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电影

电影剧本鬼子来了,急求人教版8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考试的试卷!

2020-11-13 12:57电影

简介比如:剧本34页:原剧本中一刀刘讲自己杀巧时,说的是杀偷情的太监,而影片第11771199镜,改成了一刀刘杀的是“慈禧身边的八大臣”,“百日维新之主谭嗣同”,不仅赋予了新的政治内涵,并对砍头技巧加以自 急求人教版8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考试的试卷!...

比如:

剧本34页:原剧本中一刀刘讲自己杀巧时,说的是杀偷情的太监,而影片第11771199镜,改成了一刀刘杀的是“慈禧身边的八大臣”,“百日维新之主谭嗣同”,不仅赋予了新的政治内涵,并对砍头技巧加以自豪的渲染,结果杀日本兵时却遭失败,感叹“英名一世,毁于一旦”,最后狼狈逃走。给人以千百年来中国人只会举起屠刀杀自己人,却不敢抵御外侮的隐喻。

剧本第39页,大家商量送鬼子回去一场,原文学剧本中描写日军到了村中,将大米洒成一圈,将百姓圈住,逼百姓吃饭,吃不下的还按住头往嘴里塞,日军队长讲话时,百姓们都不理他。而影片第1763镜至1871镜,将这场戏改为联欢,并大力渲染,一起喝酒唱歌,百姓们感激不尽,日军与村民亲如兄弟,并有“今儿我高兴,不单是冲这几车粮食,主要是冲皇军给了我们面子”等台词,这是对剧本立意的重大改动,从根本上衫知盯悖离了主题。

剧本第47页至49页;屠杀村民场面,原文学剧本中有百姓终于醒悟,奋起反抗的描写,如二拨端起钢盔砸向日本兵,二拨子娘脱下鞋打鬼子,并喊道:“别傻了,抄家猛拍伙拼吧”。但影片第1872镜至2073镜,百姓们至死也或和未与鬼子拼斗,面对屠杀基本是束手待毙,任人宰割。

影片较之文学剧本增加了国民党将领召集百姓聚会的场面,他公开处死汉奸,发表受降讲话,在讲话中说:“只有国军才是投降日军唯一合法的接收者。”并借日本人之手杀死马大三。而这一切颠倒事实的行为,却得到了围观百姓的呼应,严重歪曲了历史,没有达到批判和讽刺国民党的效果。

影片中有两个唱小曲的人物,共出场三次,原文学剧本中无此描写。镜头第1099“皇军来到咱家乡,共建大东亚共荣圈,皇军来了救苦救难……”这样的台词也是增加的。这是典型的愚昧、麻木、亡国奴的形象。

-

下面是更多关于电影剧本鬼子来了的问答

急问!!!电影《鬼子来了》对原著的改编有哪些,找出两三条不同就好了,考试要用的啊,谢谢

1,影片较之文本增加了国民党将领百姓聚会的场面公开处死汉奸,发表受话,在讲话中说:“只有国军才是投降日军唯一合法的接收者。”并借日本人之手杀死马大三。而这一切颠倒事实的行为,却得到了围观百姓的呼应,严重歪曲了历史,没有达到批判和讽刺国民党的效果。

2,对给鬼子吃细粮的情节,在文学剧本阶段,电影局始终坚持删掉,但影片不仅未删,却反复渲染马大三向二拨子娘借白面,约定借一还八,从村民还热热闹闹给日本兵和汉奸包饺子。客观上表现了战争时期的中国百姓在生活极度困难之时,并主动关心日兵和汉奸,严重违背了历史。

2,第1027镜;影片较之文学剧本增加了二拨子娘台词:“日本子来咱们村都八年了,八年了咋的,他八年了他敢动我一根汗毛?我行的正,走的端,我走到哪他都得高看我一眼。” 日本侵略者在中国烧杀抢掠八年,犯下滔天罪行,影片却借二拨子娘之口说日军对自己秋毫无犯,美化了日本侵略者。

4,第472镜至496镜,影片较之原剧本增加了日兵花屋想象马大三带乡亲们冲过来的一段,并将马大三和乡亲们设计成日本武士的样子。在抗战大背景下,日兵花屋最惧怕的应是抗日队伍,是八路军、游击队,马大三和乡亲被设计成日本武士的情节不仅虚假,也丑化了中国人。

5,第877镜至893镜,第918镜至931镜,第941镜至947镜,第954镜至959镜,影片较之原剧本增加了村民以为马大三杀了鬼子,都不理他,甚至鱼儿也躲着他,使马大三神经受刺激的情节。表现了中国众多百姓对日军没有应有的仇恨,以至敌我不分、愚昧麻木。

6,1002镜至1069镜;影片较之原剧本增加了小孩学日本语造成危险之后,众村民向马大三发火,一个个争着让他杀了自己,并把头放到了桌子上的情节;鱼二跟村民说:“让他杀人,那不是让我怀鬼胎吗……看看这两天,你们谁搭理他了……不杀人,逼我们杀人,杀了人,又不搭理我们,见了马大三跟见了鬼似的,人没死,冲我们又弄这个……”表现了中国百姓不仅不敢抗敌,而且对侵略者充满奴性和恐惧,对自己人只会窝里斗,互相猜忌。

给我最佳吧,呵呵

谁能解释下姜文的《鬼子来了》要表达什么意思?我没看懂

张远山:“我”是谁电影《鬼子来了》的寓心

  一把枪顶着马大前脑门,持枪的隐身者发出了不可违抗的绝对命令:“合上眼!”此时,死亡离马大三还很遥远,然而马大三的头一动也不敢动,眼睛也一直没敢睁开。整个故事就此获得了第一推动力,一直推向悲剧性结尾……

  一把刀比着马大三的后脖根,持刀的行刑者,借着不可违抗的绝对命令举起了刀。此时,死亡离马大三如此之近,然而马大三傲慢地转过头来,对整个世界斜睨一眼。头落地,眨眼三下,嘴角上翘,笑了———响彻世界的无声大笑。

  片尾的持刀行刑者是谁?每个观众都知道,是日本鬼子花屋小三郎。片头的持枪隐身者是谁?每个观众都知道,是“我”。那么“我”又是谁呢?

  一:《鬼子来了》改编自尤凤伟的小说《生存》。在小说里,“我”是一点也不神秘的吴队长。这个“吴队长”,在电影里变成了六旺“出了村过了河”去找的那位“五队长”。正因为“吴队长”送来人又迟迟不履行承诺来取人,马大三才会让六旺去请示“五队长”如何处理那两个俘虏,并请求“五队长”尽快让村民脱离危险。然而“五队长”竟然说:“我们没往挂甲台搁过人啊!”这是编导从出发点上着手的颠覆性改编,于是原本略有荒诞但还算合理的小说情节被彻底荒诞化。片尾字幕里,既没有“吴队长”,也没有“五队长”,然而有那个神秘莫测的“我”。“吴”先转为“五”,再转为“无”———即非人的“我”,因而小说中原有的情节即便被保留,也开始朝另一个方向发展,最后抵达了与小说情节完全不同的结尾,开掘出与小说寓意完全不同的寓意。

  艺术作品的寓意不能隐晦过深,否则就没人能够索解,然而艺术作品的寓意又不能过于直露,否则就成了乏味的说教。因此优秀的艺术作品总是既留下种种暗示寓意的蛛丝马迹,又时时用障眼法来淡化每一次暗示。比如由六旺口中的“五队长”,又衍生出马大三口中的“四队长”、“七队长”,董汉臣口中的“八队长”,就是障眼法。不仅如此,为了不让观众轻易窥破寓意,编导还特意不让“五队长”在电影里直接出现,“五队长”否认送来过俘虏,也由六旺间接转述。对这一至关重要的点题性间接转述,编导又故意让六旺用滑稽绕口令“出了村过了河”来转移观众视线。

  “我”既非“吴队长”,又非“五队长”,那么“我”是谁呢?答案就在编导增加的、小说中原本没有的一个象征场景和一个象征人物里:秦始皇始建的长城,慈禧太后的刽子手一刀刘。长城是不会说话的,所以编导让奉旨行刑杀了民族英雄谭嗣同的一刀刘亲口点出电影的根本寓意:“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至此,“‘我’是谁”的答案水落石出:“我”就是“朕”。“朕”是秦始皇登基时发明的自称,也是末代皇帝溥仪退位前,所有中国皇帝延用两千多年的自称。

  编导试图通过艺术语言的荒诞和不合理,来揭示中国历史的荒诞和不合理。因此小说里的“吴队长”先变成电影里的“五队长”,再与“吴队长”脱钩,成了神秘化、荒诞化、非人化的“我”,成了绝对权力的象征。就这样,刻画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前夕特定历史时刻的“我”是谁125写实主义小说《生存》,被改编为揭示两千年中国专制史及其必然后果的象征主义寓言《鬼子来了》。

  中国之西是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之南是文化落后的烟瘴之地,之东是一望无际的大海,近代以前,中国人无须防西戎、南蛮、东夷,只须防北狄,因为中国之北是一马平川的大漠,所以近代以前,中国的边患总是来自北面。因此秦始皇一统天下后,不得不建造万里长城当作人为屏障,其后汉、明等朝也反复加固重建。然而近代技术突飞猛进后,也就是冷兵器时代结束后,大海不再是无须设防的天然屏障,因此近代以来,中国的外患总是来自东边的大海。然而时移世易,先秦以前极其伟大的中华民族,先秦以后日益丧失其伟大,因为秦始皇以后的无数中国帝王,自以为握有高枕无忧的绝对权力,两千多年来肆意愚弄和无尽戕害着中华民族,导致御外侮能力持续递减,一朝不如一朝,一代不如一代,终于把伟大的中华民族“教化”、“整治”成了毫无血性、毫无理性、以“好死不如赖活着”为最高生存目标的卑怯奴隶和狡诈愚民。人若自侮,然后人必侮之;不敢反抗本国侵害者的民族,必然是不敢反抗异国侵略者的民族。这就是《鬼子来了》的根本寓意。

  二:如果仅有改编的深刻思想意图,却没有改编的高超艺术手段,那么改编就不可能成功。《鬼子来了》的成功之处,首先是编导对小说《生存》的情节删繁就简:在小说里,花屋与董汉臣时分时合、各说各话的对比性复调合奏,既被其他情节遮蔽,又非贯彻始终的情节主线。电影删掉了大量过于枝蔓的小说情节,运用电影独有的叙述优势,把这一充满张力的对比性复调合奏贯彻始终。而改编得以成功的关键,就是编导找到了能够包容多重寓意,甚至能够包容相反寓意的寓言核心:“我”是谁?

  片头“我”送来俘虏后,紧随其后的情节主干是审问,审问过程的关键细节是马大三提醒五舅姥爷:“你老给问问,那个……‘我’是谁呀?”村学究五舅姥爷赵敬轩,在愚民政策允许知道的范围内堪称无所不知,令中国头脑休克两千年之久的不知所云的屁话,他几乎全都知道,诸如“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来者不善,善者不来”,“养虎为患,夜长梦多”,“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恭敬不如从命”等等,甚至还能诌出一篇可笑之至的诗经体中日契约,然而他同样不知道“‘我’是谁”,只能问受审者:

  “你们给我说说,‘我’是谁呀?”

  受审者满脸困惑:“您?这下您可把我难住了,我咋知道您老是谁呀?”这是编导故意制造的一个语言技术故障,《鬼子来了》的寓言核心就是这个语言技术故障———“我”是谁?

  揭示这个语言技术故障,在这部虚构的中国电影里是故意的。然而这个语言技术故障,在真实的中国历史里也是故意的。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后,中国皇帝不再自称“朕”,而是自称“我”了。———这是一个世纪以来最重要的名实之辨:君臣实质不变,但名称却混淆于同一个“我”。名不正则言不顺———中华文明之父孔子如是说。悲剧性的二十世纪中国历史,皆源于这一名实混淆的语言技术故障。

  片头马大三问“谁”时,持枪的隐身人如果不说“我”而说“朕”,不识字的愚民马大三不可能知道“朕”是谁,只能向五舅姥爷请教:“你老给说说,‘朕’是谁?”博学的愚民五舅姥爷就会得意地笑起来:“这你就不懂了。‘朕’就是皇上。皇上哪能像咱们老百姓一样自称‘我’?皇上自称就叫‘朕’。知道不?”马大三会说:“知不道。皇上咋不把话说得更明白些呢?”五舅姥爷可以原封不动地把对“五队长”指示的评论移用于此:“干大事的人,不能把话说那么透啊!”随后五舅姥爷就会对马大三等一干村民说:“这差事是皇上派给咱们全村的。谢主隆恩吧!”于是由五舅姥爷领头,挂甲台的全体村民面朝皇都,齐刷刷跪下,磕头如捣蒜。

  由此可见,倘若没有混淆“我”与“朕”的语言技术故障,中国历史就要重写。倘若没有这一名实混淆的语言技术故障,《鬼子来了》的剧情也要重编,马大三就不必请五舅姥爷代问受审者“我”是谁。五舅姥爷如果想开玩笑乃至卖弄学问,当然可以像孔乙己那样考考受审者:“你们给我说说,‘朕’是谁呀?”

  中国书和日本书都读过的中国愚民董汉臣就会大声回答:“报告长官,‘朕’是所有中国皇帝的自称。我答对了———饶命!”

  不过被迫以农民冒充武士的不识字的日本愚民花屋肯定不同意:“你答得不对。‘朕’是大日本天皇的自称。你们全体中国人都该像我一样,做效忠大日本天皇的奴才———你们杀了我吧!”

  这样的话,辛亥革命后的中国历史———包括抗日战争史———就有了最合理的解释,不过电影却拍不下去了。正因为辛亥革命后握有绝对权力的“我”都不敢再直截了当地自称“朕”,而是绕着圈子自称“我”,因此姜文们必须绕着圈子把这部电影拍下去。

  握有绝对权力的“我”之所以不敢再直截了当地自称“朕”,是因为发动辛亥革命推翻了帝制的孙中山宣布:“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从此以后,谁要是胆敢在中华大地上冒天下之大不韪地自称“朕”,就会像袁世凯一样立刻完蛋。所以袁世凯以后,再也没有一个实质上的“朕”胆敢名正言顺地自称“朕”,只能名不正言不顺地“我”“我”不休。于是被愚弄的中国百姓误以为,那个“我”与自己这个“我”一样,如《世界人权公约》所言“人人生而平等”。然而中国百姓又明知那个“我”与自己这个“我”不一样,因此不得不到处“‘我’是谁”这个具有根本性的中国问题,一经被提炼为《鬼子来了》的寓言核心,编导就有意识地反复变奏,不断暗示。编导的高明在于,每一次变奏和暗示,都符合情节主干的逻辑发展,同时每一次都没忘了用障眼法来故意打岔。

  “我”丢下麻袋以后,鱼儿钻出面柜问:“谁呀?”马大三说:“知不道!”边说边解开麻袋,发现装着两个大活人,马大三立刻急了:“不中!我找他们去!”没等他开门冲出去,一把刺刀捅破窗户纸:“听着!这两人抓空替我们审审!年三十午夜黑介我们过来取人,连口供一堆儿带走!明白不?”“明白了!那……到时候,谁来取人呢?”“我!”马大三为这棘手之事去找五舅姥爷拿主意。“那么的……他叫个啥?”“没说,就说个‘我’。”

  年三十白天有人敲门,马大三问:“谁啊?”门外人说:“我!”开门一看却是送口供来的五舅姥爷。马大三抱怨道:“别‘我’‘我’‘我’的,我怕这个‘我’呀!”

  两个俘虏被马大三藏到长城烽火台后,有人没敲门就直接进了外屋。马大三在里屋问:“谁啊?”鱼儿的儿子小碌碡撩帘进来:“我!”马大三生气道:“你别‘我’‘我’的。”

  马大三闻“我”色变,已经落下病了。马大三的病,是全体中国人或多或少都有的通病。《鬼子来了》的编导,就以这一精心提炼出的语言技术故障,对这一人类史上罕见的疑难杂症做出了准确诊断。还有一个与“‘我’是谁”有关的语言技术故障也值得一提。

  马大三问“我”:“那要是出事了,找谁呀?”“我”在门外答曰:“你!”

  这是一个意味深长的答非所问。马大三的意思是:你不肯说自己是谁,万一出事了我找谁去请示汇报?但他哪敢这么问!只能盲目服从者,也只许有问必答,却没有知情权,没有提问权,更没有反诘权。既然卑怯的奴隶不敢理直气壮地质问,那么握有绝对权力的“我”就总是答非所问。由于“我”对自己的答非所问早已习惯成自然,所以通常意识不到自己在答非所问,即使偶尔意识到了,“我”依然会如此蛮横,因为“我”就是要以答非所问来剥夺“你”的知情权、提问权、反诘权。总之,“我”可以不承诺,也可以承诺后永不兑现承诺,但无论如何,“我”总是拿“你”是问!“出了半点闪失,要你命!”从头至尾,马大三没向任何人提及,“合上眼”是“我”用枪顶着他脑门的绝对命令。每一个不想死的人,当握有绝对权力的“我”发出死亡威胁“出了半点闪失,要你命”时,除了盲从别无选择。然而马大三毕竟无限羞愧地知道:合上眼的服从,就叫“盲从”。正因为知所羞愧,马大三最终从没头脑的卑怯奴隶成长为有头脑的孤胆英雄。他不再害怕“我”拿“你”是问,他成了一个敢于向任何“朕”挑战的顶天立地的大写的“我”。

  《鬼子来了》令人信服地刻画了马大三如何从到处打听“‘我’是谁”的盲目服从者转变为自问“我是谁”的怒目圆睁者,如何从贪生怕死的卑怯奴隶成长为舍生就义的孤胆英雄,因此电影水到渠成地改写了小说的结尾。

  在小说里,换粮并没有成功,换粮途中花屋趁机逃跑,被独眼瘸腿的神枪手四表姐夫一枪撂倒,而马大山、四表姐夫及村民共十三人全部冻馁暴死于冬夜雪原。在电影里,日军队长酒冢由于“你跟那帮家伙是签了约的,皇军是讲信用的,再说人家救了你的命”的缘故,履行了花屋签下的契约,导致换粮成功,中日军民联欢。履约后,酒冢合乎逻辑地开始追问六旺:

  “能否告诉我,到底是谁把他送来的?”———就这样,电影滴水不漏地再次回到了片头即告的最大悬念:“‘我’是谁?”

  六旺乃至全体挂甲台村民当然回答不出酒冢的追问,于是酒冢认定:花屋是被挂甲台村民马大三等人绑架而来,瞒过了村口炮楼里的野野村,并未“优待”地关押在地窖里达半年之久。日军败类花屋因贪生怕死,被迫与马大三及其背后指使者合谋,设下换粮计把日军引来,所以马大山在把日军引来后立刻消失,去带领神秘的“四队长”、“五队长”、“七队长”、“八队长”前来围歼日军。酒冢自以为识破了大阴谋,花屋为了洗刷自己在这个大阴谋中犯下了受骗上当的无意之罪,戴罪立功地率先用日本军刀劈死了六旺。恼羞成怒的酒冢则一不作二不休,丧心病狂地下达了“一个都不放过”的屠杀令。可见导致屠杀的终极原因是“我”没有兑现承诺,不负责任地把村民置于险境之中。屠杀结束之时,响起了昭和天皇宣读《终战诏书》的画外音:

  朕何以救亿兆赤子于水火,何以慰皇祖皇宗之灵?此乃朕令帝国政府接受联合宣言之原因。

  这是全片唯一的画外音,也是对“‘我’是谁”的终极揭示:“我”即“朕”———那些唯我独尊的“我”,依然是换汤不换药的“朕”。经过此前无数细节和种种障眼法的故意淡化,尤其是被屠杀唤起了仇恨,被民族感情的激愤洪流冲溃了理智堤坝,许多中国观众很可能对这一画龙点睛的细节未加注意。编导不可能为日寇的屠杀辩护,但是编导试图追问屠杀的历史根源,追问屠杀是否可以避免,也就是对屠杀进行哲学反思。如果仅仅激于义愤,被民族感情冲昏头脑,就难以理解八国联军、东洋日军对中华民族的屠杀为什么一次比一次残酷,更难以理解伟大的中华民族的抵抗力尤其是抵抗意志,为什么会一朝不如一朝,一代不如一代。如果没有真正的哲学反思,那么未来的更为残酷的屠杀,或许也难以避免。

  马大三此后的愤然复仇和慷慨赴死,正是编导对小说水到渠成的颠覆性改编,完成了马大三从奴隶到英雄的成长史。然而英雄马大三没有死于战争结束前的日寇屠杀,却死于战争结束后的中国当局代表———高少校的荒谬判决。这一判决的荒谬性不在于马大三是否该判死刑,而在于高少校命令对马大三执行死刑的,竟是已经放下武器的日军战俘,而且行刑的武器竟是日本武士的军刀。尤其至惨至痛的是,奉旨行刑者居然是马大三对之仁至义尽的花屋小三郎。这个冒充武士的日本农民,高高举起“我”拱手送还的日本军刀,施行了马大三此前一直未能如愿的“借刀杀人”。这就最终揭示了本片的根本寓意:无论屠戮中国人的具体行凶者是谁,最终的罪魁祸首不是外国鬼子,而是中国鬼子。即使罪魁祸首确是外国鬼子,中国鬼子也不可能为惨遭屠戮的中国死难者讨还公道。这个斥马大三为“败类”的中国败类高少校,站在那里“我”“我”不休,自称“最有权力”,俨然是一个草菅人命的“朕”。

  然而马大三已经从盲目服从的奴隶成长为人格独立的英雄。马大三的独立宣言是:“他说好三十取人,他取了吗?半年都过去了,他要一辈子不来取人,你还给他养活一辈子?啥事总听他们的,就不兴自个给自个作回主!”

  整部《鬼子来了》,只有马大三一个人从奴隶中脱颖而出,在忍无可忍的压迫下奋起反抗,终于获得了自己的头脑。然而一个有头脑的人,在“朕即国家”的中国是没有活路的。高少校对马大三的最后审判是:“中华民族的美德在你身上已经荡然无存,你不配做一个中国人,甚至不配做一个人。”因为在专制中国的字典里,所谓“美德”就是无止境的逆来顺受,所谓“配做一个人”尤其是“配做一个中国人”,就是没头脑的奴隶。于是刚刚获得头脑的马大三,立刻被砍掉了脑袋,成了“顺朕者昌,逆朕者亡”的最新祭品。

  然而马大三无疑比从南京到挂甲台的无数中华冤魂更死得其所,更死而无憾,所以他在高昂头颅“仰天长啸”之后,怒目圆睁地“含笑九泉”了。马大三或许没听说过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的至理名言,但定格于漫天红色中的最后一笑表明,他已领悟到了类似的哲理:在死亡尚未来临前,有什么可害怕的呢?在死亡已经来临后,还有什么可害怕的呢?

  五:卡夫卡的小说《万里长城建造时》,对一成不变的中国故事作了如下揭示:“许多人暗暗遵循着一条准则,甚至连最杰出的人也不例外,这就是设法尽全力去理解领导集团的指令,不过只能达到某种界限,随后就得停止思考。帝制是不朽的,但各个皇帝却会跌倒垮台,即使整个王朝最终也会倒在地上,咕噜一声便断了气。这是一种不受当今任何法律约束、只遵从由古代延续给我们的训示和告诫的生活。”《鬼子来了》为“不受当今任何法律约束、只遵从由古代延续给我们的训示和告诫”的中国生活增加了一点新意。《鬼子来了》决不是一部描写抗日战争的电影,日本侵略者只是这个中国寓言的道具,使“阳光底下无新事”的中国生活有了一点新意的道具。如果没有这个道具,整个故事就会像两千多年来一样毫无新意。

  《鬼子来了》是一部真正的爱国主义电影,但它爱的并非“朕即国家”的专制帝国,而是“我就是我”的自由国度。它告诉观众,“鬼子”决不是外来的,“鬼子”就在中国人心中,“鬼子”就在中国的土地上。只要心里没鬼,外鬼就无法作祟。赶走从长城以北、海岸以东入侵中国烧杀抢掠的外国鬼子,只是相对容易的暂时胜利;彻底终结从秦始皇以来残酷侵夺中华民族自由幸福的中国鬼子,才是千难万难的不朽伟业。

  《鬼子来了》仅仅是为了提出,也仅仅是为了回答一个生死攸关的问题———我是谁?

  这个问题,对自由人和奴隶的意义完全不同。前者是涉及精神生命的内在质疑,所以只需自问,不必向人打听“我是谁”。后者是仅及肉体生存的外在困惑,所以无法自问,只能到处打听“‘我’是谁”。《旧约•以西结书》曾经这样回答这个问题:“自从有日子以来,我就是上帝。”对自由人来说,任何人都不可能是他的上帝。对奴隶而言,主人就是他的上帝。在秦始皇以后的中国,主人就是人主,人主就是皇帝,皇帝就是上帝。作为唯我独尊的“朕”,每一个中国皇帝都不允许任何人成为有尊严的“我”。在辛亥革命宣布“顺之者昌,逆之者亡”的世界文明潮流不允许任何中国人再自称“朕”以后,那些实质上的“朕”在中国已经名不正言不顺,不得不开始自称“我”,然而骨子里依然是“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我”。中华民族与名为“我”实为“朕”的独夫民贼生命不息,战斗不止,付出了惨痛代价。

  然而这不仅是中国人的问题,也是全人类的问题。出身武士阶级的日本导演黑泽明,在其名片《七武士》中就深刻揭示过日本农民的愚昧以及导致其愚昧的原因。片中主角菊千代这个冒充武士的农民,对一时冲动想杀掉全村农民的武士悲愤控诉道:“真是好主意!你们都把农民看成是什么人哪?一本正经的面孔,一个劲儿的低头行礼,可是尽撒谎!农民这号人,吝啬而且狡猾,又是软骨头,心眼儿坏,愚蠢,残忍。他们就是这样该死!但是谁把他们搞成这样小气无能的?是你们!是你们武士!一打仗你们就烧村庄,糟蹋庄稼,把吃的给征去,到处拉夫,玩弄女人,有反抗的就杀了。你们说他们怎么办好?老百姓怎么办才好啊!”

  中日两国的东方式奴性和愚昧并无本质的不同,只不过历史进程不同,因而表现方式略有差异而已。因此,不仅一刀刘、二脖子、马大三(觉醒前)、四表姐夫、五舅姥爷、六旺、疯七爷、八婶子、说唱艺人、刑场看客等中国角色是屈服于绝对权力的奴隶和愚民,花屋、酒冢、野野村、大小电话兵等日本角色也是屈服于绝对权力的奴隶和愚民。在握有绝对权力的“朕”或唯我独尊的“我”面前丧失自我,是全人类都要面对的植根于人性深处的问题。因此《鬼子来了》不仅是一个中国寓言,也是全人类都无法回避的人性寓言。任何力量都阻止不了它成为中国电影史乃至世界电影史的经典。

  电影是成败取决于合作的综合艺术,任何一个环节的重大缺憾都会成为木桶的最短木板,并限定最终结果的整体艺术水位。集编、导、演于一身的姜文堪称当代中国最优秀的电影艺术家,他不仅找对了原创小说,而且找对了剧本改编者,挑选的演员也无一不精,组建了一个优势互补的超强创作班底。姜文的全方位天赋和敏锐艺术直觉,保证了《鬼子来了》没有出现一块过短的木板。《鬼子来了》围绕着“我是谁”的寓言核心,运用纹丝不乱的缠绕,愈出愈奇的变奏,韵味无穷的台词,精湛绝伦的表演,不断强化寓意,又不断增生寓意,终于抵达了深者得其深、浅者得其浅的艺术高境。《鬼子来了》启示每一个追求自由、向往幸福的中国人,不必骑马找马地到处打听“我”是谁,更不必诚惶诚恐地到处打听“朕”是谁,而应该自尊自信地追问生命的终极命题。

  2004年10月20—25日

  (选自《文化的迷宫》复旦大学2005-08)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0219】“我”是谁——姜文电影《鬼子来了》的寓意核心

“我”是谁—文电影《鬼子来了》的寓意核心 张远山 一把枪顶着马大三的前脑门,持枪的隐身者,发出不可违抗的绝对命令:“合上眼!”此时,死亡离马大三尚很遥远,然而马大三的头一动也不敢动,眼睛也一直没敢睁开。整个故事,就此获得了第一推动力,一直推向悲剧结尾—— 一把刀比着马大三的后脖根,持刀的行刑者,借着不可违抗的绝对命令,举起了刀。此时,死亡离马大三如此之近,然而马大三傲慢地转过头来,对整个世界斜睨一眼。头落地,眼眨三下,嘴角上翘,笑了。响彻天地的无声大笑!片尾的持刀行刑者是谁?每个观众都知道,是日本鬼子花屋小三郎。片头的持枪隐身者是谁?每个观众都知道,是“我”。那么“我”是谁? 一 《鬼子来了》改编自尤凤伟的小说《生存》。在小说里,“我”是一点也不神秘的“吴队长”。在电影里,“吴队长”变成了六旺“出了村过了河”去找的“五队长”。“吴队长”用枪顶着马大三,命令他闭上眼睛,丢下两个麻袋,说是在马大三家暂寄到年三十,却又迟迟不履行承诺前来取走两个麻袋——其中藏着两个俘虏,日本鬼子花屋小三郎,日军翻译董汉臣,导致挂甲台全体村民,陷入了被近在咫尺的日军炮楼发现该村藏有两个俘虏,因而屠杀村民的巨大危险。于是马大三不得不让六旺“出了村过了河”,去请示“五队长”如何处理那两个俘虏,同时请求“五队长”尽快让村民脱离危险。然而“五队长”竟说:“我们没往挂甲台搁过人啊!”——“五队长”说的是实话,搁过人的是“吴队长”。 “吴队长”变成“五队长”,而且否认送来过两个俘虏,拒绝取走两个俘虏,是编导从出发点上着手的颠覆性改编,于是原本略有荒诞但还算合理的小说情节,被彻底荒诞化。片尾字幕里,既没有“吴队长”,也没有“五队长”,然而有那个神秘莫测的“我”。“吴”先转为“五”,再转为“无”——即非人的“我”,因而小说原有的情节即便被保留,也开始朝另一个方向发展,最后抵达了与小说情节完全不同的结尾,开掘出与小说寓意完全不同的寓意。艺术作品的寓意,不能隐晦过深,否则就没人能够索解。然而艺术作品的寓意,又不能过于直露,否则就成了乏味的说教。因此优秀的艺术作品,总是既留下种种暗示寓意的蛛丝马迹,又时时用障眼法来淡化每一次暗示。比如由六旺口中的“五队长”,又衍生出马大三口中的“四队长”、“七队长”,董汉臣口中的“八队长”,就是障眼法。不仅如此,为了不让观众轻易窥破寓意,编导还特意不让“五队长”在电影里直接出现,“五队长”否认送来过俘虏,也由六旺间接转述。对这一至关重要的点题性间接转述,编导又故意让六旺反复使用滑稽绕口令“出了村过了河”来转移观众视线。 “我”既非“吴队长”,又非“五队长”,那么“我”究竟是谁?答案在于编导增加的、小说原本没有的一个象征场景:秦始皇始建的长城。编导增加的、小说原本没有的一个象征人物:慈禧太后的刽子手一刀刘。长城不会说话,所以编导让奉旨行刑杀了民族英雄谭嗣同的一刀刘,亲口点出电影的根本寓意:“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至此,“‘我’是谁”的答案水落石出:“我”就是“朕”。“朕”是秦始皇登基时发明的自称,也是末代皇帝溥仪退位之前,所有中国皇帝延用两千多年的自称。 编导试图通过艺术语言的荒诞和不合理,来揭示中国历史的荒诞和不合理。因此小说里的“吴队长”,先变成电影里的“五队长”,再与“吴队长”脱钩,成了神秘化、荒诞化、非人化的“我”,成了绝对权力的象征。就这样,刻划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前夕特定历史时刻的写实主义小说《生存》,被改编为揭示两千年中国专制史及其必然后果的象征主义电影《鬼子来了》。中国之西是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之南是文化落后的烟瘴之地,之东是一望无际的大海,近代以前,中国人无须对西戎、南蛮、东夷设防,只须对北狄设防,因为中国之北,仅有一马平川的大漠。所以近代以前,中国的边患总是来自北面的大漠。因此秦始皇一统天下之后,不得不建造人为屏障万里长城,其后汉、明等朝也反复加固重建。然而近代技术突飞猛进导致冷兵器时代终结之后,大海不再是无须设防的天然屏障,因此近代以来,中国的外患总是来自东边的大海。然而时移世易,先秦以前极其伟大的中华民族,先秦以后日益丧失其伟大,因为秦始皇以后的无数中国帝王,自以为握有高枕无忧的绝对权力,两千多年来肆意愚弄和无尽戕害着中华民族,导致抵御外侮的能力持续递减,一朝不如一朝,一代不如一代。伟大的中华民族,终于被“教化”、“整治”成了既无胸膛血性、又无头脑理性的卑怯奴隶和狡诈愚民,仅以“好死不如赖活着”为最高生存目标。南征的漠北胡人,西侵的东洋日军,都是外侮,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不敢反抗本国侵害者的民族,必然是不敢反抗异国侵略者的民族。这就是《鬼子来了》的根本寓意。 二 如果仅有改编的深刻思想意图,却没有改编的高超艺术手段,那么改编就不可能成功。《鬼子来了》的成功之处,首先是编导对小说《生存》的情节删繁就简:在小说里,日本鬼子花屋小三郎与日军翻译董汉臣时分时合、各说各话的对比性复调合奏,既被其他情节遮蔽,又非贯彻始终的情节主线。电影删掉了大量过于枝蔓的小说情节,运用电影独有的镜头叙述优势,把这一充满张力的对比性复调合奏贯彻始终。而改编得以成功的关键,就是编导找到了能够包容多重寓意,甚至能够包容相反寓意的寓意核心:“我”是谁? 片头“我”送来俘虏后,紧随其后的情节主干是审问。审问过程的关键细节,则是马大三提醒五舅姥爷:“你老给问问,那个……‘我’是谁呀?”村学究五舅姥爷赵敬轩,在愚民政策允许知道的范围内堪称无所不知,令中国头脑休克两千年之久的不知所云的屁话,他几乎全都知道,诸如“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来者不善,善者不来”,“养虎为患,夜长梦多”,“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恭敬不如从命”等等,甚至还能用《诗经》体,诌出一篇可笑之极的中日契约,然而他同样不知道“‘我’是谁”,只能问受审者:“你们给我说说,‘我’是谁呀?” 受审者满脸困惑:“您?这下您可把我难住了,我咋知道您老是谁呀?”这是编导故意制造的一个语言技术故障,《鬼子来了》的寓意核心,正是这一语言技术故障——“我”是谁? 揭示这一语言技术故障,在这部虚构的中国电影里,是故意的。然而这一语言技术故障,在真实的中国历史里,也是故意的。辛亥革命推翻帝制以后,中国皇帝不再自称“朕”,改为自称“我”。——这是一个世纪以来最为重要的名实之辨:君臣实质不变,但名称却混淆于同一个“我”。“名不正,则言不顺。”中华文明之父孔子如是说。悲剧性的20世纪中国历史,无不源于这一名实混淆的语言技术故障。片头马大三问“谁”时,持枪的隐身人如果不说“我”而说“朕”,不识字的愚民马大三不可能知道“朕”是谁,只能向五舅姥爷请教:“你老给说说,‘朕’是谁?”博学的愚民五舅姥爷,就会洋洋得意地大笑:“这你就不懂了。‘朕’就是皇上。皇上哪能像咱们老百姓一样自称‘我’?皇上自称就叫‘朕’。知道不?”马大三会说:“知不道。皇上咋不把话说得更明白些呢?”五舅姥爷可以原封不动地把对“五队长”指示的评论,移用于此:“干大事的人,不能把话说那么透啊!”随后五舅姥爷就会对马大三等一干村民说:“这差事是皇上派给咱们全村的。谢主隆恩吧!”于是由五舅姥爷领头,挂甲台的全体村民面朝皇都,齐刷刷跪下,磕头如捣蒜。由此可见,倘若没有混淆“我”与“朕”的语言技术故障,中国历史就要重写。倘若没有这一名实混淆的语言技术故障,《鬼子来了》的剧情也要重编,马大三就不必请五舅姥爷代问受审者“我”是谁。五舅姥爷如果想开玩笑乃至卖弄学问,当然可以像孔乙己那样考考受审者:“你们给我说说,‘朕’是谁呀?”中国书和日本书都读过的中国愚民董汉臣就会大声回答:“报告长官,‘朕’是所有中国皇帝的自称。我答对了——饶命!”不过被迫以农民冒充武士的不识字的日本愚民花屋,肯定不同意:“你答得不对。‘朕’是大日本天皇的自称。你们全体中国人都该像我一样,做效忠大日本天皇的奴才——你们杀了我吧!”倘若真是如此,那么辛亥革命后的中国历史(包括抗日战争史),就有了最合理的解释,不过电影却拍不下去了。正因为辛亥革命后握有绝对权力的“我”都不敢再直截了当地自称“朕”,而是绕着圈子自称“我”,因此姜文们也必须绕着圈子把这部电影拍下去。握有绝对权力的“我”之所以不敢再直截了当地自称“朕”,是因为发动辛亥革命推翻帝制的孙中山已经宣布:“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从此以后,谁要是胆敢在中华大地上冒天下之大不韪地自称“朕”,就会像袁世凯一样立刻完蛋。所以袁世凯以后,再也没有一个实质上的“朕”,胆敢名正言顺地自称“朕”,只能名不正言不顺地“我”“我”不休。于是被愚弄的中国百姓误以为,那个“我”与自己这个“我”一样,如《世界人权公约》所言“人人生而平等”。然而中国百姓又明知那个“我”,与自己这个“我”不一样,因此不得不到处打听“我”是谁。 三 “‘我’是谁”这一具有根本性的中国问题,一经编导提炼为《鬼子来了》的寓意核心,编导就有意识地反复变奏,不断暗示。编导的高明在于,每一次变奏和暗示,都符合情节主干的逻辑发展,同时每一次都没忘了用障眼法来故意打岔。 “我”丢下麻袋以后,鱼儿钻出面柜问:“谁呀?”马大三说:“知不道!”边说边解开麻袋,发现装着两个大活人,简直是两颗定时炸弹。马大三立刻急了:“不中!我找他们去!”没等他开门冲出去,一把刺刀捅破窗户纸伸进来:“听着!这两人抓空替我们审审!年三十午夜黑介我们过来取人,连口供一堆儿带走!明白不?”“明白了! 那……到时候,谁来取人呢?”“我!”马大三为这棘手之事,去找五舅姥爷拿主意。“那么的……他叫个啥?”“没说,就说个‘我’。”年三十白天有人敲门,马大三问:“谁啊?”门外人说:“我!”开门一看却是送口供来的五舅姥爷。马大三抱怨道:“别‘我’‘我’‘我’的,我怕这个‘我’呀!”两个俘虏被马大三藏到长城烽火台后,有人没敲门就直接进了外屋。马大三在里屋问:“谁啊?”鱼儿的儿子小碌碡撩帘进来:“我!”马大三生气道:“你别‘我’‘我’的。”马大三闻“我”色变,已经落下病了。马大三的病,是全体中国人或多或少都有的通病。《鬼子来了》的编导,就以精心提炼出的这一语言技术故障,对这一人类史上罕见的疑难杂症,做出了准确诊断。还有一个与“‘我’是谁”有关的语言技术故障,也值得一提。马大三在门内问“我”:“那要是出事了,找谁呀?”“我”在门外答曰:“你!出了半点闪失,要你命!”这一答非所问,可谓意味深长。马大三的意思是:你不肯说自己是谁,万一出事了我找谁去请示汇报?但他哪敢这么问!只能盲目服从者,也只许有问必答,却没有知情权,没有提问权,更没有反诘权。既然卑怯的奴隶不敢理直气壮地质问,那么握有绝对权力的“我”就总是答非所问。由于“我”对自己的答非所问早已习惯成自然,所以通常意识不到自己在答非所问,即使偶尔意识到了,“我”依然会如此蛮横,因为“我”就是要以答非所问来剥夺“你”的知情权、提问权、反诘权。总之,“我”可以不承诺,也可以承诺后永不兑现承诺,但无论如何,“我”总是拿“你”是问!从头至尾,马大三没向任何人提及,“合上眼”是“我”用枪顶着他脑门的绝对命令。每一个不想死的人,当握有绝对权力的“我”发出死亡威胁“出了半点闪失,要你命”时,除了盲从别无选择。然而马大三毕竟无限羞愧地知道:合上眼的服从,就叫“盲从”。正因为知所羞愧,马大三最终从没头脑的卑怯奴隶,成长为有头脑的孤胆英雄。他不再害怕“我”拿“你”是问,他成了一个敢于向任何“朕”挑战的顶天立地的大写的“我”。 四 《鬼子来了》令人信服地刻划了马大三如何从到处打听“‘我’是谁”的盲目服从者,转变为自问“我是谁”的怒目圆睁者,如何从贪生怕死的卑怯奴隶,成长为舍生就义的孤胆英雄,因此电影水到渠成地改写了小说的结尾。 在小说里,换粮并未成功,换粮途中花屋趁机逃跑,被独眼瘸腿的神枪手四表姐夫一枪撂倒,而马大山、四表姐夫及村民共十三人全部冻馁暴死于冬夜雪原。在电影里,日军队长酒冢因为“你(花屋)跟那帮家伙是签了约的,皇军是讲信用的,再说人家救了你的命”,履行了花屋签下的契约,导致换粮成功,中日军民联欢。履约后,酒冢合乎逻辑地开始追问六旺:“能否告诉我,到底是谁把他送来的?”就这样,编导滴水不漏地再次回到了片头即告的最大悬念——“‘我’是谁?” 六旺乃至全体挂甲台村民,当然回答不出酒冢的追问。于是酒冢认定:花屋是被挂甲台村民马大三等人绑架而来,瞒过了村口炮楼里的野野村,并未“优待”地关押在地窖里达半年之久。日军败类花屋因贪生怕死,被迫与马大三及其背后指使者合谋,设下换粮计把日军引来,所以马大山在把日军引来后立刻消失,去带领神秘的“四队长”、“五队长”、“七队长”、“八队长”前来围歼日军。酒冢自以为识破了大阴谋,花屋为了洗刷自己在这一大阴谋中犯下了受骗上当的无意之罪,戴罪立功地率先用日本军刀劈死了六旺。恼羞成怒的酒冢则一不作二不休,丧心病狂地下达了“一个都不放过”的屠杀令。 可见导致屠杀的终极原因,正是“我”没有兑现承诺,不负责任地把村民置于险境之中。屠杀结束之时,响起了昭和天皇宣读《终战诏书》的画外音:“朕何以救亿兆赤子于水火,何以慰皇祖皇宗之灵?此乃朕令帝国政府接受联合宣言之原因。”这是全片惟一的画外音,也是对“‘我’是谁”的终极揭示:“我”即“朕”——那些惟我独尊的“我”,依然是换汤不换药的“朕”。经过此前无数细节和种种障眼法的故意淡化,尤其是被屠杀唤起了仇恨,被民族感情的激愤洪流冲溃了理智堤坝,许多中国观众很可能对这一画龙点睛的细节,未加注意。编导不可能为日寇的屠杀辩护,但是编导试图追问屠杀的历史根源,追问屠杀是否可以避免,也就是对屠杀进行哲学反思。如果仅仅激于义愤,被民族感情冲昏头脑,就难以理解匈奴、五胡、金兵、元兵、清兵、八国联军、东洋日军对中华民族的屠杀为何一次比一次残酷,更难以理解伟大的中华民族的抵抗力,尤其是抵抗意志,为何一朝不如一朝,一代不如一代。如果没有真正的哲学反思,那么未来的屠杀,或许难以避免,或许更为残酷。 马大三此后的愤然复仇和慷慨赴死,正是编导对小说水到渠成的颠覆性改编,完成了马大三从奴隶到英雄的成长史。然而英雄马大三没有死于战争结束前的日寇屠杀,却死于战争结束后的中国当局代表——高少校的荒谬判决。这一判决的荒谬性,不在于马大三是否该判死刑,而在于高少校命令对马大三执行死刑的,竟是已经放下武器的日军战俘,而且行刑的武器竟是日本武士的军刀。尤其至惨至痛的是,奉中国鬼子之命,对马大三行刑的日本鬼子,居然是马大三对之仁至义尽的花屋小三郎。这个冒充武士的日本农民,高高举起“我”拱手送还的日本军刀,施行了马大三此前一直未能如愿的“借刀杀人”。这就最终揭示了本片的根本寓意:无论屠戮中国人的具体行凶者是谁,最终的罪魁祸首不是外国鬼子,而是中国鬼子。即使罪魁祸首确是外国鬼子,中国鬼子也不可能为惨遭屠戮的中国死难者讨还公道。自称“最有权力”,斥马大三为“败类”的中国鬼子高少校,站在那里“我”“我”不休,正是草菅人命的中国之“朕”。 然而马大三已经从盲目服从的奴隶,成长为人格独立的英雄。马大三的独立宣言是:“他说好三十取人,他取了吗?半年都过去了,他要一辈子不来取人,你还给他养活一辈子?啥事总听他们的,就不兴自个给自个作回主!”整部《鬼子来了》,只有马大三一个人从奴隶中脱颖而出,在忍无可忍的压迫下奋起反抗,终于获得了自己的头脑。然而一个有头脑的人,在“朕即国家”的中国是没有活路的。高少校对马大三的最后审判是:“中华民族的美德在你身上已经荡然无存,你不配做一个中国人,甚至不配做一个人。”因为在专制中国的字典里,所谓“美德”就是无止境的逆来顺受,所谓“配做一个人”尤其是“配做一个中国人”,就是没头脑的奴隶。于是刚刚获得头脑的马大三,立刻被砍掉了脑袋,成了“顺朕者昌,逆朕者亡”的最新祭品。然而马大三无疑比从南京到挂甲台的无数中华冤魂更死得其所,更死而无憾,所以他在高昂头颅“仰天长啸”之后,怒目圆睁地“含笑九泉”了。马大三或许没听说过古希腊哲学家伊璧鸠鲁的至理名言,但定格于漫天红色中的最后一笑表明,他已领悟到了类似的哲理:在死亡尚未来临之前,有什么可害怕的呢?在死亡已经来临之后,还有什么可害怕的呢? 五 卡夫卡的小说《万里长城建造时》,对一成不变的中国故事作了如下揭示:“许多人暗暗遵循着一条准则,甚至连最杰出的人也不例外,这就是设法尽全力去理解领导集团的指令,不过只能达到某种界限,随后就得停止思考。帝制是不朽的,但各个皇帝却会跌倒垮台,即使整个王朝最终也会倒在地上,咕噜一声便断了气。这是一种不受当今任何法律约束、只遵从由古代延续给我们的训示和告诫的生活。”《鬼子来了》为“不受当今任何法律约束、只遵从由古代延续给我们的训示和告诫”的中国生活增加了一点新意。《鬼子来了》决不是一部描写抗日战争的电影,日本侵略者只是这个中国寓言的道具,使“阳光底下无新事”的中国生活有了一点新意的道具。如果没有这个道具,整个故事就会像两千多年来一样毫无新意。 《鬼子来了》是一部真正的爱国主义电影,但它爱的并非“朕即国家”的专制帝国,而是“我就是我”的自由国度。它告诉观众,“鬼子”决不是外来的,“鬼子”就在中国人心中,“鬼子”就在中国的土地上。只要心里没鬼,外鬼就无法作祟。赶走从长城以北、海岸以东入侵中国烧杀抢掠的外国鬼子,只是相对容易的暂时胜利;彻底终结从秦始皇以来残酷侵夺中华民族自由幸福的中国鬼子,才是千难万难的不朽伟业。 《鬼子来了》仅仅是为了提出,也仅仅是为了回答一个生死攸关的问题——我是谁?这一问题,对自由人和奴隶的意义完全不同。前者是涉及精神生命的内在质疑,所以只需自问,不必向人打听“我是谁”。后者是仅及肉体生存的外在困惑,所以无法自问,只能到处打听“‘我’是谁”。《旧约·以赛亚书》曾经如此回答这一问题:“自从有日子以来,我就是上帝。”对自由人来说,任何人都不可能是他的上帝。对奴隶而言,主人就是他的上帝。在秦始皇以后的中国,主人就是人主,人主就是皇帝,皇帝就是上帝。作为惟我独尊的“朕”,每一个中国皇帝都不允许任何人成为有尊严的“我”。在辛亥革命宣布“顺之者昌,逆之者亡”的世界文明潮流不允许任何中国人再自称“朕”以后,那些实质上的“朕”在中国已经名不正言不顺,不得不开始自称“我”,然而骨子里依然是“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我”。中华民族与名为“我”实为“朕”的独夫民贼生命不息,战斗不止,付出了史无前例的惨痛代价。这就是全部中国问题的症结所在。然而这不仅是中国人的问题,也是全人类的问题。出身武士阶级的日本导演黑泽明,也在其名片《七武士》中深刻揭示过日本农民的愚昧以及导致其愚昧的原因。片中主角菊千代这个冒充武士的农民,对一时冲动想杀掉全村农民的武士悲愤控诉道:“真是好主意!你们都把农民看成是什么人哪?一本正经的面孔,一个劲儿的低头行礼,可是尽撒谎!农民这号儿人,吝啬而且狡猾,又是软骨头,心眼儿坏,愚蠢,残忍。他们就是这样该死!但是谁把他们搞成这样小气无能的?是你们!是你们武士!一打仗你们就烧村庄,糟蹋庄稼,把吃的给征去,到处拉夫,玩弄女人,有反抗的就杀了。你们说他们怎么办好?老百姓怎么办才好啊!”中日两国的东方式奴性和愚昧,并无本质不同,只不过历史进程不同,因而表现方式略有差异。因此,不仅一刀刘、二脖子、马大三(觉醒前)、四表姐夫、五舅姥爷、六旺、疯七爷、八婶子、说唱艺人、刑场看客等中国角色是屈服于绝对权力的奴隶和愚民,花屋、酒冢、野野村、大小电话兵等日本角色也是屈服于绝对权力的奴隶和愚民。在握有绝对权力的“朕”或惟我独尊的“我”面前丧失自我,是全人类都要面对的植根于人性深处的问题。因此《鬼子来了》不仅是中国寓言,也是全人类无法回避的人性寓言。任何力量都阻止不了它成为中国电影史乃至世界电影史的经典。 电影是成败取决于合作的综合艺术,任何一个环节的重大缺憾,都会成为木桶的最短木板,并限定最终结果的整体艺术水位。集编、导、演于一身的姜文,堪称当代中国最优秀的电影艺术家,他不仅找对了原创小说,而且找对了剧本改编者,挑选的演员也无一不精,组建了一个优势互补的超强创作班底。姜文的全方位天赋和敏锐艺术直觉,保证了《鬼子来了》没有出现一块过短的木板。《鬼子来了》围绕着“我是谁”的寓意核心,运用紊丝不乱的缠绕,愈出愈奇的变奏,韵味无穷的台词,精湛绝伦的表演,不断强化寓意,又不断增生寓意,终于抵达了深者得其深、浅者得其浅的艺术高境。《鬼子来了》启示每一个追求自由、向往幸福的中国人,不必骑马找马地到处打听“我”是谁,更不必诚惶诚恐地到处打听“朕”是谁,而应该自尊自信地追问生命的终极命题——我是谁?

考试中阅读题有文章情节的题,答题时应注意什么

情节的特点,有没有什么特殊之处,及其作用

《鬼子来了》中的“我”是谁

没道“我”是谁,那个闹得所有在人心惶惶的“我其特征合计一下可以归:一、没有谁见过“我”的真正面孔。马大三没见过,村长村民没见过,被绑架的翻译官和日本兵也没见过——不管你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不管你懂得多少种语言,在场的人没有谁见过那个“我”。二、“我”有枪。“我”是致命的,恐怖的,充满危险的;“我”是一个在黑暗中出现的存在。“我”足以让所有在场的人惊恐不安;“我”把某种巨大的危险带到了众人面前。三、“我”只是一个声音。而且这声音是从黑暗中传来,是隔着门、隔着墙传来的——甚至这个发出声音的“我”的肉身,都无人知道其究竟存在于什么地方。四、“我”是存在的,因为危险已经就在面前。五、在场的人没有谁知道“我”从何而来又向何而去。来无影,去无踪,神龙首尾皆不见,“我”在无里迷雾之中。总之,“我”是神秘的,“我”是黑暗中的一个影子,看不见真实面孔,只有声音,“我”又是有力量的,这种力量充满着恐怖,犹如《午夜凶铃》中的以发覆面的女鬼,正是以其看不到面目而尤为恐怖——而“我”,就是这样一个可怕的存在。这种恐怖和不安就表现在,当马大三不懂事的五六岁的小侄子说出一个“我”字的时候,都引得大伙心里发毛。

马大三最后怎么死的?不是在鬼子屠村时被杀的,而是在日本投降,国军占领后,被国军将领高司令下命令,派鬼子杀的.高司令骂马大三不明大义,不懂珍惜蒋委员长,丘吉尔首相,杜鲁门总统和斯大林苦心打造的和平环境."我下令,对马大三执行死刑.''

又是"我''.送来了鬼子的是"我'',下令鬼子杀了马大三的,还是"我'',感觉遥相呼应,不过就是没参透姜文想说什么

急求人教版8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考试的试卷!

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卷

说明:1、本试卷8共4大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

2、答选择题时,请将所选的编号填进题后的括号内;答填空题和简答题时,请将答案写在指定的位置上。

题号 一(1—6) 二(7—20) 三(21—27) 四(28) 总分

得分

得分 评卷人

一 、积累与运用(20分)

1、选出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 ( )(2分)

A、悠闲 yoū 地窖 jiào B、荒谬 miǜ 诘问jí

C、瓦砾 lè 制裁 cái D、尴尬 gàn 琐屑xiāo

2、选出有错别字的一项。 ( )(2分)

A、寒噤 鞠躬 触目伤怀 B、肃穆 惶急 情郁于中

C、狼籍 蹒跚 鸡零狗碎 D、噩耗 焦灼 月明风清

3、选出没有语病的一项。 ( )(2分)

A、学习委员猜测,新来的语文老师大概是二十三四岁左右。

B、是否多读书,也是提高一个人语文素养的途径之一。

C、中学生是学习的重要阶段。

D、我们要注意找出并改正作文中的错别字。

4、仿照下面的句式和内容补写句子。(4分)

没有一本书的家,是没有一朵花的花园,是没有 ,

是没有 。

5、假如张华同学借了你一本心爱的书已很长时间,大概他(她)已经忘记了这件事了。你想委婉地提醒或暗示他(她)还书,你会怎样说呢?请把要说的话写在下面横线上,不超过50字。(4分)

答:

语文试卷 第1页(共8页)

6、根据上下文或特定要求填写古诗文句。(每空1分,共6分)

(1) ,恨别鸟惊心。

(2)会当凌绝顶, 。

(3)天明登前途, 。

(4)少壮不努力, 。

(5)周敦颐《爱莲说》中,比喻君子不同流合污的语句是 。

(6)刘禹锡《陋室铭》中,点明主旨的句子 。

得分 评卷人

二、现代文阅读(40分)

(一)(7分)

大概是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这是我向来没有和她说过的,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

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还很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

“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

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

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

书的模样,到现在还在眼前,可是从还在眼前的模样来说,却是一部刻印都十分粗拙的本子。纸张很黄;图像也很坏,甚至于几乎全用直线凑合,连动物的眼睛也都是长方形的。但那是我最为心爱的宝书,看起来,确是人面的兽;九头的蛇;一脚的牛;袋子似的帝江;没有头而“以乳为目,以脐为口”,还要“执干戚而舞”的刑天。

7、当阿长说“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时,“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请简要说说为什么“我”会有这么强烈的震动。(2分) .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我”没有对阿长说起《山海经》的事,原因是什么?请摘录原文回答。(2分)

答:

9、选文写了“我”对阿长这一人物认识和情感上的变化,请概括说明这一过程。(3分)

答:

语文试卷 第2页(共8页)

(二) (12分)

1989年发生在美国洛杉矶一带的大地震, 在不到4的时间里,使30万人受到伤害。在混乱的废墟中,一个年轻的父亲安顿好受伤的妻子,使冲向他7岁的儿子上学的学校。他眼前,那个昔日充满孩子们欢笑的漂亮的三层教室楼已经变成了一片废墟。他顿时感到眼前一片漆黑,大喊:“阿曼达,我的儿子!”跪在地上大哭了一阵后,他猛地想起自己常对儿子说的一句话:“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他坚定地站起身,向那片废墟走去。他知道儿子的教室在一层左后角处,他疾步走到那里,开始动手。在他清理挖掘时,不断有孩子的父母急匆匆地赶来,哭喊过后,他们绝望地离开了。有些人上来拉住这位父亲说:太晚了,他们已经死了。”这位父亲双眼直直地看着这些好心人,问道:“谁愿意来帮助我?”没人给他肯定的回答,他便埋头挖着。救火队长挡住他:“太危险了,随时可能起火爆炸,请你离开。”这位父亲问:“你是不是来帮助我?”警察走过来:“你很难过,难以控制自己,可这样不但不利于你自己,对他人也有危险,马上回家去吧。”“你是不是来帮助我?”人们都摇头叹息着走开了,都认为这位父亲因失去孩子而精神失常了。

这位父亲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儿子在等着我。”他挖了8个小时、12个小时、24个小时、36个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浑身上下破烂不堪,到处是血迹。到第38个小时,他突然听到底下传出孩子的声音:“爸爸,是你吗?”是儿子的声音!父亲大喊:”阿曼达,我的儿子!”“爸爸,真的是你吗?”“是我,是爸爸,我的儿子。”“我告诉同学们不要害怕,说只要我爸爸活着就一定来救我,也就能救出大家。因为你说过不论发生什么,你总会和我在一起!”“你现在怎么样?有几个孩子活着?”“我们这里有14个同学,都活着,我们都在教室的墙角,房顶塌下来架了个大三角形,我们没被砸着。”父亲大声向四周呼喊:“这里有14个孩子,都活着!快来人!”过路的几个人赶紧上前帮忙。50分钟后,一个安全的小出口开辟了出来。父亲声音颤抖地说:“出来吧!阿曼达。”“不,爸爸。先让别的同学出去吧!我知道你会跟我在一起,我不怕。不论发生什么,我知道你总会跟我在一起。”这对了不起的父子在经历了巨大的磨难后,无比幸福地紧紧地拥抱在一起。

10、指出下列各句人物描写的方法。(4分)

①他知道儿子的教室在一层左后角处,他疾步走到那里,开始动手。( )

②这位父亲双眼直直地看着这些好心人,问道:“谁愿意来帮助我?”( )

③这位父亲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儿子在等我。”( )

④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浑身上下破烂不堪,到处是血迹。( )

11、文中写“他挖了8个小时、12个小时、24个小时、36个小时”,为什么不直接写“他挖到第38个小时”?(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从文中找出父子,心灵相通的语句,并谈谈这句话在父子俩心中所起的作用。(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当经过近39个小时长长的煎熬,终于打开了安全的小出口,父亲召唤7岁的儿子出来时,小小年纪的儿子却说:“不,爸爸。先让别的同学出去吧!”请你联系本文内容,谈谈儿子这种先人后己的品德与父亲的爱有什么关系。(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语文试卷 第3页(共8页)

( 三 ) 相逢 (10分)

我挺着胸,昂着头,从川流不息的人群中走过。

不时有人向我投过羡慕的目光。我知道,这是我的校徽吸引着他们――要知道,是全国名牌大学哩。

天真热,口渴了,买根冰棍。

“同志,买根冰棍。”我走到一个冰棍箱着,递上钱。

“是你,刘健!”卖冰棍的女青年居然喊出我的名字。

啊,原来是她,我中学时的同学王敏。

十年未见,今日相逢,很有感慨。

“怎么,你考上大学了?”这问话,既惊喜,又羡慕。

“七七年考上的。”我并不掩饰内心的得意,记得在中学时,在班级,她总是考第一名,我怎么用功,也只是第二名,一直不服气,可如今――我感到了两人间的距离。

“你现在做什么?”好像是明知故问,话一出口,我自己也觉得不妥。

“待业青年,卖冰棍。”她不卑不亢,却微笑着。

“呃,为啥没考大学?”

“准备考,偏超上考试那几天,病倒了。”

不幸,一件偶然的小事,往往决定一个人的一生。我沉吟了一下,说:“机会还是有的,你基础很好,自学也可以成才嘛。”

是安慰,是怜悯,还是鼓励,我也说不清。

“你学什么专业?”她一面给人拿冰棍,一面漫不经心地问。是满不在乎,还中故作镇静,真猜不透。

“中文系,现代汉语专业。”

“哎呀,太巧了,有个杨天民教授,他在校吗?”她突然兴奋地问。

“怎么,你认识杨天民教授?”杨天民教授是全校师生敬仰的老教授,她居然打听起他来,真让我惊惑不解。

“我考上了他的研究生,今天才接到的通知。”她平静的说。

我愕然了,霎时间,看到我同她之间真正的距离……

14.本文表达了作者对两个人的态度。 (4分)

A.对“我”(刘健)的态度是: B.对“她”(王敏)的态度是:

15.谈谈你对文章最后一句话的理解。 (3分)

答:

16.谈谈你在这篇文章中领悟到的做人道理。(4分)

答:

语文试卷 第4页(共8页)

(四)沙漠里的奇怪现象 (11分)

在沙漠里不但光线会作怪,声音也会作怪。玄奘相信这是魔鬼在迷人,直到如今,住在沙漠中的人们还有相信的。群众把会发生声音的沙地称为“鸣沙”。现在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县靠黄河有一个地方名叫鸣沙山,即沙坡头地方,科学院和铁道部等机关在这里设有治沙站。站的后面便是腾格里沙漠。沙漠在此处已紧逼黄河河岸,沙高约一百米,沙坡面南坐北,中呈凹形,有很多泉水涌出,这块沙地向来是人们崇拜的对象。据说,每逢农历端阳节,男男女女便在鸣沙山上聚会,然后纷纷顺着山坡翻滚下来。这时候沙便发出轰隆的巨响,像打雷一样。两年前我和五六个同志曾经走到这鸣沙山顶上慢慢滚下来。果然听到隆隆之声,好像远处汽车在行走似的。据一些专家的意见,只要沙漠面部的沙子是细沙而且干燥,含有大量石英,被太阳晒得火热后,经风的吹佛或人马的走动,沙粒移动摩起来,便会发出声音,这便是鸣沙。古人说:“见怪不怪,其怪自败。”沙漠里的一切怪异现象,其实都可以用科学道理来说明的。

17这段文字说明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用一句话概括回答。(2分)

答:

18、这段文字所说的鸣沙现象产生的条件。(4分)

19、作者引用“见怪不怪,其怪自败”这句古人的话是为了说明什么?(3分)

答:

20、这段文字是按什么顺序具体说明“鸣沙”这一怪异现象?(2分)

答:

得 分

三、文言文阅读(20分)

(一)(14分)

①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年。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 , 芳草鲜美 , 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②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③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语文试卷 第5页(共8页)

2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

(1) 屋舍俨然 俨然: (2)便要还家 要:

(3) 便扶向路 向: (4)诣太守 诣:

22、 有些成语出自选文所在的课文,请写出其中的两个(2分)

23、翻译句子 (4分)

(1)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2)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24、桃花源中的人们为什么叮嘱渔人"不足为外人道"?谈谈你的理解。(4分)

答:

(二)(6分)

曹冲生五六岁,智意所及,有若成人之智。时孙权曾致巨象,太祖(即曹操,曹冲的父亲)欲知其斤重,访之群下,咸莫能出其理。冲曰:“置象大船上,称物以载之,则校(比较)可知。”太祖悦,即施行焉。

25、下列句子中的加点的词语,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智意所及 智意:知识和判断能力 B欲知其斤重 其:指代“他”

C、咸莫能出其理 咸:都 D太祖悦 悦:高兴

26、翻译“访之群下,咸莫能出其理”一句为现代汉语。(2分)

译文:

27、这段文字旨在说明: (2分)

得分 评卷人

四、写作(70分)

28、按下面的要求作文。(70分,其中卷面和书写占5分)

在你的生活中,你也许遇到了许多许多:幸福、青春、理想、机遇、成功、失败、友谊……有的触动了你的心灵,有的催你猛醒,有的让你留恋,使你懂得了珍惜。

要求:

(1)根据提示,请以“珍惜”为话题,根据自己的生活,选取某一个角度,或写自己想讲的与话题相关的故事,或写想表述的与话题相关的感受,或写想陈述的写话题相关的见解。

(2)自拟题目。

(3)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写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

(4)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班名,如果不可避免,请用化名代替。

语文试卷 第6页(共8页)

试卷答案

1、A 2、C 3、D 4、一棵树的山岭 一条鱼的水塘

5、我借给你的那本书,我想查一下其中一些资料,不知你是否看完了。

6、(1)感时花溅泪 (2)一览众山小 (3)出淤泥而不染 (4)老大徒伤悲

(5) 惟吾德馨 (6)独与老翁别

7、这是我十分喜爱,念念不忘却总得不到的宝书;另一方面,想不到"我"先前讨厌的、连书名也记不住的阿长竟能为"我"买来《山海经》。(答出前一点得1分,答出后一点得1分,大意对即可)

8、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

9、先前不抱希望,然后是震惊,最后是心生敬意。 (2分。只写出两个阶段可得1分。若答"由谋害隐鼠的怨恨到怨恨消灭而发生新的敬意"也可给2分。)

10、①行动描写;②神态、语言描写(或:答出其中一种描写方法即可给分);③心理描写;④外貌描写。

11、这样写,用时间的变化突出了挖掘过程之长,体现了父亲的坚强意志和对儿子的热爱。

12、“不论发生什么,我(你)总会跟你(我)在一起。”这句话不但坚定了父亲抢救儿子的决心和行动,也给了儿子战胜灾难的信心和巨大的精神力量。

13、此题为开放性题目,只要紧扣题目,言之成理即可。

14、A.批评我的浅薄和自傲的缺点。B.赞扬她的谦逊与自强的品质。

15、指思想上的差距和学历上的差距。

16、只要言之有理,语句通顺即可。

17、沙漠里的鸣沙现象及其产生的原因

18、(1)细而干燥(2)含有大量石英(3)经太阳曝晒(4)沙子被振动而摩擦起来

19、 沙漠里的一切怪异现象,其实都可以用科学道理来说明的

20、逻辑顺序(从现象到本质)

21、(1)整齐的样子 (2)通“邀”,邀请 (3)从前的,旧的 (4)到

22、世外桃源、无人问津、豁然开朗、不知有汉等。

23、 ①无论魏晋(他们)问起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晋了。

②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带领妻子儿女以及乡邻来到这与人世隔绝的地方。

24、不希望外人破坏桃花源的宁静祥和。

25、B 26、(曹操)向手下人询问这件事,(手下人)都不能想出称象的办法。

26、曹冲从小就很聪明,有科学的头脑。

27、 中考作文评分标准

要考试了,所以请帮忙弄题目或卷子

同学们,转眼间一个学期,又我们收获的季节了。现在就请的智慧的头脑,来采摘这些丰收的果实吧,记住:只要细心,你就是最棒的!!

基础知识(54分)

一、 看拼音,写词语。(10分)

yú chǔn xī shēng gù zhi zāo tà shuài lǐng

(愚蠢 )(牺牲 ) (固执) (糟蹋)(率领)

biān fu gān zàng wān yán pí bèi jiàn kāng

( 蝙蝠 ) (肝脏 ) (蜿蜒 ) ( 疲惫 ) ( 健康 )

二、我会找出意思相近的几组对应地写在括号里。(6分)

拮据 梦寐以求 器重 赠予 困难 疑惑不解

馈赠 日思夜想 看重 闷闷不乐 迷惑不解 愁眉苦脸

(馈赠)--(赠予) (迷惑不解)--(疑惑不解)

(闷闷不乐)--(愁眉苦脸) (梦寐以求)--(日思夜想)

(困难)--(拮据) (器重)--(看重 )

三、把下面的成语补充完整,并选择你最喜欢的最少两个写一两句话,赞美一个你心目中的英雄。(11分)

知( 己 )知(彼 ) (神 )出(鬼 )没 出(其)不(意)

所( 向 )无(敌 ) 运( 筹 )帷(幄 ) 骨瘦(如 )( 柴 )

声(东 )击( 西 ) 花( 繁 )叶(茂 ) ( 争 )先(恐 )后

四、句子万花筒。(10分)

1、 面对急需帮助的人,我们怎能袖手旁观呢?(改成陈述句)

面对急需帮助的人,我们不能袖手旁观。

2、礼花绽放。(把句子写具体)

美丽的礼花像花儿一样绽放 。

2、 湖面很平静。(改成比喻句)

湖面像镜子一样平静

4、树叶在哗啦啦地响。(改成拟人句)

5、因为纪昌勤学苦练。所以纪昌成了百发百中的射箭能手。(用上恰当的关联词合成一句话)

五、精彩回放。(17分)

1、孔子是我国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他有许多名言,如:孔子哲理名言,见利思义,见危授命。

。 2、大漠孤烟直, 。这是唐代的王维写的诗句。我还能写出他的诗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 3、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请你为保护黄河设计一则标语: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2分)

4、关于农业气象方面的农谚我知道很多,如蚂蚁搬家蛇过道,明日必有大雨到。

6、学了本册书我认识了石油大王哈默、盲女孩安静、 、

等,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 ,因为

。(5分)

7、早开的红梅—— ; ——入木三分。课外我还收集了很多歇后语,如 。

快乐阅读(21分)

安静的手指悄(qiao√ qiao)然合拢,(竟然 )拢住了那只蝴蝶,真是一个(奇迹 )!睁着眼睛的蝴蝶被一个盲女孩儿(神奇 )的灵性抓住了。蝴蝶在她的手指间(扑腾 ),安静的脸上充满了(惊讶 )。这是一次全新的经历,安静的心灵来到了一个她(完全 )没有体验过的地方。

1、给加点的字敏大丛选择正确的读音,用“√”标出。(1分)

2、根据课文内容,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3分)

3、把这段话中你感受最深的句子划出来,并谈谈理由。(3分)

因为它突出了安静的聪明的智慧。

(二) 拾金不昧

星期天,妈妈带我上街。我特意拿出生日时姑姑送给我的扣花戴在胸前。这扣花可真漂亮,一颗颗晶莹的水晶石镶嵌在金孔雀形的扣花里。动一动,“金孔雀”就闪闪发光,非常惹人喜爱。

街上(人山人海),商场的人更多。我和妈妈好不容易才挤进柜台。正当我被(五颜六色)的衣料吸引时,肩膀被推了一下。我气得猛一回头,冲着推我的那人嚷道:“挤什么?”没想到那人不但不恼,反而微笑着对我点点头,用手指着我的前胸,嘴桥樱里一个劲地“仿型啊,啊……”并招手要我出去。我低头一看“糟糕!我的扣花没了!”

我不耐烦地挤出人群。只见那人大约三十来岁,个子不高,眯着一双不太有神的眼睛。他一见我便迫不及待地将手中的一件东西送到眼前。我接过扣花定睛一看,咦?这难道不是我丢的那枚扣花吗?我气呼呼地问:“你这人怎么随便拿我的扣花?”那人见我发火,嘴里一个劲儿地“ 啊,啊……” 脸上现出焦急的神情。他一会儿指指我手中的扣花,一会儿又弯腰走几步,做出捡东西的样子,好像要告诉我什么。看他的表情和动作,我明白了他是个聋哑人,是他拾到了我被挤掉的扣花,并交还(hai huan)给我,可我竟……

“芳芳,你怎么站着发呆?”妈妈的声音打断了我的思绪,我忙(四下环顾

),人呢?我还没有感谢他呢,他却不见了。

我随妈妈走出商场,一边走一边找那个人,希望看到那双不太有神的眼睛。多么可敬的聋哑

同学们,转眼间又是一个学期,又到了我们收获的了。现在就请打开的智慧的头脑,来采摘这些丰收的果实吧,记住:只要细心,你就是最棒的!!

基础知识(54分)

一、 看拼音,写词语。(10分)

yú chǔn xī shēng gù zhi zāo tà shuài lǐng

(愚蠢 )(牺牲 ) (固执) (糟蹋)(率领)

biān fu gān zàng wān yán pí bèi jiàn kāng

( 蝙蝠 ) (肝脏 ) (蜿蜒 ) ( 疲惫 ) ( 健康 )

二、我会找出意思相近的几组对应地写在括号里。(6分)

拮据 梦寐以求 器重 赠予 困难 疑惑不解

馈赠 日思夜想 看重 闷闷不乐 迷惑不解 愁眉苦脸

(馈赠)--(赠予) (迷惑不解)--(疑惑不解)

(闷闷不乐)--(愁眉苦脸) (梦寐以求)--(日思夜想)

(困难)--(拮据) (器重)--(看重 )

三、把下面的成语补充完整,并选择你最喜欢的最少两个写一两句话,赞美一个你心目中的英雄。(11分)

知( 己 )知(彼 ) (神 )出(鬼 )没 出(其)不(意)

所( 向 )无(敌 ) 运( 筹 )帷(幄 ) 骨瘦(如 )( 柴 )

声(东 )击( 西 ) 花( 繁 )叶(茂 ) ( 争 )先(恐 )后

四、句子万花筒。(10分)

1、 面对急需帮助的人,我们怎能袖手旁观呢?(改成陈述句)

面对急需帮助的人,我们不能袖手旁观。

2、礼花绽放。(把句子写具体)

美丽的礼花像花儿一样绽放 。

2、 湖面很平静。(改成比喻句)

湖面像镜子一样平静

4、树叶在哗啦啦地响。(改成拟人句)

5、因为纪昌勤学苦练。所以纪昌成了百发百中的射箭能手。(用上恰当的关联词合成一句话)

五、精彩回放。(17分)

1、孔子是我国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他有许多名言,如:孔子哲理名言,见利思义,见危授命。

。 2、大漠孤烟直, 。这是唐代的王维写的诗句。我还能写出他的诗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 3、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请你为保护黄河设计一则标语: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2分)

4、关于农业气象方面的农谚我知道很多,如蚂蚁搬家蛇过道,明日必有大雨到。

6、学了本册书我认识了石油大王哈默、盲女孩安静、 、

等,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 ,因为

。(5分)

7、早开的红梅—— ; ——入木三分。课外我还收集了很多歇后语,如 。

快乐阅读(21分)

安静的手指悄(qiao√ qiao)然合拢,(竟然 )拢住了那只蝴蝶,真是一个(奇迹 )!睁着眼睛的蝴蝶被一个盲女孩儿(神奇 )的灵性抓住了。蝴蝶在她的手指间(扑腾 ),安静的脸上充满了(惊讶 )。这是一次全新的经历,安静的心灵来到了一个她(完全 )没有体验过的地方。

1、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标出。(1分)

2、根据课文内容,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3分)

3、把这段话中你感受最深的句子划出来,并谈谈理由。(3分)

因为它突出了安静的聪明的智慧。

(二) 拾金不昧

星期天,妈妈带我上街。我特意拿出生日时姑姑送给我的扣花戴在胸前。这扣花可真漂亮,一颗颗晶莹的水晶石镶嵌在金孔雀形的扣花里。动一动,“金孔雀”就闪闪发光,非常惹人喜爱。

街上(人山人海),商场的人更多。我和妈妈好不容易才挤进柜台。正当我被(五颜六色)的衣料吸引时,肩膀被推了一下。我气得猛一回头,冲着推我的那人嚷道:“挤什么?”没想到那人不但不恼,反而微笑着对我点点头,用手指着我的前胸,嘴里一个劲地“啊,啊……”并招手要我出去。我低头一看“糟糕!我的扣花没了!”

我不耐烦地挤出人群。只见那人大约三十来岁,个子不高,眯着一双不太有神的眼睛。他一见我便迫不及待地将手中的一件东西送到眼前。我接过扣花定睛一看,咦?这难道不是我丢的那枚扣花吗?我气呼呼地问:“你这人怎么随便拿我的扣花?”那人见我发火,嘴里一个劲儿地“ 啊,啊……” 脸上现出焦急的神情。他一会儿指指我手中的扣花,一会儿又弯腰走几步,做出捡东西的样子,好像要告诉我什么。看他的表情和动作,我明白了他是个聋哑人,是他拾到了我被挤掉的扣花,并交还(hai huan)给我,可我竟……

“芳芳,你怎么站着发呆?”妈妈的声音打断了我的思绪,我忙(四下环顾

),人呢?我还没有感谢他呢,他却不见了。

我随妈妈走出商场,一边走一边找那个人,希望看到那双不太有神的眼睛。多么可敬的聋哑人啊!那(拾金不昧)的高贵品质深深打动了我的心。然而我没有找见他,只有我手中被汗水浸湿的扣花在阳光照射下熠熠闪光,显得更加美丽。

1、给短文加个题目。(1分)

2.把下面的词语准确地填写在文中的( )里。(2分)

人山人海 拾金不昧 五颜六色 四下环顾

3.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2分)

大约:大概___________________ 发呆: _____发愣________________

5、在文中画线句子中找出描写那个人的动作词。(2分)

6.“是他拾到了我被挤掉的扣花,并交还给我,可我竟……”*2分)

拾金不昧人啊!那(拾金不昧)的高贵品质深深打动了我的心。然而我没有找见他,只有我手中被汗水浸湿的扣花在阳光照射下熠熠闪光,显得更加美丽。

1、给短文加个题目。(1分)

2.把下面的词语准确地填写在文中的( )里。(2分)

人山人海 拾金不昧 五颜六色 四下环顾

3.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2分)

大约:大概___________________ 发呆: _____发愣________________

5、在文中画线句子中找出描写那个人的动作词。(2分)

6.“是他拾到了我被挤掉的扣花,并交还给我,可我竟……”*2分)

①把省略号的意思补充出来:__________没说谢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这里用省略号表达了“我”_____对那姑姑送给我的扣花的喜爱之情,连说谢谢都忘了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想一想,假如“我”后来又恰恰碰到了那位聋哑人,“我”会怎么说,怎么做呢?请写一段话。(5分

我会对他说:“谢谢你那天帮我捡起我姑姑送给我的扣花,你那拾金不昧的精神更值得我敬佩。

Tags:电影剧本鬼子来了,急问!!!电影《鬼子来了》对原著的改编有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