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更多关于谭家桥的问答
发布于:2020-08-27 15:30
浏览了 83次
1
2
我为这个问题好回答。1、我们不能把历经战练、解放战争的粟大将军穿越到1934年12月来指挥谭家桥;2、粟将军的军事指挥才能也不是与生俱来的,那是在一次次战争胜利与失败的实践中磨练早就的,林帅也是一样的;3、谭家桥战役影响了粟将军一生,影响了他后来的战役指挥与决策,也就是说谭家桥战役教会了粟将军很多,我们可以说解放战争后期指挥艺术炉火纯青的粟将军从谭家桥战役的失败得益很多。回到上面提出的问题,要是粟将军或者寻淮洲取代刘畴西指挥10军团打谭家桥战役,能赢吗?按照当时粟将军作为参谋长的建议,应该可以战胜的。刘畴西的20、21师略弱,本应由来源于红7军团的19师置于主攻位置,还有一系列红军内部不合问题。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3
当日军力存在差距,淞沪会战又阵地战为主的纯粹拼消耗役,实力弱的一终肯定撑不住,所以结果不存在偶然性。如果按照我们的作战方针,放弃阵地战,改为在一定范围内机动,军力损失肯定不会这么大,但敌军对国土的占领是不可避免的。要想彻底扭转战局,只能依靠不断地消耗敌人,壮大自己,实现力量对比上的反超,才能做到。而这需要时间,不是短期内能做到的。这也是抗日战争为什么会是持久战的原因了。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4
1~5次会打漂亮一些,有一些错误可以避免:1、二次战役后勤上的严重失误,导线歼灭性差一些,东线更是自身丧失战斗力。要知道二次战役是整个朝鲜战争中我军打得最后的一仗,甚至逼得美军一度计划放弃整个朝鲜、撤往日本、只保日本、不保朝鲜,可以说二次战役是非常关键的。但由于我军在二次战役的战果不够大,并且9兵团因丧失战力而不能参加三次战役,使得美军没有下定决心撤出朝鲜,而到了四、五次战役后,美军发现了我军的弱点,已经不但不想撤出,还想打击我军了。2、四、五次战役被美军使用磁性战术,自身遭受重大损失。而且这个问题既然在四次战役已经暴露出来了,为什么五次战役还犯,并且损失更大?作为统帅,彭德怀的责任不能推卸。3、至于五次战役以后,朝鲜战争进入持久作战阶段,这时候,是各兵团司令、甚至军长、师长起主要作用,野司的作用不那么大了。因此用粟裕和用彭德怀,没有太大差别。
结论:换了粟裕,只要把二、三次战役打得足够好,迫使美军放弃朝鲜,这是有可能的。当然,我这里说的“放弃”,是说美军发现损失太大、而朝鲜战略地位又远不及日本、因此索性在战略上放弃了,倒不是说消灭了全部美军,迫使其不得不放弃,换帅不可能有那么大的威力。
5
辽役是中国近代史解放战争的“三役”之一,1948年9月12日开始年11月2日结束,共历时52天。中国共产党称之为辽沈战役,中国国民党称之为辽西会战,又作”辽沈会战“。[1] 战役结束后,中国人民解放军首次在兵力数量方面超越国民党军。
6
湖南会同。
7
在沙漠中的美尔能赢,在别的地形里面二算开,主要是粟裕泥腿子出身,在机装甲集群作战肯定比不上隆美尔,但是战术的素养还是比隆美尔高许多,毕竟粟裕担任过淮海战役、上海解放战役等一系列重大战役的指挥者。古德里安的闪电战很出名,速战速决的话他胜算大,持久战的话彭德怀厉害。
8
伏--扬长避短,克敌制胜 队怎样设伏,什么样形于打埋伏埋伏战术是游击队惯用的战术。游击队不能与敌人作正规的战斗,而以其短小精干的兵力,在埋伏中对运动之敌实施突然袭击,常常收到较大效果。伏击战可区分为“诱伏”与“待伏”两种。各小游击队通常多采用“待伏”,很少采用“诱伏”。 伏击的方法大致如下:通常选择地形和交通复杂的山岙、森林、河川、居民地及有横向道路的山坑,能够便于展开自己的兵力,而使敌人的兵力不便展开的地点进行伏击。伏击地点选定后,对附近的地形应即侦察清楚,并周密部署部队埋伏的位置,规定出击路线,总以能够兵力同时向敌人突然地冲锋为原则。在埋伏点附近的瞰制高地,应配备火器,以便突击敌人时发扬自己所有的火力,压倒敌人的反攻,并以拦阻火力截断敌人的退路和增援部队。部队埋伏好之后,应绝对保持肃静,以免被敌发觉而丧失良机;同时须规定各部队动作的信号,以求协同一致,收到突然、猛烈的效果。
粟裕对战役合围战术方法的运用 战役合围,是军团通过从不同方向对敌军集团实施攻击或机动,对其达成四面包围的作战行动,是达成战役歼灭战的基本手段。由于我军长期以来高度重视打歼灭战,所以锻炼出一大批善用合围战术的将领。而粟裕则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之一。综观我军战史,每次包围敌3万人以上的大中型合围共22次,其中粟裕指挥或参与指挥的作战就达10次之多。我列出前人总结的粟裕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各次进攻战役中的种种合围方法,供对此有兴趣的朋友参考。 一、沿敌军集团两翼向合围终点快速机动,用钳形攻击的方法对敌达成合围。钳形攻击是我军最主要的合围样式,有利于迅速前出到两翼暴露、孤立、突出之敌的后方,封闭合围圈。粟裕在莱芜战役和鲁南战役中即是应用此种合围方法。在上海战役中,为歼灭蒋军主力于市郊,粟裕更创造性地采用了双层钳形攻击的方法合围敌人,即以第二十六、二十八军和二十七、二十九军分别从两翼会攻虹桥、南翔,力求歼灭上海外围之敌,不使其收缩市区,对敌形成了第一个钳击圈。又以第二十、三十一军和二十九军从两翼会攻高桥、宝山,对敌形成第二个钳击圈。粟裕的这一合围方法对建国后我军各次重大战役中的合围方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如抗美援朝战争中的横城反击战、金城反击战,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中的西山口--邦迪拉战役,中越边境自卫反击战中的老街战役等都运用了双层或多层钳击的方法合围敌人。 二、以一部兵力正面阻击,主力从进攻之敌的翼侧向其后方卷击,用侧正合击的方法合围敌人。侧正合击通常以主力突击敌后,把突击方向指向敌人的薄弱环节,切断进攻之敌的退路,是一种着眼要害、弱处开刀的方法,能打动敌人布势,迅速改变战场形势。我军此种合围方法的应用首见于黄桥战役。侧正合击方法的要点是将主力或强有力之一部置于敌进攻方向的侧后,造成一翼卷击的有利态势;或诱敌深入,使敌主力突入我一定纵深,而暴露其侧后。黄桥战役中就是以防御部队节节抗击,将敌诱至黄桥镇前,形成严徐庄方向我主力突出敌后的态势,造成防守兵团和突击兵团侧正合击的有利战机。 三、从多个方向向心攻击,用分进合击的方法对敌达成合围。分进合击是一种很有利的合围方法,但在我军作战中较为少见,因为它要求进击部队处于适当位置,能够从不同方向奔袭预歼目标。这通常是敌陷入内线作战,战略或战局上已处于被包围、被割裂状态时的合围方法。但粟裕也有成功运用此方法的例子。豫东战役第二阶段围歼区寿年兵团,粟指挥一纵和中野十一纵南北对进,封闭敌东逃退路并向西卷击,指挥四、六、八纵由西向东攻击,合围了区兵团。宿北战役则以正面反击,两翼突击,一纵向井儿头、曹家集穿插割裂的方法达成合围。 四、从两个方向相向攻击,以对进突击的方法合围敌人。对进突击是从相反的两个方向向敌运动,并在接敌之前或同时向两翼派出迂回兵力,以实现四面包围的合围方法。粟裕在沙土集战役中即以长途奔袭对敌整编五十七师进行南北夹击,同时向黄征集、龙固集机动兵力合围了敌人。 五、预设口袋,用伏击的方法达成合围。这是我军合围敌人的又一基本方法,也是最有利的围歼方法。我军历次反围剿即屡屡采用这一方法。粟裕在天目山反击敌七十九师时就是用的这种合围方法。 六、正面反击,分割两翼,断敌退路,并坚决阻击各路援敌,以对进攻击和钳形突击相结合的方法合围敌人。孟良崮战役是这一战法的典型战例。 七、跟踪尾击,迎头堵击,迂回兜击,以追击的方法合围退逃之敌。此战法最好有堵击部队配合,以便与尾追部队协力围歼。若不能构成堵击态势时,则迂回应有足够的纵深,以保证向内兜击时能拦住敌人。粟裕在淮海战役第一阶段追歼黄百韬兵团是就是以4个纵队尾追,2个纵队迂回兜击,3个纵队迎头堵击。在渡江战役中,粟裕指挥九兵团、十兵团主力分别从宣城、宜兴向吴兴进行迂回合击,断敌逃路,同时以一部兵力向内钳击,将10万敌军合围于郎溪、广德地区。 再谈谈粟裕在解放战争中运用合围方法的一个与众不同之处。在粟裕指挥的合围作战中,阻援兵力多于围歼兵力是一种常见的现象。如宿北战役,他以24个团的兵力围歼整69师,以28个团的兵力监视、阻击其它三路敌人;孟良崮战役则是以11个师的兵力围歼整74师,而以18个师的兵力进行阻援作战;豫东战役第一阶段,粟裕以2个纵队围攻开封,以7个纵队阻击邱清泉、孙元良兵团,第二阶段则是以4个纵队围歼区兵团,以5个纵队阻援;济南战役和淮海战役围歼黄百韬兵团也是以超过围歼部队的兵力准备打援。在我军战史上,如此重视合围中的阻援打援,从而常形成重点歼敌,重兵阻援的战役布势的,仅见于粟裕。 探究其原因,一方面在解放战争时期,华东地区一直是敌我双方的主战场,战局成败关系重大,当我围歼敌一部时,如不以重兵甚至主力阻援打援,则不能保证歼敌。另一方面是因为粟裕一贯用兵谨慎,深知阻援成败直接关系到战场主动权,如不能有效阻止敌增援解围,不但围歼敌军集团的目的不能达到,而且不能顺利地撤离战场,将陷入全面被动。而要做到重点歼敌,重兵阻援这一点,则必须最大限度的集中兵力,这也是粟裕用兵的一个特点。
9
临朐南麻算粟裕的两淮算粟裕的没道理裕是反毅、宋时轮当时的部署的,战役失败后宋时轮被贬也证明主要责任不在粟裕。怀玉山跟粟裕更没关系了,他那时又没指挥权,而且就他带的800多后勤部队突围出来,主力被消灭了来看,他还是很机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