林交给美英盟军,或等美英与苏联发生冲突,借以更多地保全德国战败后利益的图谋。   

纳粹德国元首希特勒在战役过程中自杀,战役结束时,德国最高统帅部代表德国无条件投降。这次战役的胜利结束,标志着德国法西斯的彻底灭亡。是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进程的重要里程碑。   

战役之最: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大的战略性进攻战役。战争史上对敌军实施合围同时予以分割的最大一次方面军群战役。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对抗最为激烈的一次城市进攻战役。 全吗?我驴的http://www.icili.com/emule/download/2943012

Tags:二战中的指挥官1,二战中的指挥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