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更多关于殷商文化的问答
发布于:2020-08-26 18:20
浏览了 61次
1
2
河南安阳殷墟是中国古代殷商王朝的都城,也是世明古国中最著名的古都之一。
兴建殷墟博物苑保护和展示殷墟文化的风采,早在1987年,安阳市就兴建了殷墟博物苑,近年来又不断增建妇好墓、车马坑等附属建筑,以恢复其原数千年前的历史面容。博物苑位于安阳市西北郊的小屯村,坐落在王朝的宫殿遗址之上,是安阳最重要的一处文物景观,被中国政府列为全国百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之一。安阳殷墟为中国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华民族最早使用的文字---甲骨文和被誉为“世界青铜鼎之冠”的司母戊大方鼎都是在这里出土问世。“在1899年‘一片甲骨惊天下’时,殷墟就已知名中外,”中国社科院考古所研究员杨锡璋告诉记者。“殷墟博物苑能使人们直观了解和认识殷墟。”弘扬殷商文化杨锡璋介绍说,1928年开始的殷墟考古才真正打开了这座地下博物馆的神秘大门,中国近代考古学也由此诞生。在过去的一个世纪中,经过几代学者的发掘与研究,在这里发现了商代晚期的宫殿群、王陵大墓、居民和宗祠、手工业作坊、车马坑等众多古迹,出土了数以万计的甲骨文、青铜器、玉器、宝石器、陶器、骨牙器等众多弥足珍贵的历史文物,以甲骨文和青铜器为代表的殷墟文化已成为世界文化遗产中的瑰宝,在2001年“中国二十世纪100项考古大发现”评选中,殷墟的发现与发掘名列榜首。杨锡璋认为,殷墟所蕴藏的珍贵历史文化遗产,自古以来就对华夏子孙有着神奇的凝聚力和激励作用。安阳移民安阳市委副书记赵微说:“我们要利用好殷墟文物,继承优秀文化遗产,创造出更加灿烂的新文化。”为建造博物苑,安阳全市上下付出了很大心血,特别是小屯村的村民。以最早出土甲骨文而闻名世界的安阳小屯,耕地原本就少,村民且有“恋土”习俗,轻易不愿离乡背井。但为了确保工程用地,安阳市政府在这个村划出了21万平方米的拆迁区域,要求区域内的村民迁到距离该地较远的地方安家落户。骈秀如原为小屯村村民,不久前拆迁到了安阳市体育场附近。她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我没有文化,但很为身边有这样的古文化而自豪。打心里说,我们不愿意离开先民们生活过的地方。但为了吸引更多的人来殷墟参观,让他们更好地了解先祖创造的文化,我们做点牺牲值得。”她说:“政府也很为我们着想,拿出很高的拆迁费帮我们安家。想想越来越多的人会来看殷墟,心里就觉得透亮。这也算是我们为保护殷墟和弘扬殷墟文化对国家所做的一点贡献吧。”
3
“殷商文化是充满活力和生命古代文明,不仅相当进步而且日臻成熟。”这是考古学界、学界一批专家学者在日前举行的“殷都文明论坛”上达成的共识。 为推进殷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打造“认识中华文明,从安阳殷墟开始”的文化品牌,河南省安阳市委市政府与首都文明工程基金会、北京文化发展基金会等联合在北京举办了“殷都文明论坛暨文化之都·安阳与殷墟图片展”,在首都学术界引起较大反响。
殷墟是2006年第30届世界遗产大会中国惟一的审议项目。安阳相继举办了4届殷商文化节,修建“殷墟博物馆”,举行“司母戊鼎故里展”,正在积极筹备“中国文字博物馆”,大力开展宣传推介活动,旨在进一步推进殷墟申报进程和弘扬殷商文化。本次论坛分为两部分:一是以文明论坛形式,展现殷墟的保护状况和今日安阳文明建设的成果;二是以图片展为载体,展示殷商文明丰富的文化、历史、考古内涵。安阳市委书记靳绥东在论坛上作了题为“殷墟——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的演讲。中国文物学会会长罗哲文、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李伯谦、中国殷商文化学会会长王宇信等知名专家,对殷商文化予以高度评价。他们说:殷商时期有熟练的铸铜技术,有独立发展的文字体系,有复杂而有效率的军事和政治组织。这种文化表现出殷商时期富庶的物质生活,表现出高度成熟的民族艺术以及明确的社会组织,对于后世有着巨大的影响。我们尊重殷墟、尊重历史,这一巨大文化遗产值得我们引以自豪,同时也应更好地传承和弘扬。4
殷商文化作为以农耕为主的周部落以及后周王农耕是其立国的基础,他们对于农业生产有着特殊的感情。纵观《诗经*雅》上的周部落的历史,虽然不尽可信,但确实是其真实历史的反映。周部落压根儿就没有过获得大量奴隶的机会,不象纣那样有通过战争俘获的“夷人亿兆”,文王要造个台子,也只是如《诗经*大雅*灵台》所云:“庶民攻之,不日成之”。作为农耕部落,在地多人少的当时,人民是最可贵的,人民即是财富,所以不惜用优厚的条件招致和厚养人民,而不问同族异族;而对商人而言,有技术的奴隶才可以算为贵重的财富,一般奴隶并不值钱,随时可以通过战争等手段加以补充。
商周统治者对小老百姓的政策是不同的,前者刻薄而后者厚道,前者是一部分本族人对大部分地位地下的外族奴隶的专制(有似于今日之城市户口持有者于外来务工人员),后者几乎可以算是全民之共治,所以民心向背如斯。 由淮上南下长江下游一线,周文化也远及今日的浙江。如前所述,周人经营淮水流域,主要的根据地是蔡国及其附近的诸侯。蔡国在春秋时代也沦为楚人附庸。但在西周时,豫南仍是中原文化进入淮水流域的起点。今日的安徽,在新石器时代有大汶口文化以下到印纹陶文化的传统,在此地活动的部族主要是徐舒,属于东方的部族大集团。淮南的殷代文化遗存,不在少数,殷商是东方平原的部族,平原边缘是其自然的尾闾。周克殷后,西周一代淮夷与周人的冲突,史不绝书。文化上的交往,也因此极为频繁。发现安徽地区的西周文化遗存,为数不少。嘉山、潜山、肥西、屯溪,均有大批西周铜器出土。一般言之,安徽西周铜器往往基本与中原器物相似,同时也有一些在当地发展的特色。皖南屯溪离中原很远了,其铜器纹饰,显著的模仿了当地几何印纹陶的编织纹。伴同出土的釉陶与印纹陶,无疑是土著文化的特色。釉陶的硬度高,吸水性低,陕西西安张家坡,河南洛阳,以及江苏丹徒烟墩山等地出土的西周青瓷,都与皖南的釉陶有相似处。江西地区的情形,与皖南甚为相像,也有不少西周青铜器出土,地域遍及清江、新涂、南昌、余干、萍乡、东乡、奉新。凡此诸地都在赣江下游及其接近鄱阳湖的支流河域,当是越长江南来的交通要道。西周青铜器中的精品,与中原器物并无二致;时期往往早到西周初期,中期以后反而较少。同出的陶器是几何印纹硬陶。几何印纹硬陶的分布甚为广袤,广东、福建、两湖以及皖、赣、浙江都有之,而以江西皖南为中心。这种硬陶上起新石器时代,下迄战国时代,长久为江右的土著文化。相对的,西周青铜器文化只是印纹陶大海中的点状岛屿而已(文物编辑委员会,1979:243,248—249;薛尧,1963;郭远谓,1965)。靖安出土的春秋徐国铜器,有徐王义楚的名字。徐国原在淮泗一带,经过西周屡次攻伐,遂逐步南迁。据说周穆王时代,徐国还一度复兴,据《礼记》“檀弓下”,徐国在春秋时代仍记得“先君驹王西讨济于河”的盛事。但是穆王以后,徐人渐次移入安徽濒江地区。《春秋》鲁僖公三年(西元前657)徐人取舒,已在淮南江北。5
中国殷商学会理事会名 (以笔画为序
王 巍(中国社会科考古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博导)朱凤瀚(中国国家博物馆副馆长、教授、博导) 宋镇豪(中国社科院历史所先秦史室主任、研究员、博导)李伯谦(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博导)李学勤(清华大学教授、博导)杨升南(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研究员)郑振香(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博导)商志香覃(中山大学人类学系教授) 王玉哲(天津南开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导)刘启益(国家文物局古文献研究室研究员)刘起釪(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吴 泽(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导)张政烺(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博导)邹 衡(北京大学考古系教授、博导)谢辰生(国家文物局顾问) 王宇信王 晖(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王 毅(四川省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王 巍王震中(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尹盛平(陕西历史博物馆研究员)方 辉(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系教授)刘 绪(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博导)刘一曼(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博导)孙 华(北京大学考古学教授)孙敬明(山东潍坊博物馆研究员)朱凤瀚许顺湛(河南省博物馆研究员)许智范(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齐 心(北京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吴振武(吉林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教授)宋镇豪张文彬(国家文物局原局长)张玉金(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张国硕(郑州大学历史与考古系教授)张松林(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研究员)李 民李伯谦李学勤李绍连(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所研究员)李维明(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馆员)李朝远(上海博物馆研究员)杜金鹏(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杨升南杨育彬(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辛占山(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陈全方(陕西省文物局副局长、研究员)陈炜湛(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单天伦(中国地方史志指导小组研究员)郑振香晁福林(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导)栾丰实(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秦文生(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郭旭东(安阳师范学院教授)高 明(北京大学考古系教授、博导)高大伦(四川省文物局局长、教授)高英民(河北省石家庄市文化局研究员)徐良高(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商志香覃常玉芝(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曹 玮(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研究员)黄天树(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黄锡全(中国钱币博物馆研究员)彭适凡(江西省博物馆研究员)葛英会(北京大学考古系教授、博导)裘锡圭(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导)雷从云(国家文物局文物交流中心研究员)蔡运章(洛阳第二文物工作队研究员)戴志强(中国钱币博物馆研究员) 朱启新(国家文物局编辑室)李天增(安阳师专教授)李祖卫(安阳市原人大主任)杨学法(安阳市原人大副主任)郭新和(安阳师范学院党委书记、教授)薛安胜(山东省桓台县委书记) 许 宏(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张 坚(安阳市对外友协副主席) 马季凡(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副研究员)方 辉任 伟(郑州市文化局副局长)刘 源(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副研究员)朱彦民(南开大学副研究员)宋国定(河南省文物研究所副研究员)张光明(山东省淄博市文化局副局长)李立新(河南省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李雪山(安阳师范学院副教授)肖先进(三星堆博物馆馆长)周广明(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孟宪武(安阳市文物工作队队长)宫长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副研究员)党向魁(河南安阳甲骨学会会长)唐际根(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 王文华(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馆员)孙亚冰(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李 昆(江西省樟树市博物馆馆长) 徐义华(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6
商朝与周朝文化,最大同,是神的态度,商朝尊神敬也可以说神,周朝把尊神敬鬼扔到了一边。殷商文明,尊神敬鬼是一切活动的基础,而周公宣传遵守道德伦理,并将四时之学确定为大学之道,让人们通过向大自然学习,向一切自然现象学习,来认识世界,并进一步将尊神敬鬼放在了一边。尊神敬鬼,源于夏,兴于商,而在夏商之前,人们推崇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推崇蓍草之法得吉凶,推崇观星望气,推行四时五行,而这些,都是发生在距今5300年前。
也就是说,在距今3000年前,周公直接跳过了2300年的时间,将思想嫁接到了距今5300年前,将夏商的思想文化直接绕了开来。
7
1.注重商业2.重鬼神,好占卜3.华美的青铜器
8
1.重贾2.重鬼神,好占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