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下面是更多关于铜梁龙的问答

最佳贡献者
2

铜梁龙灯起于唐宋,盛清,当今。其发展经过了火龙、、肉龙三个阶段。 最后形成的肉以彩绘纸粘糊龙身,龙体完整,有骨有“肉”。舞玩时头尾摆动灵活,躯体伸缩自如,内部盏盏灯火映照出金甲赤脊的龙身,熠熠生辉,美观动人。由于肉龙体态长大,舞玩时形如蠕动,故又称“蠕龙”。近几十年来,铜梁龙又在传统肉龙基础上进行了创新设计,集狮头、鹿角、虾腿、鳄鱼嘴、乌龟 颈、蛇身、鱼鳞、蜃腹、鱼脊、虎掌、鹰爪、金鱼尾于龙一身,且将传统闭口龙改制为张口龙,龙口内加做龙舌与口宝。新创的铜梁龙英姿勃发,神威贲张,大有吞 云吐雾、气夺天地之概。

3
铜梁县安居历史文化名镇地处铜梁县北部,位于合川、潼南、铜梁3县交汇地区,距离铜梁县城20公里。同意该保护规划确定的核心保护区用地面积30公顷、控制建设区用地面积50公顷、建设协调区用地面积80公顷。
4
编辑简介  唐朝置县,因东铜梁山而得名。其右梁横亘,形如,每当阳光,石梁呈古

城区一角

铜色,故名铜梁。地处东经105°46′-106°16′,北纬29°31′-30°06′。位于重庆市西北部,四川盆地东南,川中丘陵与川东平行岭谷交接地带。东南临璧山县,西接潼南、大足县,南毗永川市,北连合川市。县境东西最大距离48公里,南北最大距离62公里。总面积134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6651公顷。二OO七年九月四日,县城经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命名为国家卫生县城。

编辑本段历史沿革  1976年春,"铜梁文化"遗址的发现,证明2万年前的旧石器晚期已有人类居住。县城凤山公园博物馆内陈列有更新世纪石器、殷周方鼎和恐龙化石,被中国科学院命名为"铜梁文化"。春秋战国时,先

铜梁县

为巴国的垫江属地,后属秦。历汉至唐为合州的石镜县辖地。唐武周长安四年(704年)始建县,以境内有"小铜梁山",命名铜梁县。唐开元二十三年(735年)割石镜之南、铜梁之东置巴川县;唐乾元年(758年)分巴川县置大足县;元至元十七年(1280年)废巴川县入铜梁县;明成化十七年(1480年)划铜梁县、遂宁县部分地置安居县。清康熙元年(1662年)撤铜梁、安居二县地复置铜梁县,属重庆府。六十年(1721)将原铜梁、安居二县划出置铜梁县。1912-1928年铜梁仍属重庆府。1929年铜梁直属四川省政府。1935年改属四川省第三督察区后改为永川专区。1949年后,隶属川东行政公署璧山专员公署,1951年属江津专区,1981年属永川地区;1983年随永川地区划归重庆市。县城距重庆市103公里,渝遂高速通车后只有52公里。县人民政府驻巴川街道。

  1937年“七七事变”后,国民党政府从南京大撤退,黄埔军校校本部奉命西迁成都。西迁途中,曾设校在铜梁,从铜梁走出了6500多名黄埔军校毕业学员奔赴抗日前线!黄埔军校永远是人们心中的丰碑,激励着每一代热血青年。曾是黄埔校址的铜梁,已经铭刻在无数黄埔人的心里。每个铜梁人,都无不为此而感骄傲。

编辑本段地理环境  铜梁地处渝西丘陵与渝东平行岭谷交接地带,地貌多姿,地势西

铜梁县本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数据为准。

南高、东北低,地形以丘陵为主,东南部有毓青山和巴岳山东西对峙,境内最高海拔902米,最低海拔185米,森林覆盖率33%。县内主要有涪江、琼江(又名大安溪)、小安溪、平滩河、久远河和淮远河六条主要河流,简称“一江两溪三河”,以及大小支流245条,属嘉陵江流域,总属长江流域。

  全县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量为4.88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为5925万立方米,过境水资源量为197.12亿立方米。境内拥有矿产资源26种,主要有天青石、煤、石灰岩、页岩、石英砂岩、陶瓷土和地热等。

  铜梁属亚热带气候,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7.8℃,历年平均降雨量1075毫米,年平均空气相对温度82%,年平均无霜期225天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5
铜梁人,头顶天,活跃天下比真龙!
6
你们都是铜梁人吗?我也是

过年过节都会舞龙
7

龙灯是一种古老的汉族民间艺术,始于名菜。彩扎的龙和灯,又是以龙和灯为道具的舞是集舞蹈、音乐、美术、手工艺品为一体的铜梁龙间综合艺术。传说龙能行云布雨、消灾降福,象征祥瑞,所以以舞龙的方式来祈求平安和丰收就成为全国各地汉民族的一种习俗。铜梁龙的特征可归纳为大、长、活三个字。大不仅指体形,且指造型夸张,美工上集国画、素描、剪纸、刺绣等技巧为一体,并参考戏剧脸谱的描绘手法,彩笔走脊、描箸,着重突出龙的气质,使其神采丰腴、气势磅礴。龙身长一般在24节左右,比例适中,舞动灵活“活”是说舞龙操作中引入机械原理,研制出手摇、发条、电动等各种方式,使龙腾跃翻卷更加灵动潇洒,活灵活现。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