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在胡同里的房子就拆了,不是拆迁房管所翻建。
房子有年知道,我家在这住了差不多有70年,听说最初是个小汉奸家里的私产,45年小日本子投降国民党把这个房子没收充公了。成了一个派出所驻地,解放后派出合并也所搬走了,房子交给了第一商业局,做职工宿舍,我父亲就是这样住进来的。
房子一看就是老房,但因为年代太久成了危险建筑物。房管所拆的时候我还真注意看了一些,木头糟了,砖头都因为年头太长成了粉化了,一捏就能掉一块,刨墙的时候拆出来的除了砖头还有好多泥土,施工的人说这是老砖头粉化后变的土。
翻建说来也很简单,旧房直接推倒了,新挖地基,用新砖垒墙,新木头搭梁做屋顶,瓦片也是新瓦。门窗是外观仿木纹的塑钢。
拆的旧料装渣土车,直接就是当建筑垃圾处理。
很多人都说北京胡同里子有多古老,到处都是故事什么的。我觉得挺好笑。。。
这折腾一圈下来,您告诉我,我家这算是当代建筑还是古建筑呢?我是挺失落的,因为我觉得这是在作假,这样做,胡同保护与不保护又有什么区别吗?更可怕的是这样的情况胡同里不止我一家,拿我在的这条胡同来说绝大多数的房都是近十来年间翻建的!!!!房子是胡同的灵魂不是吗!!!
再来说说胡同,我小时候院里可以骑自行车,我就是在院子里学会的骑车,可想当时的院子有多大。那时候胡同里也没现在这么多的房子,院与院虽然挨着,但因为院子大所以房并不像如今这样都连成排了。
我记得很清楚,是文革后下乡的知青返城没地方住,所以才‘跑马圈地’似的在院子里到处盖房,那时候普遍的情况是家里孩子多,那时候一家子少说怎么也得有5~6口人,多的能有十来口子,这么多人住不开也就只能见缝插针,逮个空地就盖房子。地震时在胡同空着的地方又建了很多地震棚,后来这些地震棚也就变成了房子。那时候没城管也没土地管理部门这些,谁建了就归谁,根本就没人管。
但胡同却因此变得面目全非了,那些解放前跑到台湾去或者五十年代移民走的老街坊现在要是回来,肯定认不出如今的胡同,因为变化实在太大了!!!
很多人都说,这都多少年过去了,这些人早就死了吧。不好意思,我认识个街坊家老姐就是这样,她家是55年移民去的澳门,走的时候她6岁,那年我5岁,一零年人回来的时候来我家串门,说的第一句话就是这都哪跟哪啊,我要不进院看房子我都找不着喽,变化实在太大了。
如今北京的胡同大多成了文保区,我觉得还是尽量恢复旧貌的好,比如在自愿的前提下外迁疏散掉一些居民,拆掉那些文革后建的房子,尽量不动或者修旧如旧的保护老房子,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保护和恢复胡同原貌。腾出来的空间补齐厕所燃气管道,这些生活必须设施。让选择留下来的人可以更方便的生活。这样总比破破烂烂的棚户区和名义上的保护要强的多吧。
希望你们所说的保护不是没有一点技术含量的扔哪儿不管,或者是翻新院墙和院门的裱糊工程,面子工程。别拿外地游客当傻子,你骗人家一次很容易,人家不了解实际情况会上当,满怀想象的来北京旅游,一看胡同实际上就是个棚户区,人家上一次当下次还会再来吗?久而久之你这不是擦亮首都金名片而是在搞臭北京啊,前门大街,南锣鼓巷的教训还不够吗。
希望有生之年还能看到我所熟悉的北京胡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