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不要轻易服从权威,不要盲从。学生要学会独立思考。“一个仅仅跟着别人走的人,不会去探索什么东西,也寻找不到什么东西。”学习要像蜜蜂采蜜那样,博采众长,为我所用。所以蒙田说,“我希望做教师的教他的学生谨慎地、严密地吸取一切东西,决不要相信只凭权威或未经考察的东西。…¨把各种不同的判断向他提出,如果他有能力,他将区别真理与谬误。” 3、不要只学书本知识。“仅仅进行书本学习是贫乏的。”学生要和别人交谈来往,出国旅行,观察各种奇异的事物,总之,要把世界作为“书房”,从而扩大视野;如困守一处,就会眼光短浅。 4、要因材施教。教师一开始就应该按照他所教育的孩子的能力施教。如果“采取同样的讲课方法和教育方式来指导很多体质和性情都不相同的儿童”,那可能其中只有二三个人可以 获得良好的结果或达到完善的境地而要因材施教,教师首先要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对此,蒙田曾用教师指导学生走路来比喻指导学生学习,他说:“教师最好先让孩子在他面前走几步,以便更好地判断他的速度,从而推测他能坚持多久,然后方能适应他的能力。如果我们不顾分寸,就常会坏事。” 5、教师对学生的学习多引导,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切忌事事处处包办代替。蒙田要求教师有时候给学生“开条路”,有时候让学生"自己去开路"。他说:“我不希望导师独自去发明,只是他一个人讲话,而应该容许学生有讲话的机会 。” 6、多练习。蒙田指出,人们要想学跳舞,不能只是看舞蹈家跳,而自己不去跳。学习也是一样,对所学的知识要多运用。蒙田说:“不要孩子多背诵功课,而是要他行动。他应该在行动中复习功课。” 7、培养儿童探索事物的好奇心以及对学习的兴趣和爱好。蒙田说:“最好的办法莫过于培养对学问的兴趣和爱好,否则我们将只是教育出一些满载书籍的傻子。”-下面是更多关于蒙田的问答
发布于:2020-07-13 21:44
浏览了 63次
1
蒙田,国文艺复兴后期、十六世纪人义思想家要作品有《蒙笔全集》生于1533年。在十六世纪的作家中,很少有人像蒙田那样受到现代人的崇敬和接受。他是启蒙运动以前法国的一位知识权威和批评家,是一位人类感情的冷峻的观察家,亦是对各民族文化,特别是西方文化进行冷静研究的学者。先说他的成就,其实主要就在文学上,就是他的怀疑论的哲学思想,在《为雷蒙·塞蓬德辩护》一书中有充分体现。至于楼主所说的观点我能想到的只有关于他的教学观点:1、不要死记硬背。"死记硬背,并不是完善的知识,这只是把别人要求记住的东西保持在记忆里罢了。"学生不仅要记住老师的话,更要领会老师所讲内容的精神实质,要培养学生的理解力。学生要学会把别人的知识通过理解和吸收转变成自己的知识。对此,蒙田还把学习比喻为人吃东西,他说,“即便我们的肚子装满了肉,如果没有消化,有什么用处呢?如果它不转变为我们的东西,如果不给我们营养,增强我们的力量,又有什么用处呢?”
最佳贡献者
2
蒙田的一些主要观点
人应该正视人类本身的缺陷3
《蒙田随笔》值得看的理由?
国学大师季已经有很好的回——我读《蒙田随笔》 季羡林译林出准备出版《蒙田随笔全集》,于予。我没有怎样考虑,就答应了下来。原因似乎颇为微妙,看似简单,实极曲折。首先是韩沪麟先生来我家,是孟华女士陪来。我对孟华一向是深信不疑。她决不会随随便便陪等闲之辈到我家来的。因此我非答应不行。其次,我对蒙田还算是熟悉的,只是由于我个人研究方向的转变,同蒙田已经久违久违了。现在一旦提起,似乎有话要说,所以就答应了。 万没有想到,这第二条理由却使我尝到了一点不大不小的苦头:原以为自己真有话可说,等到拿起笔来,心中却空空如也。我现在是"马行在夹道内,难以回马"了,不说也得说了。但是,倒三不着两,随便扯几句淡,勉强凑成一篇序八股,也并不难。可这不是我的作风,这样既对不超出版社,也对不起读者,而且也对不起自己。 我眼前只有一条路可走,那就是,重读原作。当年我当学生时,梁宗岱先生翻译的《蒙田试笔》,我曾读过,至今虽已年深日久,但依稀印象犹存。现在又把韩沪麟先生寄来的校样拿过来,翻看了其中的若干篇。我没有全读,现在从实招供,旧印象加上新阅读,自己觉得现在说话有了些根据,"莫怪气粗言语壮",我已经有了点资本了。 我觉得,读这一部书,首先必须读《致读者》这-篇短文。蒙田说:读者,这是一本真诚的书。我一上来就要提醒你,我写这本书纯粹是为了我的家庭和我个人,丝毫没考虑要对你有用,也没想赢得荣誉,这是我力所不能及的。下面他又说:读者,我自己是这部书的材料:你不应该把闲暇浪费在这样一部毫无价值的书上!再见! 蒙田说这是一本真诚的书,这话是可信的。整部书中,在许多地方,他对自己都进行了无情的剖析。但是,在我这个生活在他身后四百多年的外国人眼中,他似乎有点矫情。你不让读者读自己的书,那你又为什么把书拿来出版呢?干脆不出版,不更符合你的愿望吗?又如在上卷第八章中,蒙田写道:它(指大脑——羡林注)就像脱疆的野马,成天有想不完的事,要比给它一件事思考时还要多想一百倍;我脑海里幻觉丛生,重重叠叠,杂乱无章,为了能够随时细察这种愚蠢和奇怪的行为,我开始将之一一笔录下来,指望日后会自感羞愧。这也是很奇怪而不近人情的想法,难道写随笔的目的仅仅是为了日后让自己感到羞愧吗?我看,这也有点近于矫情。 但是,我们必须记住,矫情,一.种特殊的矫情,与愤世嫉俗仅仅有-片薄纸的距离。 不管怎样,如果全书只有这样一些东西。蒙田的《随笔集》决不会在法国,在英国,在全世界有这样大的影响,它必有其不可磨灭的东西在。 蒙田以一个智者的目光,观察和思考大干世界的众生相,芸芸众生,林林总总;他从古希腊一直观察到十六世纪,从法国一直观察到古代的埃及和波斯,发为文章,波澜壮阔。他博学多能,引古证今,鉴古知今,对许多人类共同有的思想感情,提出了自己独到的、有时似乎是奇特的见解,给人以深思,、反省的机会、能提高人们对人生的理解。 要想把他所想到和写到的问题爬梳整理,十分困难。以我个人浅见所及、我认为,上卷的第二章:《情感驱使我们追求未来》最值得注意。在这-篇随笔中,蒙田首先说:有人指控人类总是盲目追求未来,他们教导我们要抓住眼前利益,安于现状,似乎未来的事情根本就无法把握,甚至比过去更难驾驭。 这都是很重要的意见。人类如果从变为人类的那一天起,就安于现状。不求未来,他们就不能够变到今天这个地步。我们甚至可以说,如果化成人类的那一种猿或者其他什么动物安于现状的话,它们就根本变不成人类。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这个"几希"就包含着不安于现状。蒙切在下面接着说:"做你自己的事,要有自知之明",人们通常将这一箴言归功于柏拉图。这一格言的每个部分概括了我们的责任,而两部分之问又互相包含。当一个人要做自己的事时,就会发现他首先要做的便是认识自我,明确自己该做什么。有了自知之明,就不会去多管闲事,首先会自尊自爱。自修其身;就不会忙忙碌碌,劳而无功,不会想不该想的,说不该说的。 柏拉图这两句话,是非常有名的话,不但在西方流传了二千多年,而且也传人中国,受到了赞赏。其所以如此,就因为它搔到了痒处,道出了真理。中国人不也常说:"人贵有自如之明"吗?可见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时间和空间的巨大距离,也不能隔断。按常理说,最-了解自己的应该说还是自己。"近水楼台先得月"嘛。然而,根据我个人的观察,在花花世界中,争名了朝,争利于市。真正能了解自己的人,直如凤毛麟角,绝大部分人是自高自大,自己把自己看得超过了真实的水平。间亦有患自卑感者,这是过犹不及,都不可取。完全客观地、实事求是地给自己一个恰如其分的评价,要戛乎难矣哉!然而这却是非常必要的,对个人,对社会,对国家来说,都是这样。 在这一部书中,类似这样的零金碎玉,还可以找到不少。只要挑选对头,就能够让我们终身受用。我在这里还要声明一句:蒙田的观点我并不全部接受,理由用不着解释。在写书、出书方面,我有一个"狭隘的功利主义"观点。我认为,出书必定要有用,对个人有用,对社会和国家有用。这个"用",当然不应该理解得太窄狭。美感享受也是一种"用"。如果一点用处都没有的书,大可以不必出。 我认为,《蒙田随笔全集》是-部有用的书,很有用的书。 最后,我还想就"随笔"这个词儿说几句话。这个词儿法文原文是essai。这一下子就会让人联想到英文的essay,从形式上来看就能知道,这本是一个词儿。德文则把法文的essai和英文的cssay兼收并蓄,统统纳入德文的词汇中。这在法、英、德三国文学中是一种体裁的名称,而在中国则是散文、随笔、小品等不同的名称。其问差别何在呢?我没有读"文学概论"-类的书,不知专家们如何下定义。有的书上和杂志上居然也把二者分列。个中道理,我区分不出来。 谈到散文、随笔、小品。中国是世界上第-大国,我们的经、史、子、集中都有上乘佳作,为任何国家所望尘莫及。在欧洲,则英国算得上散文、随笔的大国,名家辈出,灿如列星。法国次之,而德国则颇有逊色,上面举的essai和essay就可以充分说明这种现象。欧洲国家文化和文学传统本是同源,为什么在创作体裁方面竟有这样的差距?我还没有看到有哪--位比较文学家论证探讨过这个问题。我希望将来会有。 我在上面说到我在接受写序的任务时心理七的转变过程。但一旦拿起笔来,不觉就写了二三干字,而又没有说假话,全是出自内心的真话。这是我始料所不及。这一篇序总算给我带来了点安慰。http://dadao.net/htm/culture/2002/0128/2272.htm
4
蒙田为何被认为是纯粹的本色的世俗人文主义者
蒙田(Michel.de.Montaigne , 1533-1592) 生于1533年法国文艺复最重要的人文主义。在十六世纪的作家中,很人像蒙田那样受到现代人的崇敬和接受;他是启蒙运动以前法国的一位知识权威和批评家,是一位人类感情的冷峻的观察家,亦是对各民族文化,特别是西方文化进行冷静研究的学者。从他的思想和感情来看,人们似乎可以把他看成是在他那个时代出现的一位现代人。 蒙田的母亲是西班牙人的后裔,父亲则是法国波尔多附近的一个小贵族,当时的贵族不看重学问,以从戎为天职,所以蒙田常常说他不是学者;他喜欢给人造成这样一种印象:他不治学,只不过是“漫无计划、不讲方法”地偶尔翻翻书;他写的东西也不润色,不过是把脑袋里一时触发的想法记下来而已,纯属“闲话家常,抒写情怀”;我们从他的代表作《蒙田随笔全集》里完全可以看出他的这种写作心态和风格,其实他当时万万没有想到,这正符合当代读者的阅读需要和审美情趣。 蒙田在37岁那年即继承了其父在乡下的领地,一头扎进那座圆塔三楼上的藏书室,过起隐居生活来了。 蒙田把自己的退隐看作是暮年的开始,是从所谓“死得其所之艺术”的哲理中得到启示的。其实他退隐的真正原因是逃避社会,他赞美自由、静谧与闲暇,向往优游恬适的生活,不过他的隐居生活不是消极的,而是积极的,他除了埋头做学问而外,还积极从事写作,自1572年开始一直到1592年逝世,在长达20年的岁月中,他以对人生的特殊敏锐力,记录了自己在智力和精神上的发展历程,陆续写出了这部宏篇巨著,为后代留下了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蒙田的名声在十七世纪已远播海外,在英国,培根的《散文集》就深受蒙田的影响。在十七世纪上半叶那个古典主义时代,有人认为他那结构松散的散文不合人们的口味,然而到了十八世纪,他又声名鹊起,著名作家、哲学家狄德罗欣赏蒙田的散文恰恰在于所谓的“无条理”,认为“这是自然的表现”。有些作家、思想家和艺术家的思想似乎特别复杂,具有许多不同的层面,因此对于后代的各式各样的人都具有无穷无尽的引力,大概这就是包括蒙田在内的古代大师的秘密。经过四百余年的考验,历史证明了蒙田与莎士比亚、苏格拉底、米开朗琪罗一样是一位不朽的人物,他的随笔如他自己所说的那样,是“世上同类体裁中绝无仅有的”。 《蒙田随笔全集》共107章,百万字左右。其中最著名的一篇为《为雷蒙·塞蓬德辩护》,充分表达了他的怀疑论的哲学思想。 与其在这个浮躁与肤浅的社会里行尸走肉般的游荡下去,毋宁读一点有思想,有内容的书,那么这本《雷蒙·塞邦赞》是一个不错的选择(第一章就是《为雷蒙·塞蓬德辩护》)。对于干裂的心田,它可以说是一注清泉。在蒙田当年的法国,由于长达三十年的宗教战争,使法国人民长期处于苦难之中,法国人对暴力感到了厌倦,对洋溢在《蒙田随笔文集》中的智慧大加赞赏,《蒙田随笔文集》因此成为许多法国“正直人的枕边书”,滋润过许多法国人的心田。 蒙田以博学著称,在全集中,日常生活、传统习俗、人生哲理等等无所不谈,特别是旁征博引了许多古希腊罗马作家的论述。书中,作者还对自己作了大量的描写与剖析,使人读来有娓娓而谈的亲切之感,增加了作品的文学趣味。它是十六世纪各种思潮和各种知识经过分析的总汇,有“生活的哲学”之美称。书中语言平易通畅,不假雕饰,在法国散文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开创了随笔式作品之先河。 这部作品卷帙浩繁,用古法文写成,又引用了希腊、意大利等国的语言,以及大量拉丁语,因此翻译难度相当大。本社积累了组译出版《追忆似水年华》的成功经验,采用了蒙田死后于1595年经过增订的定本,于1993年开始组译,历经四年之久,分成三卷一次推出。这是蒙田随笔的第一个全译本,参与该书的译者都是研究和翻译法国文学富有经验的学者,为译出蒙田随笔特有的思想火花和语言魅力,各位译者都付出了巨大的努力,翻译态度是极为严谨的,读者可以从中真实地窥见到蒙田的思想、风格及他所生活的时代的风俗民情蒙田在文中论述的有些观点也许未必正确,但读者可以从随笔的总体上吸收他的思想和艺术精华,并收到启智怡情的功效。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