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大众餐饮

大饮北京面食为主,面食的多样化在北方城恐称代表,诸如馒头、窝头、花卷、蒸饼、懒龙、丝糕、团子、糖三角、贴饼子以及面条、包子、饺子等等。

二,特色餐饮

北京的名小吃,现在还在活跃着的“爆肚冯”、“羊头马”、“年糕杨”、“馅饼周”、“奶酪魏”、“豆腐脑白”……几乎全是回民创制的。除此之外,北京特色饮食中还有北京烤鸭、豆汁儿焦圈、卤煮火烧、炒肝、灌肠,以及应时糕点、春饼、春卷等等。

三,多方汇聚

淮扬菜、粤菜、川菜、鲁菜等菜系在北京的餐饮业齐聚一堂。

四,茶馆特色

老北京的茶馆遍及京城内外,各种茶馆又有不同的形式与功用。老乡京有许多书茶馆,在这种茶馆里,饮茶只是媒介,听评书是主要内容。书茶馆,直接把茶与文学相联系,给人以历史知识,又达到消闲、娱乐的目的,老少皆宜。

五,老字号众多、

全聚德烤鸭店、烤肉季饭庄、鸿宾楼饭庄、东来顺饭庄、白魁老号、便宜坊、都一处烧麦馆、峨嵋酒家、护国寺小吃、厚德福酒楼等百年老字号。

-

下面是更多关于北京特色餐饮的问答

最佳贡献者
2
北京菜 简菜,由本地菜与山东菜、宫廷菜融展而来。它从元、明宫廷卸厨府家厨逐步流传演变而成。元代,由于其符合蒙古王公口味,一跃而登大雅之堂。入明以后,其势不衰。到清代蔚为壮观,以满汉全席为京菜高峰。做法以烤、爆、炸、溜、炒为主,兼用烧、烩。菜肴质地讲究酥、脆、鲜、嫩。选料广泛,刀法精细,烹调讲究,造型美观。主咸,兼合其他口味。名菜有烤鸭和涮羊肉等,有“国菜”之誉。

北京菜

1、形成:

北京是元朝古都,各地进贡的贡品丰富多彩。交通四通八达,各地物产源源进入北京,这些都为京菜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历史上北京城,受草原饮食文化和华北平原农耕饮食文化的影响,具有浓郁的地方风味。

北京菜是由宫廷菜、官府菜、庶民菜、少数民族菜和寺院菜构成的。

2、特点:

(1)精于选料,讲究时令。

(2)烹调细腻。

(3)讲究刀工,讲究火候,讲究调味。

(4)讲究制汤、澄卤。

3、代表菜:

京菜代表菜有"北京烤鸭"、"涮羊肉"、"烤肉"、"烤乳猪"、"水晶肘子"、"酥鱼"等。

北京饮食文化丰富,品种繁多,特色名菜及风味小吃至少二三百种。

北京菜又称京菜。主要指宫廷菜(以仿膳饭庄为代表)、宫廷菜(以谭家菜为代表)、清真菜和地方风味菜。北京地方风味菜由鲁菜转化而来,受其他菜系影响(粤、州、湘、鲁、苏、闽、浙、皖为中八大菜系),品种、口味都有变化。烤鸭、涮羊肉、烤肉是北京特有的三大名莱。八大菜系在北京都有名餐馆。较有名的还有孔膳堂经营的孔府菜。

北京小吃俗称“碰头食“或“菜茶”,融合了汉、回、蒙、满等多民族风味小吃以及明、清宫廷小吃而形成,品种多,风味独特。北京小吃大约二、三百种。包括佐餐下酒小菜(如白水羊头、爆肚、白魁烧羊头、芥末墩子等)、宴席上所用面点(如小窝头、肉末烧饼、羊眼儿包子、五福寿桃、麻茸包等)以及作零食或早点、夜霄的多种小食品(如艾窝窝、驴打滚等)。其中最具京味特点的有豆汁、灌肠、炒肝、麻豆腐、炸酱面等。

一些老字号专营其特色品种,为仿膳饭庄的小窝窝、肉末烧饼、豌豆黄、芸豆卷,半泽园饭庄的银丝卷,东来顺饭庄的奶油炸糕,合义斋饭馆的大灌肠,同和居的烤馒头,北京饭庄的麻茸包,大顺斋点厂的糖火烧等,其它各类小吃在北京各小吃店及夜市的饮食摊上均有售。

3
tt

北京小类各异 本人理解北京食品基分两大类 第一就仿膳一类的官府菜-材料精做工讲究;环境优美;价格不菲。 二是小吃 可以按民族分三大类--大教(汉民)小吃;回教(回民)小吃 宫廷小吃 按制作方法分--蒸、煮、煎、炸、烤、烙、爆、冲等 本人是第五辈儿北京人--深得家中传统教育影响,很喜欢小吃 但是这个嘛~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因为北京一部分小吃的材料多为动物内脏或者口味奇怪,故而外地人不一定能接受得了北京的小吃。

给你大概介绍一下什刹海-地安门一带的名小吃(吃食)吧:

1.地安门十字楼口西南角秋栗香--千万别在下班的点儿去那里买干果 排队时间不下20分钟 特色---各类炒干果 糖炒栗子比较好吃(夏天不营业)

2.地安门路口往北100米路西新川凉面--这家店不算老字号 也不是北京小吃 但是这家店的总店在北京西城区的新街口路口,每天中午你会看到蔚为壮观的景象---不到30平米的店里全是人,座无虚席经常看到有人端着面在门口吃 特色---新川凉面;肉末担担面;面汤不要钱

3.后海银锭桥旁烤肉季---北京老字号 其烤肉制作方法,是将切好的肉片用酱油、虾油、香油、姜汁及醋等多种作料兑成卤汁浸渍后,放在肉炙子上加葱丝用果木炙烤。为使肉片香嫩可口,在炙烤是要不时洒上鸡蛋液,熟后再撒上香菜段 特色---京式烤肉 "中华小吃"之榜首的芝麻烧饼

4.鼓楼东北角姚记炒肝---名不见经传的小店经过多面的努力渐渐地被食客们承认 特色--炒肝;包子;卤煮火烧;豆汁等(本人觉得都一般,外地人尝尝鲜还行,身为老北京人觉得普普通通)

5.西城区什刹海前海东沿17号爆肚张--爆肚是把鲜牛肚(指牛百叶和肚领)或鲜羊肚洗净整理后,切成条块状,用沸水爆熟,蘸油、芝麻酱、醋、辣椒油、酱豆腐汤、香菜末、葱花等拌制的调料吃,质地鲜嫩,口味香脆 特色---就是爆肚 但是谨记喜欢吃这个东西可以,别吃太多,吃得多可以,吃完别喝凉的容易肠梗阻(有现实的例子)

其实那边还有很多小吃啥的,但是根据个人口味不同喜欢的馆子也不尽相同,这只是本人的一些些建议,敬请笑纳能给分最好

4
北京人从前很牛。因为有胡同、京北京小吃,他们能自豪地三次拍响自己脯。鼎盛时期的北京小吃达多种,可现在没剩几个了,拆迁改造又接踵而来,北京小吃这一下可要拍不响了。

但爆肚冯传人冯国明先生说得好:一切名吃都是客人培养出来的。那么现在的北京小吃,正需要有责任感的北京食客大力培养。

小吃代表 小肠陈的卤煮火烧

提起享誉京华的传统名吃卤煮火烧,就一定要说小肠陈。

时光流转,小肠陈家那口让外人看来有些神秘的卤汤锅,已经翻滚了一百多年。有四代传人先后在锅前执掌生意,而享用过汤锅中各色卤品的顾客已不计其数。

谋生糊口,惨淡经营,小肠陈真正的辉煌从第三代传人——陈玉田开始。

在诸多种北京小吃中,卤煮火烧属于大众吃食。推车挑担,在戏园子外面支个小摊,或参加堂会,“送卤上门”。

从十几岁,陈玉田就从家乡河北三河县来到北京,帮助父亲照料卤煮小摊。没有按部就班的教授,更没有现成的教材,一切都靠摊前的耳濡目染。陈玉田边协助父亲干活,边潜心研究,很快就掌握了卤煮火烧的制作技艺,并将其研磨至精,推陈出新。

在继承传统的同时,陈玉田不仅大胆引入从前没有的卤品,使汤锅里的“内容”更为丰富,还对多少年一贯制的卤汤进行“改革”,加入几味去腥提味的中草药,让其味道更为香浓。

小肠、肺头、肚子、猪心、猪肝、白肉、豆腐,火烧……各类质地不一、口感各异的卤品“欢聚一堂”,再加上那锅鲜香扑鼻的卤汤,吊足了顾客胃口,勾动着食客馋欲。

除了独特的风味,北京小吃制作中的表演性,更让人流连忘返。

卤煮火烧“明案”操作,让食客赏心悦目,未曾动箸,眼睛已自“进食”不断。

您若是亲眼目睹陈玉田老人在卤汤锅前忙碌的情景,再听到从热炉膛里奔外捡煤球的事儿便不觉得稀奇。那锅热浪翻滚的卤汤,在陈老先生看来与刚从自来水管子接的凉水并无二异。只见他不时把手探将进去,随心所欲地在锅中捞取各种卤品,其动作之泰然,神态之平静,令人叹为观止。

卤品置于案头,切法已在心中。火烧井字落刃,豆腐三角给刀。小肠花样分断,肺头剁烂筋脑。一阵眼花缭乱之后,各种卤品已然分门别类码放碗中。最后,陈老爷子舀起一勺浓浓的卤汤,慢慢淋落在层层叠叠的卤品之上,开始为自己的“作品”杀青。可别小看浇汤。汤少了,卤品不能入味,吃来味道太淡。汤多了,将“货”淹没,又丢了碗中风景。

北京小吃传儿不传女,可架不住陈老先生开明。在他的辅佐下,闺女陈秀方于1994年在陶然亭大街开店经营,成为“小肠陈”第四代传人。她用那块“小肠陈”的黑底金字牌匾,将四方老客悉数聚来。不顾年事已高,陈玉田频频“落驾”店中。调配呵护那锅卤汤,是他老人家每日必做的功课。

1999年,陈玉田去世。其时,在陈秀方的料理下,“小肠陈”饭庄已然火爆非常。作为对家族遗产的“推陈出新”,也是对父亲苦心的响亮回复,在陈秀方的主持下,“小肠陈”新推“卤煮什锦火锅”,被国内贸易部评为“中国名菜”。

如今,“小肠陈”已开三家分号,店店顾客盈门。

地址:方庄小区环岛南芳群园三区11号楼

停车位:有

营业时间:10:30~15:00 16:30~22:00

订餐电话:67620251

什么是褡裢?老辈子人们装东西用的布袋子,褡在肩头,一前一后。这褡裢火烧就是因为外形儿酷似褡裢儿,才有了这么个大号。

小吃代表 瑞宾楼的褡裢火烧

在前门大栅栏地区有一条不长的胡同,叫门框胡同。门框胡同里有个不大的餐馆,叫瑞宾楼。瑞宾楼经营着一种著名的北京吃食,唤作褡裢火烧。

清代光绪年间,在老东安市场有一个做火烧的小食摊,摊主是一对从顺义来的姚氏夫妇。

这姚氏夫妇做的火烧与众不同。把面和好了,擀成薄皮儿,里面装上拌好的馅,折成长条形,放在饼铛里用油煎。火烧煎得了,颜色金黄,焦香四溢,味道鲜美可口。一来二去,小摊的生意越做越火。姚氏夫妇索性开起一家名叫润明楼的小店,专门经营褡裢火烧。

后来,这店由于姚家晚辈经营不善,倒闭了。

该着北京的老少爷们儿口福不绝——当年润明楼里的两个伙计罗虎祥、郝家瑞把“香火”传承下来,合伙在前门门框胡同里开起一家饭馆,继续经营褡裢火烧。店名从俩人名中各借一个字,叫祥瑞饭馆。一时间名噪京城,成为家喻户晓的名吃。

公私合营,祥瑞饭馆划归国有。“文革”中,几次更名。先是叫“红岩”,又叫“飓风”,改革开放之后叫瑞宾楼。

那位问了,您这儿侃这么热闹,这褡裢火烧到底绝在哪儿?

先是面。面要活得软硬适中,醒一会儿,揪成小剂子,再擀成长方形薄皮儿。然后是馅。把肥瘦猪肉剁成碎泥,放进葱姜,再用由猪棒骨和小柴鸡炖的高汤打馅。接下来是包。用拌好的馅放在皮儿上卷包好,两头封住,上铛时拉成扁长形。最后是煎。放在饼铛里用油来煎,直到两面金黄出锅。

说得轻巧,做来可不简单。面的劲儿,馅的味儿,包的齐整,煎的火候儿,没有一样不要功夫。看着人家做起来挺容易,等咱们自个儿一上手就不是那么回子事了。

三年前,瑞宾楼改制从国营变成了私营,褡裢火烧依然是那里的“主打产品”。

负责和馅的是年已七十的王植田老师傅。这老爷子原来就是祥瑞饭馆的伙计,从学徒至今,已经和褡裢火烧打了大半辈子的交道。若不是亲口尝尝由他制作的褡裢火烧,您就不知道什么叫炉火纯青!

地址:前门大栅栏门框胡同

停车位:需停在前门肯德基门前

营业时间:10:00~14:00 16:30~20:30

订餐电话:63031100

“咱家没出息。三代人,一百多年,就琢磨出来一副肚子和一碗作料。”

小吃代表 金生隆的爆肚

作为一家享誉京华的北京小吃老字号,创始至今,金生隆已有150多年历史。

金生隆创始人冯天杰1874年生人,年轻时便在东安市场摆摊经营爆肚。后来,由于摊点太多,堵塞交通,影响皇家出行,宫中有关部门遂大规模“清理整顿”市容,将散布于东华门街边的摊点全部迁入一个演兵场中,以苫布棚顶,从而形成后来的东安市场。

经过多年经营,冯天杰的爆肚制作技艺日渐精湛,形成了自己的风格,成为老东安市场中爆肚经营最有名气的两家之一(另一家为王金良,所谓“爆肚王”)。

当年到爆肚冯家来的既有八旗子弟、达官贵人,又有社会名流、富贾名商。一些演艺界的明星也经常到这里落座品肚。

1949年,冯天杰去世。爆肚冯小店由第二代传人冯天杰之子冯金生接手经营。1957年公私合营,爆肚冯与老东安市场的八家小吃合并,成立金生隆小吃店,冯金生亦随之成为国营职工。41年过去。

1998年,冯家第三代传人冯国明继承先辈传统,在东城区著名的“簋街”边开办“金生隆”爆肚店,将家传爆肚技艺发扬光大。两年后,“簋街”扩路拆迁,冯国明遂将小店迁至海淀区健德桥边。

走进金生隆爆肚店,首先要穿过一条不长的“家史走廊”。两侧的玻璃室内,陈列着各种物品,从金生隆创始人冯天杰使用过的条案,第二代传人冯金生用过的铜火锅,到第三代传人冯国明上山下乡使用的搪瓷缸子。顾客尚未落座,文化大餐已然拉开帷幕。

金生隆的爆肚,依其牛羊肚不同部位分为13种。其中,羊肚板、羊肚葫芦、羊食信儿、羊肚蘑菇又称爆肚中的四样“硬货”,为爆肚“发烧友”酷爱。关于这四样“硬货”的吃法,墙上悬挂的木制竖匾上刻有清人杂咏:“入汤顷刻便微温,作料齐全酒一樽。齿钝未能都嚼烂,囫囵下咽果生吞。”

金生隆爆肚的作料不似它店,分为爆肚作料和涮羊肉作料两种。配搭精细,各自对应。服务员还会根据顾客所点菜肴的口感,先老后嫩,按顺序排列。另外,也会按照顾客进食的速度上菜,以保证顾客在“最佳时机”品尝爆肚。

作为爆肚世家的传人,谈及这些年来的岁月沧桑,冯国明每每喜欢用其父冯金生的话一言以蔽之:“咱家没出息。三代人,一百多年,就琢磨出来一副肚子和一碗作料。”

地址:八达岭高速三环北健德桥西北角

停车位:店后有停车场

营业时间:11:00~22:00

订餐电话:65279051 (张云)

5
酸甜酸苦辣咸,人生五味,

平凡中见不平凡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