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电影

鬼子来了用的什么电影手法,谁能解释下姜文的《鬼子来了》要表达

2020-11-13 13:00电影

简介《鬼子来了》令人地刻马大三如何从到处打听“‘是谁”的盲目服转变为自问“我是谁”的怒目圆睁者,如何从贪生怕死的卑怯奴隶成长为舍生就义缺腊的孤胆英雄,因此电影水到渠成地改写了小说伏清滑的结尾。 在小说 谁能解释下姜文的《鬼子来了》要表达什么意思...

《鬼子来了》令人地刻马大三如何从到处打听“‘是谁”的盲目服转变为自问“我是谁”的怒目圆睁者,如何从贪生怕死的卑怯奴隶成长为舍生就义缺腊的孤胆英雄,因此电影水到渠成地改写了小说伏清滑的结尾。 在小说里,换粮并没有成功,换粮途中花屋趁机逃跑,被独眼瘸腿的神枪手四表姐夫一枪撂倒,而马大山、四表姐夫及村民共十三人全部冻馁暴死于冬夜雪原。在电影里,日军队长酒冢由于“你跟那帮家伙是签了约的,皇军是讲信用的,再说人家救了你的命”的缘故,履行了花屋签下的契约,导致换粮成功,中日军民联欢。履约后,酒冢合乎逻辑地开始追正做问六旺: “能否告诉我,到底是谁把他送来的?”———就这样,电影滴水不漏地再次回到了片头即告的最大悬念:“‘我’是谁?” 具体http://baike.baidu.com/view/267610.htm找

-

下面是更多关于鬼子来了用的什么电影手法的问答

姜文电影《鬼子来了》禁播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当年姜文拍的《鬼子来了》没通过审核, 这是为什么?

有哪些改编成电影的小说?要国内的

先来最成功的几部吧:

  《看上美》改编自王朔小说

  点评:本书是王朔搁笔十年后的复出之作,也是被认为王朔才尽的代表之作,全书基本没有任何思想内涵,卖弄文字嫌疑极重,通篇没有什么醒目的情节与段落,而刻意和其前期文学作品挂钩,很有写“前传”的感觉,但炒做水平在本书面世后升了一个台阶,可以说是中国文学炒做的先驱作品。

  电影经过张元的整理改编,将幼儿园段落单拿出来组成一部电影,删去了原作中很多败笔之处,同时对主题思想做了深化,强化了画面感。但还是因为原作水平不高,加上可供改编的空间不大,电影的精彩程度最多可算不上不下,但能做到目前的效果已属不易之举了。

  《甲方乙方》改编自王朔小说《痴人》

  点评:原小说可读性较差,基本就是北京一群无聊的混混坐在一起侃大山,甚至连电影导演冯小刚也在小说中占一角色。但经过冯小刚的艺术处理,同时作为第一部贺岁片,《甲方乙方》表现可圈可点,原作中的痞子味道也被冯处理成一种小市民式的油滑与幽默,颇为受众。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改编自茨威格同名小说

  点评:原小说从文学的角度来说算不得经典之作,也没有任何卖弄文字的地方,单纯的以信件形式写成的小说。而在电影上,徐靖蕾聪明地没有对原作的故事进行任何更改,只是将原作的故事背景改在了中国,但不论故事、剧情、意识和情节的合理性都没有给人以脱离了中国式思维的感觉,可算得最懒也最明智的一次对外国文学作品而做的中国式改编。

  《天下无贼》改编自赵本夫同名小说

  点评:发表在杂志上的一部短篇小说,可读性与娱乐性都一般,作者的文字驾御能力也并不十分高明,能够被选出来拍成电影多半属于机缘巧合。但恰恰由于小说本身没有做很多“板上钉钉”的限制,而给电影拍摄提供了非常广阔的改编空间,可以由导演自由发挥,随意添加人物,与剧情,更改段落走向,使改编后的电影的精彩程度较小说本身提高了非常大一截。

  《大红灯笼高高挂》改编自苏童小说《妻妾成群》

  点评:具有代表性的中国当代文学作品,深刻地剖析了中国传统一夫多妻制的弊端。电影将原小说形式化,加入了小说中所没有的“大红灯笼”这个具有象征性的道具,是改编后产生的一大亮点,同时加入了假怀孕这一情节,使矛盾更加深化。

  不足之处是将原作中的“死人井”换成了“死人房”(大概是出于反迷信的考虑,因为原作中闹鬼的情节),使原作中的迷幻感有所降低。另外结尾与原小说大相径庭,颂莲由原小说中承受不了现实而直接变疯,改成了电影中了解真相之后的报复,使其“残酷的”现实主义一面没有更加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

  《芙蓉镇》改编自古华矛盾文学奖同名小说

  点评:将小说结构重新调整,然而丝毫没有改变原小说风貌。但改编痕迹不大,人物、场景、对话等与小说完全一样,所以可以这么说,看过电影的不必再看小说,但看过小说的还可以去看看电影。

  《红高粱》改编自莫言小说《红高粱家族》

  点评:莫言魔幻中国流的代表作品,其精彩程度不必赘言。电影主要选取了小说《红高粱》和《高粱酒》的部分,并对原作的感觉把握得十分到位,将原作中的文字感通过画面表达得十分贴切,影片张弛有度,难怪当年获奖无数。

  《阳光灿烂的日子》改编自王朔小说《动物凶猛》

  点评:王朔的小说从文学的角度来讲都不算好,但拍成电影之后都不算差,这可以说是王朔作品的一大特点。其中这部《动物凶猛》据说是王朔自己最喜欢的小说,甚至于在几十年后后悔不该在年轻时写,因为《凶猛》的“早产“直接导致了他的《残酷青春》从此“流产”。

  可以说《动物凶猛》是王朔小说中最难改编成电影的作品,因为不同于其它作品的满篇子调侃,而是以叙述的方式阐述故事。但这并没有难倒姜文,在对原作重要剧情进行重组之后,加入了一些原作中没有的涉及到的细节描写,加上夏雨的出色演技,影片虽遭封杀,但仍旧在青年一代中广为传播。

  《鬼子来了》改编自尤凤伟小说《生存》

  点评:原小说可读性较强,但剧情设计一般,最后的情节也和小说《红高粱》有些大同小异。但经过原作者再整理而改编的剧本,加上姜文导演,完全以黑色幽默形式呈现出来,出人意料,耳目一新,令看惯了传统抗战电影的观众大呼痛快。

  《活着》改编自余华同名小说

  点评:不必废笔墨来说了。建议是,没看过小说的一定要去看小说!没看过电影的一定要去看电影!小说也好,电影也好,都是经典中的经典!不可错过!

  下面这些很青春,很搞,适合楼主味道

  摇滚青春

  少女米奇·桃瑞斯的梦想是成为一名歌手,她非常希望能参加一个很有名的音乐夏令营去见识一下。可是参加这个音乐夏令营的费用极其高昂,米奇根本负担不起。庆幸的是,米奇的母亲在夏令营找到了一份厨师的工作,这样米奇也可以借口在厨房帮忙混了进来。一次偶然的机会,少年流行歌手泰斯听到了米奇的歌唱,他对其优美的嗓音非常喜欢。米奇的梦想可能就此成真,不过要从厨房走到聚光灯下,她必须要有足够的自信才行

  我的酒鬼女友

  定期参加单身派对的32岁老处女由真(艺智苑饰)某日酒醉后在一晚费用超过200万韩元的高级宾馆与一位神秘男人一夜情后,除了留下的宾馆费用,由真再也找不到这个消失的神秘男人的踪影。一直对此事耿耿于怀,做着各种可能的推理猜测的由真远赴海外,取得了成功,成为著名的互联网女小说家,回国后正精心准备着与初恋情人的约会,没想到“爱酒的兴致远近闻名”的她喝醉了酒不小心把写在电脑里的文章存档全部删掉而被公司开除,只要喝了酒就会闯祸的她过去因为酒使得工作、爱情屡屡不如意,醉前知书达理,醉后则毫无道理得一塌糊涂,幸好每次身边总有与其一起长大,暗恋其长达十年之久的哲镇(卓在勋饰)“善后”,她才能够化险为夷。性格善良的哲镇在保护这位“梦中的酒鬼情人”的同时也是有着千千万万的遭遇。那位神秘的男人是谁?多年来默默守候在由真身边的哲镇能否使得自己的爱情有个纯净浪漫的“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美丽结局?

  时尚先生

  三个女人组成的红粉兵团企图征服男性世界,最终更深地了解了男性世界的城市爱情喜剧。

  男友从军记

  这里有从18岁到29岁的热血青春!当服兵役的命令文件象炸弹一样飞入热恋中的情侣们中间时,男男女女们受打击的程度不亚于火星撞地球。作为大韩民国中流砥柱的男人们,谁也无法拒绝保卫祖国的使命。在无法改变的事实面前,年轻人们从最初兵慌马乱式的无所适从,到在纠纷面前一边碰撞一边解开,价值观和行动方式正在悄然地发生变化……当然,这里也有二十几岁的年轻人最实用的恋爱诀窍。

  一夜大肚

  24岁,正是人生中想啥来啥的黄金年龄,你可以做各种各样的尝试,而不去计较后果……刚刚度过24岁生日的艾莉森·斯科特则将年轻人独有的朝气和勇敢转变成了事业的地基和攀升的最好捷径,而且颇具成效,因为电视台的领导刚刚通知她,她即将成为一档非常受欢迎的娱乐节目的主播--以她的年纪能够获得如此成就,用“意气风发”四个字来形容艾莉森目前的生活,一点都不夸张

  我的特工男友

  出生在农村的美美在首尔的大学毕业后来到美国留学,在韩国大使馆担任韩语老师。与之相恋的Albert是混血儿,本来前途一片光明,可惜其个性吊儿郎当,几乎每三天就更换一次工作,成天游手好闲只顾玩乐。深爱着他的美美曾经面对过Albert的求婚,好景不长,Albert突然向她表示希望分手的心情,并消失了踪影。美美伤心得茶饭不思,不知经过了多少天的干等,Albert依旧是一个电话也没打来。终于找到Albert的美美等到的却是他撒了无数个谎的事实。虽然难过至极但也无可奈何,护照即将到期的美美决定整理自己的心情回到了韩国的故乡——一个叫章鱼城的地方。

  原本以为隐瞒了自己身份,Albert再也不会找到自己的美美却惊讶地发现Albert也来到了章鱼城,后者向她道歉希望与其重修旧好,这次遭到了美美爸爸强烈的反对。城里的人们从开始的冷漠也渐渐变成支持两人在一起的态度。不过,在这时候发生了一件重大的事情……Albert能守护美美吗?

  爱上野猪妹

  奈特六岁时第一眼见到克瑞斯就被她深深吸引住了,然而还没等到他在午休时去跟她搭讪,或者送她一个情人节的小礼物,克瑞斯一家就搬走了。此后的数年中,尽管奈特的生活中也来来回回有过几个女人,然而谁也不能跟克瑞斯相提并论。坚信克瑞斯就是自己所要找的另一半的奈特,决定搬去洛杉矶寻找克瑞斯。

  对于奈特来说,好消息是克瑞斯依然单身并且美艳惊人,坏消息是克瑞斯之所以依然单身的原因,是由于她最好的朋友长得非常丑陋。两个人做什么事都是一起,例如一起去练瑜伽等等,甚至连约会也要一起。因此除非有人约会克瑞斯的朋友,否则克瑞斯是不会把她一个人留在家...

谁能解释下姜文的《鬼子来了》要表达什么意思?我没看懂

  张远山:“我谁——《鬼子来了》的寓意核心

  一把枪顶着马的前脑门,持枪的隐身者发出了不可违抗的绝对命令:“合上眼!”此时桥裤,死亡离马大三还很遥远,然而马大三的头一动也不敢动,眼睛也一直没敢睁开。整个故事就此获得了第一推动力,一直推向悲剧性结尾……

  一把刀比着马大三的后脖根,持刀的行刑者,借着不可违抗的绝对命令举起了刀。此时,死亡离马大三如此之近,然而马大三傲慢地转过头来,对整个世界斜睨一眼。头落地,眨眼三下,嘴角上翘,笑了———响彻世界的无声大笑。

  片尾的持刀行刑者是谁?每个观众都知道,是日本鬼子花屋小三郎。片头的持枪隐身者是谁?每个观众都知道,是“我”。那么“我”又是谁呢?

  一:《鬼子来了》改编自尤凤伟的小说《生存》。在小说里,“我”是一点也不神秘的吴队长。这个“吴队长”,在电影里变成了六旺“出了村过了河”去找的那位“五队长”。正因为“吴队长”送来人又迟迟不履行承诺来取人,马大三才会让六旺去请示“五队长”如何处理那两个俘虏,并请求“五队长”尽快让村民脱离危险。然而“五队长”竟然说:“我们没往挂甲台搁过人啊!”这是编导从出发点上着手的颠烂消枯覆性改编,于是原本略有荒诞但还算合理的小说情节被彻底荒诞化。片尾字幕里,既没有“吴队长”,也没有“五队长”,然而有那个神秘莫测的“我”。“吴”先转为“五”,再转为“无”———即非人的“我”,因而小说中原有的情节即便被保留,也开始朝另一个方向发展,最后抵达了与小说情节完全不同的结尾,开掘出与小说寓意完全不同的寓意。

  艺术作品的寓意不能隐晦过深,否则就没人能够索解,然而艺术作品的寓意又不能过于直露,否则就成了乏味的说教。因此优秀的艺术作品总是既留下种种暗示寓意的蛛丝马迹,又时时用障眼法来淡化每一次暗示。比如由六旺口中的“五队长”,又衍生出马大三口中的“四队长”、“七队长”,董汉臣口中的“八队长”,就是障眼法。不仅如此,为了不让观众轻易窥破寓意,编导还特意不让“五队长”在电影里直接出现,“五队长”否认送来过俘虏,也由六旺间接转述。对这一至关重要的点题性间接转述,编导又故意让六旺用滑稽绕口令“出了村过了河”来转移观众视线。

  “我”既非“吴队长”,又非“五队长”,那么“我”是谁呢?答案就在编导增加的、小说中原本没有的一个象征场景和一个象征人物里:秦始皇始建的长城,慈禧太后的刽子手一刀刘。长城是不会说话的,所以编导让奉旨行刑杀了民族英雄谭嗣同的一刀刘亲口点出电影的根本寓意:“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至此,“‘我’是谁”的答案水落石出:“我”就是“朕”。“朕”是秦始皇登基时发明的自称,也是末代皇帝溥仪退位前,所有中国皇帝延用两千多年的自称。

  编导试图通过艺术语言的荒诞和不合理,来揭示中国历史的荒诞和不合理。因此小说里的“吴队长”先变成电影里的“五队长”,再与“吴队长”脱钩,成了神秘化、荒诞化、非人化的“我”,成了绝对权力的象征。就这样,刻画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前夕特定历史时刻的“我”是谁125写实主义小说《生存》,被改编为揭示两千年中国专制史及其必然后果的象征主义寓言《鬼子来了》。

  中国之西是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之南是文化落后的烟瘴之地,之东是一望无际的大海,近代以前,中国人无须防西戎、南蛮、东夷,只须防北狄,因为中国之北是一马平川的大漠,所以近代以前,中国的边患总是来自北面。因此秦始皇一统天下后,不得不建造万里长城当作人为屏障,其后汉、明等朝也反复加固重建。然而近代技术突飞猛进后,也就是冷兵器时代结束后,大海不再是无须设防的天然屏障,因此近代以来,中国的外患总是来自东边的大海。然而时移世易,先秦以前极其伟大的中华民族,先秦以后日益丧失其伟大,因为秦始皇以后饥洞的无数中国帝王,自以为握有高枕无忧的绝对权力,两千多年来肆意愚弄和无尽戕害着中华民族,导致御外侮能力持续递减,一朝不如一朝,一代不如一代,终于把伟大的中华民族“教化”、“整治”成了毫无血性、毫无理性、以“好死不如赖活着”为最高生存目标的卑怯奴隶和狡诈愚民。人若自侮,然后人必侮之;不敢反抗本国侵害者的民族,必然是不敢反抗异国侵略者的民族。这就是《鬼子来了》的根本寓意。

  二:如果仅有改编的深刻思想意图,却没有改编的高超艺术手段,那么改编就不可能成功。《鬼子来了》的成功之处,首先是编导对小说《生存》的情节删繁就简:在小说里,花屋与董汉臣时分时合、各说各话的对比性复调合奏,既被其他情节遮蔽,又非贯彻始终的情节主线。电影删掉了大量过于枝蔓的小说情节,运用电影独有的叙述优势,把这一充满张力的对比性复调合奏贯彻始终。而改编得以成功的关键,就是编导找到了能够包容多重寓意,甚至能够包容相反寓意的寓言核心:“我”是谁?

  片头“我”送来俘虏后,紧随其后的情节主干是审问,审问过程的关键细节是马大三提醒五舅姥爷:“你老给问问,那个……‘我’是谁呀?”村学究五舅姥爷赵敬轩,在愚民政策允许知道的范围内堪称无所不知,令中国头脑休克两千年之久的不知所云的屁话,他几乎全都知道,诸如“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来者不善,善者不来”,“养虎为患,夜长梦多”,“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恭敬不如从命”等等,甚至还能诌出一篇可笑之至的诗经体中日契约,然而他同样不知道“‘我’是谁”,只能问受审者:

  “你们给我说说,‘我’是谁呀?”

  受审者满脸困惑:“您?这下您可把我难住了,我咋知道您老是谁呀?”这是编导故意制造的一个语言技术故障,《鬼子来了》的寓言核心就是这个语言技术故障———“我”是谁?

  揭示这个语言技术故障,在这部虚构的中国电影里是故意的。然而这个语言技术故障,在真实的中国历史里也是故意的。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后,中国皇帝不再自称“朕”,而是自称“我”了。———这是一个世纪以来最重要的名实之辨:君臣实质不变,但名称却混淆于同一个“我”。名不正则言不顺———中华文明之父孔子如是说。悲剧性的二十世纪中国历史,皆源于这一名实混淆的语言技术故障。

  片头马大三问“谁”时,持枪的隐身人如果不说“我”而说“朕”,不识字的愚民马大三不可能知道“朕”是谁,只能向五舅姥爷请教:“你老给说说,‘朕’是谁?”博学的愚民五舅姥爷就会得意地笑起来:“这你就不懂了。‘朕’就是皇上。皇上哪能像咱们老百姓一样自称‘我’?皇上自称就叫‘朕’。知道不?”马大三会说:“知不道。皇上咋不把话说得更明白些呢?”五舅姥爷可以原封不动地把对“五队长”指示的评论移用于此:“干大事的人,不能把话说那么透啊!”随后五舅姥爷就会对马大三等一干村民说:“这差事是皇上派给咱们全村的。谢主隆恩吧!”于是由五舅姥爷领头,挂甲台的全体村民面朝皇都,齐刷刷跪下,磕头如捣蒜。

  由此可见,倘若没有混淆“我”与“朕”的语言技术故障,中国历史就要重写。倘若没有这一名实混淆的语言技术故障,《鬼子来了》的剧情也要重编,马大三就不必请五舅姥爷代问受审者“我”是谁。五舅姥爷如果想开玩笑乃至卖弄学问,当然可以像孔乙己那样考考受审者:“你们给我说说,‘朕’是谁呀?”

  中国书和日本书都读过的中国愚民董汉臣就会大声回答:“报告长官,‘朕’是所有中国皇帝的自称。我答对了———饶命!”

  不过被迫以农民冒充武士的不识字的日本愚民花屋肯定不同意:“你答得不对。‘朕’是大日本天皇的自称。你们全体中国人都该像我一样,做效忠大日本天皇的奴才———你们杀了我吧!”

  这样的话,辛亥革命后的中国历史———包括抗日战争史———就有了最合理的解释,不过电影却拍不下去了。正因为辛亥革命后握有绝对权力的“我”都不敢再直截了当地自称“朕”,而是绕着圈子自称“我”,因此姜文们必须绕着圈子把这部电影拍下去。

  握有绝对权力的“我”之所以不敢再直截了当地自称“朕”,是因为发动辛亥革命推翻了帝制的孙中山宣布:“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从此以后,谁要是胆敢在中华大地上冒天下之大不韪地自称“朕”,就会像袁世凯一样立刻完蛋。所以袁世凯以后,再也没有一个实质上的“朕”胆敢名正言顺地自称“朕”,只能名不正言不顺地“我”“我”不休。于是被愚弄的中国百姓误以为,那个“我”与自己这个“我”一样,如《世界人权公约》所言“人人生而平等”。然而中国百姓又明知那个“我”与自己这个“我”不一样,因此不得不到处“‘我’是谁”这个具有根本性的中国问题,一经被提炼为《鬼子来了》的寓言核心,编导就有意识地反复变奏,不断暗示。编导的高明在于,每一次变奏和暗示,都符合情节主干的逻辑发展,同时每一次都没忘了用障眼法来故意打岔。

  “我”丢下麻袋以后,鱼儿钻出面柜问:“谁呀?”马大三说:“知不道!”边说边解开麻袋,发现装着两个大活人,马大三立刻急了:“不中!我找他们去!”没等他开门冲出去,一把刺刀捅破窗户纸:“听着!这两人抓空替我们审审!年三十午夜黑介我们过来取人,连口供一堆儿带走!明白不?”“明白了!那……到时候,谁来取人呢?”“我!”马大三为这棘手之事去找五舅姥爷拿主意。“那么的……他叫个啥?”“没说,就说个‘我’。”

  年三十白天有人敲门,马大三问:“谁啊?”门外人说:“我!”开门一看却是送口供来的五舅姥爷。马大三抱怨道:“别‘我’‘我’‘我’的,我怕这个‘我’呀!”

  两个俘虏被马大三藏到长城烽火台后,有人没敲门就直接进了外屋。马大三在里屋问:“谁啊?”鱼儿的儿子小碌碡撩帘进来:“我!”马大三生气道:“你别‘我’‘我’的。”

  马大三闻“我”色变,已经落下病了。马大三的病,是全体中国人或多或少都有的通病。《鬼子来了》的编导,就以这一精心提炼出的语言技术故障,对这一人类史上罕见的疑难杂症做出了准确诊断。还有一个与“‘我’是谁”有关的语言技术故障也值得一提。

  马大三问“我”:“那要是出事了,找谁呀?”“我”在门外答曰:“你!”

  这是一个意味深长的答非所问。马大三的意思是:你不肯说自己是谁,万一出事了我找谁去请示汇报?但他哪敢这么问!只能盲目服从者,也只许有问必答,却没有知情权,没有提问权,更没有反诘权。既然卑怯的奴隶不敢理直气壮地质问,那么握有绝对权力的“我”就总是答非所问。由于“我”对自己的答非所问早已习惯成自然,所以通常意识不到自己在答非所问,即使偶尔意识到了,“我”依然会如此蛮横,因为“我”就是要以答非所问来剥夺“你”的知情权、提问权、反诘权。总之,“我”可以不承诺,也可以承诺后永不兑现承诺,但无论如何,“我”总是拿“你”是问!“出了半点闪失,要你命!”从头至尾,马大三没向任何人提及,“合上眼”是“我”用枪顶着他脑门的绝对命令。每一个不想死的人,当握有绝对权力的“我”发出死亡威胁“出了半点闪失,要你命”时,除了盲从别无选择。然而马大三毕竟无限羞愧地知道:合上眼的服从,就叫“盲从”。正因为知所羞愧,马大三最终从没头脑的卑怯奴隶成长为有头脑的孤胆英雄。他不再害怕“我”拿“你”是问,他成了一个敢于向任何“朕”挑战的顶天立地的大写的“我”。

  《鬼子来了》令人信服地刻画了马大三如何从到处打听“‘我’是谁”的盲目服从者转变为自问“我是谁”的怒目圆睁者,如何从贪生怕死的卑怯奴隶成长为舍生就义的孤胆英雄,因此电影水到渠成地改写了小说的结尾。

  在小说里,换粮并没有成功,换粮途中花屋趁机逃跑,被独眼瘸腿的神枪手四表姐夫一枪撂倒,而马大山、四表姐夫及村民共十三人全部冻馁暴死于冬夜雪原。在电影里,日军队长酒冢由于“你跟那帮家伙是签了约的,皇军是讲信用的,再说人家救了你的命”的缘故,履行了花屋签下的契约,导致换粮成功,中日军民联欢。履约后,酒冢合乎逻辑地开始追问六旺:

  “能否告诉我,到底是谁把他送来的?”———就这样,电影滴水不漏地再次回到了片头即告的最大悬念:“‘我’是谁?”

  六旺乃至全体挂甲台村民当然回答不出酒冢的追问,于是酒冢认定:花屋是被挂甲台村民马大三等人绑架而来,瞒过了村口炮楼里的野野村,并未“优待”地关押在地窖里达半年之久。日军败类花屋因贪生怕死,被迫与马大三及其背后指使者合谋,设下换粮计把日军引来,所以马大山在把日军引来后立刻消失,去带领神秘的“四队长”、“五队长”、“七队长”、“八队长”前来围歼日军。酒冢自以为识破了大阴谋,花屋为了洗刷自己在这个大阴谋中犯下了受骗上当的无意之罪,戴罪立功地率先用日本军刀劈死了六旺。恼羞成怒的酒冢则一不作二不休,丧心病狂地下达了“一个都不放过”的屠杀令。可见导致屠杀的终极原因是“我”没有兑现承诺,不负责任地把村民置于险境之中。屠杀结束之时,响起了昭和天皇宣读《终战诏书》的画外音:

  朕何以救亿兆赤子于水火,何以慰皇祖皇宗之灵?此乃朕令帝国政府接受联合宣言之原因。

  这是全片唯一的画外音,也是对“‘我’是谁”的终极揭示:“我”即“朕”———那些唯我独尊的“我”,依然是换汤不换药的“朕”。经过此前无数细节和种种障眼法的故意淡化,尤其是被屠杀唤起了仇恨,被民族感情的激愤洪流冲溃了理智堤坝,许多中国观众很可能对这一画龙点睛的细节未加注意。编导不可能为日寇的屠杀辩护,但是编导试图追问屠杀的历史根源,追问屠杀是否可以避免,也就是对屠杀进行哲学反思。如果仅仅激于义愤,被民族感情冲昏头脑,就难以理解八国联军、东洋日军对中华民族的屠杀为什么一次比一次残酷,更难以理解伟大的中华民族的抵抗力尤其是抵抗意志,为什么会一朝不如一朝,一代不如一代。如果没有真正的哲学反思,那么未来的更为残酷的屠杀,或许也难以避免。

  马大三此后的愤然复仇和慷慨赴死,正是编导对小说水到渠成的颠覆性改编,完成了马大三从奴隶到英雄的成长史。然而英雄马大三没有死于战争结束前的日寇屠杀,却死于战争结束后的中国当局代表———高少校的荒谬判决。这一判决的荒谬性不在于马大三是否该判死刑,而在于高少校命令对马大三执行死刑的,竟是已经放下武器的日军战俘,而且行刑的武器竟是日本武士的军刀。尤其至惨至痛的是,奉旨行刑者居然是马大三对之仁至义尽的花屋小三郎。这个冒充武士的日本农民,高高举起“我”拱手送还的日本军刀,施行了马大三此前一直未能如愿的“借刀杀人”。这就最终揭示了本片的根本寓意:无论屠戮中国人的具体行凶者是谁,最终的罪魁祸首不是外国鬼子,而是中国鬼子。即使罪魁祸首确是外国鬼子,中国鬼子也不可能为惨遭屠戮的中国死难者讨还公道。这个斥马大三为“败类”的中国败类高少校,站在那里“我”“我”不休,自称“最有权力”,俨然是一个草菅人命的“朕”。

  然而马大三已经从盲目服从的奴隶成长为人格独立的英雄。马大三的独立宣言是:“他说好三十取人,他取了吗?半年都过去了,他要一辈子不来取人,你还给他养活一辈子?啥事总听他们的,就不兴自个给自个作回主!”

  整部《鬼子来了》,只有马大三一个人从奴隶中脱颖而出,在忍无可忍的压迫下奋起反抗,终于获得了自己的头脑。然而一个有头脑的人,在“朕即国家”的中国是没有活路的。高少校对马大三的最后审判是:“中华民族的美德在你身上已经荡然无存,你不配做一个中国人,甚至不配做一个人。”因为在专制中国的字典里,所谓“美德”就是无止境的逆来顺受,所谓“配做一个人”尤其是“配做一个中国人”,就是没头脑的奴隶。于是刚刚获得头脑的马大三,立刻被砍掉了脑袋,成了“顺朕者昌,逆朕者亡”的最新祭品。

  然而马大三无疑比从南京到挂甲台的无数中华冤魂更死得其所,更死而无憾,所以他在高昂头颅“仰天长啸”之后,怒目圆睁地“含笑九泉”了。马大三或许没听说过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的至理名言,但定格于漫天红色中的最后一笑表明,他已领悟到了类似的哲理:在死亡尚未来临前,有什么可害怕的呢?在死亡已经来临后,还有什么可害怕的呢?

  五:卡夫卡的小说《万里长城建造时》,对一成不变的中国故事作了如下揭示:“许多人暗暗遵循着一条准则,甚至连最杰出的人也不例外,这就是设法尽全力去理解领导集团的指令,不过只能达到某种界限,随后就得停止思考。帝制是不朽的,但各个皇帝却会跌倒垮台,即使整个王朝最终也会倒在地上,咕噜一声便断了气。这是一种不受当今任何法律约束、只遵从由古代延续给我们的训示和告诫的生活。”《鬼子来了》为“不受当今任何法律约束、只遵从由古代延续给我们的训示和告诫”的中国生活增加了一点新意。《鬼子来了》决不是一部描写抗日战争的电影,日本侵略者只是这个中国寓言的道具,使“阳光底下无新事”的中国生活有了一点新意的道具。如果没有这个道具,整个故事就会像两千多年来一样毫无新意。

  《鬼子来了》是一部真正的爱国主义电影,但它爱的并非“朕即国家”的专制帝国,而是“我就是我”的自由国度。它告诉观众,“鬼子”决不是外来的,“鬼子”就在中国人心中,“鬼子”就在中国的土地上。只要心里没鬼,外鬼就无法作祟。赶走从长城以北、海岸以东入侵中国烧杀抢掠的外国鬼子,只是相对容易的暂时胜利;彻底终结从秦始皇以来残酷侵夺中华民族自由幸福的中国鬼子,才是千难万难的不朽伟业。

  《鬼子来了》仅仅是为了提出,也仅仅是为了回答一个生死攸关的问题———我是谁?

  这个问题,对自由人和奴隶的意义完全不同。前者是涉及精神生命的内在质疑,所以只需自问,不必向人打听“我是谁”。后者是仅及肉体生存的外在困惑,所以无法自问,只能到处打听“‘我’是谁”。《旧约•以西结书》曾经这样回答这个问题:“自从有日子以来,我就是上帝。”对自由人来说,任何人都不可能是他的上帝。对奴隶而言,主人就是他的上帝。在秦始皇以后的中国,主人就是人主,人主就是皇帝,皇帝就是上帝。作为唯我独尊的“朕”,每一个中国皇帝都不允许任何人成为有尊严的“我”。在辛亥革命宣布“顺之者昌,逆之者亡”的世界文明潮流不允许任何中国人再自称“朕”以后,那些实质上的“朕”在中国已经名不正言不顺,不得不开始自称“我”,然而骨子里依然是“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我”。中华民族与名为“我”实为“朕”的独夫民贼生命不息,战斗不止,付出了惨痛代价。

  然而这不仅是中国人的问题,也是全人类的问题。出身武士阶级的日本导演黑泽明,在其名片《七武士》中就深刻揭示过日本农民的愚昧以及导致其愚昧的原因。片中主角菊千代这个冒充武士的农民,对一时冲动想杀掉全村农民的武士悲愤控诉道:“真是好主意!你们都把农民看成是什么人哪?一本正经的面孔,一个劲儿的低头行礼,可是尽撒谎!农民这号人,吝啬而且狡猾,又是软骨头,心眼儿坏,愚蠢,残忍。他们就是这样该死!但是谁把他们搞成这样小气无能的?是你们!是你们武士!一打仗你们就烧村庄,糟蹋庄稼,把吃的给征去,到处拉夫,玩弄女人,有反抗的就杀了。你们说他们怎么办好?老百姓怎么办才好啊!”

  中日两国的东方式奴性和愚昧并无本质的不同,只不过历史进程不同,因而表现方式略有差异而已。因此,不仅一刀刘、二脖子、马大三(觉醒前)、四表姐夫、五舅姥爷、六旺、疯七爷、八婶子、说唱艺人、刑场看客等中国角色是屈服于绝对权力的奴隶和愚民,花屋、酒冢、野野村、大小电话兵等日本角色也是屈服于绝对权力的奴隶和愚民。在握有绝对权力的“朕”或唯我独尊的“我”面前丧失自我,是全人类都要面对的植根于人性深处的问题。因此《鬼子来了》不仅是一个中国寓言,也是全人类都无法回避的人性寓言。任何力量都阻止不了它成为中国电影史乃至世界电影史的经典。

  电影是成败取决于合作的综合艺术,任何一个环节的重大缺憾都会成为木桶的最短木板,并限定最终结果的整体艺术水位。集编、导、演于一身的姜文堪称当代中国最优秀的电影艺术家,他不仅找对了原创小说,而且找对了剧本改编者,挑选的演员也无一不精,组建了一个优势互补的超强创作班底。姜文的全方位天赋和敏锐艺术直觉,保证了《鬼子来了》没有出现一块过短的木板。《鬼子来了》围绕着“我是谁”的寓言核心,运用纹丝不乱的缠绕,愈出愈奇的变奏,韵味无穷的台词,精湛绝伦的表演,不断强化寓意,又不断增生寓意,终于抵达了深者得其深、浅者得其浅的艺术高境。《鬼子来了》启示每一个追求自由、向往幸福的中国人,不必骑马找马地到处打听“我”是谁,更不必诚惶诚恐地到处打听“朕”是谁,而应该自尊自信地追问生命的终极命题。

  2004年10月20—25日

  (选自《文化的迷宫》复旦大学2005-08)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求几部根据爱情小说改编的感人爱情电影。

向左走,向右走

《鬼子来了》中的“我”是谁

没人知道“我”是谁,那个闹得所有在场的人心惶惶的“我”,征合计一下可以归结为:一、没有谁见过“我”的真正面孔。马大三没见过,村长村民没见过,被绑架的翻译官和日本兵也没见过——不管你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不管你懂得多少种语言,在场的人没有谁见过那个“我”。二、“我”有枪。“我”是致命的,恐怖的,充满危险的;“我”是一个在黑暗中出现的存在。“我”足以让所有在场的人惊恐不安;“我”把某种巨大的危险带到了众人面前。三、“我”只是一个声音。而且这声音是从黑暗中传来,是隔着门、隔着墙传来的——甚至这个发出声音的“我”的肉身,都无人知道其究竟存在于什么地方。四、“我”是存在的,因为危险已经就在面前。五、在场的人没有谁知茄宽道“我”从何而来又向何而去。来无影,去无踪,神龙首尾皆不见,“我”在无里迷雾之中。总之,“我”是神秘的,“我”是黑暗中的一个影子,看不见真实面孔,只有声音,“我”又是有力量的,这种力量充满着恐怖,犹如《午夜凶铃》中的以发覆面的女鬼,正是以其看不到面目而尤为恐怖——而“我”,就是这样一个可怕的存在。这种恐怖和不安就表现在,当马大三不懂事的五六岁的小侄子说出一个“我”字的时候,都引得大伙心里发毛。

马大三最后怎么死的颤侍亮?不是在鬼子屠村时被杀的,而是在日本投降,国军占领后,被国军将领高司令下命令,派鬼子杀的.高司令骂马大三不明大义,不懂珍惜蒋委员长,丘吉尔首相,杜谈迟鲁门总统和斯大林苦心打造的和平环境."我下令,对马大三执行死刑.''

又是"我''.送来了鬼子的是"我'',下令鬼子杀了马大三的,还是"我'',感觉遥相呼应,不过就是没参透姜文想说什么

《鬼子来了》影评

力血腥的片子,不敢看第二遍影片说的华日军在投降前夕个山村里发生的故事:一个日本军曹和一个汉奸

(翻译官)被抗日人士捉住,因无法带走,暂且送到一个农民家中,并且以全村人的戚纳性命

相威胁来确保两个俘虏,许诺年三十晚上来取人,于是马大三百般侍奉,把日本人关在地

窖中,送吃送喝并给日本人治好伤,以求得自身和全村人的一个平安,但是,半年过去了

,“黑介个”并没有来取人,于是怎么处置两个人成了全村人的心腹之患:决定最后杀掉

,可马大三迷信,怕自己的偷情老婆怀上鬼胎,不敢下手;于是请来一个旧社会的刽子手

,但阴差阳错,还是不成。经过一番的折腾,日本军曹小三郎的求生欲望萌发,已经不是

一个绝对效忠日本天皇的日本军人,他与全村人签约如果把他交给日本人便为村庄换回二

大车粮食,村里人经过商议把二个俘虏交给了日本人,日本军官为了守信便给了村里人粮

食,可是就是日本人与村里人“联欢”的晚上,日本人进行了全村的大屠杀,马老三因为

去接祥仿情人鱼儿而逃过一劫,他在村外看着已经变成火海的村庄……

  影片较真实的表现了中国农村的落后与中国农民的愚昧:马老三照顾日高宴没本俘虏不是出

于本性的善良,而是求得自身与全村人的平安;八婶子时时以“汉奸”揶揄马老三,自己

却在“联欢晚会”上开心歌唱;村里人看似守信,也是为保自身平安,最后立字为据放心

地把俘虏交给日本人,以为天上掉个大馅饼,却丢掉了性命;最后马老三看似觉醒,为了

复仇,冲进战俘营杀日本俘虏,其本身的行为并不是真正的觉醒,到头反而被国民党处死

;马老三不杀日本鬼子,其目的仅仅是怕鱼儿怀上鬼胎;村里人奉为神灵的旧社会刽子手

刘爷却失手。

  影片看来更像是鲁迅先生的一部小说:马老三怕丢命,却说自己是为了信用,是一种

阿Q精神;砍头示众,与阿Q一样的结局;村中长老成天咬文嚼字,是旧社会的遗老,其行

为如同孔乙己;鱼儿的老公公成天念叨:我一手一个掐巴死俩,刨坑埋了,让人想起《风

波》中九斤老太说的一代不如一代或者是祥林嫂念叨的我应该知道天黑了狼要出来的。其

它如国民党军官、唱戏卖艺人的歌、处死马老三时的看客皆在鲁迅的小说中可以找到原型

  毋庸置疑,导演对于作品给予了很大的期望值,首先把作品置于一个大的历史背景之

下,力图展示历史、人性、民族、生存等主题,但是影片在术张力上过于急促,与其说是

引起人的思考,不如说是在刻意做作地搞笑。模仿的痕迹太过严重:影片整个是黑白片,

只有最后马老三被杀时变成彩色,明显是沿袭《辛德勒名单》,整个影片却难以达到《辛

德勒名单》的高度。而影片的拍摄手法和《有话好好说》如出一辙,最后马老三脑袋滚落

的片断的拍摄手法原创应该是《毕业生》。最后在描述国民党的一段太过直露,好象低估

的观众的欣赏水平,反而失去了讽刺的效果,显得做作。作为一部反映人性与历史的现实

主义影片,在一些情节的表现上也不合逻辑,影片中鱼儿的老公公好似是唯一一个真正自

始至终都觉醒的人,但是为何就是如此一个瘫痪在床的老人却有如此觉悟?日军俘虏小三

郎开始是一个绝对效忠天皇的士兵,却变为一个只有求生本能的老百姓,为何如此快的转

变?在这点上影片也未做充分的展示。影片中充满口语化的语言,这种手法是否必要?是

否老百姓的语言中非得有个妈个*或者是我*才能充分表达其内心?

  影片告诉我们,一个愚昧、贫穷和落后的民族是不可能有一种精神的,而一个没有精

神的民族迟早要被淘汰,这是一个沉重的话题,同时又是一个事关生存而不得不面对的话

题。

Tags:鬼子来了用的什么电影手法,小说《生存》改编为《鬼子来了》有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