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山岛是青岛面积最大的海岛,总面积7.66平方公里,岛形狭长。人口最多,现有居民3000人左右;海拔最高,灵山岛是典型的火山岛,火山喷发降落灵山岛砾岩,历经风化剥蚀,形成锯齿状山脊,发育成大小山头56座之多,最高峰歪头山海拔513米,是青岛和中国北方第一高岛,在中国仅次于台湾岛和海南岛,有“中国第三高岛”之称。
观赏理由:自古以来,人们从八个方面十六个字给灵山岛作了高度概括:自然、壮观、洁净、美丽、悠闲、舒适、宁静、安全。灵山岛气势宏伟的高山与面积大小布局的十分合理,完全体现了“海上王国”的真正风韵。天然的钓鱼台布满全岛,形象逼真,美丽壮观,令游人留恋往返。
小管岛位于鳌山卫镇东南海域的小岛湾与崂山湾之间,距陆地最近约3公里,岛长0.95公里,面积0.285平方公里,户籍人数82人,有人口居住的岛屿中人口最少的。岛上草木茂盛,常有候鸟栖息,并生长有耐冬和多种药材。因该岛管竹丛生,又距大管岛不远,故名小管岛,俗称“小岛”,岛西北侧海湾亦因之名为小岛湾。
观赏理由:岛上处处竹影婆娑,青草幽幽,林木参天,岩礁怪奇。风光秀丽,遍布石竹,盛产竹叶茶。岸边礁石秀、奇、怪,堪称“天然的石雕艺术博物馆”;海产丰富,更是垂钓佳地。登临岛上,清晨观日出,堪称胜景。
在即墨市洼里乡东部海面3.5公里处,有一面积为1.4平方公里的东西狭长岛屿,即青岛著名的风景名胜区田横岛。此岛因汉初齐王田横率部在此栖居而得名。
观赏理由:田横岛山清水秀,风光旖旎,至今保留着田横五百义士墓并流传着许多美丽动人的故事。有“螺顶日出”,“龙兵过海”,“横门夕照”等景观及田横像、田横祠、兵马俑、海神娘娘洞、黑木群雕等景点。田横岛石奇水秀,是垂钓、游泳、帆船、摩托艇等海上运动项目的极佳场所。
潮连岛,在沙子口村东南39公里黄海中,距陆地最近点崂山头31.4公里,是由一个大岛和两个小屿组成,总面积0.2580平方公里。该岛西南端有一小屿,与主岛被海水间隔,低潮时则与主岛相连,故名潮连岛。德占青岛后的1899年,在该岛上建有灯塔,至今完好存在。
观赏理由:位于青岛市崂山区潮连岛上的灯塔,始建于1899年,是德国海军在青岛海域建造的规模最大的灯塔,也是黄海海域最早的航标建筑之一,至今仍在发挥作用。
小青岛,面积仅为0.012平方公里,海拔17米。位于栈桥东南,小巧如螺,因其形状如同一把古琴,故又有“琴岛”之称。岛距东侧海岸720米,有长长的海堤与陆地相接。解放后,对灯塔进行了大规模修建,现塔高15.5米,塔身白色,呈八角形,是国内外船只进出胶州湾的重要标志。
观赏理由:小青岛与回澜阁一起,如同青岛湾的两颗璀璨的明珠,光彩夺目。白天,游人在回澜阁上凭栏眺望,观赏小青岛山岩峻秀,红礁碧浪,绿树白塔。夜幕降临以后,塔上的红灯与栈桥上的灯光在碧波上浮动,构成了一幅美妙图画,故“琴屿飘灯”被誉为青岛十大景观之一,被作为青岛市的标志之一。
沐官岛位于胶南市泊里镇棋子湾湾口处,面积约0.36平方公里,岛上有耕地91亩。沐官岛上有一个自然村,有50多户人家,人口有170多人。沐官岛上建有码头,平日里有渡船往来,每逢退大潮时,可以徒步出入海岛。
观赏理由:岛上有甘泉,地处海滨,潮来则隐于水下,潮退则可取用,据说与日照丝山相连,故又名"丝山泉"。岛上还有秦始皇沐浴的遗迹。岛前湾内,查为什河县城,后沉于水中,故当地有民谣"先有什河县,后有日照城"。据说天晴之日,可透过清澈的海水看清海底的村庄等遗迹。
小桥岛,有680平方米。它位于薛家岛东北面,是个没有植被没有居民的岩石岛。
兔子岛:
在王哥庄村东6.7公里,岛呈椭圆形,四周礁石环绕,西坡平缓,土地肥沃,遍生野草,无人居住。此岛较小,似人工堆积土石而成,故俗名“坨子”,又因此岛双峰突起,形似驼背,又名“驼子”。纵观全岛,恰如头南身北的卧兔,故名。
马儿岛:
在王哥庄东16.5公里海中,岛呈狭长形,礁石环绕,嶙峋突兀,东侧有一陡峭绝壁,高18米,颇为壮观。岛上树林稀少,无居民,周围海产品丰富,常有候鸟栖息。因该岛远望似马,故马儿岛。
狮子岛:
在王哥庄村东南9.2公里海中,无居民,周围水域有鲍鱼、海参分布。从大、小管岛上遥望此岛,酷似昂首怒吼的狮子,故名狮子岛。
麦岛:
位于崂山区中韩街道西南海域。1960年修筑连岛公路,成为人工陆连岛。古代,岛上绿草如茵,远望如葱茏麦苗,故名麦岛。另有一说为:明永乐年间,戴氏先祖由河南汝宁徙居平度朱毛,复迁至此定居;于姓于明永乐年间从文登到错埠岭定居,后长支经大尧村到此;明万历年间,蓝姓和王姓又分别从即墨城里十字街和崂山登窑搬到这里,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复姓村落。因村前近海有一岛屿“墨岛”,故名“墨岛村”。清末,定村名为“大麦岛”,以与附近的“王家麦岛”、“徐家麦岛”相区别。
竹岔岛:
又称竹槎岛。位于薛家岛东南海域。因该岛曾长满青竹,多有海岔而得名。
大公岛:
在竹岔岛东南方海中,岛草木茂盛,周围悬崖高耸、岩缝洞穴密布,海中又有鱼、贝、藻类食物,因而鸟类繁多,有100多种,使大公岛成为“鸟岛”。从北面远望此岛,状似伏在万顷碧波上的大龟,故俗称“大龟岛”,后演化为此名。又因位于出进胶州湾航道之要冲,早年间各处船只来岛避风者颇多,故称大公岛。
大管岛:
距陆地最近点返岭村和仰口村皆为7.5公里。因该岛生长翠竹,古代竹的别称为管,故名“管岛”,又为了区别小管岛,故称大管岛,简称“大岛”。
团岛:
原名“坦岛”,在胶州湾口北,是老市区最西端的一个海角,团岛本名“坦岛”,因该岛地势平坦而得名。在青岛话中,人们将“团”念为“坦(tan)”。
来源:青岛潮生活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