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结局

杨昭,隋炀帝有几个孩子

2020-11-04 13:06结局

简介【杨昭】三个儿子 燕王【杨倓】(母大刘良娣)江都之变中与杨广一同被杀越王【杨侗】(母小刘良娣)即:皇泰主代王【杨侑】(母韦妃)即:隋恭帝 隋炀帝有几个孩子...

【杨昭】三个儿子

燕王【杨倓】(母大刘良娣)

江都之变中与杨广一同被杀

越王【杨侗】(母小刘良娣)

即:皇泰主

代王【杨侑】(母韦妃)

即:隋恭帝

-

下面是更多关于杨昭的问答

的的是隋炀帝的儿子杨昭吗昭(584年-606年),隋炀帝嫡长子,母亲萧,隋恭帝、燕王杨倓、隋皇泰主之父。大业元年(605年)杨昭被立为皇太子。杨昭有三个儿子:燕王杨倓、越王杨侗(皇泰主)、代王杨侑(隋恭帝)。 隋炀帝没有立杨侑杨侑是隋炀帝的孙子,李渊起入长安,让他做了傀帝,后来唐朝建立,就把杨侑给杀了。杨广的太子是杨昭,据说是个很贤德的人,只可惜英年早逝。如果杨昭在,隋朝估计不会亡。杨广统共就三个儿子,除了杨昭,二儿子杨暕,貌似是因为平日里不太安份,所以没被立为太子,后来在大业十四年被杀了。另外有个小儿子也因为隋亡,和杨广一块被宇文化及给杀了。这里也就不得替杨广平反,很多人以为杨广昏溃好色,其实不然。如果杨广真的好色,在位十四年怎么可能只生了一个皇子?(太子杨昭和齐王杨暕是做晋王时,萧王妃所生)隐藏在史书中的线索告诉我们,隋炀帝的一生压根没有时间跟女人谈情说爱。他的精力全部用在他伟大的理想和抱负上,只是他太急功近利,欲速则不达,再加上他太过骄傲,又不把老百姓当回事,所以才落得遗臭万年的下场。其实说心里话,如果杨广能真的好色一点,多生些儿子,恐怕隋朝不会灭亡,至少不会亡得那么快。 元德太子杨昭,母萧皇后,

齐王杨暕,母萧皇后,

赵王杨杲,母萧嫔、

还有一个据说夭折了。 元德太子杨昭,母萧皇后,子隋恭帝杨侑 皇泰主杨侗 燕王杨倓   

齐王杨暕,母萧皇后,遗腹子杨政道   

赵王杨杲,母萧嫔   

第三子早夭(殇子铭 ) 追问
那孙子呢?
追答
太子杨昭的儿子:

燕王杨倓,母大刘良娣。   

越王杨侗(皇泰主),母小刘良娣。   

代王杨侑(隋恭帝),母韦妃。
杨,本名延幼随杨业征雍熙三年北伐,杨业率军攻应等州,延昭为先锋,十年二十九岁,战朔州城下,流矢穿臂,战斗愈勇,终于攻下朔州。其父 死,便担负起河北延边的抗辽重任。雍熙北伐之后,延昭在景州(今河北景县)、保州(今河北安新县)等地抵御辽军侵扰。

宋真宗咸平二年(999年),契丹贵族又一次向宋朝发动大规模军事进攻,宋军节节失利。当时杨延昭正守卫遂城(今河北徐水县东),九月初,辽军攻遂城,杨延昭等人飞书告急,请求增兵为援。河北大将傅潜畏怯不敢出,遂城遂为辽军所困。于是,遂城城小无备,辽军攻围甚急。杨延昭虽指挥部队将他们一次又一次打退,而由于萧太后亲临城下,自执桴鼓督战,矢飞如雨,危势并不稍减。城中守军不满3000,众心危惧,延昭则从容自若,悉发城中居民丁壮登城,被甲执械,日夜护守。一直坚持到十月间。时当初冬,本不甚冷,适值寒潮,气温骤降,杨延昭命城中军民汲水浇灌城墙,一夜之间城墙变得又坚固又光滑,辽军攻城不下,只好绕过遂城进攻别处。这次战役结束后,杨延昭等即威震边庭,人们称杨延昭守卫的遂城为「铁遂城」。宋真宗特意召他询对边策,并称赞他「治兵护塞有父风」。

咸平四年冬,契丹再发兵寇边,杨延昭与杨嗣共守保州,设伏兵于遂城西北之羊山,待辽军攻城,即以少数骑兵自北诱之,且战且退,至羊山下,伏兵四起,尽歼辽军。杨延昭以此功升任莫州团练使,这就是著名的「羊山之伏」,当地居民为纪念这一胜利,因改羊山为杨山,或曰「藏兵山」。

景德元年(1004年),辽圣宗、萧太后率兵大举南侵,一直深入到黄河北岸的澶州,宰相寇准信赖杨延昭等名将,力主抵抗。杨延昭当时上书建议,乘辽兵大举南下之际,出兵取幽、易等州,但宋真宗根本没有挫败辽军的信心,杨延昭的建议没有被采纳。澶渊之盟订立后,杨延昭以为国耻,乃拒绝朝廷「勿伤北朝人骑」之命,与张凝、石普等痛歼辽军游骑不止。及辽军北退又不顾朝廷「勿追契丹」之命,独率所部万骑,进抵辽朝边界,破古城(今山西广灵西南)。景德二年杨延昭升任莫州防御使,并出知保州,后又任高阳关路副都部署,主持河北一线的边防。

杨延昭像他父亲杨业那样智勇善战,能与士卒同甘苦,遇敌必身先士卒而又不居功,深受士卒爱戴,他前后守卫边境20多年,威名也为契丹人所畏,被契丹人称之为「杨六郎」。他死后,河朔之人多望棺而泣,就连敌方契丹人也举哀致敬。有子三人:传永、德政、文广。

杨文广(?- 1074)等又继承其业,继续抗辽。杨氏一门悲壮的抗辽故事,历代流传,至今不衰。

民间广泛流传的"杨门女将"的传说,是以杨业一家忠烈勇武的事迹为基础,逐步扩衍而成的。 隋炀子女(还是把南阳公杨妃都列出来了……毕竟都是隋的儿女啊…… * 元太子杨昭(母萧皇后),早薨,留有三个儿子,燕王杨倓、越王杨侗、隋恭帝杨侑。 * 齐王杨暕(母萧皇后) * 赵王杨杲(母萧嫔) * 南阳公主(宇文士及妻,宇文化及叛后,士及曾求公主再为夫妻,公主不许,出家为尼) * 公主(唐太宗李世民妃)

再具体解释一下杨暕和杨杲吧 杨暕(585年-618年)是隋炀帝杨广和萧后的儿子,封齐王。 杨暕长的很帅,从小被文帝杨坚喜欢。开皇年间,文帝立他为豫章王,邑千户。长大后,精通经史,而且马上功夫了得,史书说“尤工骑射”。初为内史令,仁寿年间拜为扬州总管沿淮以南诸军事。 杨广当了皇帝后,封杨暕为齐王,增邑四千户。暕在大业初年任豫州牧,后转雍州牧,又转任河南尹、开府仪同三司。大业二年太子杨昭去世,杨暕一度被视为继任储君的热门人选,可是暕“颇骄恣,昵近小人,所行多不法”,更因事招来炀帝不满。后来御史韦德裕弹劾杨暕,炀帝命令甲士千余人大举搜查杨暕府第,揭发了暕一些不良的行为,暕此后“恩宠日衰”。 宇文化及在618年杀炀帝时,杨暕及其两个儿子也遇害,杨暕有个遗腹子杨政道,隋朝末年与萧后逃到东×突×厥。 杨杲(?—618年),小字季子。父杨广,母萧贵嫔。 大业九年封赵王。不久授光禄大夫,拜河南尹。杨杲聪敏,美容仪,隋炀帝写的词赋,多能诵之。性至孝,见炀帝不食,亦终日不食。大业十四年(618年),江都政变,宇文化及带人入宫,杨杲时年十二岁,在杨广身旁不停悲号哀哭,裴虔通举刀砍下杨杲人头,血溅帝袍。萧皇后跟宫女、宦官,用木板做一个棺材,把杨广和杨杲,置于西院流珠堂。 杨广(569年618年4月11日),即隋炀帝(604年—618年在,一名英字阿摐,华阴人(今陕西华,隋文帝杨坚与文献皇后独孤伽罗次子,隋朝第二位皇帝。

一、儿子

1、元德太子杨昭,母萧皇后,子:隋恭帝(代王)杨侑、皇泰主(越王)杨侗、燕王杨倓;

2、齐王杨暕,母萧皇后,遗腹子杨政道;

3、赵王杨杲,母萧嫔;

4、第三子早夭(殇子铭 )。

二、女儿

1、南阳公主,母萧皇后,开皇十九年下嫁宇文士及,子宇文禅师

2、杨妃,唐太宗妃,子吴王李恪、蜀王李愔

3、杨广女儿有史可查为两人。《北史》记萧皇后携其孙杨政道及诸女入于突厥,可见杨广另有数女。淮南公主是否为其女,不可考。

Tags:杨昭,杨昭几个儿子,隋炀帝有几个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