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阳巴山舞因为本质上是激起人们原始心底的一种呼唤,因此,一经问世便深受青睐。老年人奉为瑰宝,青年人视为爱物。《人民日报》海外版撰文指出:“当众多的进口娱乐性舞蹈风靡一时之际,重山叠峰中的巴山舞却占据了那么多朴实的心灵,这种文化景观,带给人们许多思考,至少,它开拓、展示了一片独特的审美领域。”从跳丧到长阳巴山舞,是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一次有益尝试。巴山舞大胆地把跳丧从死人那里解放出来,变祭礼性舞蹈为群众自娱性舞蹈,赋予它新的生命。 结构注重经典性 在结构上,它打破原始跳丧许多旧程式和流行区域的界限,吸取各地精华,通过提炼实行综合利用,重新结构而成,组合成“百凤朝阳”、“半边月”、“四合”、“风摆柳”、“双龙摆尾”、“喜鹊登枝”等八个舞段。其动作姿态各异,但都具有身体上下颤动和胯部左右摇摆的特色。土家风俗原有“女人跳丧,家破人亡”的禁忌,但巴山舞适应自娱性集体舞蹈的特点,要求男女成双成对,男女动作略有区别,这不仅使舞蹈气质发生了新的变化,而且增加了新的色彩。 配乐注重时代性 巴山舞在音乐上为去其丧味,只保留了原始跳丧鲜明的节奏和有特色的鼓点,选用了当地人们所熟悉的与舞蹈情绪相吻合的山歌、民歌为基调,适当加以发展,并加进了弦乐伴奏,舞蹈音乐仍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地方色彩。 编创注重娱乐性 巴山舞的编创把握住群众自娱性舞蹈所具备的群众性、科学性、自娱性、随意性的基本特征,所以它来自民间,又回到民间,像早春的燕子飞旋在千家万户,像七彩的阳光融进了新婚的洞房,像熊熊的篝火,燃旺了土家的欢乐,而且正如一位舞蹈学教授预言的那样:“巴山舞或许会作为富于民族特色的集体娱乐舞蹈,而与世界优秀的民族娱乐舞蹈媲美。”http://baike.baidu.com/view/160020.htm
-下面是更多关于巴山舞的问答
发布于:2020-08-28 07:13
浏览了 61次
1
巴山舞于素有歌舞之乡的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是在土传统民间歌叶尔嗬”的基础上发展创新而来的 一种民族舞蹈。 主要特点 长阳巴山舞自落地以后,就有广泛的群众性,为广大群众所接受并传承。经过专业工作者的发掘,加工,推广,更是把其强大生命力给绽放出来,表现出特有的色彩。 具有广泛适应性
最佳贡献者
2
“长阳巴山,一经问世便深受青睐。老世为,青年人视为爱物;像一从土家山寨吹进县城,甚至涉足到现代舞厅,大有与外来“迪斯科”“摇摆舞”一争高下之势。《人民日报》海外版撰文指出:“当众多的进口娱乐性舞蹈风靡一时之际,重山叠峰中的巴山舞却占据了那么多朴实的心灵,这种文化景观,带给人们许多思考,至少,它开拓、展示了一片独特的审美领域。”
3
覃发池,男,湖北长阳人。中国舞蹈家协会会员。中央电视台《东方之子》人物,曾任长阳歌舞团团长、文化馆馆长。
被誉为:“长阳巴山舞”之父。4
夜幕刚临,长阳广场上就有许多人舞。他们轻快动着脚步,灵活地摆动着手腕美地扭动着腰姿。他们有的穿着土家族的服装,像仙女下凡一样。这就是长阳巴山舞。长阳巴山舞是由土家族人喜闻乐见的民间古老的“跳丧”并经覃发池爷爷收集整理、改编创新而发展起来的。它由“巴山摇”、“半边月”、“四合”、“风摆柳”、“双龙摆尾”、“喜鹊登枝”等六部分组成。起动作姿态各异,但都具有身体上下颤动和胯部左右摇摆的特点。现在长阳巴山舞已被称为“东方迪斯科”。 长阳巴山舞像是早春的燕子飞旋在千家万户,像熊熊的篝火燃旺了土家人的欢乐。我们要认真学习长阳巴山舞,让土家儿女世世代代传丞下去。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5
从到长阳巴山舞,是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一次尝试。巴山舞地把跳丧从死人那里解放出来,变祭礼性舞蹈为群众自娱 性舞蹈,赋予它新的生命。在结构上,打破原始跳丧许多旧程式和流行区域的界限,吸取各地精华,通过提炼实行综合利用,重新结构而成,组合成“巴山摇”、“半边月 ”、“四合”、“风摆柳”、“双龙摆尾”、“喜鹊登枝”等六个种类。其动作姿态各异,但都具有身体上下颤动和胯部左右摇摆的特色。
土家风俗原有“女人跳丧,家破人亡”的禁忌,但巴山舞适应自娱性集体舞蹈的特点,要求男女成双成对,男女动作略有区别,这不仅使舞蹈气质发生了新的变化,而且增加了新的色彩。巴山舞在音乐上为去其丧味,只保留了原始跳丧鲜明的节奏和有特色的鼓点,选用了当地人们所熟悉的与舞蹈情绪相吻合的山歌、民歌为基调,适当加以发展,并加进了弦乐伴奏,舞蹈音乐仍具有浓郁的民族 特色和地方色彩。6
巴山舞起源跳丧舞丧舞又叫跳撒叶尔嗬、跳丧鼓土家族古老的丧葬仪式歌舞。据有关史料记载: “家有亲丧,乡邻来吊,至夜不去,曰伴亡。于柩旁击鼓,唱俚歌哀词。”这种祭祀歌舞, 在古代巴人之后裔土家族的聚居区,世代沿袭,千古不绝。无论哪家死了老人,村民们闻讯而至,通宵达旦。这巴山舞叫做“人死众家丧,一打丧鼓二帮忙。”“打不起豆腐送不起情,跳一 夜丧鼓陪亡人。”在死者面前高歌狂舞,是土家人祭奠亡人、安慰生者的一种特殊方式,同时也是土家人对死亡的一种特殊理解。 跳丧有歌有舞,舞的成分更重。整个舞场均随掌鼓人的鼓点和唱腔随时变换曲牌、节拍和舞姿。当唱到感情交融时,掌鼓者还会时而绕开鼓座加入舞者行列,时而用鼓锤在鼓上敲击节拍。跳丧从音乐、舞蹈到歌词内容,少有悲沉之感,音乐高吭欢快,舞步健美勇武。 但这种民间艺术形式只能在死了老人的特殊场合下才出现,它的表演、表现范围受到了很大局限。对于这种优秀的民族民间艺术形式,不能广泛地进行表现和传承,民间舞蹈工作者覃发池看在眼里,急在心里,20世纪80年代,覃发池等民间舞蹈工作者对这个优秀的民族民间艺术形式进行了大胆地创新,编制出一套适合于群众自娱自乐的广场舞蹈。 巴山舞由此正式走向世界。 长阳巴山舞自落地以后,就有广泛的群众性,为广大群众所接受并传承。经过专业工作者的发掘,加工,推广,更是把其强大生命力给绽放出来,表现出特有的色彩。 具有广泛适应性 长阳巴山舞因为本质上是激起人们原始心底的一种呼唤,因此,一经问世便深受青睐。老年人奉为瑰宝,青年人视为爱物。《人民日报》海外版撰文指出:“当众多的进口娱乐性舞蹈风靡一时之际,重山叠峰中的巴山舞却占据了那么多朴实的心灵,这种文化景观,带给人们许多思考,至少,它开拓、展示了一片独特的审美领域。”从跳丧到长阳巴山舞,是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一次有益尝试。巴山舞大胆地把跳丧从死人那里解放出来,变祭礼性舞蹈为群众自娱性舞蹈,赋予它新的生命。 结构注重经典性 在结构上,它打破原始跳丧许多旧程式和流行区域的界限,吸取各地精华,通过提炼实行综合利用,重新结构而成,组合成“百凤朝阳”、“半边月”、“四合”、“风摆柳”、“双龙摆尾”、“喜鹊登枝”等八个舞段。其动作姿态各异,但都具有身体上下颤动和胯部左右摇摆的特色。土家风俗原有“女人跳丧,家破人亡”的禁忌,但巴山舞适应自娱性集体舞蹈的特点,要求男女成双成对,男女动作略有区别,这不仅使舞蹈气质发生了新的变化,而且增加了新的色彩。 配乐注重时代性 巴山舞在音乐上为去其丧味,只保留了原始跳丧鲜明的节奏和有特色的鼓点,选用了当地人们所熟悉的与舞蹈情绪相吻合的山歌、民歌为基调,适当加以发展,并加进了弦乐伴奏,舞蹈音乐仍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地方色彩。 编创注重娱乐性 巴山舞的编创把握住群众自娱性舞蹈所具备的群众性、科学性、自娱性、随意性的基本特征,所以它来自民间,又回到民间,像早春的燕子飞旋在千家万户,像七彩的阳光融进了新婚的洞房,像熊熊的篝火,燃旺了土家的欢乐,而且正如一位舞蹈学教授预言的那样:“巴山舞或许会作为富于民族特色的集体娱乐舞蹈,而与世界优秀的民族娱乐舞蹈媲美。”
7
跳丧舞是土家族在老人死后,对亡人的歌舞活动。家人的跳丧舞的内容、形式和特点中,可以反映出土家族豁达、开朗的人生态度和土家人刚劲、勇猛、爽朗的民族心理特征和性格特点。关键词: 土家族;舞蹈;心理特征中图分类号: C955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027/YC-(2005)02-0062-03
一跳丧在我国分布广泛,形式多样,特点各不相同。然而,土家族丧却更有其独有的特点。土家族跳丧舞是长阳、五峰、巴东、建始、恩施和鹤峰交界地区的土家族人,在老人(特指上无老人、下有子女的老人病故,称之为“老人”)死后,对亡人的祭奠歌舞活动,其名称各不相同,有“打丧鼓”、“跳丧鼓”、“撒叶儿嗬”、“撒儿嗬”、“三爷活”、“伴亡”、“陪亡”、“闹灵”、“闹丧”等。跳丧舞的表演,一般由两人或四人在棺材前对舞,在跳至高潮时,也有少则百人,多则几百上千人参加进来跳丧的。其演唱形式是一人击鼓领唱,众人跟着随和。跳丧鼓舞的鼓点子和舞蹈动作很有特点,巴东的鼓点子是3/4节拍,建始是2/4节拍,巴东跳丧舞的舞蹈动作最突出的特点是四大步,跳舞时除双膝不断地上下颤动外,胯部左右摆动幅度大,上肢随胯部的摆动在胸前晃动。来凤、建始的跳丧鼓腿部动作多为大八字步蹲着前行,每一步都用脚掌着地。跳丧舞的花样很多,如“燕儿含泥”、“猛虎下山”、“犀牛望月”、“凤凰展翅”、“四人穿花”、“雪花盖顶”、“怀胎歌”、“摇丧”,以及将各套动作组合后而形成的“四合一”固定格式等。土家族之所以要为故去的“老人”举行跳丧活动,是因为土家族认为,亡去的老人上无老人、下有子女,自己的一身已尽职尽责,到年老故去,是人的自然规律,是走“顺头路”,是每一个人都要经历的必由之路,因此,这是一种“喜事”。又因土家族将结婚生子也叫做“喜事”,故将走“顺头路”的老人的去世称为“白喜事”。正因为是“喜事”,所以,就要庆贺热闹。土家族地区的老人去世后,人们常会说:“今晚要去热闹一晚歇”。在热闹中的跳丧舞中,有一句唱词这样唱到:“老倌死了好有福,睡了一副好棺木”,即表达出对老人自然死亡和回归自然的良好心态。所以,就从民间舞蹈——巴渝舞中,经逐步发展而成,直到跳丧。巴渝舞是土家族早期的民间舞蹈,有豪爽、洒脱和自娱自乐的特点,土家族的跳丧从中吸取精华,将民间欢快的舞蹈改造和发展而成为悼念亡人的舞蹈活动,在追忆亡人的夜晚,口唱跳丧歌(除了传统的段子外,还包括“风流歌”,即情歌等)、脚蹋跳丧舞,通宵达旦都载歌载舞,好不热闹,以此庆贺亡人的“顺头路”和回归自然。正是因为这种良好的心态,才使得他们对人的生老病死和死后回归自然有着正确的理解,因而将丧事当作“喜事”办。又因为是“喜事”,不但丧家非常重视,而且亲朋好友和附近的村民,特别是邻居也极为重视。《长乐县志.习俗》中记:“家有亲丧,乡邻来吊,至夜不去”。在民间,有这样的俗语:“打不起豆腐送不起情,打一夜丧鼓送人情”。在跳丧的歌词中,有这样一个段子:“小伙们喜欢打丧鼓,老头们喜欢煎豆腐,半夜听到鼓声响,不管哪方我都去,没有豆腐去送礼,打一夜丧鼓去碰场”。这是乡邻对丧家丧事高度重视的反映,也是土家族心胸开阔、性格豁达的反映。在土家寨子里,只要哪家出现了丧事,相邻们都纷纷前去帮忙、或吊丧,无论平时关系亲疏,也无论平时有无矛盾、仇恨,这一切都被抛到了脑后,只是一心一意地替丧家着想,故在土家族地区有“生不计死仇”和“人死众人哀,不请自就来”的说法。所以,前来参加跳丧的人中,不但有平时关系好的人,也有关系不好的人,甚至包括近日的冤家和往日的情敌,他们有的携酒带肉而来,有的凑钱凑米而来,有的送白菜、萝卜、豆腐,有的空手而来,为的是把丧家的丧事办好。总之,跳丧舞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特点突出。二我们从跳丧的这些内容、形式和特点中,不难发现土家族具有诸多的性格特点和心理特征。第一,从跳丧的内容看,反映了土家族豁达、开朗的人身态度。从跳丧的内容看,无论是从其唱词还是其动作等方面来看,它包括了土家族历史变迁中的迁徙、征战、战争、打猎、生产、生活等诸多方面的内容。这些内容,既体现着土家族的历史发展和变迁,也反映出土家族将这些内容运用于丧葬活动中的豁达、乐观态度。土家族对于正常死亡的人(有别于非正常死亡者,即:摔死、被枪炮打死、妇女难产而死、未成年而死等),将丧事当作喜事办,还要载歌载舞,热闹非凡,反映了土家族豁达、开朗的生死存亡观和人生哲学。他们不畏惧死神,不怕死神的降临,当死神来到的时候,他们就勇敢地面对,勇敢地迎接,认为这是人类和自然共有的规律,是自然现象,是走“顺头路”,就一定要跳“撒尔嗬”。这是由这个开放的民族和这个民族的开朗性格所决定的。土家族是一个很开放的民族,且具有开朗的性格。我曾经在土家族地区生活过,所见所闻,感觉到土家族人都十分开放,他们的婚姻常常以歌为媒,放开嗓子对唱山歌,通过对唱山歌,将自己的所喜、所爱、所求倾诉给自己最心爱的人。他们在表述自己的爱意的时候,没有遮掩,没有封建的礼教束缚,想爱就大胆地爱,不仅窃窃丝语,而且大胆地唱,大胆地爱,这在旧中国的礼制下,不可谓不开放了。同时,土家族还具有豁达、开朗的民族性格。土家族人性格豪爽,不斤斤计较,心胸开阔、大度,与人为善、乐观向上。我曾经在长阳土家族自治县都镇湾镇工作过,也曾经到过资丘等地,那里是土家族聚居的地方,那里的土家族都具有这些性格特点。他们的这种性格特点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能体现出来,哪怕是面临着死亡,也都能保持乐观的态度,对于走“顺头路”的老人的去世,都将丧事当成喜事办,而不是一味地沉浸在悲痛之中。所以,笔者认为,土家族的跳丧活动中,包涵了土家族豁达、开朗的民族性格和人身态度。第二,从跳丧的动作看,反映了土家族刚劲、勇猛、爽朗的民族心理特征和性格特点。据长阳县博物馆馆长戴曾群先生对跳丧动作的研究,跳丧的舞蹈动作大致可以概括为曲、颤、稳、靠、转、活六个字。我们对这六个字进行分析,亦不难发现土家族的多种心理活动和性格特征。曲,即身体弯曲的姿态。表演者总是保持一种八字步弯腰、弓背、曲膝。反映在舞蹈中即为腿部半蹲和上身略向前倾的姿势。这种动作姿势可能与巴人的虎图腾有关。“曲”这个动作的本身和其表现的象征性意义,就具有了刚劲、有力、勇猛的特点,这些动作所具有的这些特点并不是舞蹈动作本身所具有的,而是这个民族心灵深处的内在心理特质的外在表现,是其心理特征和性格特点的反映。颤,即在跳丧时,根据音乐的节奏,双膝上下来回地颤动。这是跳丧舞的重要特点之一。这一特点也与老某些动作姿势相似,亦是巴人及其后裔土家族虎图腾崇拜的反映,和其内心心理活动的结果,表现了刚劲、勇猛的性格特点。靠,即表演者与表演者之间的动作协调和衔接的灵活和运用自如。民间有俗语说:跳丧舞是“绕身而舞,贴身而过”,也有的说跳丧舞是“会打丧鼓的肩靠肩,不会打丧鼓的转圈圈”,舞者围在亡人的棺材前,在迈着刚劲、有力、洒脱的步子的同时,又结构紧严、严密,使得这个舞蹈在洒脱而又紧密,在粗放中而有细腻的过程中完成。稳,即在舞蹈动作完成过程中的稳健。在跳丧舞的整个舞蹈过程中,特别是在步伐上,这种稳健表现得尤为明显。这种稳健的动作,与土家族质朴的心理活动和性格特点密不可分。土家族的性格“悍而直”(《鄂西少数民族史料辑录》第376页),“性犷而悍”(《中华全国风俗志》上篇,卷五),《宜昌府志》也说土家人“沿蛮旧习,犹有悍风”。我们从土家族的跳丧节奏和其稳健的步伐中,均不难发现其“悍而直”的性格特点。转,即在时而向左,时而向右的转圈过程中,表演者所表现出来的稳健与灵活。这是土家族豪爽、爽朗和内心、心理豁达等心理活动的重要表现。活,即舞蹈动作和舞段衔接的灵活性。在跳丧过程中,在停放亡人的棺材前,在面积很小的范围内,几个跳丧者手舞足蹈,来回穿梭,既刚劲有力,又节奏有序,表现得十分机动而又灵活,给人以明快和美的感受。这也是土家族豁达、爽朗等心理特征的具体体现。第三,从跳丧的来源看,更是土家族心理特质的直接反映。根据我们对跳丧舞历史的研究,跳丧舞与巴人图腾“白虎”,与两千多年前的巴人舞,与后来的巴渝舞、摆手舞、巴山舞等都有直接的关系。巴人的图腾是白虎,虎是以勇猛、刚强、刚烈著称的,而跳丧舞中,既有模仿虎的动作姿势,也有模仿虎性格的强劲、有力、勇猛的内在气质,从而使跳丧舞的整个节奏都强劲有力,犹如猛虎下山。因此,跳丧舞不但与巴人图腾有关,更是巴人图腾的反映,是巴人和土家族人崇拜白虎的结果。跳丧舞还与巴渝舞、摆手舞、巴山舞有着直接的关系。巴渝舞的文献记载始见于汉代,据《晋书.乐志》载:“汉高祖自蜀汉将定三秦,阆中范自率賨人以从帝为前峰,及定秦中,封自为阆中侯,复賨人七姓。其俗喜舞,高祖乐猛锐,数观其舞,后使乐人习之,阆中有渝水,因其所居,故名'巴渝舞'”。巴渝舞是古代的战舞,或者说军乐舞,在当时的賨人国都非常流行。而賨人就是古代巴人的一支,所以,其舞被称为巴渝舞——賨人时代的宫廷舞。《隋书.音乐志》载:“盖汉高祖自汉中归,巴渝之兵,执仗而舞也”。《晋书.乐志》亦载:“巴渝舞,舞曲有矛渝本歌曲,安弩本歌曲,安召本歌曲,行辞本歌曲”四篇,舞曲中有“矛渝”和“弩渝”,说明了巴渝舞包含了战舞的内容,或者说是从战舞发展而来。而跳丧舞是在巴人战舞即巴渝舞的基础上,对其改编加工,用于悼念和祭奠亡人时的舞蹈,它继承了巴渝舞的某些风格,如舞蹈动作和某些曲目、节奏等,都是从巴渝舞发展而来的。可以说,巴渝舞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形成了跳丧舞,跳丧舞是由巴渝舞发展而来。跳丧舞与摆手舞也有关系。在鄂西土家族地区流行有“北跳丧,南摆手”的习俗,即在南部地区流行摆手舞,亦为民间舞蹈。摆手舞的主要动作是脚踏、摆手、弯腰,摆手时为同边摆手,且稳重、雄健、有力等。这些特点与跳丧中的舞蹈动作有很多相似之处。不少研究舞蹈的同志已有这方面的研究,大多认为跳丧舞与摆手舞的关系密切,是由摆手舞发展而来,这已在学术界得到认可。跳丧舞与巴山舞的关系更是众所周知,巴山舞是由当今长阳土家族自治县的覃发池等人对跳丧舞进行研究、发展和改编而来,这里不再累述。我们从跳丧舞的历史源流中,无论是从图腾崇拜,还是从巴渝舞、摆手舞、巴山舞等与跳丧的关系来看,跳丧与它们之间的关系都是十分密切的,都有着渊源和承袭的关系,跳丧在继承这些传统文化的同时,又对其发展、改编,从而将这个民族内在的,同时又是最高心理境界的,并被视为“神”的那部分内容——图腾,与賨人时代的宫廷舞——巴渝舞、与土家族的民间舞蹈——摆手舞、巴山舞有效地结合起来,从而创造出独具特色的跳丧舞。无论是从跳丧的内容还是形式来看,都将上述几个部分的内容进行了有机的结合,这种结合,既有形式上的动作、姿势等方面的结合,更是巴人和土家族心理特质的内化和外化的结果,是其心理活动的外在表现。因而也体现着土家族他们的这些心理素质和人生态度,既是土家族追求积极人生和奋发向上的动力,更体现着一种乐观、进取的民族精神。〔责任编辑:杨子红〕参考文献:〔1〕阎达五.耿建新.高级会计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2〕周伟.中美会计准则环境比较〔J〕.广西会计,2000,(9).〔3〕陈信元,董华.企业合并的会计方法选择:一项案例研究〔J〕.会计研究,2000,(2).〔4〕余恕莲,毛洪涛.合并报表联营法的存废之争及其存废的理论思考(上、下)〔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0,(11)-(12).〔5〕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常设解释委员会(SIC):解释公告第20-25号〔Z〕.会计研究,2000,(10). 〔6〕汪祥耀,刘宁军.当前美国会计准则的发展趋势及若干思考〔J〕.会计研究,2003,(5).http://www.tgc.edu.cn/xb/ShowArticle.asp?ArticleID=2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