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电视剧

李自成电视剧,李自成起义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020-10-15 00:26电视剧

简介成起义到失败的电有王李自成》。该片讲述了闯王李自成本为义军首领,但进北京后只知享乐,放纵手下掠夺,搞的怨声载道,后被独臂神尼(长平公主)所杀的故事。李自成(1606年9月22日—1645年5月17日) 李自成起义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成起义到失败的电有王李自成》。该片讲述了闯王李自成本为义军首领,但进北京后只知享乐,放纵手下掠夺,搞的怨声载道,后被独臂神尼(长平公主)所杀的故事。李自成(1606年9月22日—1645年5月17日),原名鸿基,小字黄来儿,又字枣儿,明末农民起义领袖,世居陕西榆林米脂李继迁寨。童年时给地主牧羊,曾为银川驿卒。

崇祯二年(1629年)起义,后为闯王高迎祥部下的闯将,勇猛有识略。荥阳大会时,提出分兵定向、四路攻战的方案,受到各部首领的赞同。高迎祥牺牲后,他继称闯王。当时中原灾荒严重,社会阶级矛盾极度尖锐,李岩提出“均田免赋”等口号,获得广大人民的欢迎,部队发展到百万之众,成为起义军中的主力军。

崇祯十六年(1643年)在襄阳称新顺王,并在河南汝州歼灭明陕西总督孙传庭的主力,旋乘胜进占西安。崇祯十七年(1644年)正月,建立大顺政权,年号“永昌”。不久攻克北京,推翻明王朝。四月,多尔衮率八旗军与明总兵吴三桂合兵,在山海关内外会战李自成。李自成战败,退出北京,率军在河南、陕西抗击清军。

顺治二年(1645年)三月,大顺军逼走南明将领左良玉,占领武昌,李自成计划乘舟东下,夺取东南作为抗清基地。但大顺军尚未准备充分,清军分水陆两路突然袭来,李自成仓促弃武昌向东南进发。顺治二年(1645年)5月17日,在湖北通城县九宫山遭村民误杀。

扩展资料:

也有说李自成并非败于清朝,而是败于当时肆虐横行的鼠疫。李自成进京前后,北京周边地区流行鼠疫。研究表明,鼠疫每次传到一个新地区时,由于当地人和鼠以及跳蚤都没有抵抗力,其死亡率高、传染性强,死亡率高于50%。

李自成军于农历3月进抵北京,有关文献记载崇祯16年秋鼠疫已出现在北京一带,只因冬天气温低,鼠疫传播变缓,3月春暖花开,桃红杏白,跳蚤、老鼠开始趋向活跃,大规模的鼠疫自然爆发。由于鼠疫的传染死亡率很高,崇祯的御林军短时间内失去战斗力毫不奇怪。李自成因此未遇大战就占领了北京。李自成大军进京后感染了鼠疫,自然战斗力也大减,当然打不过清兵——尽管其数量远低于自己。

并且败兵因此成了鼠疫传染源——文献记载“贼过处皆大疫”。因此李自成虽然此时财雄天下,可以大规模招兵买马,但新兵入伍即染鼠疫失去战斗力,兵力再多也没用,始终无法抵挡清朝的虎狼之师。鼠疫蔓延军营,且长时间无法摆脱,李自成的精神遭受毁灭性打击,因此痛失江山并一蹶不振。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闯王李自成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李自成失败的真正原因 百万大军瓦解于鼠疫

-

下面是更多关于李自成电视剧的问答

《闯王成》(1980) 导演 刘

与李自成相关的《江山风雨情》

造反固然,但是李自成确实没有多少值得赞扬的事情。李自成心胸狭隘,目光短浅,刚占领北京城就大肆挥霍,诛戮功臣,纵容部下为非作歹,自以为是,以为占领了北京就万事大吉了。却不懂得笼络人心,更看不到城外满清已经虎视眈眈,看不清当时复杂的军事形式,妄尊自大,丢了好不容易得来的江山不说,让清军入关,外族入侵,汉民族被大肆屠戮...可以说和吴三桂一样是汉民族的罪人。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简单的说,李自成之所以,原因有三:

第战略上的,崇祯十四年是关键的一年,此前一自成率众从巴西的鱼腹山杀出,进入河南,得牛金星,宋献策,李岩等人,队伍也由几百人一下子发展到百万之众,攻洛阳,破襄阳,大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之势,然而打下襄阳后怎么办,正是在这个战略问题上,发生了致命的失误. 在下一步该怎么走,李自成采取了顾君恩的意见:即先打西安,再攻北京,从而推翻明王朝的战略.可惜,这个战略是错误的,因为首先这个战略没考虑到新兴的清王朝的作用,清王朝从努尔哈赤起已经营了几十年,兵强马壮,后方稳固,进可攻,退可守,是将来的劲敌,显然农民军没意识到这一点,从而在后来吃了大亏.再者,北中国经过长期战乱和受灾,已残破不堪,而且长安也失去了建都的条件,(由于吐蕃的破坏,实际从唐朝后期长安就失去了做为都城的条件,事实上后面朝代没有一个在长安建都的,)其三,江南是明朝的主要赋税来源地,而且也是明的老家,由于矛盾比较小,社会很稳定,老百姓对明王朝有很强的认同感.所以北上并没有点中明王朝的要害,事实是南明王朝的政权还坚持了十八年呢,靠的就是江南的富庶之地.所以说李自成不应该北上,而应该南下.在巩固河南,湖北的同时,扩大地盘,断明军的粮道,东取江南,西取四川,南取湖广,而让明朝做防卫清军的挡箭牌,应学高祖王关中,光武据河内,深根固本以待天下方为上策.待南方平定,再大举北伐,可一战而定.到那时清朝再强大,也不可能灭亡大顺了,最多两者打个平手,各过各的完事.李自成集团主要是由陕西籍的和河南籍的组成,可能是乡土观念重吧,大家都想早点回老家去,因此北上战略受到了大家的拥护,孰不知埋下失败的种子.

第二是政策上的失误,不懂得巩固根据地,建立统一战线,笼络社会中的精英分子,农民军还停留在那种劫富济贫的思想阶段,当时的精英分子无非这么几种人,读书人,有钱人,有名望的人.按马克思主义的说法,阶级矛盾不可调和,实际是可以调和的,毛主席还懂得建统一战线呢,历史也也不乏成功的例子,比如东晋的建立,就是笼络了以王谢为首的士大夫集团才站住脚的,以至于有"王与马,共天下"的说法.至于根据地的建立就更谈不上了,大家想想,从崇祯十四年到十七年,短短三年就经历了成功到失败,可以说时间太短了,形势发展太快了,快得都来不及消化,历史上还没出现过三年就能把诺大一个中国拿下来的事,从根子上来讲,李自成集团还是没摆脱"流寇主义"的思想.以至于失败后,造成的影响很小,大家都知道"反清复明"的口号很响,谁还说过"反清复顺"呢?

第三是当皇帝当的太早了,皇帝当早了只有坏处没有好处,容易处于众矢之的,有了坏事都往你头上推,有了麻烦都找你解决.尤其是在周围还有很多敌人存在的时候.历史上好多人都懂得这个道理,然而李自成不懂.早年周文王三分天下有其二,尚且服事殷,不是他谦虚,而是不到时候.孙权劝曹操当皇帝,曹操就说:"是儿欲使吾居炉火上耶",朱元璋的九字真言中也提到了"缓称王",再看近代,毛主席的"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也是这一思想的延续,邓小平也说,"第三世界的头我们不能当,一当主动就都没了",英雄所见略同,古今一理.而李自成呢,一打下西安来就匆匆忙忙的称帝了,其实当实他控制的只有湖北,河南,陕西三个省,也只是军事占领,从这点来看,李自成实际上是"器小",孔子说,"君子不器",他没能做到这一点.

当然,还有其它原因,比如说骄傲情绪啦,没有诸葛亮式的人物啦,这些都不是主要的,实际北上方针一定,则李自成败局已成. 既使山海关一战不败,那么大顺北有满清,南有南明,西有张献忠,东有吴三桂,即会陷入四面做战的窘境,日子也不会好过,失败是迟迟早早的事,所谓"一招棋错,满盘皆输".说的就是这回事. 《双雄会》 1.农民阶级局限性,拥兵百万,流动作战,没有根据地。2.没有统筹全局的观

念,没有高屋建瓴的政治智慧,没有高瞻远瞩的政治谋划

    进入城,建立大顺,急剧腐化,不得人心,到处搜刮财产,自己的统础不稳,明朝旧官僚不认同他们,老百姓也不再是“开了大门迎闯王”了。

    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和流寇的惯例,使得他们无远见,不懂得笼络明代最大的军事力量关宁铁骑的统帅吴三桂,反而抄其家,虏其妾,使其冲冠一怒为红颜,导致山海关大败。

    张献忠,南明朝廷都与李自成有矛盾,使其兵败后孤立无援。

1.农民阶限性,拥兵百万,流动作战有根据地。2.统筹全局的观念,没有高屋建瓴的政治智慧,没有高瞻远瞩的政治谋划

李自成起义它的参加者都是在天灾打击下无法生存的农民,其行动是破坏社会秩序而不是建立社会秩序。他们善于破坏旧世界,但是却无力建设新世界,所以他们的失败就完全是必然的。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当时正是末期,阶级矛盾日益尖锐,天灾不断发生。明治腐败,农村破产迫剥削日益加重,陕西又逢旱灾,人民无法生活。连续多年闹灾荒,土地都被皇亲贵族、地主豪绅霸占了。千百万农民身上无衣,口中无食,受着统治阶级残酷的剥削和压迫。李自成从小就因欠债被迫给姓艾的地主牧羊。21岁那年,他打伤了地主,逃到银川当一名驿卒。当时,全国到处都有农民起义爆发。1627年,陕北白水县农民王二率领数百农民杀死知县张斗耀,揭开了明末农民战争的序幕。陕北巡抚得报后,因怕受到朝廷怪罪,充耳不闻,起义队伍乘机迅速扩大。1628年,王嘉胤、王大梁、高迎祥和王左卦等纷纷起兵响应。李自成、张献忠约在1630年前后也加入了起义军的队伍。1630年,张献忠在陕西米脂十八寨起义,自称“八大王”。李自成也杀死贪官造了反,在他舅舅高迎祥领导的起义军中当“闯将”。1635年,明朝派洪承畴出陕西,朱大典出山东,两面夹攻起义军。斗争的实践教育了起义军,他们深深感到,只有联合作战才有力量。1635年,各路起义军会师于河南荥阳,共13家,72营,在一起共商对敌之策。

没财。 时运不济,造化弄人,历史有时候有一定的偶然性在对阵满清军队是时遇到迎面沙尘,几十万军队惨败。当然得罪吴三桂也是他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满意请采纳! 没有先进的思想,只有下的改朝换代,这是注定要失败的根本原因然占领了北京,也坐了几天龙椅,在这样的情况下还导致失败,那就是推翻明政权后采取了错误的政策与方略,骄傲自满,迅速地腐化,不仅失去民心,还导致吴三桂完全与新政权对立,纵满入关,军无战心,最后败逃,在九宫山被杀。还是农民对国家对政权的狭隘认识,使其能通过暴力夺取权力,但却没有经验,没有远见卓识来稳固政权管理国家。郭沫若《甲申三百年祭》总结了失败的教训,总之中国历代的农民起义都是家天下的更替,没有抛弃封建帝王意识建立新型国家的理念,怎么也超不出时代的局限。

李自成(1606年—1645年),原名鸿基,明末农民起义领袖,世居陕西米脂李继迁寨。童年时给地主牧羊,曾为银川驿卒。1629年起义,后为闯王高迎祥部下的闯将,勇猛有识略。荥阳大会时,提出分兵定向、四路攻战的方案,受到各部首领的赞同。高迎祥牺牲后,他继称闯王。

当时中原灾荒严重,社会阶级矛盾极度尖锐,李岩提出“均田免赋”等口号,获得广大人民的欢迎,部队发展到百万之众,成为起义军中的主力军。1643年在襄阳称新顺王,并在河南汝州歼灭明陕西总督孙传庭的主力,旋乘胜进占西安。次年正月,建立大顺政权,年号永昌。不久攻克北京,推翻明王朝。四月,多尔衮率八旗军与明总兵吴三桂合兵,在山海关内外会战李自成。李自成战败,退出北京,率军在河南、陕西抗击。1645年5月17日,在湖北通城九宫山元帝庙遭村民误杀。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Tags:李自成电视剧,有没有李自成起义到失败的电视剧,李自成起义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