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本区缺失下泥盆其他晚古生代分泛,地层连化石丰富,是研究晚古生代地层的重要地区之一。

1.布拉克巴什组(D2b)

出露于木孜塔格地区的兔子湖-寒凝泉一带,主要为碳酸盐岩和火山碎屑岩,其间夹少量碎屑岩,属于浅海碳酸盐台地相沉积,其中火山岩是在大陆边缘碳酸盐台地上发育的海相火山岩,以爆发相为主,喷溢相次之。具体见昆中北地层区。

2.上泥盆统D3(未分)

零星出露于祁漫塔格山西部的奥依亚依拉克地区刀锋山附近,为深海盆地斜坡相陆源碎屑岩沉积。下部为深灰色厚层硅质岩夹中厚层含砾细-粗砂岩、粉砂岩及薄层泥灰岩等;上部为灰、深灰色块状角砾状灰岩、砾屑灰岩夹黑灰色薄层泥灰岩、页岩及中厚层石英砂岩、硅质岩等。呈构造岩片产出,底为断层,地层出露不全,难以建组,厚度不详。

含牙形刺 Palmatolepis minuta minut,P.glabra pectinata,Protograthodus kockeli,P.cordiformis,Polygnathus sp.;珊瑚Temnophyllum sp.;层孔虫Amphipora sp.;腕足类残片等。其中牙形刺Palmatolepis minuta minut,P.glabra pectinata 见于贵州长顺、惠水、紫云等地的五指山组,是贵州牙形刺带Palmatolepis minuta minut-Palmatolepis rugosa rugosa中的重要分子,属晚泥盆世锡矿山期;Protograthodus kockeli,Polygnathus sp.,见于贵州长顺睦化地区五指山组顶部,是该区牙形刺带Sphonodella praesulcata-Spiphomodella-sul-cata 中的常见分子,属晚泥盆世晚期-早石炭世早期。珊瑚Temnophyllum sp.为中晚泥盆世。层孔虫Amphipora sp.时限较长,泥盆-二叠纪均可见及。根据上述化石,该地层单元属晚泥盆世晚期。

青海格尔木之南水泥厂地区小水泉以南及南沟中游两侧出露有片理化变形砾岩、片理化变砂岩夹千枚岩及粉砂质板岩,与下伏地层呈断层接触,视厚度为906 m。该套粗碎屑岩是块体状山岭隆起剥蚀期暂时水流和经常洗刷活动的结果。该套地层未找到化石,其时代难以肯定,根据岩石组合特征,与祁漫塔格地区晚泥盆世黑山沟组比较接近,因此暂将其置于晚泥盆世,归未分的上泥盆统。

3.托库孜达坂组(C1t)

昆中北和昆南地层区均有出露,具体见昆中北地层区。

4.哈拉郭勒组(C1hl)

出露于东昆仑阿拉克湖幅的哈拉郭勒、捎斯拦赶陇郭勒一带,在希里可特-草木策一带呈小而狭长的断块出露,沿马尔争山脚下零星出露。为海陆交互相碎屑岩、碳酸盐岩及含煤地层。主要岩性下部为石英砂岩、粉砂岩、板岩夹含砾石英砂岩、灰岩;中部为灰黑色生物碎屑岩夹黑色页岩、煤线及少量凝灰岩、板岩夹生物碎屑灰岩。产珊瑚、腕足类和双壳类等化石,为三角洲相及内陆棚相沉积。

产四射珊瑚Palaeosmilia sp.,P.fraternal,Dibunophyllum sp.,D.rhodophylloides,Het-erocaninia intermedia,Lophophyllum sp.,Kueizhouphyllum sp.,Neokoninckophyllum sp.;床板珊瑚Aulina(Pseudoaulina)carinata;腕足类Gigantoproductus moderatus,Echinoconchus minatus,Linoproductus elongata;双 壳 类 Palaeolima sp.等。其 中 Dibunophyllum,kueizhouphyllum,Heterocaninia intermedia,Linoproductus,Echinoconchus 等都是我国南方早石炭世晚期常见的标准化石。哈拉郭勒组的时代为早石炭世晚期,即维宪期。

哈拉郭勒组与托库孜达坂组为同时异相沉积,前者为海陆交互相,后者为次深海-深海相,说明早石炭世时沿马尔争-布青山构造带的环境仍比较稳定。

5.哈拉米兰河群(C1-2H)

昆中北和昆南地层区均有出露,具体见昆中北地层区。

6.浩特洛哇组(C2-P1h)

昆中北和昆南地层区均有出露,在昆南区向南火山岩增多,水体加深,具体见昆北地层区。

7.树维门科组(P1-2sh)

出露于奥依亚依拉克地区的牙甫克里克,银石山地区的怀玉岗、五泉包,木孜塔格地区的黑顶山北,鲸鱼湖地区的龙泉驿南、野狼山、葫芦岭一带,布喀达坂峰地区的哈夏·克里克·得亚等地,阿拉克湖地区的哥琼尼洼、约古宗列北侧等地。为碎屑岩、碳酸盐岩夹火山岩。有钙质砾岩、含砾粗砂岩、岩屑石英砂岩、钙质板岩、泥灰岩、瘤状灰岩、泥晶灰岩、生物碎屑灰岩、白云质粉晶灰岩、白云质灰岩、硅化火山灰凝灰岩夹黑绿色蛇纹岩等。与下伏地层多数为断层接触,未见底,厚度大于4436 m。为滨浅海相至碳酸盐台地相。

在阿拉克湖及冬给措纳湖地区为生物礁建造。呈一系列推覆体出露于昆南断裂带,下部为深灰色中厚层状生物碎屑灰岩、砂屑灰岩、礁碎块砾屑灰岩、钙质砂岩、变杂砂岩、变粉砂岩及粉砂质板岩互层;上部生物礁灰岩,可细分出生物骨架灰岩、粘结灰岩、礁屑粒泥灰岩、礁碎块砾屑灰岩和生屑亮晶灰岩。

造礁生物有Archaeolithoporella(古石孔藻)、Tubiphytes carnthiatus,T.obscure,Tabulo-zoa;四射珊瑚Liangshsnophyllum sp.等。附礁生物非常丰富,有

Schwagrina sp.,Para-fusulina sp.,Neoschwagerina sp.;有孔虫:Pachyphloia sp.;腕足类 Martinia sp.,Pseud-oavonia lopingensiformis,Dictyoclustus sp.,D.rithofeni;单体四射珊瑚 Iranophyllum xing-haiensis,以及少量鹦鹉螺类和大量海百合茎碎片。

据上述化石,尤其是

和四射珊瑚等确定树维门科组的时代为早、中二叠世,以中二叠世为主。

据造礁、附礁生物及岩性特点,沉积环境有礁核相、礁前斜坡相、礁后潟湖相、开阔海碳酸盐台地相。

东昆仑-阿尼玛卿地区二叠纪时与扬子地区同属古特提斯海区,该区发现生物礁尚属首次,给我国二叠纪生物礁的研究开辟了新的区域。生物礁类型与古海洋边界有一定联系,通过对本区生物礁研究和与扬子区生物礁及礁生物群落的对比,有助于从整体上把握二叠纪时古特提斯海域在我国范围内的总体格局。

8.鲸鱼湖组(P2j)

为1∶25万鲸鱼湖幅新建岩石地层单位。出露于鲸鱼湖西北贝力克库勒一带,布喀达坂峰地区的哈夏-克里克-得亚及哈尔瓦以东地区。为浅海相碳酸盐岩、碎屑岩夹少量火山岩。主要有黑色灰岩、砂质灰岩、厚层块状灰岩、微晶灰岩、长石岩屑砂岩、长石石英细砂岩、千枚状板岩、玄武岩、变蚀变球颗玄武岩等。未见底,厚度大于4353 m。

灰岩中含冷水型单通道

类动物群 Monodiexodina muztagensis M.rhaphidoformis,M.cf.wanneri,M.cf.caracorumensis,Parafusulina sp.,Darvasites ordinatus,Pseudofusulina cf.globosa等。上述

类化石称Monodiexodina组合,与喀喇昆仑山口空喀山口地区中二叠世加温达坂组

类组合面貌相近,西藏日土中二叠世吞龙共巴组有产出的记录。另外,该组合中Darvasites ordinatus见于湖南邵东中二叠世栖霞组。鲸鱼湖组的时代为中二叠世,相当于我国南方栖霞阶的中下部。

9.马尔争组(P2m)

出露于木孜塔格地区的黑龙山、兔子湖—鹿角沟一带,阿尔喀山主脊一线,苏鲁皮提勒河南北两岸,茶德尔塔格、羚羊滩一带;喀尔瓦以东及克其克孜苏南、黑刺沟以北的黄山、都兰托索河村一带、黑海西南部大红石沟一带。岩石组合为玫瑰色、浅红色厚层-块状灰岩、泥-细晶灰岩、浅色白云岩、硅化灰岩、角砾状灰岩、糜棱灰岩、中细粒岩屑长石砂岩、岩屑长石粉砂岩,夹泥钙质板岩、细砾岩等,局部地方火山岩比较发育,或有大量的碎屑岩出露。与下伏树维门科组整合接触,视厚度约6000 m。总体为开阔台地、台地边缘相沉积,局部地方碎屑岩具复理石沉积特征,应为次深海-深海相沉积。

阿拉克湖、冬给措纳湖及库赛湖、不冻泉地区,为构造混杂岩,多呈岩片、岩块产出,经历了不同程度的构造置换和变形、变质,在整体上近似无序,局部有序。复理石岩片是构成本组混杂岩系的主体,为复理石沉积的粗粒长石石英砂岩、中粗粒杂砂岩、不等粒岩屑砂岩、粉砂岩、粉砂质板岩等,组成完整或不连续的鲍马序列,发育大量的生物碎屑灰岩块。冀六祥等(1996)对长石头山、花石峡一带的马尔争组复理石孢粉化石研究后认为其组合为Limatalasporites-Lundbladispora-Cycadospites-Veryhachium,显示出中生代早期色彩。其中Lundbladispora为早三叠世的标志分子,在国内外下三叠统中广泛分布,马尔争组部分复理石岩片时代应属早三叠世。可以认为从中二叠世至早三叠世这一带仍有残留洋的存在。但从区域上看,本区并未发现从中二叠世至早三叠世呈连续沉积的剖面。

马尔争组在阿拉克湖以西地区,产

类化石,为Polydiexodina-Neoschwagerina组合,与之共生的有 Afphanella cf.schencki,Minojapanella sp.,Yangchienia compressa,Codono-fusiella sp.,Verbeekina sp.等,时代为中二叠世,相当于我国华南茅口阶的中下部,与青海祁连山南麓的巴音河群(P2B)、浙江桐庐丁家山组(P2d)顶部可以对比。马尔组的时代以中二叠世为主。

10.再依勒克组(P1-2z)

为1∶25万于田县幅新建岩石地层单位。出露于黄羊滩南西平沟、阿克苏河北及卡拉孔木达坂一带。为海相灰岩与陆相碎屑岩交互出现的沉积,岩性为生物灰岩、微晶灰岩、含砾灰岩、砂岩、板岩等。与下伏哈拉米兰河群平行不整合接触,厚度大于2213 m。海相地层为浅海相碳酸盐岩沉积,陆相地层以紫红色为主,为炎热气候条件下的河流相及磨拉石建造。

产丰富的

类化石,下部以Misellina属为主要分子,Eoparafusulina 属次之。其中所产Misellina ovalis 是华南中二叠世栖霞期带化石M.claudiae的重要组成分子,曾在藏东妥坝、芒康的荞错组中发现,昆仑区阿尔格山的碧云山组中也有发现,层位相当,均属栖霞期的产物。Eoparafusulina属出现于隆林期至栖霞期。该组下部的时代为早二叠世晚期至中二叠世早期。

上部产

类Neoschwagerina属和Verbeekina属,为主要分子,与华南Neoschwagerina Verbeekina带相似,相当于中二叠世茅口期的中期。

11.卡拉孔木组(P2k)

为1∶25万伯力克幅新建单位。主要出露于卡拉孔木达坂南、黄羊滩北、硫磺达坂东一带。下部为中薄层状中粗粒长石砂岩、脱玻化玻屑凝灰岩、放射虫硅质岩、硅质钙质泥板岩;上部为薄层-叶片状泥质粉砂岩、粉砂质板岩夹泥质灰岩。再依勒克一带出现大量砾岩,并夹较多基性到酸性火山岩、火山碎屑岩,厚度不详。

下部有放射虫硅质岩、英安岩和安山岩等,应为活动的较深水海相沉积;上部出现泥灰岩、含砾灰岩、砂砾岩,砂岩韵律清楚,具水下滑塌成因特点。

采到珊瑚化石Waagenophyllum indicum,时代属中二叠世,整合于再依勒克组之上。属中二叠世晚期。

12.卡拉勒塔什群(PK)

为1∶25万伯力克幅新建岩石地层单位。出露于伯力克地区。其定义为“紧邻苏巴什蛇绿混杂岩带南侧分布的一套岛弧建造,以中酸性和中基性火山岩为主,夹火山碎屑岩,与上下地层均为断层接触,时代为二叠纪”。岩性组合下部为英安岩、石英安山岩及凝灰岩、凝灰质砂岩等;上部为安山岩、玄武安山岩及砂质岩屑晶屑凝灰岩、沉凝灰岩等。为岛弧火山岩建造,厚3698 m。

目前无确切的时代依据,前人曾划归寒武纪黑黑孜岩群。考虑到该群为火山弧建造,且苏巴什洋二叠纪初便开始俯冲消减,二叠纪末完全消亡,因此时代应为二叠纪,并非寒武纪。

13.硫磺达坂砂岩(Pl)

为1∶25万于田县幅新建岩石地层单位。出露于黄羊滩南一带。其定义为“出露于苏巴什蛇绿混杂岩带的一套弧前复理石建造,岩性以长石石英砂岩、粉砂质板岩、泥质硅质岩为主夹有少量砾岩、含砾砂岩、灰岩等。与大洋玄武岩关系密切,地层中韵律清楚,紧闭褶皱发育,变形极强,时代为二叠纪”。

该套地层以快速堆积的碎屑岩为主,其下部有含放射虫硅质岩,为较深水沉积,形成于俯冲带海沟中。与下伏地层断层接触,厚度不详。

下部硅质岩中产放射虫化石(但无化石名单),时代为二叠纪。

14.格曲组(P3g)

出露于阿拉克湖地区的亚门乌拉、乌兰乌拉及核特马尔争及依克马尔争一带,里海的西南部、哈拉山、它瓜马日灯-花石峡一带,兴海地区醉马滩一带。阿拉克湖地区下部为石英质砾岩、含砾砂岩、砂岩夹板岩及薄层灰岩;为滨海相沉积,上部为灰红、灰黑色块状生物礁灰岩,为台地相沉积。与下伏树维门科组为不整合接触,厚度大于167 m。兴海地区,为紫红色巨厚层复成分砾岩,长石杂砂岩,厚度大于628 m,与下伏中二叠世中基性火山岩不整合接触,属特征的磨拉石建造。

下部产腕足类Oldhamina decipiens var.regularis,Uncinuellina timorensis,是晚二叠世的常见分子;上部礁灰岩中产珊瑚Waagenophyllum indicum crassiseptatum,有孔虫Calaniella sp.,其中珊瑚化石是我国南方晚二叠世的标准化石,有孔虫则是长兴期的标准化石。格曲组的时代为晚二叠世长兴期。

-

下面是更多关于红石沟的问答

最佳贡献者
2
傅爬 ,?SPA机。?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