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电影

华语电影传媒大奖,华语电影传媒大奖的进行流程

2020-10-19 05:32电影

简介 华语电影传媒大奖的进行流程...

-

下面是更多关于华语电影传媒大奖的问答

华语电影传媒大奖的评选介绍

1、凡在当年度期间(每年的1月1日至12月31日)在当地(内地台)地区公映的影片,均自动成为华语电影传媒大奖入围影片。

2、华语电影传媒大奖入围影片必须是以华语为主要对白和以中文字幕为主的影片。

3、放映影片必须是片长60分钟以上,一星期售票放映不少于5场。

4、入围影片须符合下列其中三项条件中的两项:

1)导演是在中国(内地、港台)住满七年或持有中国(内地、港台)身份证的中国居民;

2)出品公司是在中国(内地、港台)合法注册的公司;

3)影片幕前及幕后工作人员至少有三分一为中国(内地、港台)居民。

5、最佳新导演资格认定:

1)候选人必须是中国公民,无年龄限制;

2)候选人曾执导并公映过的影片不超过两部(含提名影片),其候选电影必须于参选年度内在内地、香港、台湾三地之一的影院公开售票公映,且满足“三、入围条件”中的所有规则;

3)候选人此前没有在其它影展、电影奖上获得过最佳导演奖项,或者本奖项的最佳新导演奖;

4)候选人执导之电影须为个人导演作品,联合导演不可参选,合导电影不会计算在符合资格的两部电影内;

5)候选人同时有资格参加最佳导演的评选。

6、最佳新演员资格认定:

1)候选人无年龄以及国别限制;

2)候选人在参赛年度之前,未在任何一部公映过的电影中担任主角,或者只在两部影片(含提名影片)中担任配角;

3)候选人没有凭借其上一部电影中的表演获得其它电影展、电影奖的演员奖项;

4)候选人同时有资格参加最佳男/女主角、最佳男/女配角的评选。 每年初,由内地、香港、台湾三地评委分别对上年当地公映的华语片进行投票讨论,在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编剧、最佳新导演、最佳男/女主角、最佳男/女配角、最佳新演员9个奖项中提出3个候选者,即初选内地、香港、台湾三地各有一份提名名单,综合即为首轮提名结果;第二轮评委在每个奖项的首轮提名中选出3个候选者,得到终审候选名单;第三轮评委负责从二轮评审结果中选出每个奖项最终的获奖者。

自2012年开始,各项提名名单由原来的三个增为五个。

华语电影传媒大奖由来自内地、香港及台湾的知名电影文化工作者和影评人共同参与评审,华语电影传媒大奖不采取一般电影奖项通用的报名参选方式,而是规定凡当年公映的所有华语电影作品均自动入围当届候选作品。

该奖每年年初在中国各地举行七场以上评审讨论会,并将评审投票讨论结果公开刊布,对待评审流程相当审慎。

第一轮评审细则

1、最佳奖项部分提名由内地、香港、台湾三地评审团成员组成第一轮评审团,经讨论后投票选出本地区提名名单,得票最高的前三名进入第二轮评选。

2、评选方式:组委会召集各地评委,分别在香港、台湾、广州、北京、上海召开第一轮评审会,向出席评审讨论会的评委发放专门的初选表格,一人一份,多填、复印、遗失、不出席讨论会议者均视为无效投票。

3、内地评委从2008年1月1日到2008年12月31日所有在内地公映的入围影片中,投票选出年度华语电影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最佳男配角、最佳女配角、最佳编剧、最佳新导演、最佳新演员提名各3个;在内地公映的港片或合拍片按香港公映版进行评选,如香港公映版分为普通版和加长版,则以组委会指定为准。

4、香港评委从2008年1月1日到2008年12月31日所有在香港公映的入围影片中,投票选出年度华语电影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最佳男配角、最佳女配角、最佳编剧、最佳新导演、最佳新演员提名各3个。

5、台湾评委从2008年1月1日到2008年12月31日所有在台湾公映的入围影片中,投票选出年度华语电影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最佳男配角、最佳女配角、最佳编剧、最佳新导演、最佳新演员提名各3个。

6、各地区提名名单原则上不超过3个,可以少于此数目,如有成绩特别突出者,可以向当届主席申请增加一个名额。

7、在提名名单内发现有不符合资格候选者,取消其提名资格,空缺由下一位得票最高者补上;

8、综合内地、香港、台湾的提名,即为第一轮提名结果。年度华语电影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最佳男配角、最佳女配角、最佳编剧、最佳新导演、最佳新演员9个奖项的第一轮名单各有9个提名。

终审评审细则

1、从2013年度起,由组委会邀请成立终审评委会,每年从终审评委会邀请评委,组成该年度终审评审团,人数不少于七人;

2、 本届传媒大奖实行票选制,记名投票,每人每项只能投一票,多填、复印、遗失、不出席会议者均视为无效投票;

3、评审团主席由各评审互相推选,得票最高者出任;

4、评审顺序:最佳新演员、最佳女配角、最佳男配角、最佳女主角、最佳男主角、最佳编剧、最佳新导演、最佳导演、最佳影片,共评选出九个奖项最佳名单;

5、 监票人员核对每位评委身份证明,证实无误后宣布评审开始;

6、每个奖项讨论完毕后开始投票;评委在“第一轮”栏目中填写该奖项的个人投票结果,监票人员收集并统计各评委选票,当场统计并公布各奖项候选提名得票数;

7、如出现未过半数的情况,则淘汰得票最低者再进行重新讨论,讨论完毕各评委在“第二轮”栏目中填写投票结果,选出获奖者;

8。如未出现上项情况,擅自填写“第二轮”投票结果者,其填写的“第二轮”内容视为无效;

9、每项投票评出之后,不可修改自己的投票内容;

10、每个奖项只能评出一项最佳结果,不设空缺,评委不可弃权;

11、评委可提出临时动议,但该动议必须获得过半数评委同意方得成立并进行讨论。如评委的动议涉及增补某一奖项的提名人或提名影片,则该动议必须获得超过三分之二评委同意方可成立。再投票采取即席举手方式进行,此项投票只进行一轮,获过半票数支持者获奖,否则视同无效;

12、上项过程由公证人员做笔录,并由提出临时动议的评委签名证实。

第14届华语电影传媒大奖的介绍

华语传媒大奖是由《南方都》于2000年发起办的传媒评选的电影奖项,2014年10月11日在北行第14届的颁奖典礼。这是本奖项首次在首都北京颁奖。本届传媒大奖上,《毒战》《一代宗师》《爸妈不在家》三分天下,其中收获最大的当属杜琪峰,其导演的《毒战》夺得本届华语电影传媒大奖最佳影片的桂冠,而杜琪峰也将最佳导演奖揽至怀中。薛晓璐执导的《北京遇上西雅图》获颁2013年度最受瞩目电影。章子怡凭《一代宗师》中的“宫二”角色第十二度封后,而张家辉继今年香港电影金像奖、北京大学生电影节、上海国际电影节之后,也四度凭《激战》获颁影帝。

第14届华语电影传媒大奖的基本简介

2014年10月11日,第十四届电影大奖(以称“传媒奖”)颁奖礼在京举

“金马宠儿”陈哲艺带着处女作《爸妈不在家》,更进一步,拿到本届传媒奖最佳编剧奖。与陈哲艺是去年金马奖“同级毕业生”的新人郭书瑶,也领到自己的第二个最佳新演员的荣誉。特别提及的是,内地独立电影《美姐》的导演郝杰获得评审团肯定,成为本届传媒奖最佳新导演。王庆祥则凭借《一代宗师》里“宫二”之父“宫羽田”的出色表现,取得最佳男配角奖;杨雁雁依旧以《爸妈不在家》中“母亲”一角获颁最佳女配角奖。

主竞赛单元以外,传媒奖两大特色单元之最受瞩目单元以及百家传媒年度致敬单元,也同时揭晓。薛晓璐执导的《北京遇上西雅图》获颁2013年度最受瞩目电影。黄渤以新一代“悟空”的惊艳之姿,成为最受瞩目男演员;姚晨则因《风暴》的精彩表现,被选为最受瞩目女演员。李治廷则凭借喜剧片《一夜惊喜》喜得最受瞩目殊荣。

香港安乐影业总裁、知名制片人江志强先生,获颁百家传媒年度致敬电影人。而宁浩导演的《无人区》,历经坎坷,终获曙光,也被授予百家传媒年度致敬电影。

北上《毒战》 杜琪峰掌旗

本届传媒奖一役,杜琪峰和《毒战》连续夺下最佳导演及最佳影片两项大奖,颇有为本届传媒奖掌旗之势。《毒战》胜出,实则映射出近年来内地市场与港产影人的共振趋向。《毒战》的突破,是在内地环境下雷区颇多的警匪类型上,颇为难得。

杜琪峰坦言,“国内拍公安电影比较敏感的,我们做剧本困难很多……然后尺度香港跟内地也不一样,但最后我们能通过上映,很感谢大家。希望中国大陆的警匪电影能多一些角度。”

章子怡封后 张家辉登顶

影后之争,也并未爆冷。章子怡再度夺得桂冠,这也是她凭借“宫二”一角获颁的第十二尊奖杯。所谓“念念不忘,必有回响”。章子怡出道十五年,虽获奖不少,但是,像《一代宗师》的“宫二”横扫武林一般,毫无悬念的斩获各家最佳女演员桂冠,当真是业界对她的最重量级肯定。

章子怡谈及这一年的收获,“对于我和宫二这个角色来说,12个奖杯就是一个轮回。无论生活还是事业,我希望开始进入新的旅程,我期待下一个角色”。

章子怡作为华语电影传媒大奖的“推广大使”,今年已是第三次。颁奖礼开始,传媒奖组委会便授予章子怡“华语电影推广贡献奖”。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副总编辑、南都报系总裁曹轲先生代表组委会为章子怡颁奖。

谈及这三年的“大使之旅”,章子怡颇为动情。“这3年里,我不断地学习和理解,什么是华语电影传媒大奖?在过去的几年间……我们走过两岸四地,在不同的场所,结识不同的电影人,这其中有一项感悟,就是为我们所热爱的事业,付出一切都值得……”

张家辉可谓大器晚成,1980年代末入行,绿叶甘草无数,及至新世纪以来,才崭露头角。去年,他同林超贤合作《激战》,他为落魄拳手“程辉”一角疯狂塑身,已成业界佳话。所谓角色“形神兼备者”,此番获奖实至名归。

谈到塑身的“痛苦”经历,张家辉现场开玩笑道,“我现在看到鸡蛋和鸡肉,就快吐了……”谈及内地和香港影人的合作,张家辉坦言,“希望在未来,中国的两岸四地电影人都保持同一步伐,让电影发光发亮吧。”

“五十亿先生”黄渤现场卖票

昨日,承包国庆档的“心花兄弟”宁浩、黄渤双双获得传媒奖肯定。宁浩的《无人区》获得“百家传媒年度致敬电影”;黄渤获颁“最受瞩目男演员”奖。

2007年,《疯狂的石头》在第七届华语电影传媒大奖上连夺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编剧、最佳男配角四项大奖,黄渤同宁浩二人也在那时浮出华语电影业。

如今,七年过去。《疯狂的赛车》《斗牛》《痞子英雄》《黄金大劫案》《杀生》《泰囧》《101次求婚》《西游·降魔篇》《无人区》《心花路放》《亲爱的》……黄渤已然成为“国民范儿”演员,也是最卖座的华语明星。

因此,华语电影传媒大奖特意为黄渤准备了一张“五十亿套票”,由《南方都市报》常务副总编辑崔向红女士亲自颁发给黄渤。

一向鬼马的黄渤,拿到这张套票忽然严肃起来,“这个数字更多代表中国电影市场的增长。几年前,我在华语电影传媒大奖上拿到过最佳男配角奖(《疯狂的石头》)。这个奖杯是个奔跑的小金人,他告诉我要一路猛跑……现在既然拿到50亿,我就慢一点来吧。”

第十三届华语电影传媒大奖的简要介绍

2013年528日,第十三届华语传媒大奖在泉州举行发布会,宣布本届大奖将继章子怡担任推广大使。张雨绮、吴克羣作为发布会特邀艺人嘉宾,联手公布各大奖项的终审提名名单。国产电影《万箭穿心》一举获得最佳电影、最佳女主角、百家传媒年度致敬电影等8个奖项提名,成为本届大奖提名影片中的大热。

2013年8月18日晚,“第13届华语电影传媒大奖”在泉州揭晓,梁家辉、颜丙燕分别凭借影片《寒战》、《万箭穿心》夺得影帝影后宝座,最佳电影由影片《边境风云》获得,高群书导演凭借《神探亨特张》荣获最佳导演奖。梁家辉拿奖后表示希望以后能更多地跟新导演合作;颜丙燕则感慨自己是《万箭穿心》得利最多的人,但影片票房却不如理想。

华语电影传媒大奖的历届回顾

历届华语电影传媒大奖影后及年份届数影作品影后及作品导演及作品2001年第01届梁朝伟《花样年张曼玉《花样年华》李安《卧虎藏龙》2002年第02届葛优《大腕》

胡军《蓝宇》 吕丽萍《谁说我不在乎》

梅艳芳《男人四十》 宁瀛《夏日暖洋洋》

杨德昌《一一》 2003年第03届姜文《寻枪》

黄秋生《想飞》 黄素影《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

李心洁《见鬼》、《想飞》 田壮壮《小城之春》

张作骥《美丽时光》 2004年第04届葛优《卡拉是条狗》

刘德华《大只佬》 章子怡《紫蝴蝶》

张柏芝《忘不了》 路学长《卡拉是条狗》

杜琪峰《PTU》 2005年第05届方中信《旺角黑夜》刘若英《天下无贼》田壮壮《德拉姆》2006年第06届梁家辉《黑社会》张静初《孔雀》顾长卫《孔雀》2007年第07届富大龙《天狗》金雅琴《我们俩》宁浩《疯狂的石头》2008年第08届张涵予《集结号》余男《图雅的婚事》许鞍华《姨妈的后现代生活》2009年第09届范伟《耳朵大有福》周迅《李米的猜想》许鞍华《天水围的日与夜》2010年第10届陈文彬《不能没有你》惠英红《心魔》戴立忍《不能没有你》2011年第11届葛优《让子弹飞》汤唯《月满轩尼诗》姜文《让子弹飞》2012年第12届刘青云《夺命金》叶德娴《桃姐》杜琪峰《夺命金》2013年第13届梁家辉《寒战》颜丙燕《万箭穿心》高群书《神探亨特张》 2014年第14届张家辉《激战》章子怡《一代宗师》杜琪峰《毒战》 2015年第15届秦昊《推拿》赵薇《亲爱的》娄烨《推拿》 历届华语电影传媒大奖获奖之最 获最佳导演奖最多的:杜琪峰(3次)杜琪峰分别于2004年第4届《PTU》、2012年第12届《夺命金》、2014年第14届《毒战》三度获得最佳导演奖。获奖最多的导演(3次)许鞍华2008年第8届凭《姨妈的后现代生活》、2009年第9届凭《天水围的日与夜》获得最佳导演奖,也是唯一一位蝉联两届最佳导演奖的导演,而且是一名女导演,同时还于第9届获得百家传媒致敬电影人奖。获奖最多的男演员(5奖) 葛优2002年第2届凭《大腕》、2004年第4届凭《卡拉是条狗》、2011年第11届凭《让子弹飞》先后三次获得最佳男主角,其中第4届还凭《卡拉是条狗》获得了最佳欢迎男演员金奖、2011年第11届百家传媒年度致敬电影人奖。 获得最佳女主角最多的女演员:章子怡(2次)章子怡先后于2004年第4届《紫蝴蝶》、2014年第14届《一代宗师》两度获得最佳女主角奖。获奖最多的跨界电影人:徐静蕾(4次) 徐静蕾2004年第4届凭《我和爸爸》获得最佳编剧、最佳新导演、内地最受欢迎女演员银奖三项大奖, 同时还获得本届最佳女主角、最佳导演、最佳影片提名;在此之前还于2003年第3届凭《我爱你》、《开往春天的地铁》内地最受欢迎女演员金奖,堪称大满贯获得者。 获得两次奖项的女演员惠英红2004年第4届凭《妖夜回廊》获得最佳女配角奖、2010年第10届凭《心魔》获得最佳女主角奖。陆弈静2007年第7届凭《深海》、2010年第10届凭《一席之地》两获最佳女配角奖。陈冲2008年第8届凭《色戒》获得最佳女配角奖,同时还获得百家传媒年度致敬电影人奖汤唯2008年第8届凭《色戒》获得最佳新演员奖、2011年第11届凭《月满轩尼诗》获得最佳女主角奖。赵薇2004年第4届凭《玉观音》和《绿茶》获得最受欢迎女演员金奖、2015年第15届凭《亲爱的》获得最佳女主角奖

第十三届华语电影传媒大奖的评委名单

焦雄屏

秘书长

虞晓毅 内—

麦家川、吴、虞晓毅

香—

陈志华、马家辉

——

蔡康永、焦雄屏、梁良 内地——

黄府小米、Magasa、木卫二、卫西谛、吴觉人、叶航、虞晓毅、云中

香港——

贾选凝、郑政恒

台湾——

麦若愚、涂翔文、郑秉泓 内地——

阿子、表江、崔峤、大奇特、戴乐、韩松落、胡续冬、黄文杰、李宏宇、连城、麻绳、毛尖、木卫二、Magasa、仁直、沙丹、赛人、沈祎 、石川、苏七七、孙孟晋、桃桃林林、藤井树、图宾根木匠、卫西谛、吴冠平、吴李冰、吴觉人、吴慕清、小昆、妖灵妖、叶航、虞晓毅、云中、赵静、张一谋

香港——

陈嘉铭、陈志华、David、何俊辉、何威、贾选凝、梁嘉信、列孚、陆凌绿、马田龙、祁佳仕、奇利、汤祯兆、王晓龙、一男、张颖锋郑政恒

澳门——

李展鹏

台湾——

陈儒修、黄香瑶、蓝祖蔚、李光爵、梁良、麦若愚、弥勒熊、贫穷男、涂翔文、王清华、游惠贞、郑秉泓

Tags:华语电影传媒大奖,华语电影传媒大奖的评选介绍,华语电影传媒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