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实行“一票制”。门票为:120元/人次

二、免费参观规定:

1、65周岁(含65周岁)以上老人,凭本人中国居民身份证(或陕西省敬老优待证)免费参观。

2、残疾人凭有效残疾证免费参观。

3、中国现役军人(含军队离退休干部)、军队院校学员、退伍老红军战士、革命伤残军人凭有效证件免费参观。

4、由家长携带的16周岁以下未成年人,凭本人中国居民身份证或学生证、户口本免费参观。

注:以上免费观众需出示相关有效证件从检票口专用通道直接入院参观,无需换票。

三、优惠参观规

全日制大学本科及以下学历学生凭有效学生证享受半价优惠(成人院校、在职教育、网络教育等均不享受优惠)。

四、门票当日有效,请您安排好时间入园参观。

扩展资料

一、线下取票和售票

(一)线下取票:

以上通过线上预购到秦陵博物院门票的观众,到达博物院后,可在人工窗口和自助售取票机凭购票人二代身份证领取参观纸质门票(购票人一次预购多张门票,凭本人二代身份证可一次领取全部所购门票,但检票时须门票、证件、人三者一致方可入院参观)。

(二)线下售票:

未在线上预购秦陵博物院门票的观众可在现场人工窗口和自助售取票机处,凭二代身份证、护照等有效证件购买当日门票。当观众日接待量达最大承载量时,将停止人工和自助机售票。如一人一次购买多张门票,必须出示相应数量有效证件。

二、网络购票观众持身份证刷证入院参观

观众在博物院官网、微信公众号、各大OTA网站购票后,凭本人二代身份证直接刷证入院参观,不再需要到人工售票窗口或自助售取票机领取纸质门票。

参考资料来源:秦始皇帝陵博物院-购票须知

参考资料来源:秦始皇帝陵博物院-门票预订

-

下面是更多关于兵马俑门票的问答

最佳贡献者
2

兵马俑门票规定

秦始皇帝物院实施实名制票。实行淡、旺季浮动价格,“一票制”管理。门票价格为:旺季150元/人次、学生:80元 (3月1日-11月底);淡季120元/人次、学生:60元 (12月1日-次年2月底)。在校学生和特定人群可以享受门票优惠的政策。观众往返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和秦始皇帝陵两景区参观,可免费乘坐旅游专车,即游客乘坐院内(总长约13000米)交通工具不再收费。

65岁以上老人、由家长携带的16岁以下未成年人、现役军人(军队离退休人员)、残疾人等享受国家政策性免费人群,通过检票口专用通道,出示本人相关有效证件后直接入院参观,无需换票。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3

西安兵马俑门票多少钱一张

1、旺季年31日至当年11,全票150元人民币/人次,优惠票75元人民币/人

2、淡季:12月1日至次年2月底,全票120元人民币/人次,优惠票40元人民币/人次。

3、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售票厅。地址:西安市临潼区临蓝路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内。

扩展资料:

免费参观规定:

一、65周岁(含65周岁)以上老人,凭本人中国居民身份证(或陕西省敬老优待证)免费参观。

二、残疾人凭有效残疾证免费参观。

三、中国现役军人(含军队离退休干部)、军队院校学员、退伍老红军战士、革命伤残军人凭有效证件免费参观。

四、由家长携带的16周岁以下未成年人,凭本人中国居民身份证或学生证、户口本免费参观。

优惠参观规定:

全日制大学本科及以下学历学生凭有效学生证享受半价优惠(成人院校、在职教育、网络教育等均不享受优惠)。

参考资料来源: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免费参观规定及优惠参观规定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4

兵马俑门票60岁半价吗

官网免费参观规定

65周岁(含65周岁)以上老人本人中国居民身份证(或陕西省敬待证)免费参观。

二、残疾人凭有效残疾证免费参观。

三、中国现役军人(含军队离退休干部)、军队院校学员、退伍老红军战士、革命伤残军人凭有效证件免费参观。

四、由家长携带的16周岁以下未成年人,凭本人中国居民身份证或学生证、户口本免费参观。

注:以上免费观众需出示相关有效证件从检票口专用通道直接入院参观,无需换票。

5

兵马俑体现了秦军什么样的制度

皇兵马俑与秦国军队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扫灭诸雄,建中国历史上个统一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之所以能完成统一全国这一历史任务,除了其政治先进、经济发达、外交灵活、地势优越等有利因素外,更重要的是它有一支将精兵强、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军队。而秦始皇兵马俑的发现,为了解研究秦国的军队和军事制度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对说明其在统一中的作用是有力的佐证。

秦俑坑是1974年春,陕西省临潼县晏寨公社西杨村的社员打井时发现的。这处从葬坑位于秦始皇陵东一公里处,经探测、试掘和部分发掘得知,这处放置兵马俑的从葬坑共四个。南一北三,互不相通,编号为一、二、(未)、三。按战国时兵制,一号坑为右军,二号坑为左军,三号坑为军幕,而未完成坑,据其位置来看,正处于布阵法上中军的部位,因此是拟议中的中军。左、中、右三军,加上指挥部的军幕,构成一组完整的军阵编制系统,象征着屯驻在京师外围的宿卫军,旨在拱卫陵墓的底下建筑群。

四个坑大小不等,形状各异。其中未完成坑,不曾构架,也未置俑。三个坑的兵马俑依兵种不同。在布局上也极不相同。

一号坑:有兵马俑约6000左右,其排列方式,可分为横队和纵队。坑的东端,站有三路,每路68个手执弓弩、背负箭囊的横队袍俑,共240人,这是一支使用远射程兵器(弓、弩),身着轻装战服的先锋部队。接后,是由30多乘驷马战车,同手执戈、矛、戟、锬等长兵器的甲俑、袍俑间隔排列的38路纵队,这是一支武士组成的格斗拼刺的作战主体。另外,在这强大的横队和纵队的两侧及后部,又各有一列分别面向南、北、西三方的弓弩俑,共518个,这是两翼和后卫部队。

二号坑:格局较复杂,在它的东北角突出的那个方坑中排列着8路纵队,计160个蹲姿甲俑,在蹲俑的四周,还围绕有面向东方作丁字步的172个立姿射俑,是一个由弩兵组成的兵力单位。在弩兵俑后面还有三个并列的兵力单位,由南至北:一是由64乘战车和192个甲俑组成的方阵。二是由车、步、骑三兵种组成,车步间隔,排列成车--步,车--步,……,最后由8个骑兵殿后。三是一支前有6乘前导战车,后面紧跟12路纵队,计96匹马组成的骑兵部队。

由此可见,二号坑是一个步、弩、车、骑四个兵种穿插而成的混编队列,所用兵器也依兵种和战斗位置不同而有所区别,各持有弓、弩、戈、矛、戟、钺、剑等。

三号坑:在坑的正面停放着一具朝东的华盖乘车,后随四个戴长冠的甲俑。在南北两个侧室里,分别布置有64个侍卫甲俑,该坑作"帷幄"样式布置,有高贵的华盖车,也有持殳的侍卫队,表明它是秦俑军事阵列的指挥机关所在。

三坑所置兵马俑,是秦军的艺术再现,我们可以由此来考察秦国的军队和军事制度,从而可估价出其在秦统一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秦国兵役制度及军队的编制和统辖

秦国实行郡县普遍征兵制和常备兵制,凡爵(20等爵位)自"不更"以下,15岁以上的男子,随时皆有被征调当兵的可能。①这样的兵制,保证了秦国有源源不断的兵力,使秦军数量最多达到"带甲百万,车千乘,骑万匹"。②从秦俑坑出土陶俑,"按排列密度推算,这三个坑里的兵马俑总计有徒兵(步兵)、车兵、骑兵等陶俑近万件,车马五百余匹,木质战车一百三十余乘"③。即左右两军人数。

秦军编制:五人为一伍,五十人设有"屯长",一百人设"百将",五百人设"五百主"。④

秦国的军队分正规军与地方武装两部分,正规军包括边防、野战及首都的警卫部队,均直接由朝廷掌握,地方军队由郡县尉统率,在统一中国的战争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是正规军,战士们称为"锐士"⑤或"奋击"⑥。郡县武装可随时调归中央,派出作战或守边,以及保卫首都,所以郡县武装也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

秦国军队调动的大权完全操在国君手中,就是征调县卒,也要有国君的命令,并盖上御玺才有效。战国时,各国调发军队都用虎符,秦国的军队也是如此。

二、秦军的战斗力

秦国的军队,自商鞅变法以后愈战愈强。随着生产的发展,秦军的武器和装备不断得到改进。当时武器分三类:远射程(弓、弩等)、长兵(戈、矛、戟、锬、镖、钺、钩、殳等)、短兵(剑等),这些兵器在秦俑坑里都有发现。它包括了统一前的秦国制品,都是青铜制品,这与关东六国比较,秦国的武器装备是大为逊色的,秦国的钢铁兵器迄今还未发现。那么秦军又是如何以劣胜优的呢?从秦俑坑出土兵器考察就会发现,秦青铜兵器采用了先进生产技术和作了大量改进。如对战国时期才普遍采用的先进武器--弩机的改进,小弩射程为150米,大弩射程竟可达800米。⑦对矛和剑这两种传统武器也作了改进,据《考工记》载,矛一般长不过三寻,约合5.54米,而秦俑坑出土的秦矛竟达6.3米。春秋时代的剑一般都在30厘米左右,战国时代为60--70厘米,而秦俑坑出土三把剑,最长的达91.3厘米。而箭镞则由双翼式变为三棱形。出土的这些兵器,色青光洁,锋薄锐利,采用了铬化处理技术,这种技术在德国、美国,分别在1937年、1950年才正式列为专利。因此,秦国武器虽仍用青铜制造,但其制造水平则达到了古代青铜铸造史上的高峰,⑧这也是秦军克敌制胜所在。为了进行有效的战斗,秦军士兵还有一套完备的战服。正规军战士均身着铠甲,甲衣,全由金属甲片联结制成。从秦俑坑出土披甲陶俑看,所披铠甲共有三种类型,其中一型由披膊和身甲两部分组成,是当时秦军主要的防护装备,腿部是裹的胫缴(套裤),或缠上行膝(裹腿),脚登紧绦的勾履(前尖翘起的鞋子)或合 (革制的靴子),只是缺少头盔,这是便于保持周身的灵活性。

三、秦军的战斗方式,战略战术

随着军队人数激增,武器的改进,战国时期的战斗方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这时步骑兵的野战,包围战代替了车阵作战,战争也带有了持久和大规模及更残酷的性质。如秦虽"大胜于长平,三年然后决"⑨,并坑杀赵俘45万。秦军也是"年十五以上悉发"⑩。

战国末期,秦军兵种,已有步(徒)、弩、车、骑之分,步兵成为主要作战力量,骑兵也成为单独兵种,主要是配合步兵作战,作奇袭冲锋之用。如在秦俑二号坑中,是由步、弩、车、骑四兵种穿插而成的混编队列,四个小阵互相勾连组成了一个曲尺形大型军阵。

由于战斗方式的改变,战争的频繁与错综复杂,使得战争的指挥成为了一种艺术,兵法也比以前讲究了,由此而产生了许多著名的军事家和优秀将领。如兵家中兵形势家的代表--秦国的尉缭,就是战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之一,所著兵书《尉缭子》,对秦军的建设起了很大作用,例如秦俑坑所列阵式就是《尉缭子·兵令》中"有内向、有外向、有立阵、有坐阵"的体现。一号坑的两翼和后卫是"外向",先锋部队为"内向",二号坑的"蹲姿甲俑"属"坐阵","立姿甲俑"属"立阵"。

四、军功,奖惩制度

为了严肃秦军和以法家路线治军,秦军还实行军功奖惩制度。商鞅变法,实行20等爵制来奖励军功,秦军不论官兵,立了军功,爵位就逐级递升,按爵位高低,享受种种封建特权。"斩一甲首,赐爵一级",实行定额制,规定斩敌数量。同时,秦法律又规定:"军有千人以上,有战而北,守而降,离地逃"者,处如下刑罚:"身戮家残,男女公于官"。 11 就使得秦国人"非斗无由也"。 12 军队实行"什伍连坐"的规定:一伍中有一人逃跑,其余四人就要受罚,如果能斩敌首级一颗,就可免除刑罚。"百将"、"屯长"在作战时若得不到敌人首级是要杀头的,如果得到敌人33颗首级,就算满了朝廷规定的数目,可以升爵一级。

综上所述,由于有严格的奖惩制度,严密的军队组织,优秀将领的指挥,恰当的战略战术,精良的武器等等条件,使秦军成为了一支勇猛可怕的军队,正如当时人所描述:"……虎势之士, 科头,贯颐奋戟者,至不胜计也;秦马之良,戎兵之众,探前 后,蹄间三寻者,不可称数也,山东之卒,被甲面胄以会战,秦人捐徒以趋敌,左挈人头,右挟生虏。夫秦卒之与山东之卒也,犹孟贲之与怯夫也;以重力相压,犹乌获之与婴儿也;夫战孟贲、乌获之士以攻不服之弱国,无以异于坠千钧之重,集于鸟卵之上,必无幸矣。" 13 这种虎狼之师,凶猛可见,在秦统一中所起的作用由此可知,故其历史地位,应予肯定。

6

秦始皇兵马俑的简介

秦始皇兵马俑,简兵马俑或秦俑,位于今陕西安市临潼区秦始皇陵以东1.5公里处的兵马俑坑内1987年,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并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秦陵兵马俑共有3个兵马俑坑,呈品字形排列。一号坑为步兵部队,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2米,深约5米,面积为14220平方米。二号坑呈曲尺形,面积为5000平方米,它是由骑兵、战车和步兵组成的多兵种特殊部队。三号坑呈凹字形,面积为520平方米,好像是统帅一、二号坑的指挥机关。三个坑共有7000余件陶俑、100余乘战车、400余匹陶马和数十万件兵器。

兵马俑从身份上进行区分,主要有士兵与军吏两大类,军吏又有低级、中级、高级之别。一般士兵不戴冠,而军吏戴冠,普通军吏的冠与将军的冠又不相同,甚至铠甲也有区别,其中的兵俑包括步兵、骑兵、车兵三类。
7

关于秦兵马俑的传说故事

秦始皇二岁统一中国就下令大规模地为他修建陵墓。因骊山,加上山阳产玉,山阴多金,金玉双全,正符合他的迷信思想,所以他把墓地选在骊山北麓。

他不仅从全国调来七十多万“刑徒”,还从山东、河南等地征来大量民夫。修建期间,秦始皇还下诏令李期提前征集数千对童男童女准备为他殉葬。李斯见了诏书,吓得目瞪口呆。

他想,征集这么多人殉葬,必定会遭到百姓强烈反对。百姓一旦起来造反,秦朝江山难保。但如不照办,得罪了春始皇,自己必死无疑。想来想去。

只好上书说:“臣李斯,冒死直言,君征如此众多童男童女殉葬,必使天下骚乱,不如改用陶殉,以保大秦江山平安。”秦始皇觉得也有道理,就改变原意。

立即下旨令李斯征集全国能工巧匠,烧制规模宏大的出巡仪仗队,而且要求烧制出的陶人陶马要和真人真马一样大小。几天后,李斯从民夫中挑选出数百名烧制砖瓦的工匠。

向他们宣读了圣旨,命令他们按期烧好陶人、陶马。如若不然,定杀不赦。但是这些工匠只会烧砖瓦,谁也没有烧制过陶人陶马,他们试烧多次都没有成功。一百多名工匠因此被砍了头。

在被杀的工匠中,有个老工匠想出一个办法,在临死之前告诉了他的儿子,要他单窑分段烧制。儿子含泪埋了父亲后,便按照父亲生前的嘱咐,单窑单俑分段烧制,烧成以后再组合。

采用这个办法后,陶人陶马终于烧制成功了。试验成功后,工匠们齐心协力,夜又继日,把几千件陶人、陶马终于按期丛部烧制出来了,并按照李斯的要求,把这些陶俑排列成整齐的队形。

扩展资料:

秦始皇驾崩,秦二世胡亥继承了帝位。他怕修建工匠泄露墓中秘密,便暗地把秦始皇灵柩运入墓中,然后下令叫所有参加修。建陵墓的人,一齐到墓中看戏,并领赏赐。

可怜那些流血流汗、为修建秦始皇陵墓卖过大力的工匠、民夫和刑徒,全上了秦二世的当。他们刚刚走进陵墓,便被封闭在墓中,成了殉葬品。

传说只有一个人逃了出来,这人就是第一个制成陶俑的青年小伙子。原来,秦始皇陵墓里的水道是他修砌的。

他见事情不妙,便钻进水道,等到天黑才逃了出来。后来他流浪关中,给人们烧制瓦盆、瓦罐和瓦瓮为生。

介绍:

兵马俑即秦始皇兵马俑,亦简称秦兵马俑或秦俑,位于今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秦始皇陵以东1.5公里处的兵马俑坑内。 兵马俑是古代墓葬雕塑的一个类别。

古代实行人殉,奴隶是奴隶主生前的附属品,奴隶主死后奴隶要作为殉葬品为奴隶主陪葬。兵马俑即制成兵马(战车、战马、士兵)形状的殉葬品。

1961年3月4日,秦始皇陵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74年3月,兵马俑被发现;1987年,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并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先后已有200多位国家领导人参观访问,成为中国古代辉煌文明的一张金字名片,被誉为世界十大古墓稀世珍宝之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秦兵马俑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8

秦始皇大一统的措施

书同文

殷商以降字逐渐普及为官方文字的金文,形制比较一但是春秋战国时期的、陶文、帛书、简书等民间文字,则存在着区域中的差异。这种状况妨碍了各地经济、文化的交流,也影响了中央政府政策法令的有效推行。于是,秦统一中原后,秦始皇下令李斯等人进行文字的整理、统一工作。

李斯以战国时候秦人通用的大篆为基础,吸取齐鲁等地通行的蝌蚪文比划简省的优点,创造出一种形体匀圆齐整、比划简略的新文字,称为“秦篆”,又称“小篆”,作为官方规范文字,同时废除其他异体字。此外,一位叫程邈的衙吏因犯罪被关进云阳的监狱,在坐牢的10年时间里,他对当时字体的演变中已出现的一种变化(后世称为“隶变”),进行总结。此举受到秦始皇的赏识,遂将他释放,还提升为御史,命其“定书”,制定出一种新字体,这便是“隶书”。隶书打破了古体汉字的传统,奠定了楷书的基础,提高了书写效率。

秦始皇下令统一和简化文字,是对我国古代文字发展、演变做了一次总结,也是一次大的文字改革,他对我国文化的发展起了重大作用。

度同制

战国时期,各国的度量衡制度和货币制度很不一致。秦统一后,规定货币分金和铜两种:黄金称上币,以镒(秦制20两为镒)为单位;铜钱万下币,统一为圆形方空,以半两为单位。金币主要供皇帝赏赐,铜币才是主要的流通媒介。

秦始皇以原秦国的度、量、衡为单位标准,淘汰与此不合的制度。秦廷在原商鞅颁布的标准器上再加刻诏书铭文,或另行制作相同的标准器刻上铭文,发到全国。与标准器不同的度、量、衡一律禁止使用。

在田制上,秦王朝规定6尺(合今230厘米)为步,240步为一亩。这一亩制以后沿用千年而不变。

车同轨

战国时期,各国车辆形制不一。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定车宽以六尺为制,一车可通行全国。

行同伦

“行同伦”就是端正风俗,建立起统一的伦理道德和行为规范。在这方面,秦王朝也给予相当的重视。比如秦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秦始皇来到泰山下。这里原是齐国故地,号称“礼仪之邦”。始皇就令人在泰山所刻的石上记下“男女礼顺,慎遵职事,昭隔内外,糜不清净,施于后嗣”(意谓男女之间界限分明,以礼相待,女治内,男治外,各尽其责,从而给后代树立好的榜样),予以表彰。而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在会稽刻石上留的铭文,则对当地盛行的淫泆之风,大加鞭笞,以杀奸夫无罪的条文来矫正吴越地区男女之大防不严的习俗。

政治方面。第一,确立至高无上的皇权。其中包含三层意思:①皇帝称号的由来(嬴政自认为“德兼三皇,功过五帝”)及为何称“始皇帝”(见注释);②皇帝的权力:凡行政、军事、经济等一切大权,均由皇帝总揽,一切军国大事都由皇帝一人裁决;③皇帝制度为此后历代王朝所沿用。自秦开始至清末,延续了二千一百多年。第二,建立从中央到地方的官制和行政机构。①中央设“三公”“九卿”(教师要让学生了解“三公”的名称、职责;“九卿”及分掌的事务)。②地方实行郡县制(让学生理解废除分封制、推行郡县制的意义在于打破西周以来分封割据的状况,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巩固国家的统一,同时要了解郡、县、乡、里这些机构的职责)。③三公、九卿和郡县长官,直接由皇帝任免,皇帝能够有效地控制封建朝廷和地方权力。第三,颁布通行全国的秦律。①秦律制定的基础是秦国自商鞅以来的律令。②秦律集中体现了地主阶级的意志,影响了后世封建律令的制定(教师让学生阅读小字部分对秦律的介绍及教材引文《史记·秦始皇本纪》节录)。

经济方面。教材介绍了四项措施:第一,实行土地私有制,按亩纳税;第二,统一度量衡;第三,统一货币;第四,统一车轨、驰道。教师在讲述“实行土地私有制,按亩纳税”时,要指出:封建土地私有制是地主阶级统治的经济基础。封建政权保护土地私有制,有利于社会生产的组织,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维护地主阶级的利益,从而巩固其统治。同时,也加重了人民的地租、赋税负担。小字部分关于秦朝依户籍征发赋税与徭役,可让学生自己阅读,不必讲解。讲“统一度量衡”时,可让学生看《铜权》图,指出“权”就是秤锤。在介绍统一度量衡的情况后,指出它改变了战国以来度量衡的混乱局面,便利了经济交往和发展。讲到“统一货币”时,可让学生看《秦半两钱》图,指出圆形方孔钱的形制,为后来历代王朝所沿用,只是重量、大小不一。货币的统一,便利了商品的交换和物资交流,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国家的统一。讲到“统一车轨、驰道”时,教师可介绍秦修筑驰道的情况,指出秦朝1尺相当于今25cm,6尺等于1.5m。“车同轨”对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有促进作用。

文化方面。教材介绍了三点措施及其作用。

第一,书同文。即统一文字。教师应指出,小篆是当时的官方文字,民间则使用更加简易的隶书。文字的统一,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文化的发展;秦统一文字后,汉字的字形结构基本定型,影响深远。

第二,焚书坑儒,加强思想控制。关于焚书坑儒的情况,初中已学过,教师启发学生回忆即可。在分析其作用时,一方面要肯定有利于巩固国家的统一,另一方面要强调实行这种文化专制主义,毁灭大批文化典籍,极大地摧残了文化。

第三,以法为教,以吏为师。这就规定了教学的内容(法令)和教师的资格(官吏,当时设有专门担任教师的官吏)。秦朝只许官府办学,又规定了统一学习的内容,严禁私学,实行愚民政策,以达到巩固统治的目的。

2.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建立的作用。

教材从两个方面予以说明。积极方面:①为维护封建统一提供了条件;②有利于封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消极方面:大大加强了统治人民的力量,使人民处境日趋恶劣。

①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封建诸侯割据的分裂局面,为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发展奠定了基础,符合历史发展的要求;②为社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为各族人民的安定生活和相互交往,提供了有利条件,符合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教师可强调指出:从此,统一成为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国家的统一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秦王嬴政顺应历史发展潮流,完成统一大业,功不可没。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