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雁湖景区主要景玉兔峰、瀑、罗带瀑、峰、雁湖、西大瀑、梯云谷。

雁荡泊

梅雨瀑

在石柱门左侧,岩削立100余米,环而成壑,壑口两崖如门,瀑从壑中北崖悬下注,冲击在半崖横突出来的崖石上,如飞珠碎玉般横空飘洒,因风作态,烟雨蒙蒙,状若梅雨,故名。清人梁祉有诗一首:“岩上飞泉高百尺,岩前碎玉击寒石。青萝湿处少人来,满地莓苔鹿豕迹。”瀑下有潭,叫梅雨潭。潭浅而广,潭中有巨石横卧。

罗带潭

位于石柱门底右侧。从梅雨潭向北沿山路走5分钟,有一叉路,右手面一路可上雁湖,左手面一路去罗带瀑。罗带瀑瀑高约30米,瀑布因时而异形,水量小时,分左小右大两条;水量大时,合成一条。细雨观沿崖壁下泻的瀑布,正如从织机中出来的洁白的绫罗衣带。瀑前侧岩上有朱境审所书“罗带瀑”三个大字和题记石刻。由于此瀑生于有巨石档路的深谷,难以为人所知,直到民国24年(1935),才为潘耀庭等人发现。

雁湖

在海拔1040多米的高山岗行,一名雁荡,徐霞客称之为“鸿雁之家”。古时”。徐霞客在游记中说:“雁湖顶上总计之,不止六洼矣,洼中积水成芙,青青弥望。”清人方尚惠咏雁湖诗云:“一望连天海,湖寒长似秋。空山归宿雁,乱获映苍洲。”时变景迁,雁湖早已淤积干涸,雁湖冈上仅残留数处浅水塘。清人程浩在《雁湖》诗中已有“人间此景应无二,欲请山灵觅水源”的浩叹。民国初期,潘耀庭等人曾于雁湖种茶2万株。1956年,在湖上建立了茶场,广种云雾茶。湖上土壤肥沃,又终年云雾缭绕,所产茶叶,为雁茗上品。昔日的“鸿雁之家”,如今又成了“雁茗之乡”。为了恢复昔日雁湖面貌,1986年将北湖开挖复原,面积达10余亩。雁湖不再,但“雁湖日出”和“雁湖云海”依旧。在明朗的黎明,登雁顶石遥望,旭日从水天一色,茫无边际的东海冉冉升起,海面泛金流赤,绚丽多彩,蔚为奇观;环顾四周,云海苍茫。清代僧人卧云要说:“登雁湖绝顶,以概大观,为游程第一课。”此外,还有雁湖沉钟一说,据《东瓯遗事》中所载:“雁湖上,旧有比丘塔院,钟声闻百里,一夕方鸣钟,忽隐于湖。”元代李五峰说过:“去其时五百余岁。”按时间推算,沉钟的时间是在唐朝。

西石梁洞

在含珠峰西边1公里处。从山麓沿石磴而上,可见一洞向南高悬,洞前有一块紫白相间,纹理如芭蕉的大石梁斜倚洞天。洞内有左右洞,轩豁透爽。右洞宽约20米,高约30米,深约10米,内有清代建筑的木结构楼房五间。左洞上小下大,呈圆锥形,原有飞泉从顶飘洒,地面凹凸不平,有倾斜的岩壁档路,可以观赏,但难以进入。古时,洞的周围多长芭蕉,因而又称芭蕉洞或蕉林洞。清人林文朗的《芭蕉洞》一诗的开首四句写道:“芭蕉四绕绿丛丛,洞口仙源滴漏通。作色似珠还似玉,选声宜雨又宜风。”站在洞口,向右斜对面看去,有猪头岩和童子拜观音等景致。

西大瀑

在西石梁洞右侧。登上洞口,即“闻瀑声如雷”。瀑布贴着峭壁从高约160米的高崖上飞湍直泻,在半腰处触石飞溅,小珠状若万斛珠矶闪铄,水声哗哗。有时,瀑水“犹如累大石连坠潭中”,大声镗鞈。瀑布直坠的那一个圆形的深潭,叫上潭,又名大瀑潭。当瀑布直冲潭面时,除了发出震耳欲聋的大声外,还可见浪花翻滚如沸腾。上潭水满,流向西南面,再折回南面,流入下潭。下潭大而浅,水清见底,游鱼可数。徐霞客在游记中云:“其高亚龙湫,较似壮胜,故非岩山第二流也”。

梯云谷

位于长微村西面半公里的山中,是雁荡20胜景之一。谷口巨石垒垒,南北两侧嶂壁夹峙,高耸入云。南侧嶂壁下部有巨石相依,中留一洞。游人只能从1米多宽的洞中进入谷内。谷深约300米,铺有一条100多级的石磴,看上去象一张云梯。再曲折前行,渐入渐宽,三面嶂壁环合,幽深寂静。谷底左侧嶂顶有个缺口,瀑水悬泻,因谷得名为梯云瀑。瀑下潭广二、三亩,倒景如画。潭水清澈透碧,沁人有脾。在谷口的东南方,一峰拔地而起,高约100米,体园色白,似古代宫殿前的华表,因名石表峰。在此峰对面的绝壁间有“黄梨洲先生双瀑讲学院故址由此进”的石刻路标。据说,明清之际的思想家黄宗羲曾在这里讲学。-

下面是更多关于雁湖的问答

最佳贡献者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