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结局

八分,请问,八分,古隶,汉隶这几个名称最早出现于何时?在哪个

2020-11-08 17:52结局

简介隶汉隶、八分书的区别为:使代不书写方法不同、改进缘由不同。一、年代不同1、隶书:秦始皇时期使用的简体字。2、汉隶:汉代日常应用的简体字。3、八分书:魏朝以后使用的简体字。二、书写方法不同1、隶书:是在 请问,八分,古隶,汉隶这几个名称最早出现于...

隶汉隶、八分书的区别为:使代不书写方法不同、改进缘由不同。

一、年代不同

1、隶书:秦始皇时期使用的简体字。

2、汉隶:汉代日常应用的简体字。

3、八分书:魏朝以后使用的简体字。

二、书写方法不同

1、隶书:是在篆书基础上,为适应书写便捷的需要产生的字体。就小篆加以简化,又把小篆匀圆的线条变成平直方正的笔画,便于书写。

2、汉隶:汉隶的特征为:取横势,突出横画,横平竖直.其结构类型给人以雄放洒脱,浑厚深沉之感。

3、八分书:八分书的特征是:取左右分布之势,突出挑画和捺画.其结构类型属于斜画紧结类。

三、改进缘由不同

1、隶书:创立初期是为了简化狱吏们繁重的公务而造,对当时的社会进步有积极意义,但未必有利于书法艺术的发展。

2、汉隶:区别于古隶,也就是秦隶,书写更加规范,横平竖直,体现了当时社会的稳定性,借以文字来促进当时文化的发展。

3、八分书:不同于前两种,八分书完全可以说是为了书法文化而创造出的一种艺术书体,时称楷书,也称为“真书”。

-

下面是更多关于八分的问答

隶书分秦隶隶和八分

秦隶指秦始皇时期使用的字。由籀文的草率写法演变的一种字体。

汉代日常应用仍是隶书,但是形体、笔势不断发展。东汉中期出现庄重典雅的新体,熹平四年(公元175年)以新隶体立石经于太学,成为国家的标准书体。

魏以后称为八分。

http://hanyan1974.blogchina.com/3537373.html

答:八分书体是隶书的一种,亦称“分书”或“分。汉末魏晋之际,“八分”这个名称才在典籍中出现。其中晋卫恒《四体书势》曰:“鹄弟子毛弘教于秘书,今八分皆弘法也。”关于八分书体,后世的解释极为繁杂多变,众说纷纭。一种认为八分是在隶书之前,篆书之后,是由篆书向隶书过渡的一种书体,并为王次仲所首创。如唐张怀瓘《书断》引《序仙记》说:王次仲变苍颉书为“八分”,在篆隶之间。另一种认为隶书之后才有八分。如南齐萧子良云:“灵帝时(东汉末年)王次仲饰隶为八分。”是经过有意美化夸张后的隶书。还有人认为八分是由隶书向楷书过渡时的似隶似楷的书体。关于“八分”这个名字本身的含义,也有四种解释法。其一,汉蔡文姬转述她父亲蔡邕的话:“割程(邈)隶字八分取二分,去李(斯)篆二分取八分。”此说经后人考证为伪托;其二,北朝王愔云:“字方八分,言有楷模。”是从字径的尺寸数量上来定名的;其三,唐张怀瓘说:“盖其岁深,渐若‘八’字分散,又名之为八分。”是从字体笔画的向背姿势上来定名的,意思是这种字体就像“八”字的左右两部的姿势走向一样,有相背的规律;其四,宋郭忠恕说:“书有八体,汉蔡邕以隶作八分体,盖八体之后又生此法,谓之‘八分’。”是从书体的数目上来定名的。以上几种说法,一以张怀瓘的解释较为流行。据启功先生考证,当时所谓的“八分”书体,是指的刻在极其郑重的石经碑碣上的字体的浑号。如《古文苑》卷十七,魏闻人牟准《卫敬侯碑阴文》记载:“群臣上尊号奏,及受禅表,并在许繁昌。尊号奏钟元常书;受禅表卫觊并金针八分书也。”《唐六典》卷十亦记载:“四曰八分,为石经碑碣所用。”为什么这种石经碑碣上的隶字又被称为“八分”呢?因为在汉魏之际,民间开始出现了一种笔画便捷,下笔不作蚕头,收笔不作雁尾的新隶字,这种“隶字”,即后世所谓正书(即楷书)的雏形。这是当时的俗体字,汉魏的正式碑版石碣上并无这类字体。所以才把碑碣上的字体称为“八分”,以示区别。它和人们常说的隶字实为一体,只不过称呼不同罢了。随着时代的发展,隶书、八分的内容也有变化。南北朝就称当时的“正书”(即魏碑)为“隶”。如宋赵明诚《金石录》卷二十一载:《东魏大觉寺碑阴》条碑题“银青光禄大夫臣韩毅隶书,盖今(按,指宋代)楷字”。《晋书 八体是隶书种,亦称“分书”或“分隶”。

汉末魏晋之际,“八分”名称才在中出现。

其中晋卫恒《四体书势》曰:“鹄弟子毛弘教于秘书,今八分皆弘法也。”关于八分书体,后世的解释极为繁杂多变,众说纷纭。 在古代所说的“隶书”其实是我们今天所说的“楷书”,古代的“隶书”称“八分”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Tags:八分,隶书、汉隶和八分书(八分体)什么区别?,请问,八分,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