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结局
山县有朋,初2上学期第3课中日甲午海战课文
2020-10-31 23:20结局
简介朝鲜是日本发动侵略的突破口,1890日本爆发经济危对开战的要求更加迫切,同年,时任日本首相山县有朋在第一次帝国议会的“施政演说”中抛出了所谓“主权线”和“利益线”的理论,将日本本土作为主权线,中国和朝 初2上学期第3课中日甲午海战课文...
朝鲜是日本发动侵略的突破口,1890日本爆发经济危对开战的要求更加迫切,同年,时任日本首相山县有朋在第一次帝国议会的“施政演说”中抛出了所谓“主权线”和“利益线”的理论,将日本本土作为主权线,中国和朝鲜半岛视为日本的“利益线”,声称日本“人口不足”,必须武力“保卫”利益线,加紧扩军备战。1894年,朝鲜爆发东学党起义,朝鲜政府军节节败退,被迫向清朝乞援。日本认为发动战争的时机已至,向清廷表示“贵政府何不速代韩戡?……我政府必无他意”,诱使清朝出兵朝鲜。清朝派直隶提督叶志超和太原镇总兵聂士成率淮军精锐2000人于6月6日后数日分两批在朝鲜牙山登陆,准备镇压起义,同时根据1885年《中日天津条约》通知日本。6月10日,朝鲜政府和起义军达成了全州和议,清军未经战斗起义就平息下去。6月25日,原定计划的第三批清军在牙山登陆,驻朝清军总数达到2465人。
-下面是更多关于山县有朋的问答
李鸿章对甲午中日战争采取的举措主要分为三个阶段。在战争爆发之前, 由于兵力乏及军械的缺少, 李鸿章极力避战求和; 在战争开始至威海卫战争之前, 由于光绪皇帝的压力及对购买战舰的希望, 李鸿章由避战到主张坚持迎战到底; 在威海卫战争开始至甲午中日战争失败, 由于无法补充新式战舰, 李鸿章最终采取保船之策。一、在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前夕, 李鸿章采取以避战为主的策略 光绪二十年( 1894年) , 朝鲜东学党起义, 朝鲜政府派兵围剿, 然屡屡失败, 不得已向清朝求助。清朝作为朝鲜的宗主国, 也有保护其藩属国的权利, 因此于1894年6月4日, 派叶志超、聂士成率军前往朝鲜牙山。根据1885年«天津条约»规定, 如中日两国向朝鲜派兵, 必先照会另一方, 且具有同等派兵权, 因此, 清朝照会日本。而日本想借此机会进一步染指朝鲜内政, 寻衅中国, 因此, 日本也于1894年6月9日, 统带海军陆战队四百余兵强行进入汉城。 朝鲜内乱平定之后, 日本拒不撤兵, 反而大量增兵。对日本异常举动, 李鸿章有所察觉, 但却极力主张避战之策, “臣久历兵间, 深知时势艰难, 边衅一开, 劳费无已,但便挽回有术, 断不敢轻启衅端。”“日虽竭力预备战守, 我不先与开仗, 彼谅不动手, 此万国公例, 谁先开战谁理诎, 汝勿性急。”李鸿章甚至想借外力以达到重压日本, 从而避免战争爆发, “英使欧格讷日前过天津, 李鸿章与之面商, 请其电英外部劝阻日本派兵, 欧氏允照办。本日, 俄使喀西尼亦过津来晤, 李与之重提前与拉德仁约定彼此不侵高丽地界之事, 告以此次日本派兵太多, 似有别意, 俄切近紧邻,岂能漠视? 嘱其速电该国外部转致辞驻日俄使, 切劝日本与中国约期同时撤兵。喀使以为然, 允将此意电告外部。李鸿章即电知总署, 并谓„素稔日忌英不如畏俄, 有此夹攻, 或易就范‟。”“英驻津领事面见李鸿章, 告以欧格讷已屡电该国外部请劝日本与华同时撤兵, 其外部已令英使与日政府商议, 然均无结果。李鸿章答称, 应请欧格讷再转电英外部, 速令水师提督(指英国远东舰队司令)督带十余艘铁快船径赴横滨, 责日重兵压韩之无礼, 且扰乱东方商务, 与英大有关系, 勒令其撤兵, 再议善后。”由此两个资料可以看出李鸿章想借英国、俄国之力以达到迫日撤军避战的目的。 探析此阶段李鸿章采取此避战之举, 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 此时大多的北洋将士不可倚靠。据史料记载,“初, 鸿章筹海防十余年, 练军简器, 外人震其名, 谓非用师逾十万, 不能攻旅顺, 取天津、威海。故俄、法之警,皆知有备而退。至是, 中兴诸臣及湘淮军名将皆老死, 鲜有存者。鸿章深知将士多不可恃, 器械缺乏不应用, 方设谋解纷难, 而国人以为北洋海军信可恃, 争起言战, 廷议遂锐意用兵。”而当时北洋将士不可倚靠, 作为当时海军提督的丁汝昌有同感, 并有所揭示, “( 光绪) 十四年(1888年) , 定海军经制, 命为海军提督。军故多闽人,汝昌以淮军寄其上, 恒为所制。总兵以下多陆居, 军士亦去船以嬉”。由此可见李鸿章决定避战的原因之一是因为他认为当时的北洋军队将士不能倚靠, 抵抗不了日本军队。 其次, 清军兵力不足。据史料记载, 李鸿章认为“若就陆路而论, 沿海各军将领久经战阵, 器械精利, 操演纯熟, 合计亦仅二万人, 分布直、东、奉三省海口扼守炮台,兵力本不为厚; 若令出境援韩击倭。势非大举不办, 一经抽调, 则处处空虚, 转虑为敌所乘, 有妨大局。从前防俄、防法, 征调添募多至二三十营, 此次外援兼顾内防, 更当厚集兵力, 需饷实属不赀, 应请户部先行筹备的饷二三百万, 以备随时拨。”由此可知, 清朝兵力的缺乏也是李鸿章采取避战的另一原因。 第三, 北洋舰队缺乏船械与日本形成鲜明的对比。据史料记载, “初, 鸿章办海防, 政府岁给四百万。其后不能照拨, 而户部又奏立限制, 不令购船械。鸿章虽屡言, 而事权不属, 盖终不能竟厥功焉。”此文中“不令购船械”源于光绪十三年(1887年) , 户部奏折: “窃计十余年来购买军械, 存积甚多, 铁甲快船、新式炮台业经次第添办, 且外省设有机器制造局, 福建设有船厂, 岁需经费以百万计, 尽可取资各处, 不必购自外洋。迩来筹办海防,固属重要, 而河工臣款, 待用尤殷, 自应移缓就急, 以资周转。拟请饬下外省督抚, 所有购买外洋枪炮、船只及未经奏准修筑之炮台等工, 均请暂行停止, 俟河工事竣, 再行办理”。正是由于停止购船械, 导致光绪二十年(1894年) ,“北洋铁快各舰,堪备海战者只有八艘,余船尽供运练之用”。而日本则“每年必添铁快新船一二艘”。因此,李鸿章认为,中日两国船械形成鲜明的对比,使海上交锋恐非胜算即清军将处于极其不利的境地。 综上所述, 李鸿章在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前夕, 以将士不可依靠、兵力不足及缺乏战舰为由力主对外斡旋以达到避战目的。 二、甲午中日战争开始至威海卫战争之前, 李鸿章主战, 并且比较积极指挥北洋舰队迎战 甲午中日战争开始至威海卫战争之前, 李鸿章开始主战。这点从李鸿章与英使, 俄使的谈话中可以看出。据史料记载: “英使欧格讷来津与李鸿章谈调停中日战争事。欧称, 现奉本国外部电, 以中日战事未便持久, 两有伤损,嘱相机劝解, 是先私意相询如何办法。李答, 事已至此,只有一意主战。欧谓, 恐无把握, 不如早和。继问当如何和法? 李答, 惟先劝两国停战, 再议朝鲜善后事宜。欧云,是又如从前先令撤兵, 再议朝鲜办法, 事必无成, 今要议和, 非允赔兵费不可。李曰: „与其赔兵费, 不如留此费以用兵, 断难依允! ‟欧又云, 两国战久, 于各国商务亦有碍。言毕而去。”另据史料记载“是日( 10 月12日) , 俄使喀西尼到天津, 李鸿章遵旨与谈中日之事。李问, 从前贵国屡言不准他国占据朝鲜土地, 今日本竟占韩境, 贵国应如何办理? 喀谓, 揣我国之意, 现当中日用兵之际, 朝鲜尚未定局, 未便搀越, 暂守局外。如中日议和以后日本仍久踞朝鲜, 俄廷必有办法; 惟中日战争不已,伤损必多, 终必议和, 不若乘此敌未入境之先, 速商停战之法, 惟现在如欲议和, 中国已须吃亏, 然如不趁此了结,将来倭兵再进一步, 贪心更大, 和局更难等语。李答: 议和亦看条款如何, 如吃大亏, 不若久战。”从这两段资料可以看出李鸿章在战争爆发之后原先积极寻求英、俄调停避战转为较为直视战争, 反对妥协议和, 要求一战到底的态度。而李鸿章这一态度的转变也可以直观的反映在他对海军提督丁汝昌的指挥上, 据史料记载, “李鸿章电丁汝昌,令仍统海军大队由威海径赴大同江口一带游巡, 相机击逐倭舰及运兵船”。“李鸿章再电丁汝昌, 命速来津面商赴旅拼战及运送粮械事, 称: „速带六船来沽, 面商往旅拼战、渡兵运粮接济; 成败利纯, 姑不暇计, 尽力为之而已。刻即起碇, 勿迟误。在战争其间, 李鸿章反复电告丁汝昌要严守, 特别是第二个资料, 非常直接指出,不能避战, 应该与日本相拼。从上述几个资料即由李鸿章与外国使者的谈话及他的系列指挥中都可以看出李鸿章在这期间是比较积极地迎战。探析其在这个阶段表现的原因有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 是因为以光绪为首的清政府的压力。中日战争爆发前一个月(1894年6月25日) , 光绪皇帝就对李鸿章避战不满, 要求其采取措施, “寄谕李鸿章: 朝鲜之事, 据现在情形看去, 口舌争辩已无济于事。此前李鸿章不欲多派兵队, 原恐衅自我开, 难于收束, 现倭已多兵赴汉, 势甚危迫。应如何及时措置, 李鸿章身膺重任, 熟悉倭韩情势, 著即妥筹办法, 迅速具奏。”在战争爆发前一天(7月24日) , 光绪皇帝还指示李鸿章, “以„倭人要挟太甚, 但有预筹战备‟, 命李鸿章饬所派各军到防后相机应敌, 毋误事机。并谕„倘有观望不前, 致有贻误, 定将该大臣等重惩‟。”战争开始之后也向李鸿章施以压力,如(8月22日) 光绪帝“谕称: „平壤前敌各军, 到者计及万余, 倭人闻我进兵, 亦屡有添兵北赴平壤之信, 自应迅图进剿, 先发制人。况各军到彼休息业已月余, 后路未到之兵亦应陆续全到, 若迁延不进, 坐失事机, 致彼汉城之路益固, 各处险隘布置益周, 剿办更为棘手。著李鸿章电饬各军统将, 克期进发, 直指汉城, 沿途探听敌踪所及, 或关隘据守之处, 奋力攻剿, 倘敢退缩逗留, 即以军法从事! ‟”在光绪皇帝以军法等系列军事惩处的高压下,李鸿章势必要做出一定的反映, 比如( 8月6日) 李鸿章就致电丁汝昌, “参折甚多, 谕旨极严, 汝当振刷精神, 训励将士, 放胆出力”, 从这一资料就可以明显看出清朝给予李鸿章迎战的压力。 第二, 李鸿章认为北洋舰队可以再添新船, 与日本相抗衡。据史料记载, 驻英龚照瑗曾电告李鸿章, “现有智利头等快舰七艘可购, 阿摩士庄厂新造大快轮在内, 现决意买, „如能办到, 日患早除, 必省兵费, 各国现有我赔日兵费了事私议, 实不忍闻‟。李即转电总署, 并谓: „日恃船多, 横行海面, 添此船必可制胜‟”由此可知, 当时的李鸿章认为添船必定可以与日本相抗衡, 抱有一定的乐观心态, 这也是他较积极迎敌原因之一。 三、威海卫战争至甲午中日战争失败, 清朝处于不利地位, 李鸿章主要采取保船策略 当威海卫南岸炮台失守之后, 李鸿章“电致戴宗骞,嘱令仍与雨亭( 丁汝昌) 和商, 劝其冲出, 设法保船, 则失台之罪, 或可少减。”李鸿章还电谕丁汝昌“无论如何危急, 必不使我舰为敌所得。称: 威海南台既失, 刘公岛及北岸三台万紧, 丁汝昌统带海军各舰, 务当会合张文宣、戴宗骞等尽力拒战。设北台不守, 丁汝昌当照前誓死拼战、船沉人尽之议, 不可稍有退诿; 或带船出口, 尽力轰击, 却回敌船, 则我船之进退自裕。总之, 无论如何危急, 必不使我船为彼所得, 是为至要。”当威海卫北岸炮台失守之后, 李鸿章又指挥丁汝昌, “令其速带船乘黑夜冲出, 向南往吴淞, „但可保铁舰, 余船或损或沉, 不至赍盗‟。”由此可以看出当时李鸿章在威海卫战役中, 采取以保船为主的战略。李鸿章之所以在此阶段采取保船制敌战略, 主要的原因是因为北洋舰队无法再补充新式战舰。李鸿章原来抱希望于购买新舰, 然而此愿望无法实现, 据史料记载, “驻美国等国使臣杨儒奏, 中日开仗以来, 欧美各大邦皆恪守局外公法, 所有军舰不容转售中国, 势难购船, 惟南美小国间思乘时射利, 或以废旧之舰投函求售, 即使购之, 亦无裨军实。张之洞称巴西有二快船可购(此前该督奏请饬购巴西快船) , 无论是否可用, 即现在购得, 其驶抵中国洋面, 极速亦得两月有余, 似属缓不济急。下所司知之。”由此可知, 当时北洋舰队无法再添置新船, 补充实力, 处于极为不利之地位。因此, 李鸿章在威海卫之战前夕就曾指出: “海军现船仅五六只可出海, 未能大战, 致再损失。(出海大战) 必须新购快船到后, 但已订小快船两只为英、德所阻, 智利等船, 尚无定议。”保船战略源于缺少战舰也可以从光绪皇帝的谕旨看出来, 在日寇欲攻击威海卫时就曾寄谕李鸿章: “昨因倭寇欲犯威海, 已谕李鸿章等飞饬严防, 第念海军战舰数已无多, 岂可稍有疏失? 若遇敌船逼近, 株守口内, 转致进退不得, 应如何设法调度, 相机迎击, 以免坐困。著李鸿章悉心筹酌, 饬令海军诸将妥慎办理。威海卫战争失败后, 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李鸿章被任命为议和使者赴马关与日本签订了«马关条约», 宣告清政府在甲午中日战争中的彻底失败。 答案DA项不符号事实,可排除。日本蓄意挑起战争,清政府也不作战争准备直到日本不宣而战才被迫对日宣战,因此选D。 1、日本明治维新,开始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国力日渐强盛,急需对外扩张,来转移矛盾。2、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逐步向帝国主义过渡,纵容日本发动战争。3、朝鲜爆发东学党起义是导火线 朝鲜东学党起义,日本向朝鲜增兵,清政府应朝鲜政府要求向朝鲜派兵镇压东学党起义同时遏制日本,结果中日之间因为朝鲜发生战争就是甲午战争,中国战败割地赔款! 中日甲午战争是19世日本侵略中国和的战争以1894年7月25日(清光绪年,日本明治二十七年)丰岛海战的爆发为开端,到1895年4月17日《马关条约》签字结束。按中国干支纪年,时年为甲午年,故称甲午战争(Sino-Japanese War) 。这场战争以中国失败告终。中国清朝政府迫于日本军国主义的军事压力,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马关条约》。它给中华民族带来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称: 中日甲午战争(日本称日清战争,其他国家称第一次中日战争) 地点: 朝鲜半岛、辽东半岛、山东威海、黄海北部 时间: 1894年7月25日—1895年4月17日 参战方: 大清帝国,日本帝国 结果: 日本获胜,签订《马关条约》 参战方兵力: 清军630,000人日军240,616人 伤亡情况: 清军31,500人阵亡日军13,306人死亡 主要指挥官: 李鸿章丁汝昌,山县有朋伊东祐亨 战争背景日本方面 1868年,日本通过明治维新,“脱亚入欧”,开始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国力日渐强盛。当时的日本,正交叉进行两次工业革命,1888年,日本产业革命出现高潮,因此急需对外的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但日本作为一个岛国,国内本身就资源匮乏、市场狭小,加之国内封建残余势力的浓厚及社会转型期各种矛盾的尖锐,因此以天皇为首的日本统治集团急于从对外扩张中寻求出路。为此,1887年,日本政府制定了所谓“清国征讨策略”,逐渐演化为以侵略中国为中心的“大陆政策”。其第一步是攻占台湾,第二步是吞并朝鲜,第三步是进军满蒙,第四步是灭亡中国,第五步是征服亚洲,称霸世界,实现所谓的“八纮一宇”。而甲午中日战争就是日本实现“大陆政策”前两个步骤的重要环节。中国方面 当时的中国处于清朝晚期,正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沉沦。从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起,清政府中的洋务派掀起了一场“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洋务运动。洋务运动在科学技术(特别是军事技术)方面向欧美看齐,因此清王朝一度出现“同治中兴”的景象。清朝于1888年建立了北洋水师,成为亚洲一个强大的力量,即使欧美列强也放缓了侵略脚步。但清政府并未像日本那样变革国家制度,因此所谓的“中兴”也只是回光返照而已。此时清朝政治十分腐败,人民生活困苦,官场中各派系明争暗斗、尔虞我诈,军队外强中干,纪律松弛。19世纪末的东亚地区,一个是回光返照的老大帝国,一个是喷薄欲出的近代国家,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和日本必定不能避免一战。欧美方面 那时候,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逐步向帝国主义过渡。日本的侵略行径在一定程度上得到西方列强的支持。美国希望日本成为其侵略中国和朝鲜的助手;英国企图利用日本牵制俄国在远东的势力;德国和法国为了趁日本侵华之机夺取新的利益,也支持日本侵略中国。俄国虽然对中国东北和朝鲜怀有极大的野心,但尚未准备就绪,因此对日本采取不干涉政策。列强默许或纵容的态度,成为日本实施侵略计划的有利条件。战前冲突 日本侵略中国是蓄谋已久、准备充分的。早在1867年,明治天皇睦仁登基伊始,即在《天皇御笔信》中宣称明治天皇“开拓万里波涛,宣布国威于四方”,蓄意向海外扩张。1871年,近代中日两国签订了第一个条约《中日修好条规》,第一款就说:“嗣后大清国、大日本国信敦和谊,与天壤无穷。即两国所属邦土,亦各以礼相待,不可稍有侵越,俾获永久安全。”这是一个平等的条约。 但根据日本的大陆政策,日本第一个侵略的矛头就是中国台湾。1872年,日本侵略中国属国琉球,由于清廷的软弱无能,日本于1879年完全并吞了琉球王国,改设为冲绳县。1874年,发生了琉球漂民被台湾高山族杀死的“牡丹社事件”。日本利用清朝官员的糊涂,竟称琉球是日本属邦,并以此为借口大举进攻台湾岛。这是近代史上日本第一次对中国的武装侵略。但当时日本和中国实力悬殊,加上水土不服,日军失利。在美英等国的“调停”下,日本向中国勒索白银50万两,才从台湾撤军。 随后,日本又按照其大陆政策的第二步,开始侵略中国的另一个属国——朝鲜。1876年日本以武力打开朝鲜国门,强迫朝鲜政府签订《江华条约》,取得了领事裁判权等一系列特权。该条约第一条即宣称“朝鲜为自主之邦,保有与日本国平等之权”,公然把朝鲜的宗主国清朝排斥在外,充分暴露了日本并吞朝鲜的野心。1882年朝鲜发生壬午兵变,中日两国同时出兵朝鲜,清军虽然在这次事件中压制住日军,但日本还是如愿取得了在朝鲜的驻军权。1884年,日本帮助朝鲜开化党发动甲申政变,企图驱逐清朝在朝鲜的势力。袁世凯率清军击败了日军,镇压了这次政变。但日本人还是利用了清廷的昏庸同清政府订立了《天津会议专条》,规定中日两国同时从朝鲜撤兵,两国出兵朝鲜须互相通知。这就为后来的甲午中日战争埋下伏笔。两国军备 上述可见,在19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中日冲突中,中方在硬实力上一直占有优势,但朝鲜甲申政变之后十年时间,情况就悄然发生了变化。这段时间,日本一直关注着中国。1890年后,日本以国家财政收入的60%来发展海、陆军,1893年起,明治天皇又决定每年从自己的宫廷经费中拨出三十万元,再从文武百官的薪金中抽出十分之一,补充造船费用。举国上下士气高昂,以赶超中国为奋斗目标,准备进行一场以“国运相赌”的战争。在1890年时,北洋海军二千吨位以上的战舰有7艘,共27000多吨;而日本海军二千吨位以上的战舰仅有5艘,共17000多吨。1892年,日本提前完成了自1885年起的十年扩军计划,到了甲午战争前夕,日本已经建立了一支拥有63000名常备兵和23万预备兵的陆军,和排水量72000吨的海军,超过了北洋海军。日本还出动乐善堂、玄洋社等间谍组织和人员潜入中国,加紧对中国各方面的情报搜集和渗透。而在此期间的清政府,经过数十年的洋务运动,初见成效,开始得意轻敌。又在与西方各国打交道的过程颐和园石舫船。当年慈禧挪用海军公款修建中,认为西方人“并不利我土地人民”,只是想在贸易上占些便宜而已,于是就更加放松了军备意识。北洋海军自1888年正式建军后,就再没有增添任何舰只,舰龄渐渐老化,与日本新添的战舰相比之下,火力弱,行动迟缓。1891年以后,连枪炮弹药都停止购买了。这是因为此时清朝最高统治者慈禧太后为了准备她在1894年的六十大寿,将这些费用来修建颐和园,供自己“颐养天年”了。中日两国的最高统治者—— 慈禧太后与明治天皇相比,对照何其鲜明。这在某种程度上也预示了中国失败的命运。战争爆发 朝鲜的问题是日本发动侵略战争的突破口。1894年,朝鲜爆发东学党起义,朝鲜政府军节节败退,被迫向清政府乞援。日本认为发动战争的时机已至,向清廷表示“贵政府何不速代韩戡?……我政府必无他意”,诱使清政府出兵朝鲜。清政府没有识破这是日本的阴谋,于是派直隶提督叶志超和太原镇总兵聂士成率淮军精锐2500人于6月6日在朝鲜牙山登陆,在此安营扎寨,准备镇压起义,同时根据1885清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李鸿章年中日天津条约通知日本。6月11日,朝鲜政府和起义军达成了全州和议,清军未经战斗起义就平息下去。当时聂士成就向清朝实权人物李鸿章建议迅速撤兵,这样便使日本在朝军队陷于孤立,在国际压力下也会自动撤军。但李鸿章迟疑不决,最终给日本人以可乘之机。 日本得知清廷出兵朝鲜的消息后,欣喜若狂。当时伊藤博文内阁正面临议会的不信任案弹劾,得到此消息后,便全力着手挑起战争。日本政府立即设立有参谋总长、参谋次长、陆军大臣、海军军令部长等参加的大本营,作为指挥侵略战争的最高领导机关。从1894年6月8日起,日本一方面派先遣队700人以保护使馆和侨民为借口,先后在朝鲜仁川登陆;另一方面,日本外务大臣陆奥宗光训令驻朝公使大鸟圭介“得施行认为适当之临机处分”,授权大鸟挑起衅端,找寻借口发动侵略战争。 全州和议达成以后,朝鲜政府要求清日两国撤兵,但清政府要求日本军队先撤兵。大鸟圭介也向清廷驻朝大臣袁世凯口头表示撤兵。然而日本援军反而不断增多,直至10000多人,果然,大鸟圭介开始不断挑衅,一会儿否认朝鲜是中国藩属国,一会儿又提出中日两国一道“协助”朝鲜“改革”内政。中国和朝鲜都严正驳斥和拒绝了日本的这些无理要求。但日方的目的已经达到——它一面使自己的军队以“协助朝鲜改革内政”为名赖在朝鲜不走,一面又拖住了驻朝清军,为战争的爆发创造了条件。同时,日本也终于找到借口,挑起甲午中日战争。 1894年7月期间,日本发动战争的阴谋已经愈发明显,中国国内舆论和清军驻朝将领纷纷请求清廷增兵备战,朝廷里也形成了以光绪帝载湉、户部尚书翁同龢(光绪帝老师)为首的主战派(帝党),然而慈禧太后并不愿意其六十大寿为战争干扰,李鸿章为了保存自己嫡系的淮军和北洋水师的实力,也企图和解。这些人形成了清廷中的主和派(后党)。李鸿章明知日本的狼子野心,却并未认真备战,而是一味寄希望于美、英、俄等欧美列强调停。由于前述的各国利害关系,美、英、俄只是对日本表示“谴责”而已,调停均告失败。 1894年7月23日凌晨,日本军队突袭汉城王宫,挟持朝鲜国王李熙(朝鲜高宗),解散朝鲜亲华政府,扶植国王生父兴宣大院君李昰应上台摄政,并成立以金弘集为实际首脑的亲日傀儡政府。日本嗾使金弘集内阁断绝与清朝的关系,并“委托”日军驱逐驻朝清军。控制了朝鲜政府后,1894年7月25日(农历甲午年六月二十三日),日本不宣而战,偷袭丰岛海面的清军运兵船,丰岛海战爆发。日本终于引爆了甲午中日战争。 1894年8月1日(光绪二十年七月初一),中日双方正式宣战。明治天皇睦仁在宣战诏书中说“朝鲜乃帝国首先启发使就与列国为伍之独立国”,声称其开战原因是“帝国于是劝朝鲜以厘革其秕政……朝鲜虽已允诺,清国始终暗中百计妨碍……更派大兵于韩土,要击我舰于韩海,狂妄已极。”表示其目的是“使朝鲜永免祸乱”、“维持东洋全局之平和”、“宣扬帝国之荣光于中外”,日本的这些无理借口和诡辩之辞都充分体现了这场战争的非正义性质。 中日战争,1894-1895。清政府陆战和均失败,北洋覆灭。聂士成武卫军溃败。清政府被排挤出朝鲜。割让台湾与澎湖列岛。赔偿日本军费2亿两。中国社会彻底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直接导致了之后的公车上书与维新变法。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郁闷要是是我我就不会抄实在不行 明天请假吧汗Tags:山县有朋,1894清政府运兵是从朝鲜撤兵还是增兵?,初2上学
相关文章
随机图文
-
养父大结局,养父苦了一辈子到最后.........
三个家庭组成了一个大家庭,他们陪楼志军一起来到北京,在天安门前拍照片,然后就结束了 养父苦了一辈子到... -
唐嫣个人资料简介,唐嫣个人资料家世背景
唐1983年12月6日[1] 出生于上海市黄浦区籍浙江省宁波市,中地女演员。2006年毕业于戏剧学院表演系本科班。2... -
无心法师演员,无心法师的演职员表
《无心法师》是搜狐和影视联合出品,改编自作者尼罗作品的奇幻剧,由李国立任总监制,林玉芬、高林豹共同执... -
邪恶力量第十四季,现在还有什么app可以看美剧邪恶力量
说明CW认为邪恶力量的受众还是多的一B,12季我觉得挺没意思了,来来回回的和英国佬干,但CW续订13说明哪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