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镇枫泾,地处上海西南。历史上,她因地处交汇之处,素有吴越名镇之称;如今,沪浙五区县(市)(金山、松江、青浦、嘉善、平湖)交界,是通往西南各省的最重要的“西南门户”。

枫泾为典型的江南水乡古镇。古镇周围水网遍布,镇区内河道纵横,桥梁有52座之多,现存最古的为元代致和桥,据今有近700年历史。镇区规模宏大,全镇有29处街、坊,84条巷、弄。至今仍完好保存的有和平街、生产街、北大街、友好街四处古建筑物,总面积达48750平方米(不包括其他街区保存的古建筑物)。是上海地区现存规模较大保存完好的水乡古镇。

枫泾文化发达,是蜚声中外的金山农民画发源地。枫泾人民热爱生活,蓝印花布、家具雕刻、灶壁画、花灯、剪纸、绣花、编织等民间艺术源远流长。浓郁的民间文化艺术,孕育了金山农民画。自上世纪70年代后,以枫泾农民画家为主体的金山农民创作出了乡土气息浓郁、艺术风格独特的金山农民画,在海内外产生了广泛影响,是中国最具盛名的中国民间绘画之乡。农民画、丁聪的漫画、程十发的国画和顾水如的围棋,这些在国内外都具有相当影响的“三画一棋”,集于枫泾一镇,是国内罕见的一种地域文化特色。枫泾也是上海唯一一个全国历史文化名镇。-

下面是更多关于枫泾古镇的问答

最佳贡献者
2

枫泾古镇的资料

http://finance.eastday.com/epublish/gb/paper447/1/class044700001/hwz1385056.htm

http://www.shfj.cn/

http://www.51766.com/img/fjgz/

http://shanghai.kijiji.com.cn/c-ViewAd-W0QQAdIdZ2305603
3

枫泾古镇简介(英文版)

这兄弟苦找位英语好的朋友吧,或者找你英语老师去吧
4

上海枫泾古镇的主要景点

1、张慈中书帧设计馆

张慈中书籍装帧设计艺术馆位于枫泾镇南大街46号。集展示、、宣传为一体的综合文化展馆,艺术馆主要以黑瓦白墙的古典空间轮廓和现代布置理念结合相得益彰。

2、波兰倒置屋

倒置屋,顾名思义,就是倒置的房子,不仅仅房屋是翻转的,屋内所有的家具、摆设都是倒置的。游客走进去,给人一种时空错乱的感觉。 2014年4月25日, 坐落于上海枫泾中国农民画村内的波兰倒置屋旅游体验项目正式对外开放。

3、米格15

米格15飞机,是我国空军第一代战鹰。它是前苏联研制的后掠机翼的喷气式,整个飞机由一位飞行员操纵,其最大航程为1782千米,在低空最大平飞速度可达17.5千米/分,可连续飞行3小时,飞机的头部安装了一门H-37型机炮。

4、毛泽东像章珍藏馆

人民公社旧址的后院又有一个重要的景点——毛泽东像章珍藏馆。毛泽东同志(1893年12月26日—1976年9月9日)是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

5、三得景观

三得景观,分别是的泉、得池、得井,说到这个景点,还有一个小故事。元末明初,枫泾南镇上有一户姓顾的人家,乐善好施,建了许多桥梁和寺庙,一直被当地人称道。

6、致和桥

枫泾现有石桥39座,其中最为独特的是有“庙连桥,桥里庙”之称的致和桥,枫泾人叫“夫妻桥”(讲解夫妻桥的典故)。致和桥位于枫泾镇中南北市河的中段,建于元朝致和年间因此得名,是枫泾现存最古老的桥梁。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5

上海枫泾古镇特产?

  古镇四宝

  枫泾丁蹄 状元糕 天香豆 金枫黄酒

  枫泾丁蹄

  丁蹄,即“丁义兴食店特制的“红烧猪蹄”。始于清咸丰二年(1852年),因店主姓丁,故名曰“丁蹄”,迄今已140年历史。煮制“丁蹄”选料讲究,采用当地土种肉猪(枫泾猪)四蹄为原料, 前后要经过蹄形整修、焯水、拔毛、文火焖煮、加佐料、出骨等8道工序,道道工序一丝不茍。其品种分为全蹄、半蹄、蹄筋3种。全蹄净重1.4市斤,半蹄0.7市斤、蹄筋。18市斤。

  丁蹄具有冷吃“香”,蒸熟后吃“糯”的独特味道。至清光绪廿五年(1899年),销售市场遍及沪杭一带。运销南洋、欧美市场,获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奖状和证书。宣统二年(1910年),“丁蹄”获南洋劝业会褒奖银牌、浙江省巡抚加给奖凭。后又先后获得巴拿马国际博览会金质奖章、德国莱比锡博览会金质奖章等。

  状元糕

  原名枫泾元糕。明末清初,镇上已有不少制作元糕的店铺和作坊。相传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里人蔡以台得中状元,绅商将蔡状元平时爱吃的元糕改名为“状元糕”。因“糕”、“高”音相谐,既含庆贺蔡以台高中状元之意,又稳喻此糕为糕中“状元”之义。清咸三十年(1860年),里人戚学庄开设戚协兴元糕店,专制“状元糕”,并以其独特的制作工艺扬名四方。其制作方法沿用至今。

  品种有:蛋黄、椒盐、松子、香草、玫瑰、桂花等。有纸装、盒装两种。其中最热销的为桂花状元糕。素有“生病人吃不坏,健康人吃不厌”、“老幼皆喜”的赞誉。

  天香豆腐干

  传说枫泾镇北栅有一座桥,叫北栅桥。北栅桥是石桥,用石头一块一块堆起来的。堆到桥中央最后一块大方石时,怎么也摆不平。东头翘,垫块石片,西头又不平了;西头翘,垫块石片,东头又不平了。造桥石匠们伤透了脑筋,想尽办法屡屡不成功。于是传出话来,谁能解决这一问题就重奖谁。一时竟无人有办法。一天傍晚,来了一个白发老头,镇上人谁都不认识他,说是有办法。造桥匠上前请教,老头说:很简单,只要拿镇上土特产豆腐干来垫就平了。起初听的人都不相信,但反正没好办法,权且试试吧。没料到,用豆腐干来一试,果然石板就平整不动了。待大家喷喷称奇,要找老头时,早已不见人影。后来人就传得更奇了,硼老头是八仙之一吕洞宾呢!这当然只是传说。据有考证的史料记载,天香豆腐干作为枫径特产有100多年的历史。

  金枫黄酒

  枫泾是目前上海地区唯一的优质黄酒产地。1939年,上海浦东的苹源、康记。福记三家酒坊合并迁来枫泾,成立了苹康福酒厂(坊)。1956年实行公私合营,1966年改为国营上海工农酒厂。1979年定名为上海枫泾酒厂。60多年来,枫泾一直是黄酒的重要产地。黄酒,以稻米、黍米、黑米、小麦、玉米等为原料,加曲、酵母等糖化发酵剂发酵酿制而成,是中国特有的酒种。

6

枫泾古镇有什么好玩的地方

当具人情味的江南水乡的典型建筑——长廊。这条长廊全长268米江南水乡现存的长廊中数一数二的。在长廊里侧是商店和民房,外沿是与上海、浙江、江苏等地相通的市河,它在古镇区全长1200米左右,是一条区级河道,水系主要来自浙江的天目山,河水流向黄浦江。长廊不仅美观而且实用,我们可以用两句话高度概括长廊的功效,那就是“下雨不湿鞋,盛夏不撑伞”,这给当地的居民和游客带来了很多的方便。

东区火政会

在廊棚一条街的东首,城隍庙桥南堍,生产街124号,是民国期间枫泾东区火政会所在地。这是上海地区仅存的较为完整的一处近代消防机构旧址。

火政会原址建筑是由一幢普通民宅改建而成的。受当时上海租界救火会建筑风格的影响,门面墙被改建成了西洋式。

推开红色的大门,映入眼帘的是大厅里摆放着的几大件旧时救火设备。有20世纪初出现的称作“洋龙”的手压式揿龙,有1937年抗战前的机械“泵浦”,还有1950年后一度使用的轮式救火车等。

枫泾镇消防机构,建于民国初年。当时称“龙王堂”(亦叫救火会),取海龙王克火的意思。并在南镇圣堂桥下塘和北镇桃源漾分设救火处。由镇上商人、富绅捐资购买了水枪、木揿龙、担桶等基本设备。消防人员全为义务,由各商店、作坊选派员工参加。一旦发生失火,邻里鸣锣报警,消防人员到救火会带了器械前往抢救。1923年,枫泾南、北镇成立统一的救火会联合会。总会设在桃源漾,又在北丰桥、北栅、东栅、圣堂桥、永昌桥、陈厅等8个适中位置设立分会。有义务救火人员200多人。同时,消防器材有所改进,进水龙头用帆布橡胶水管直接从河浜里吸水。

1937年抗战爆发前夕,枫泾救火分会又合并成东、南、北、中四个区会。景区的东区火政会就是当时其中一个。期间,又增设了机械“泵浦”和进水管、出水带、长钩、斧头、火炬、铜盔、云梯等旧设备。一直到抗战胜利后,消防设备全面更新,揿龙等旧设备被全部淘汰。1952年3月,各区火政会又合并成立为“枫泾救火总会”。直到1959年“救火会”更名为“人民消防队”,归由公安部门管理。民间自办的火政会、救火会在枫泾存在了近半个世纪后,成为了历史。

火政会虽为民间所办,但当时管理也相当有序。上有总会会长,下有各区负责人,对消防人员定期训练。每年农历五月二十日,为全镇消防演习日。义务消防队员当天穿着整齐的消防制服,列队携器,“号子”开道,前往大星桥堍或桃源漾、人民广场等处进行救火演习比赛,俗称“演水龙”。镇上商绅民众纷纷前往观看,人山人海,成为枫泾镇一年一度的盛事。

当时枫泾镇上火灾较多,救火人员常有牺牲或受伤。1926年,为纪念历次救火中牺牲的勇士,枫泾救火联合会在总会桃源漾清水桥西建造了座高7米的消防纪念塔,全称“枫泾救火联合会亡故同志纪念塔”,下刻铭文表彰义务救火有功人员的事迹。这是上海郊区至今惟一保存完好的消防历史纪念塔。现列为金山区文物。

丁聪漫画馆

丁聪,是我国当代最负盛名的漫画家之一,生前以“小丁”署名在报刊上发表讽刺漫画作品。

丁聪出生于一个漫画世家。父亲丁悚(字慕琴),1881年出生于枫泾镇南栅,是解放前上海有名的漫画家。上世纪上半叶,丁悚在上海各大新闻媒体上发表过大量讽刺社会现象的漫画,影响很大。刘海粟在创办上海美专时,专门请了丁悚担任第一任教务长。之后,丁悚在法租界桓庆里31号创办了中国第一个漫画协会——漫画会。他后期创作的月份牌上的时装妇女《百美图》,曾广为流行,被后人竞相收藏。文化大革命中,丁从遭受迫害,于1969年病故。根据丁聪生前叶落归根的遗愿,1994年3月,丁聪夫妇骨灰被送回故乡枫泾安葬。

陈列馆坐落在古镇北大街421号。由北大街到陈列馆,要走过一段幽静的石板小弄。进入大门,古银杏和紫薇、芭蕉、桂花、腊梅等花木把庭院装点得十分清新雅致。陈列馆主楼是五开间二层的民国时期建筑,上下都有走廊。整个陈列馆设有1个前言厅、7个展室(其中一个展室展出丁聪作品),一处贵宾休息室。总面积360平方米,展出作品100余幅。前言厅有丁聪的半身雕像和他的生平介绍。随后,各展室分别展出了丁聪的讽刺幽默作品、名著插图作品和人物肖像作品等。丁聪从上世纪30年代起就开始发表漫画作品,他对旧社会的反动统治和腐朽没落的社会生活予以了辛辣的讽刺,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欣欣向荣景象和人民热火朝天的工作生活予以真情歌颂,同时对一些落后的现象也给予了无情鞭挞,作品中处处透射出他的正义和良知。

在《人物肖像》作品展室,沈从文、秦怡、萧乾、巴金、冰心、方成、冯骥才、新凤霞、老舍、鲁迅、茅盾、黄苗子、钱钟书、聂绀弩、夏衍、王蒙等等,一个个名人以漫画的形态,惟妙惟肖地展现在参观者面前。从这些作品中,可以看到丁聪在中国文化艺术界结交的广泛。他与中国文艺界好多知名人士都有深厚的友情。《名著插图》展室里你可看到,他为鲁迅、老舍、叶圣陶、沈从文、许地山等名家作品绘过插图。茅盾在1980年6月与丁聪重新见面时,情不自禁地挥笔写下了一首《五绝》:

“不见小丁久,相逢倍相亲。童颜犹如昔,奋笔斗猛人。”

不仅写出了他们间的友谊,而且对丁聪的作品和人格予以高度评价。此诗手迹也展示在陈列馆内。陈列馆还有一间录像室,展出了他创作和生活用过的一些物品,丁聪把它们取名为‘小丁实物”。墙上还有他在十三陵水库劳动期间,为京剧界知名人物梅兰芳、荀慧生、马连良、盖叫天、周信芳、侯喜瑞、李少春、萧长华等画的人物画像。丁聪自画像,他的儿子、孙子等漫画像也在这里展出。

丁聪曾任全国漫画艺术委员会主任,但他处处以‘小丁”自称。据他介绍,其中有两个意思。其一,在父亲面前,他永远是小丁;其二,“丁”的中文别解是“人”的意思,小丁即“小人物”。他的一生经历证明,他尽管成名很早,但始终没有忘却自己是“小人物”,常以小人物的平常心态对待自己,常以小人物的视角看待时事、社会,世态炎凉,因而他的笔下常常流露出真诚浓厚的百姓情怀。这才是他的艺术源泉源源不断,作品几十年来始终受到人民喜爱的真正原因。

枫泾牌坊

历史上,枫泾古镇一半属江苏,一半属浙江。原先有两个明显的分界标志,一个是西边的界河,另一个就是这东边的牌坊了,这座牌坊就是在原来分界牌坊的旧址上建立起来的,再现枫泾古镇独特的地理区域。

这座高大的仿古牌坊,上方醒目的“枫泾”二字,是故去的国画大师程十发所题。整座牌坊高12米,宽14米,三间四柱,十分挺拔优美。牌坊梁坊柱基上雕刻着精致的传统花纹,四根冲天立柱上前后悬挂着四副镏金字联,内容集中反映了枫泾的历史、人文、风土民俗,让游客一进门就对枫泾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能有个简略的了解,好似巨篇鸿著的开篇引子。

枫泾长廊小吃一条街

枫泾镇为典型的江南水乡,水网密布,河道纵横。自元代开始枫泾镇就是商业重镇,来往商贾云集界河两岸,客商临水成街。当时,全镇临河而建的商业长廊达到800多米。如今,修复的枫溪长廊南起致和桥北至竹行桥,全长300米,连接生产街长廊。以前这里曾经是吴越两界最繁荣的商业街。

出了枫泾历史文化陈列馆,沿着300多米长的枫溪长廊漫步,一路映入眼帘的是以古旧民居和古桥、古街为特色的南镇景区。各类小吃名点汇集枫溪长廊小吃一条街。沿着枫溪长廊一路北走,就进入了人文历史丰富的北镇旅游区。

古戏台

枫泾因为南镇北镇分治,明代开始,镇上竟建有两座城隍庙,位于南镇的叫南城隍庙,位于北镇的啊乐城隍庙,因为地处东栅(今和平街浪管所)。这种一镇有两城隍庙的现象,恐怕在国内都不多见。

东城隍庙现已毁坏殆尽,而横跨市河的城隍庙桥和河边的古戏台已经恢复重建。

戏台是古代专供演出的一种室外舞台。唐朝中期,中国的戏剧始具雏形,到宋、金两代正式形成戏剧这种文艺形式。当时,戏剧演出场所统称戏场,唐诗中又有“乐棚”、“歌台”、“舞台”、“露台”的记载;宋朝演变为勾阑、邀棚,最初戏台多建于寺观等宗教建筑前的广场上,用于演戏酬神,后来民间也开始大量兴建戏台。巨富人家在宅院内或祠堂内建戏台,普通农村,则在晒场或近村开阔地搭戏台。后者因为简单而不固定,故清代时称之为“草台”。在农村串村走户演出的艺人班子也因此称作“草台班子”。

枫泾古戏台建在城隍庙广场上,一面贴街,一面临河,每逢演戏,从水路乘船而来的观众可坐在船上看戏。

古代穷人看戏,都在庙会时节。清朝,南北城隍庙开始有庙会。据记载,南城隍庙赛会,始于清乾隆癸巳(1773年),开始三、四年一次,后来演变为一年一次,会期为农历四月初四,时间前后三天。《续修枫泾小志》载:“至期士女倾室往观,百里内闻风而来者,舟楫云集,河塞不通。”可见其盛况。当时,庙前戏台就上演徽班(京剧前身)等大戏,往往也要连演三天。北镇东城隍庙赛会,开始时间稍迟于南镇,会期却比南镇早,在每年清明节,时间两天,而清代中叶开始的施王庙赛会,会期为每年农历八月初二,一般前后三天,热闹的年份要从农历七月三十开始,一直延续七天之久。那时商贩、京剧班、马戏团等云集枫泾,古戏台台上台下一定十分热闹。

枫泾旧志中有一则看戏民从行刺“秦桧”演员的故事记载,说来有趣。事发于康熙癸丑(1673年)三月,当时戏台上正演出秦桧害岳飞的戏,戏演到尾声,忽然从观看人群中跃出一人,用皮工所用的割皮刀一下将演秦桧的演员刺死。事故发生后,这位行刺者被送进官府审讯,他傲首作答:“民与梨园从无半面,实恨秦桧耳。礼不计真假也!”判官怜其义愤,竟对他以误杀罪从轻发落。

重建后的古戏台面宽6.4米,进深4.4米,舞台面积28平方米,歇山式顶,飞檐翘角,古意盎然。随着古镇旅游的发展,古戏台上将常年为游客演出各档传统经典的戏剧节目。

吕吉人画馆

如果大家经常看上海的新闻,肯定记得在上海兴国宾馆8号楼的市府接待大厅里的一张大型的背景国画《飞瀑图》,每次市政府领导会见贵宾时电视里都将拍到这个画面,这幅巨画就是《吕吉人画馆》的主人吕吉人所画。在2005年他应邀为上海兴国宾馆8号楼会议中心制作巨画,韩正市长亲自选中了他这幅作品。

吕吉人,旅美华裔画家,是国内唯一的一个在美国获得国画金奖的华人,著名画家陈逸飞的同班同学。他是一位新工笔真彩画的国画家,他幼时就酷爱画画,青少年时拜国画大师贺子健为师,打下了良好的国画功底,后又在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接受全面的美术教育。1981年赴美国在纽约艺术学生联盟接受西方现代绘画陶冶。经过深造,他开始探索自己画画的风格。虽定居美国,但他最终选择了继续在中国画这块园地里辛勤耕耘,立志用毛笔、宣纸作画,在传统工笔重彩的基础上,吸收西画的造型和色彩,闯出一条新路来。应该说他兼有中西绘画的造型基础,对传统国画的西洋绘画都有很深的了解。他用取长补短的方法把西洋画的一些观念和技巧融入到中国画中,在色彩、用光、质感、构图上打破传统国画的束缚,来增加中国画的“高度”。他还充分利用美国艺术环境的宽松,着力把自己创造的传统工笔重彩打入西方画坛,经过十多年的艰苦努力,他取得了成功。

由陈香梅女士(陈香梅教育基金会董事长、国家旅游局特别顾问)题字的“吕吉人画馆”,里面3间展厅展出了吕吉人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的二十几幅作品,每幅作品处处洋溢着质朴,动人的情感。他用细腻的、充满感情的笔触刻画一草一木,刻画每个细节,他大胆地用油画的色彩和光来加强语画面的表现力。吕吉人作画的原则是不动情决不动笔,他是用感情画异国他乡的景色的。他又带着真挚的情感来到枫泾,画致和桥、画桥湾里,把我们江南小桥流水的浓情融入画中,听作者介绍他将在枫泾完成12幅作品,内容全是枫泾小镇的素材。

其中高2.20米,长10.56米,画面达210多平方尺。描写新上海黄浦江两岸的夜景的《浦江灿烂图》这幅作品就是作者在惊叹上海发展如此迅速的心情下创作出来的,在画这幅作品的二十多年前他去美国,当时他就在黄浦江旁边的一幢大楼里上班,隔着窗户能看见对岸的景象,那时的浦江两岸反差强烈,一边是万国建筑和人潮涌动的街巷,一边则是成片的工厂,低矮的农舍和宽阔的农田,但浦江两岸天翻地覆的巨变着实令人震撼,1999年他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创作了这幅作品。

自新世纪开始十月起,历时三年零二个月创作的巨幅《中华锦绣全图》集中描绘了中华大地的风景名胜,包括联合国颁布的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共五十六处,画高2米,长34米,包罗万象,实为罕见。大家可以一一欣赏他的其他作品。

吕吉人虽然定居美国,但他是一位受过传统教育和有现代思维的中国艺术家,因为他有一颗中国心,所以他始终用一双中国人的眼睛看世界,他用中国人的审美目光,用特有的艺术手段画纽约的街景,画威尼斯的风光。他的作品曾9次在国外画坛上获得大奖,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获奖作品是1996年在湖南湘西画的《凤凰早春》在美国获得大奖。吕吉人由此成为国内唯一的在美国获得国画金奖的华人。他曾在国内、国外举办了66次个人画展,得到了同行和观众的赞赏。美国原纽约市市长,现美国总统候选人之一的朱利安尼看过他的画展后,亲切握手留影,赞叹不已。

毛泽东像章珍藏馆

毛泽东像章珍藏馆内收藏了由金山区私人收藏家缪时方先生多年收藏的近3000枚各式各样的毛主席像章。珍藏馆不仅集中展出了各地以及各大军区、军分区、警备区发行的像章,还陈列了香港、澳门、日本等地区和国家发行的像章。其中1枚是1969年日本东方轮船公司发行的毛泽东像章,目前国内仅发现两枚。

施王庙

施王庙,俗称施王堂,坐落在北大街409号,是枫泾重要的道教胜地,建于明万历七年(1579年)。

施王其名叫施全,历史上实有其人,宋高宗时任殿前司军校,民间唱本称施全是抗金英雄岳飞手下的护国大将军。岳飞遇害风波亭后,施全曾乔装打扮潜人相府,行刺秦桧未成,离京回乡后朝廷册封为“定海侯”,掌管金山沿海一带,为金山及相邻浙江一带人民做了不少好事和善事。另有一种说法,说他趁秦桧退朝时刺杀他,然未成功,反被秦桧分肢杀害于市中。由于他继承了岳家军精忠报国的美德,因而深受百姓爱戴。死后被加封为“靖江王”。枫泾百姓为纪念施全,在明万历七年募白银400两;在枫泾北栅建造了施王庙。

施王庙曾于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重建,分前中后三殿。前殿两侧立有石马,中殿左右放置两条木船,后殿为主殿,楼下供奉施全和夫人塑像,楼上设精雕木床,是施王卧室。边上还有供道士起居的生活用房10余间。施王庙前还建有放生池,池上建有拱形石桥,称王桥(现已重建)。

整个施王庙占地3 000多平方米,是江南一带规模较大的道教官观。从清朝中叶开始,为纪念施全八月初二日生日,开始举行施王老爷神诞赛会。赛会时节远近数十里乡民都赶来枫泾看庙会,十分热闹。赛会有施老爷“开光”、出巡、摇梢船、放焰火、踩高跷、演大戏等节目,一要延续两到三天。到清朝末年,由于城隍庙赛会的衰落,施王庙赛会成为枫泾一年中最热闹的庙会。

一些老人回忆起来,还津津有味,说当时施老爷出巡时队伍长达数千米,场面十分壮观。施王庙庙会一直到1966年才停止下来。之后,施王庙大殿被改为枫泾小学教工食堂,前殿成了枫泾中学的三产小商店。[8]

天命堂

枫泾古镇南丰桥南堍往西,友好街268号,有一座琉璃砖墙的三角尖顶房子,上面竖写着三个字:天命堂。民国初年,开始有一部分枫泾镇人信奉基督教,他们在南栅利用旧房子改建成耶稣堂进行教务活动。

抗战胜利后,教徒开始多起来,老地方狭窄不够,于是,1947年,由当地人吴静人、徐志光、费德荣、胡文忠等募集白米200石,作为创办新教堂的本钿。用其中的80石白米买下了原陈子达的一幢旧房子,其余120石白米用作内外修缮费用。堂内桌椅板凳等均由信徒踊跃捐募得来。堂建成后,取名叫天命堂。

天命堂占地 平方米,有房屋多间。建成后,松江、平湖、嘉善、青浦、金山等县的邻近乡镇信众纷纷来天命堂做礼拜,人数不少。当时天命堂下设3个组,分别称伦敦会、信心会、司徒信心会。伦敦会组受杭州、嘉兴总堂领导;信心会组受上海、苏州总堂领导;司徒信心会组受苏州、西塘总堂领导。至1951年,这三个组分别有信徒91户176人、80户128人、73户126人。一个教堂内信徒教务受不同总堂管,这种组织体系比较特殊。1966年后,天命堂被迫停止教务活动。1979年起恢复教务活动,但房子仍被外单位占着。1985年5月,镇人民政府落实宗教政策,归还了天命堂财产,并由教会进行整修,于10月6日正式复堂,举行了隆重的复堂仪式。

三百园

三百园是一座三进三落的大宅院,后面还有一座具有浓郁江南特色的后花园。原主人陈舜俞,字令举,号白牛居士,是枫泾人,当时在朝廷中位列屯田员外郎,相当于国家农业部副部长,虽官居高位,但他一生两袖清风,廉政正直,因看不惯朝廷中的一些丑恶现象,几次罢官,隐居故里。他平时喜欢吟诗作画,学识渊博,与诗人欧阳修、苏东坡、司马光交往甚厚,称为莫逆之友,经常在一起喝酒作诗,谈笑人生。死后,司马光还为他写了凭吊诗:“海隅方万里,豪隽几何人,百沐求才尽,三薰得士新,声华四方耸,器业一朝伸,他日苍生望,非徒泽寿春。”意思说天涯海角方圆几百里,能找出几个象他这样有杰出才能、才智出众、正直、贤良的人呢?百里之内才求得这样一个人才,他是经过三起三落才得以声誉四方。他为百姓所做的事,是天下苍生有目共睹的,并没有因为大起大落而荒度一生。苏东坡也曾“哭祭其殡”,到他的棺材前哭着为他写了祭文,后来陆游为这篇祭文作跋道:“东坡前后集祭文凡40首,惟祭贤良陈公辞指最哀。读之使人感叹流涕。”这座三进三落的大宅院记录了陈舜俞丰功业绩与坎坎坷坷的人生,每幢房子都反映了他当官的艰辛历史,因旅游开放我们赋予他新的含义,里面展示了三百多件展品——百灯、百篮、百行等代表物件故称三百园。

陈舜俞(原枫围乡北庙港人)宋庆历六年(1046年)进京赶考,考中乙科进士,任明州的观察推官,浙江的天台从事等职位,在浙江当官只有一年父亲就病故了,他只好带着父亲的棺材回到了枫泾,当时家中条件并不宽裕,只有一间庭院,回到家后,葬了父亲就闭门发奋读书。宋嘉祐四年(1059年)考取制科第一,任职光禄丞,后又提升为秘书省著作任郎等官职;在任职中,他廉洁秉公为老百姓做了不少好事,经常把家里的钱接济于穷苦老百姓。在过去朝廷中为官,俸禄足可以建三进三落的大宅院,可由于平时的廉洁,竟拿不出银两造房,一直到宋熙宁三年(1070年)提升为屯田员外郎,他才建了第二幢房子,即百篮馆。当时,宰相就是王安石,他主持变革推行“青苗法”,可陈舜俞受封建老思想的影响,竟上书反对,认为此举“有逆朝廷,非王道之举”。故受到朝廷大部分人反对,并被贬为谪监南康军盐酒税官,他心中大为不快,无心做官。任职期间,经常与太傅刘凝文游玩江西庐山,骑着白牛,故称“白牛居士”,宋熙宁五年,终究弃官隐居枫泾老家,终日邀友吟诗,牵着白牛往来于白牛荡上,还为枫泾的海慧寺撰写了《海慧院藏经记》,松江《超果天台教院记》及青浦《布金院经藏记》等。由于他的清风亮节,后人为了纪念他,就把枫泾的别称叫“白牛村”、“白牛镇”,还在镇西为他修了一座桥叫清风桥及清风阁茶楼。

宋熙宁七年,王安石罢相,朝廷正值用人之际,皇上即招他入宫为官,并得知他为官清廉,两袖清风,连第三座庭院都无钱建造,就下旨地方官为他修建,还得知他爱好吟诗,就专门为他建造了一座可以吟诗作画的后花园。可好景不长,他做官只做了一年,王安石再次做宰相,他又再次罢官,回来后立书发誓,绝意仕进,永不做官。过着普通老百姓的生活并写了大量的诗作,如《都官集》、《应制策论》、《庐山记略》,在后花园我们可以欣赏到他留下来的墨宝。

后花园内,曲径通幽,鸟语花香,是一处吟诗作画的江南园林,园虽不大,只有1亩之内,但它却把一年四季的景色全浓缩在此,东、南、西、北四角分别栽种了四季不同的鲜花野果。东南角是春,栽种了桃花、柳树、铁杆海棠、紫藤枸骨刺等植物,每到春雷打响之后,桃红柳绿,一片春意盎然的景色;西南角是夏,栽种了上海市市花白玉兰、杨梅,盛夏时节,如白玉般的白玉兰香气袭人的绽放着,满树红红紫紫的杨梅,使人一看就垂涎欲滴;西北角是秋,红红的枫叶、果实累累的芭蕉代表着收获的季节已到了;东北角是冬,有代表长寿的松柏,和不怕严寒的冬青腊梅,置身于此,真的有点象陶渊明所说,仿佛进入世外桃源,流连忘返了。

园内最高处有一小亭,名留春亭,亭名是根据宋代高僧法号德葵大师所写的一首诗而提名的,“闻谈茅亭著意浓,留连美景一壶中。歌声不放莺声老,酒面常陪花面红,倚迸玉簪穿落日,柳拖金线系东风。时人尽道春归去,疑是桃源路忽通。”陈舜俞由于对朝廷的不满,弃官还乡,立书发誓,永不做官,每日邀友在此园中喝酒对诗,当时的欧阳修、苏东坡、司马光都到此来过。正如诗中所写:在亭子里,面对美景,喝酒对诗,说说笑笑,意境很浓,心情特别舒畅。尽管亭旁没有美妙的歌声陪伴,老去的黄莺也不在鸣叫,只有鲜红的花儿陪着醉红的面孔,但却能用头上的玉簪穿住落日,用金线般的杨柳揽住东风,大家都说春天已去了,但在这里却怀疑到桃花源的路刚刚才通。诗中道出了陈舜俞隐居后的心境和对园子的迷恋,此景、此情,取名留春亭,真的是相得益彰的。

走下假山,又有一亭,名醉眠亭,小亭一面临墙,一面临水,坐在亭中,满园景色尽收眼底。池中荷花香远益清。有一小岛,犹如蓬莱仙岛,岛上有一太湖石,上写“醒魂”。意思是醒悟的意思,把事情看的很透彻。陈舜俞弃官后,每次喝醉就在这间小亭里小睡一会儿,感觉如在仙境,官场上的一些烦恼在这里都烟消云散了,把心中的不快全抛之脑后,留下来只有醒悟后的痛快,故他写道“酒胆长轻六印腰,醉中一枕敌千朝。兴亡藐比荣枯柳,聚散看同旦暮潮。酐法本应尘外有,醒魂徒向水边招。已闻佳士过从约,不似江东返去挠。”意思是说:系在腰中的酒壶一直是喝空的,醉后小睡一会儿醒来就觉得好几个朝代都过去了,成功与失败好比是杨柳发芽与落叶一样。当官与罢官,聚聚散散就好比白天的日出、日落退去的潮水,青苗法不应该在尘世间推行开来,喝醉了忽然醒悟想想一切都是一场空,知道在朝廷中有很多大臣们也赞同“青苗法”,我的失败就让他如江水一样一去不复返吧。

走出醉眠亭,穿过长廊便来到了当时陈舜俞的书房“一枕堂”了,“醉中一枕敌千朝”,当年的陈舜俞在这间书房里写下了很多有名的杰作。堂前一副对联写到:“海隅方万里,豪隽几何人,百沐求才尽,三薰得士新”。这是陈舜俞的好友,著名诗人司马光凭吊陈舜俞时所写的,意思说:“天涯海角方圆万里,能找到几个象他这样有杰出才能、才智出众、正直的人呢?百里挑一的人就是他了,他是经过三翻四复的考验,深受老百姓爱戴的一名贤良。从这副对联可以看出司马光与陈舜俞交往甚密,了解颇深,一片敬佩赞扬之心。

出一枕堂旁边又有一太湖石,上写“聚散”二字,“聚散看同旦暮潮”。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在此拍照做个纪念,它告诫世人: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当官与罢官,聚聚散散是很平常的事情,应该想得开些,这样生活才会更美好。

农民画村景区

画村坐落于上海市金山区枫泾镇中洪村,靠临朱(家角)枫(泾)公路。 画村距枫泾镇区约四公里,沪杭高速公路(A8)新浜出口和枫泾出口皆可在十分钟之内到达该村。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