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明星库
明星怀孕穿衣图片欣赏,各民族的服饰和生活习惯
2020-11-16 04:46明星库
简介随着怀孕时间的不断增长,妈妈体态发明显的变化,人在穿衣方面也变得随来,喜爱的的穿衣搭配都放到了一边,最典型的孕妇穿衣也变成了日常。但我们的女神安妮海瑟薇就算是怀孕了,照样比基尼下海玩耍,接下里我为大家 各民族的服饰和生活习惯...
随着怀孕时间的不断增长,妈妈体态发明显的变化,人在穿衣方面也变得随来,喜爱的的穿衣搭配都放到了一边,最典型的孕妇穿衣也变成了日常。但我们的女神安妮海瑟薇就算是怀孕了,照样比基尼下海玩耍,接下里我为大家带来孕期时尚穿搭技巧。
第一 提高腰线
高腰线可以遮盖身材的不足,拉长全身的比例。孕妈妈可以选择腰线在胸部以下位置的a字连衣裙,弱化肚子旁余稿的存在感,还可以用一根腰带系在腰与肚子之间,腰带越细越明显,系一根细细的腰带,可以展露曲线,还可以增加女人味。
第二 利用配饰
在舒适衣服的基础上,可以选择一些提亮的配饰来增加整体的时尚度,比如一些引人注意的毁昌首饰、新发型等。斗篷是孕妈穿搭中的一件利器,宽松又有范儿,而且也保暖,孕妈要是觉得运气整体都过于柔和,可以选择利落的西装外套来搭配
孕期中的准妈妈们是很辛苦的,但在辛苦的同时,希望每一个孕妈妈都能保持美美的形象和开心自信的心态,同时也可以适当运动,保持自己的身材,保证自己的健康,就像安妮海瑟运孝薇一样,祝各位都越来越美。
-下面是更多关于明星怀孕穿衣图片欣赏的问答
准妈妈安妮海瑟薇挺着大肚子穿着依然好看,孕妇应该如何穿衣服?
高腰线可以遮盖身材的不足,拉长全身的比例。孕妈妈可以选择腰线在胸部以下位置的a字连衣裙,弱化肚子的存在感回族有什么生活习惯和服饰
回族生活习惯
回族是十分讲究卫生的民族,除个人卫生、家庭卫生外,饮食卫生尤其讲究,处处突出"洁净"二字。回族禁食猪肉。马、驴、骡、狗等不反刍的动物肉,性情凶残的禽兽(如鹰、虎等)的肉,自死禽兽的肉和一切动物的血都在禁食之列。穆斯林不禁食的动物,都须请阿訇念经代宰后才能吃。
《古兰经》规定,穆斯林不准抽烟、喝酒。但回族讲究饮茶,每有客登门,先端上"盖碗茶"来敬茶,接着是瓜果、馓子、油饼招待。盖碗茶俗称抓盅子,盅子里除茶叶外,还有红糖、白糖、冰糖、红枣、枸杞、芝麻、果干、葡萄干、桂圆等,五颜六色,味道醇香,营养丰富。喝茶时左手托盅,右手抓盖,用盖将浮在上面的芝麻轻轻吹刮,边饮茶边嚼芝麻,茶毕可将盅内干果吃尽。
回族服饰
回族服饰的主要标志在头部。
男子们都喜爱戴用白色制作的圆帽。圆帽分两种,一种是平顶的,一种是六棱形的。讲究的人,还在圆帽上刺上精美的图案图。回族妇女常戴盖头。盖头也有讲究,老年妇女戴白色的,显得洁白大方;中年妇女戴黑色的,显得庄重高雅;未婚女子戴绿色的,显得清新秀丽。不少已婚妇女平时也戴白色或黑色的带沿圆帽。
圆帽分两种,一种是用白漂布制成的,一种是用白线或黑色丝线织成的,往往还织成秀美的几何图案。服装方面,回族老汉爱穿白色衬衫,外套黑坎肩(老乡称“马夹”)。回族老年妇女冬季戴黑色或褐色头巾,夏季则戴白纱巾,并有扎裤褪的习惯。青年妇女冬季戴红、绿色或兰色头巾,夏季戴红、绿、黄等色的薄纱巾。山区回族凳锋妇女爱穿绣花鞋,并有扎耳孔拿滚戴耳枣敏晌环的习惯。
各民族的服饰和生活习惯
1.满族:明代后期,满族英雄努哈奇经过30多年的努力,兄滑了东北地区的女真人,并初步形成了满族。他把满族人组织成黄、白、红、蓝、黄、白、红、蓝八旗,贯彻了“众民当兵”的方针。后来,满洲政权也建立了蒙古的八旗和汉军的八旗。1644年,八旗入关,占领北京,横扫南北,建立了疆域辽阔的清帝国。
满族人很早就信奉萨满教。他们每次祭祀祖先和天堂,都必须戴上他们的神帽,穿起裙子,系上腰铃,再带上鼓,然后祈祷和舞蹈。
满族强调礼仪,有一段时间,年轻一代在三天内要给长辈一件小礼物,五天要送给长辈们一件大礼。他们三天后见到长辈,就要问好,五天后见到长辈,就叫他们“打搭数一千”,就是男人应该弯腰,伸出右手,把左手放在膝盖上,就像拿东西一样;女人“打一千”的时候应该蹲着,弯着膝盖。满族男人穿马蹄袖和腰带,而女人则穿宽直旗袍。今天旗袍已经成为一种典型的东方女装,在世界各地都很流行。
2.朝鲜族: 中国的朝鲜族主要生活在东北三省和内地一些大城市。最集中的地区是吉林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和长白族朝鲜族自治县。他们居住的地区是中国北部的“水稻之乡”。
朝鲜族房屋的屋顶由四个斜面组成。房子的正面有三或四扇门。内部是用砖或石头铺成的。朝鲜族房子的屋顶脱掉鞋子坐在床上。妇女的传统服装是短裙和长领带。男人也穿短衣服,外罩和肩垫。族人擅长唱歌跳舞,女孩喜欢在跳板上摆动和翱翔。年轻人喜欢成双成对地摔跤。朝鲜族的传统食品是冷面、泡菜和打糕。
3.回族: 回族是回回民族的简称,他们散居全国各地,是我国分布最广的少数民族。他们主要聚居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在甘肃、青海、河南、河北、山东、云南等省也有聚居区。
回族喜欢环清真寺而居,在农村往往自成村落。他们的生活习惯有较深的宗教烙印,婴儿出生要请阿訇(伊斯兰教教士)起名字,结婚要请阿訇证婚,去世后要请阿訇主持葬礼。回族忌食猪肉、动物的血和自死的物。男子喜欢戴白帽或黑帽,结婚时戴红帽。
4.壮族:壮族是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主要聚居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云南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少数分布在广东、湖南、贵州、四川等省。壮族聚居地区多山,他们大多从事农业生产。
壮族人喜欢吃腌制的酸味食物,女人有嚼槟榔的习惯。族人信仰许多神。除了祭祀祖先外,他们还首次崇拜巨石、山脉、陆地和龙蛇。族人有唱歌的习惯。每年农历三月的第三天,人们聚集在山坡上搭建一个歌舞台。参加活动的男女青年先唱“见面歌”和“欢迎歌”。在唱歌之后,他们开始进行扔绣球、摸蛋等娱乐活动。有成千上万的人参加大型歌会。他们经常唱山歌祈求好天气和好收成。
5.苗族: 秦汉时代,苗族的先民聚居在“五溪”(今湖南省西部和贵州东部地区),后来不断迁徙,分散到南方各省。现在,苗族主要分布在贵州、湖南、云南、四川、广西、湖北、广东、海南等地。
苗族男羡枝腊人通常穿有左右襟的短衣,长裤,大腰带,头上围着长长的蓝围巾。大多数妇女穿着大衣领和褶裥裙。山区苗族民居建筑多为“脚塔”,根据自然地形,在山坡下部和山坡上部采用长短木桩,在桩上铺设地板。人们住在楼上,楼下堆积垃圾或关牲畜。
苗族有悠久的文化传统,能歌善舞,芦笙是他们最喜爱的乐器。苗族的芦笙舞蜚声国内外。蜡染工艺已有千年历史,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6.彝族: 彝族主要分布在云南、四川、贵州等少数广西地区。他们主要从事农业,有规律地进行贸易的习惯。彝族男人通常穿黑色窄袖,右斜纹夹克,宽腿宽裤的褶裤,头用蓝布包几英尺。女人用腰带和腰带系包头。当男人和女人外出时,他们穿着像披风和长尖刺的“擦尔瓦”。彝族传统节日是火把节最隆重的节日。《阿诗玛》是彝族著名的民间叙事诗,在国内外流传广泛。
7.土家族: 土家族主要分布在湖南省西北部、湖北省恩施地区和四川省东部等地。在唐宋时期,土家人手工生产的溪布、水银和朱砂远近闻名,成为贡品。“西朗卡铺”(土家铺盖)是土家族的两朵艺术之花之一,它编织精巧,色泽绚丽,有100多种图案。土家人的另一朵艺术之花是摆手舞,它是土家族流行的古老舞蹈,古朴优美,生活气息浓厚。
土家妇女爱穿左襟大袖短衣,滚花边,下着八幅长裙或镶边筒裤,头挽发髻,喜欢戴耳、项、手、足圈等银饰物。男子穿对襟衣,多扣子。衣料多用土布或麻布,史书上称为溪布、峒布。
8.布依族: 布依族主要聚居在贵州省黄果树瀑布周围的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和兴义、安顺地区的几个布依族苗族自治县。
布依族男子大多穿多襟短衣或长衫,包蓝色或白底蓝方格头巾。妇女大多穿右大襟上衣和长裤,或套镶花边短褂,或系绣花围腰,也有穿大襟大领短袄,并配腊染百褶长裙的。在节日里,妇女还戴各种银质首饰,腊染是布依族珍贵的手工艺品。
9.侗族: 主要分布在贵州、湖南两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他们主要从事农业生产、兼营林业。鼓楼是侗族村寨中别具一格的建筑物,形似宝塔,是村民聚会、休息和娱乐的地方。各村寨都有鼓楼,有的高达13层,颇为壮观。逢年过节,侗族人民便聚居在鼓楼前的广场上,尽情歌舞。
侗族人大多穿自纺、自织、自染的侗布,喜青、紫、白、蓝色。村落依山傍水,住房一般用杉树建造木楼,楼上住人,楼下关牲畜或堆放杂物。饮食以大米为主,普遍喜食酸辣味,好饮米酒,用油茶待客。
10.白族: 白族自称“白子”、“白尼”,意思是“白人”,主要聚居于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四川西昌和贵州毕节等地也有少数白族人散居。白族聚居区地处云贵高原,气候温和,适宜农业,号称“粮棉之区”。
白族服饰以蓝、白、黑色为主,男女都包头。他们喜欢吃酸、冷、辣味食物,还爱喝烤茶。白族信奉佛教,洱海地区寺院遍布,曾有“妙香古国”称。
11.哈尼族: 哈尼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西南部的哀牢山区。他们善造梯田。元江南岸遍是层层叠叠的梯田,有的高达数百级,从河谷一直延伸到山顶,梯田内还养鱼,堪称哀牢山区的鱼米之乡。
哈尼人喜欢用自己染织的藏青色土布做衣服。男人穿对襟上衣和长裤,以黑布或白布裹头。妇女穿右襟上衣,下穿长裤,胸前挂成串的银饰,头戴圆帽。哈尼人的住宅大多在山腰,依山势而建。房屋多为土墙草顶楼房,分上、中、下三层,上层堆放杂物,中层住人存粮,下层关养牲畜。
哈尼人大多信奉多神崇拜和祖先崇拜,以“龙树”为保护神。几段打了结的绳子作为账本,被哈尼人珍藏在家中最安全的地方。1957年,哈尼族创制了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文字。
12.傣族: 傣族主要聚居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以及耿马、孟连自治县。傣族人大多居住在群山环抱的河谷平坝地区,雨量充沛,四季常春,盛产稻谷、甘蔗、樟脑、咖啡等农作物,经济作物,出产柚木、紫檀、铁力木等珍贵木材,还有野象,犀牛、金丝猴、孔雀等珍禽异兽,被称为“孔雀之乡”。
傣族男人穿着短上衣、裤子、冷毛毯、白布或包头蓝布。纹身。女人穿窄袖子和裙子。房屋是干柱建筑,西双版纳和德宏瑞丽市的竹建筑风格各异。傣族信仰佛教。过去,西双版纳几乎所有的未成年男子在回家前都必须过僧侣生活,要读经。傣族人擅长歌舞,尤其是孔雀舞,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深受全国各族人民的喜爱。
13.藏族: 藏族分布在西藏自治区和青海、甘肃、四川、云南等省。他们大多居住在高原地区,从事高原畜牧业。
藏族人信奉喇嘛教,即藏传佛教。过去,喇嘛教的上层人物与各地豪强结合,在西藏、青海等地形成了政教合一的封建统治。15世纪以后,尊崇达赖和班禅两位活佛。以前,藏族地区实行封建农奴制,占人口95%的农奴被剥夺了一切生产资料,过着奴隶的生活。新中国成立之后,西藏地区实行了民主改革,废除了农奴制,百万农奴翻身作了主人,开始了民族的新生。
藏族人身穿长袖短褂,外套是宽肥的长袍,右襟系带,脚穿牛皮长靴。男子将发辫盘于头顶上,女子将发辫披在肩上。农区女子大多在腰间系一条图案绚丽的围裙。农区以糌粑为主食,喜欢喝酥油茶;牧区以牛、羊肉为主食。西藏大部分地区不吃飞禽和鱼。献哈达是藏族一种独特的礼仪。哈达是特制的丝织长巾,一般分白、黄、蓝三色,在拜访谒见时双手献上以表敬意。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_少数民族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汉族服饰和生活习惯
1、汉服,全称是“汉民族传统服饰”,又称汉衣冠、汉装、华服,是从黄帝即位到公元17世纪中叶(明末清,在汉族的主要居住区,以“华夏-汉”文化为背景和主导思想,以华夏礼仪文化为中心,通过自然演化而形成的具有独特汉民族风貌性格。
2、明显区别于其他民族的传统服装和配饰体系,是中国“衣冠上国”、“礼仪之邦”、“锦绣中华”、赛里斯国的体现,承载了汉族的染织绣等杰出工艺和美学,传承了30多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受保护的中国工艺美术。
3、传统礼仪,坐礼:正坐是从古代汉族流传的坐姿,动作是臀部放于脚踝,上身挺直,双手规矩的放于膝上,身体气质端庄,目不斜视。送礼:汉族的社会关系是一种典型的互惠型社会关系。通常社会关系的不同是通过类似家庭称呼来表达的。
4、称呼习俗,在中派衡国,汉族传统的辈分观念长期存在,以本身为中心,上有四代长辈,下有四代晚辈,形成了“高祖、曾祖、祖、父、本人、子、孙、曾孙、玄孙”的“九族”血亲关系,这就是九个层次。
5、饮食习惯,汉族主要从事农业,主食以小麦、玉米、稻米等为主,辅以蔬菜、豆制品和鸡、鱼、猪、牛、羊肉等副食,茶和酒是传统饮料。以大米为主食的,习惯将大米做成米饭、粥或米粉、米糕、汤圆、粽子、年糕等各种不同的食品。
6、传统节日,汉族的节日很多,主要是春节、清明节、端午节、元宵节、中秋节等等。过“春节”又称为过年,是汉族人千百年来的传统节日,也是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过年时,除夕要守夜,初一要拜年。
扩展资料:
1、在正月里大多数汉族郑乱是不剃头的,据说正月剃头“死舅舅”。这一原因与满清的剃发易服有关,清朝统治者要求汉族人和满洲人一样剃鼠尾头,而汉族人自古就有“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的说法,除了佛教徒外,人民轻易不会剃头。
2、这一做法激起了汉族人强烈反抗。大家相约正月绝不剃头借此思念旧国明朝,因为“思旧”与喊羡档“死舅”同音。汉族人民借此来蒙混满清统治者。这也是正月不剃头的由来。
参考资料来源一:百度百科-汉民族服饰
参考资料来源二:百度百科-汉族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我国少数民族服饰和生活习惯
我国少数民族服饰和生活习惯:
1、瑶族
瑶族服装有白裤瑶、青裤瑶、长衫其服饰也各有特色。长衫瑶女子着"超短裙",其特点是外面穿中长裙,里面穿超短裙,超短裙的数量为七、九、,十一条不等,各人穿的数量多寡视家境而定,但必须是单数,这么多的短裙穿在里面,中长裙的外面又用一条布带栓住,勒出曲线,因此长衫瑶的妇女人人都显得肥臀丰腰,体态迷人。
白裤瑶男子穿的是潇洒的白马裤,裤长仅及膝盖,黑带束口,有绑腿,具有典型的狩猎特点。白裤瑶女子的上装,是两块布料松散的由袢联在一块,顶端开一圆孔,前幅布多为青色,后幅多浅蓝或深灰,绣有花纹图案,下装四季穿裙。
瑶族除过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外,还有大大小小自己特有的传统节日30多个,其中最具民族特色的有盘王节、仁王节、赶鸟节。农历十月十六日的盘王节,是瑶族最为隆重的节日,它是瑶族人民纪念祖先的盛大传统节庆。
2、朝鲜族
朝鲜服 ,韩国叫한복(韩服),朝鲜叫조선옷(朝鲜服)是一种传统的朝鲜族服装,受汉服襦裙影响较大。朝鲜服的特色是设计简单和衣服上并没有口袋。
朝鲜服按不同的场合而分为不同类弊稿型,包括:日常生活、典礼和特定场合。典礼服饰是在一些正式、隆重的场合时穿著,例如婴儿满月、婚礼和葬礼。
朝鲜族民间有五大节日,至今仍然隆重欢度。这五大节日是:元日(春节)、上元(元宵节)、寒食、清明、端午、秋夕。朝鲜族敬重老人的传统很悠久,早在每年8月15日便被确定为老人节。
3、苗族
苗族服装大多遍施图案,刺绣、挑花、蜡染、编织、镶衬等多种方式并用,做工十分考究,令人眼花缭乱。尤其从刺绣图案中往往可以寻出苗族的历史和象征意蕴,可谓是“有意味的形式”。
苗族的音乐舞蹈历史悠久,挑花、刺绣、织锦、蜡染、首饰制作等工艺美术在国际上享有盛名。苗族的先祖可追溯到原始社会时代活跃于中原地区的蚩尤部落。苗族过去信仰万物有灵,崇拜自然,祀奉祖先。
节日较多,除传统年节、祭祀节日外,还有专门与吃有关的节日,苗族有很多节日,但各地区叫法和过法不尽相同,传统节日以苗年最为隆重。
4、藏族
藏族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主要分布在我国西藏、青海、甘肃、四川和云南等地。其服饰基本结构为肥腰、长袖、大襟长袍。穿用这种结构肥大的服装夜间和衣而眠可以当被。袍袖宽敞,臂膀伸缩自如,既防寒保暖又便于起居、旅行,白天气温上升更可脱出一个臂膀,方便散热,调节体温。久而久之,脱一袖的装束便形成了藏族服装特有的风格。
藏族普遍信奉藏传佛教,即喇嘛教。过去许多租岩孝传统日均与宗教活动有关。藏族的民间节日有藏历新年、酥油灯节、浴佛节等。藏族民间最大的传统节日为每年藏历正月初一的藏历年。
5、满族
满族服饰主要分四部分:
帽饰:满族女人无帽,男人有帽,分礼帽、便帽、风帽、毡帽、坤秋帽(女子冬季御寒);
服饰:主要有四种形式:旗装(即长袍)、马褂、坎肩、套裤。旗装不分季节,男女均可以穿。马褂则为枣橡有身份地位的富裕男人在春秋、冬季时穿着。坎肩是女人的外套衣。套裤是无裤腰的棉裤筒,以两条背带固定,多为老年妇女冷天的穿着。满族人穿长裤与其它民族不同的是必须扎系的腿带,以便出行。
鞋饰:男人的鞋为布底纳绑,鞋脸镶嵌双皮条。冬天穿猪皮或牛皮靴,年迈老人多数穿高腰毡鞋。女人穿鞋下窄上宽、鞋脸尖端突出上翅、两侧绿花、形似小船的木底高桩鞋。具体有马蹄底鞋、花盆底鞋、平底鞋、方头鞋、尖头鞋;
佩饰:满族人佩带的饰品分骨饰、石饰、珠饰、金银饰等。选戴哪一种首饰要根据地位身份,一般说首饰的好坏可以看出地位的高低、家庭的贫富。
传统节日主要有春节、元宵节、二月二、端午节和中秋节。节日期间一般都要举行“珍珠球”、跳马、跳骆驼和滑冰等传统体育活动。颁金节是满族“族庆”之日。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民族服装
百度百科-56个民族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少数民族服饰特点和生活习惯
1 、阿昌族布在云南,人口2.7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手工业也很发达,尤其以善于打制长刀而闻名于世。有自己的语言。——采茶 2 、 白族:分布在云南、贵族、四川等地,人口159万余人,关于经营农业,有自己的语言。——盐渍杜鹃花,三道茶,大理三塔 3 、保安族:分布在云南、青海等地,人口1.2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手工业,以打刀为主“保安刀”十分著名,有自己的语言。——羊皮袄、保安刀 4 、布朗族:分布在云南,人口8.2万余,主要从事农业,有自己的语言。——弹唱 5 、布依族:分布在贵族、云南等地,人口254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享有“水稻民族”之称。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石板屋、绣花、雕刻面具 6 、朝鲜族: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吉林、辽宁,人口192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以善种水稻闻名,有自己的语言。——跳板、长鼓舞 7 、达斡族:分布在内蒙古、黑龙江、新疆等地,人口12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兼营畜牧业,有自己的语言。——剪纸,打曲棍球 8 、傣 族:分布在云南,人口102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寺塔、竹楼和竹桥显示出了别具一格的建筑艺术,有自己的语言文字。——孔雀舞、夹箩饭,泼水节 9 、德昂族:分布在云南,人口1.5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以善于种茶闻名,有自己的语言。——象脚鼓舞 10、侗 族:主要分布在贵州、湖南、文本等地,人口251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兼营林业,鼓楼、风雨桥、风雨亭是侗乡的主要标志,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浸泡芦笙,拦路迎宾 11、东乡族:主要分布甘肃、宁夏、新疆等地,人口37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善种瓜果。有自己的语言。 12、独龙族:分布在云南,人口0.5万余人,他们保持着“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良好社会首先风尚。绝少发生盗窃现象。有自己的语言。——织独龙毯,烤烙饼 13、鄂伦春族:分布在内蒙古、黑龙江等地,人口中0.6万余人,主要从事狩猎和农业。有自己的语言。——制作毛皮服饰,篝火节 14、俄罗斯族:分布在内蒙古、黑龙江等地,人口中1.3万余人,从事各种修理业、运输业和手工业,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拉手风琴,烤面包 15、鄂温克族:分布在内蒙古、和黑龙江,人口2.6万人,主要从事畜牧业,有自己的语言。——驯鹿、爬犁 16、高山族:主要分布在台湾省,其余少数分散居住在福建等东南沿海地区,人口约40人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和渔猎业,有自己败枯的语言。——竿球,龙舟,编织 17、仡佬族:分布在贵州、广西、云南等地,人口约43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有自己的语言。——制作糯米团,地戏 18、哈尼族:分举枯裂布在云南,人口125万人,主要从事农业,善于梯田,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 19、哈萨克族:分布在新疆,人口约1万余人,主要从事畜牧业,善刺绣,绣品已出口到日本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有自己的语言文字。——剪羊毛,弹唱,刺绣 20、汉 族:分布在全国各地,人口10.4亿余人,经济、文化发达,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庙会,舞龙 21、赫哲族:分布在黑龙江省,人口0.4万余人,是中国北方一以捕鱼为生的民族,有自己的语言。——制作鱼皮衣服,渔乡,善食生鱼 22、回 族:主要聚居在宁夏、甘肃、新疆等地,其余散居全国各地,人口860万余人。——摔牛,炸油香 23、基诺族:分布在云南省,人口1.8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善于种茶,有自己的语言。——乐器迪他,跳鼓舞 24、京 族:分布广西,人口1.8万余人,主要从事沿海渔业,兼营农业和盐业,有自己的语言。——哈亭,弹奏独弦舞,踩高跷 25、景颇族:分布在云南省,人口11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种植水稻、玉米、旱谷等作物,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目脑纵歌,跳孔雀舞 26、柯尔克孜族:分布在新疆和黑龙江,人口14万余人,主要从事畜牧业,兼营农业,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吹奏和握手礼 27、拉祜族:分布在云南省,人口41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 28、黎 族:分布在海南省,人口111万余人,以农业为主,妇女精于纺织,“黎锦”“黎单”闻名于世,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打柴舞 29:僳僳族:分布在云正闭南、四川等地,人口57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上刀杆 30、珞巴族:分布在西藏,人口0.2万余人,主要从农业和狩猎,有自己的语言。 31、满 族: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吉林、辽宁,人口约982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兼营渔牧业,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穿旗袍,萨满舞,二贵摔跤 32、毛南族:分布在广西,人口7.1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善于饲养菜牛和编制花竹帽。有自己的语言。——分龙节舞龙 33、门巴族:分布在西藏,人口约0.7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擅长编制竹藤器和制作木碗。有自己的语言。 34、蒙古族:分布在内蒙古、新疆等地,人口480万余人,以畜牧业为主,兼营农业,有自己的语言。——马头琴演奏,蒙古包和勒勒车 35、苗 族:分布在贵州、湖南、湖北等地,人口中739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刺绣、桃花织、锦蜡染和银饰素享盛名。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吹芦笙,吊角楼 36、仫佬族:分布在广西,人口15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种植水稻、玉米,有自己的语言。 37、纳西族:分布在云南、四川和西藏,人口27万余人,主要从事山地农业、畜牧业,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东巴舞,腊染 38、怒 族:分布在云南省,人口2.7万余人,主要从事山地农业,有自己的语言。——织怒毯,努寨 39、普米族:分布在云南、四川,人口2.9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兼营畜牧业,有自己的语言。——吹葫芦笙,弹唱,集体舞 40、羌 族:分布在四川等地,人口19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大白芸豆是著名的特产,有自己的语言。——羌寨 41、撒拉族:分布在青海、甘肃等地,人口8.7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艺也发达,有自己的语言。 42、畲 族:分布在福建、浙江等地,人口63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除种水稻外,还普遍种植茶树、甘蔗等经济作物,有自己的语言。 43、水 族、分布在贵州、广西等地,人口34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善种水稻和糯稻,有自己的语言。 44、塔吉克族:分布在新疆,人口3.3万余人,主要从事畜牧业,兼营农业,有自己的语言。 45、塔塔尔族:分布在新疆,人口0.4万余人,以经营商业为主,兼营手工业和畜牧业,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 46、土族:分布在青海、甘肃等地,人口19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兼营畜牧业,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太平洋舞,高台会 47、土家族:分布在湖南、湖北等地,人口570万余人,土家织绵以其“色彩斑斓,做工精巧”闻名于世,有自己的语言。——摆手堂 48、佤 族:分布在云南,人口35万余人,从事农业,木鼓舞富有民族特色,多次在全国民族舞蹈中获奖,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甩发舞 49、维吾尔族:主要分布在新疆,人口721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善种粮棉和瓜果,有自己的语言。——手鼓舞 50、乌孜别克族:分布在新疆,人口约1.4万余人,主要从事畜牧业,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 51、锡伯族:主要分布在辽宁、吉林、黑龙江、新疆等地,人口约17万余人,主要从事渔猎和农业,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 52、瑶 族:分布在广西、湖南、云南、广东等地,人口17万余人,主要从事山地农业,有自己的语言。——盘王节、长鼓舞 53、彝 族:分布在云南、四川等地,人口657万余人,喜食“砣砣肉”,爱饮“杆杆酒”,舞蹈音乐独具特色,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虎节 54、裕固族:分布在甘肃,人口约1.2万余人,主要从事畜牧业,崇尚骑马和射箭,有自己的语言。 55、藏 族:分布在西藏、四川、青海、甘肃等地,人口459万余人,主要从事畜牧业,兼营农业,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藏舞,布达拉宫 56、壮 族:分布在广西、云南等地,人口1555万余人,是中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壮锦”享誉海内外,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五十六个民族的服饰和生活习惯
所有服饰难找 找到个生活习惯的1 、阿昌分布在云南,人口2.7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手工业也很发达,尤其以善于打制长刀而闻名于世。有自己的语言。——采茶 2 、 白族:分布在云南、贵族、四川等地,人口159万余人,关于经营农业,有自己的语言。——盐渍杜鹃花,三道茶,大理三塔 3 、保安族:分布在云南、青海等地,人口1.2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手工业,以打刀为主“保安刀”十分著名,有自己的语言。——羊皮袄、保安刀 4 、布朗族:分布在云南,人口8.2万余,主要从事农业,有自己的语言。——弹唱 5 、布依族:分布在贵族、云南等地,人口254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享有“水稻民族”之称。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石板屋、绣花、雕刻面具 6 、朝鲜族: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吉林、辽宁,人口192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以善种水稻闻名,有自己的语言。——跳板、长鼓舞 7 、达斡族:分布在内蒙古、黑龙江、新疆等地,人口12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兼营畜牧业,有自己的语言。——剪纸,打曲棍球 8 、傣 族:分布在云南,人口102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寺塔、竹楼和竹桥显示出了别具一格的建筑艺术,有自己的语言文字。——孔雀舞、夹箩饭,泼水节 9 、德昂族:分布在云南,人口1.5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以善于种茶闻名,有自己的语言。——象脚鼓舞 10、侗 族:主要分布在贵州、湖南、文本等地,人口251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兼营林业,鼓楼、风雨桥、风雨亭是侗乡的主要标志,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浸泡芦笙,拦路迎宾 11、东乡族:主要分布甘肃、宁夏、新疆等地,人口37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善种瓜果。有自己的语言。 12、独龙族:分布在云南,人口0.5万余人,他们保持着“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良好社会首先风尚。绝少发生盗窃现象。有自己的语言。——织独龙毯,烤烙饼 13、鄂伦春族:分布在内蒙古、黑龙江等地,人口中0.6万余人,主要从事狩猎和农业。有自己的语言。——制作毛皮服饰,篝火节 14、俄罗斯族:分布在内蒙古、黑龙江等地,人口中1.3万余人,从事各种修理业、运输业和手工业,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拉手风琴,烤面包 15、鄂温克族:分布在内蒙古、和黑龙江,人口2.6万人,主要从事畜牧业,有自己的语言。——驯鹿、爬犁 16、高山族:主要分布在台湾省,其余少数分散居住在福建等东南沿海地区,人口约40人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和渔猎业,有自己的语言。——竿球,龙舟,编织 17、仡佬族:分布在贵州、广西、云南等地,人口约43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有自己的语言。——制作糯米团,地戏 18、哈尼族:分布在云南,人口125万人,主要从事农业,善于梯田,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 19、哈萨克族:分布在新疆,人口约1万余人,主要从事畜牧业,善刺绣,绣品已出口到日本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有自己的语言文字。——剪羊毛,弹唱,刺绣 20、汉 族:分布在全国各地,人口10.4亿余人,经济、文化发达,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庙会,舞龙 21、赫哲族:分布在黑龙江省,人口0.4万余人,是中国北方一以捕鱼为生的民族,有自己的语言。——制作鱼皮衣服,渔乡,善食生鱼 22、回 族:主要聚居在宁夏、甘肃、新疆等地,其余散居全国各地,人口860万余人。——摔牛,炸油香 23、基诺族:分布在云南省,人口1.8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善于种茶,有自己的语言。——乐器迪他,跳鼓舞 24、京 族:分布广西,人口1.8万余人,主要从事沿海渔业,兼营农业和盐业,有自己的语言。——哈亭,弹奏独弦舞,踩高跷 25、景颇族:分布在云南省,人口11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种植水稻、玉米、旱谷等作物,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目脑纵歌,跳孔雀舞 26、柯尔克孜族:分布在新疆和黑龙江,人口14万余人,主要从事畜牧业,兼营农业,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吹奏和握手礼 27、拉祜族:分布在云南省,人口41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 28、黎 族:分布在海南省,人口111万余人,以农业为主,妇女精于纺织,“黎锦”“黎单”闻名于世,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打柴舞 29:僳僳族:分布在云南、四川等地,人口57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上刀杆 30、珞巴族:分布在西藏,人口0.2万余人,主要从农业和狩猎,有自己的语言。 31、满 族: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吉林、辽宁,人口约982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兼营渔牧业,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穿旗袍,萨满舞,二贵摔跤 32、毛南族:分布在广西,人口7.1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善于饲养菜牛和编制花竹帽。有自己的语言。——分龙节舞龙 33、门巴族:分布在西藏,人口约0.7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擅长编制竹藤器和制作木碗。有自己的语言。 34、蒙古族:分布在内蒙古、新疆等地,人口480万余人,以畜牧业为主,兼营农业,有自己的语言。——马头琴演奏,蒙古包和勒勒车 35、苗 族:分布在贵州、湖南、湖北等地,人口中739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刺绣、桃花织、锦蜡染和银饰素享盛名。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吹芦笙,吊角楼 36、仫佬族:分布在广西,人口15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种植水稻、玉米,有自己的语言。37、纳西族:分布在云南、四川和西藏,人口27万余人,主要从事山地农业、畜牧业,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东巴舞,腊染 38、怒 族:分布在云南省,人口2.7万余人,主要从事山地农业,有自己的语言。——织怒毯,努寨 39、普米族:分布在云南、四川,人口2.9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兼营畜牧业,有自己的语言。——吹葫芦笙,弹唱,集体舞 40、羌 族:分布在四川等地,人口19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大白芸豆是著名的特产,有自己的语言。——羌寨 41、撒拉族:分布在青海、甘肃等地,人口8.7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艺也发达,有自己的语言。 42、畲 族:分布在福建、浙江等地,人口63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除种水稻外,还普遍种植茶树、甘蔗等经济作物,有自己的语言。 43、水 族、分布在贵州、广西等地,人口34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善种水稻和糯稻,有自己的语言。 44、塔吉克族:分布在新疆,人口3.3万余人,主要从事畜牧业,兼营农业,有自己的语言。 45、塔塔尔族:分布在新疆,人口0.4万余人,以经营商业为主,兼营手工业和畜牧业,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 46、土族:分布在青海、甘肃等地,人口19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兼营畜牧业,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太平洋舞,高台会 47、土家族:分布在湖南、湖北等地,人口570万余人,土家织绵以其“色彩斑斓,做工精巧”闻名于世,有自己的语言。——摆手堂 48、佤 族:分布在云南,人口35万余人,从事农业,木鼓舞富有民族特色,多次在全国民族舞蹈中获奖,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甩发舞 49、维吾尔族:主要分布在新疆,人口721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善种粮棉和瓜果,有自己的语言。——手鼓舞 50、乌孜别克族:分布在新疆,人口约1.4万余人,主要从事畜牧业,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 51、锡伯族:主要分布在辽宁、吉林、黑龙江、新疆等地,人口约17万余人,主要从事渔猎和农业,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 52、瑶 族:分布在广西、湖南、云南、广东等地,人口17万余人,主要从事山地农业,有自己的语言。——盘王节、长鼓舞 53、彝 族:分布在云南、四川等地,人口657万余人,喜食“砣砣肉”,爱饮“杆杆酒”,舞蹈音乐独具特色,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虎节 54、裕固族:分布在甘肃,人口约1.2万余人,主要从事畜牧业,崇尚骑马和射箭,有自己的语言。 55、藏 族:分布在西藏、四川、青海、甘肃等地,人口459万余人,主要从事畜牧业,兼营农业,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藏舞,布达拉宫 56、壮 族:分布在广西、云南等地,人口1555万余人,是中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壮锦”享誉海内外,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 彝族服饰 [服饰特色] 撒尼是彝族的一个支系。撒尼妇女的花包头,象传说中的阿诗玛一样,至今,仍是姑娘服饰重要组成部分。花包头多为心灵手巧的姑娘亲手制成,长约3米,宽约0.17 米,一条黑布作底,上面绣有数条彩色图纹,花色图纹的优劣,标志着姑娘的智慧和才能,也是青年择偶的一个标准。因此,花包头的制作十分精致美丽。每逢喜庆、外出,姑娘们都要穿上崭新的民族服饰。花功夫缠包头,要经过七、八道手续才能完成,被当地群众看作是自由、幸福的象征。 彝族不同支系服饰各异,花枝招展的女性打扮不胜枚举,相对而言,男子的传统服饰特色已经不多。不过,凉山地区彝族男子还保留着古代遗风。他们在头顶前脑门蓄一绺长发,象征男性的尊严,神圣不可侵犯,彝族俗称“天菩萨”。川、滇大小凉山彝族男子喜爱用青布或蓝布包裹头部,并在前额处扎出一长锥形结,以表示英勇威武的气概,习称“英雄结”。另外身上斜挎用细牛筋编织而成的佩带(古时用于挂系战刀)称之为“英雄带”。大小凉山山势险峻,气候寒冷,当地彝族群众故用毛毯护身,俗称,“擦尔瓦”。擦尔瓦是用羊毛织成的披衫,有白、灰、青等色,上部用羊毛绳缩口,下部缀有长达0.33米左右的旒须。制作一条擦尔瓦,往往要用几个月时间,彝族人的擦尔瓦一年到头不离身,白天御风寒,夜晚当被盖,堪称凉山彝家服饰象征。 瑶族服饰 [服饰特色] 瑶族过去因其居住和服饰等方面的特点不同,曾有“过山瑶”、“红头瑶”、“大板瑶”、“平头瑶”、“蓝靛瑶”、“沙瑶”、“白头瑶”等自称和他称。在风俗习惯方面一直保持本民族传统特点,尤其在男女衣着上更为明显。瑶族妇女善于刺绣,在衣襟、袖口、裤脚镶边处都绣有精美的图案花纹。发结细辫绕于头顶,围以五色细珠,衣襟的颈部至胸前绣有花彩纹饰。男子则喜欢蓄发盘髻,并以红布或青布包头,穿无领对襟长袖衣,衣外斜挎白布“坎肩”,下着大裤脚长裤。 瑶族男女长到十五、六岁要换掉花帽改包头帕,标志着身体已经发育成熟了。 锡伯族服饰 [服饰特色] 清代,锡伯族男子用青、蓝、棕等色衣料做成左右开衩的大襟长袍和对襟短袄,外罩坎肩,头戴圆顶帽。 妇女穿长及脚面的旗袍,外罩坎肩。衣襟、袖口、领口、下摆多镶滚边。脚着白袜、绣花鞋。少女留一长辫,辫根扎红色头绳。婚礼时,新娘头戴吉塔库(锡伯语)头饰,即布制发圈;上有贝壳、宝石和金银制的花饰,下一排银链或串珠等装饰垂于眉宇之上。婚后一年之内,参加较大喜庆活动仍要戴上吉塔库。 已婚妇女头上盘头翅。妇女戴耳环、手镯、戒指等。男女裤腿均扎黑色腿带,年轻女子扎红色、粉红色腿带,丧事时扎白色腿带。今散居在东北的锡伯族服装已,特别是青年已多穿连衣裙等。和当地汉族、满族相同。新疆锡伯族妇女虽仍穿旗袍,但服饰已有显著改变Tags:明星怀孕穿衣图片欣赏,准妈妈安妮海瑟薇挺着大肚子穿着依然好看
上一篇:明星化妆擦的什么牌子,
下一篇:明星怀孕前后对比照片,
相关文章
随机图文
-
香港明星多少祖籍是广西的,广西的明星有多少/
广西祖籍的香港艺人有,刘志荣,商天娥,何绮梅艳芳,周润发等。1,刘志荣刘志荣,(David Lau Chi Wing,1... -
意淫很多女明星的小说,求一部主角穿越回去,然后去娱
求一部主角穿越回去,然后去娱乐圈,狂泡女明星的小说……要够种马的,要不少于400章的... -
韩国最年轻女明星,谁是最漂亮的韩国女明星?
文.主演的连续剧:2000年:KBS《生死恋》 主演:宋慧乔、宋承宪娜元彬、崔宇革、韩彩英、单于银淑 2001年:... -
明星工作室签约艺人,赵丽颖工作室招人吗?
明星工以内推和公开招聘式招人。通常是签约形式的公司。公开招聘通常是成立自己的工作室后。1、内推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