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下面是更多关于苍溪的问答

最佳贡献者
2

苍溪的历史

苍溪县位于四川盆缘深丘,东障,剑横,古称秦陇锁钥,蜀北屏藩。北纬31°37’-32°10’,东经105°43’-106°28’。境内地势东北高,西南低,以九龙山主峰为最高,海拔1369.2米,嘉陵江出境处涧溪口海拔352米最低。整个地貌由低山和深 丘及河谷平坝构成。辖64个乡(镇)、734个行政村。人口78万,其中非农业人口9.2万,居住着汉、回、壮、傣、藏、彝、布依等民族,少数民族占0.3%,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327人。幅员面积2330.19平方公里。

更多的到http://baike.baidu.com/view/7078.htm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3

四川苍溪有哪些历史古迹啊

革命红色景区,红军渡。。
4

四川省苍溪县永宁镇的原名叫什么?有哪些关于它的历史和神话故事?

永宁镇是一个古老的城镇,原址就在县城西四十里铺。原名苍溪县辖镇,清末属五龙乡。到清康熙五十七年,一次大地震把永宁镇毁灭了。传说是:甘谷民间故事;枣桃(早逃)枣桃 (早逃)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5

关于广元的历史故事

广元,是一座具有4000多年悠史的古老城市。广志》记载,广元在夏代为胤国治地,周代为苴地。当时苴国与四川境内的巴国(治地重庆一带)、蜀国(治地成都一带)成"三足鼎立"之势而闻名于世。公元前316年,秦吞苴、伐蜀、灭巴,在苴国治地设葭萌县;西魏将葭萌县改设为黎州,再后改黎州为利州;此后直至明代,广元一直为历代州、府、郡、路首府,元代统治者为显示其"德威广播,疆土广大",改利州为广元,并将"川陕行中书省"由咸阳迁至广元。此名沿用至今。

广元以其雄奇灵秀的山水和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哺育和吸引过一批著名历史风云人物:

被著名社会学家陈寅恪先生称之为扭转中国中古史发展方向,"重进士词科之选举,拔取人才...而开启后数百年以至千年后之世局"的绝代女皇、伟大政治家武则天就生于广元,并随父在广元生活了五年多;

以主编《资治通鉴》闻名古今的著名史学家、政治家、北宋丞相司马光,少年时随父居住广元,于皇泽寺后西山上置台读书,并留下大量题咏诗文;

刘邦、诸葛亮等封建时代的风云人物曾活动或驻军筹划天下大计于广元,市内至今仍有大批纪念他们活动的地名;

唐宋以来,许多文人名士,如杜甫、白居易、李商隐、韦应物、刘禹锡、颜真卿、陆游等,慕名寻访过广元并留下了大量题咏碑刻。

广元也是一座具有深厚革命传统的城市。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1933-1935年,全市境内曾建立1363个村级苏维埃、295个乡级苏维埃、10个县级苏维埃政权;1934年12月以后,整个川陕苏区的首府,也于巴中迁入广元旺苍,使广元成为当年川陕革命根据地的政治中心;广元当时正式参加红军的青壮年,有名可查者即达47000余人,苍溪、旺苍两县参加红军人数占当时两县人口总数的10%,全市先后有数万人为中国革牺牲。

建国后于1950年3月在广元设剑阁专署,1953年1月更名为广元专署,同年3月并入绵阳专署;1985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广元撤县建市至今。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6

原四川省苍溪县小新乡的历史沿革的详细资料

洛宁县位南省洛阳市西部,洛河中游,纬34°0534°38′,东经111°08′~111°49′之间。最高为2103米,年平均气温13.7℃,日照2217.6小时,年平均无霜期216天,年降水量600---800毫米。东与宜阳县接壤,南与嵩县、栾川县为邻,西与卢氏县、灵宝市相连,北与陕县、渑池县比肩。东西长64公里,南北宽59公里,总面积2306平方公里,占洛阳市总面积的15.2%。自然特点为“七山二塬一分川”。全县辖18个乡镇,386个行政村,44.5万人。县城居县境东部川区地带,北依凤翼山,南临洛河水,西至中原村,东到北寨桥,总面积10.06平方公里。东距郑州195公里,洛阳89公里,宜阳县城55公里;西距卢氏县城134公里,灵宝市176 公里;南距栾川县城176公里,嵩县县城90公里;北距陕县县城86公里,渑池县城73公里。境内交通干线为郑州至卢氏公路(郑卢路),其次洛宁至三门峡(洛三路)、洛宁至渑池(洛渑路)、洛宁至栾川(洛栾路)、洛宁至宜阳(宜故路)公路四通八达。县城通往各乡(镇)有班车和公交车,交通条件比较便利。 1996年经国务院批准,洛宁县被确定为全国对外国人开放县之一。洛宁历史悠久,文化灿烂,钟灵毓秀,人杰地灵。版图似灵龟翘首迎曦,是中华文明发祥地之一。仓颉造字台、洛书出处碑彰昭历史悠久,仰韶、龙头文化遗址凸显底蕴厚重。历代骚人墨客、学士名流在此流下了许多珍贵的诗篇。古老而灿烂的历史文化,富饶而优美的自然风光,使这片土地成为镶嵌在豫西山区的一颗璀璨明珠。

[编辑本段]

人文历史

悠久的历史,地处南北气候过渡带的特殊地理环境,造就了洛宁丰富的旅游资源。

人文资源方面不胜枚举,而河洛文化又是中华文明的第一个高峰。有饮誉中外的河洛文化标志“河图洛书”的洛书之源“洛出书处”,汉文字之源“仓颉造字台”;乐津之源黄帝乐师伶伦取竹为管之“嶰溪谷”,大禹劈山导洛之龙头山、禹门河和大禹治水遇鹿之处夏鹿台,元惠宗敇赐匾额之“洛西书院”,清帝敇修之程颢、程頣祠及其后裔总兵程福亮故居,元代朝廷所建规模最大、以英宗尊号命名的寿安山昭孝寺主持光禄大夫大司徒释源宗主云麓和尚塔;明末清初神笔王铎与其姻亲张鼎延书信往来酬答之墨宝琅华馆贴碑刻珍藏之所琅华馆;隋炀帝陵,工部尚书宋礼墓、吏部尚书耿裕墓等百余处帝王将相、文人墨客陵墓;明末李闯王义军女将红娘子长眠山川之青冢和保存完好的多处官宦故宅和古民居,以及独具风格的古寺宇等等。仓颉是洛宁人,创造了文字。

[编辑本段]

生态资源

然生态资源方面别具一格,兼具南北两地风格:如有绝壁崤立的一线天,苍劲挺拔的千年姊妹银杏树,飞流直下的龙潭瀑布,三种笋嵯峨的隍城溶洞,碧波荡漾的万亩淡竹林,北方罕见的高山湿地莲花顶,别具洞天的全宝山原始森林,神灵寨不仅是国家级森林公园,还是国家级地质公园,西施湖(故县水库)蓄水12亿立方米,人称北国漓江等等。

洛宁县自然条件优越,境内资源十分丰富。境内已探明的黄金储量40余吨,远景储量达300吨,最长的含金带在县境长达27公里,年产黄金3万两以上;白银储量1500吨,远景储量5000吨,是国家有色系统三大白银开发基地之一;铅储量40万吨; 花岗岩C级储量达10964万立方米,远景储量近3亿立方米,潜在经济价值500亿元以上,现洛河南岸已圈定20余个工业矿体;还有铜、铁、锌等20余种金属矿藏。林业资源独具魅力,全县宜林面积达169万亩,林木蓄积量219万立方米,年生长量15万立方米,速生沙兰杨全国闻名,金丝揪、黑核桃、长山核桃品种名贵,已被国家确定为“全国林业科技推广示范县”、“全国尖果培训中心”。洛宁淡竹竿高节长,层多纹细,质坚性柔,产量居河南省首位,被誉为“绿竹之乡”。明清宫灯的竹骨均为洛宁竹子所做,用淡竹编成的工艺品现已远销日本、韩国及东南亚各地,是洛宁出口创汇的拳头产品之一。

[编辑本段]

地理位置

洛宁位于黄河一级支流洛河中游,洛河横贯全境,落差达250m,水能资源十分丰富,全县水能

理论蕴藏量达13.8万KW。目前已建成故县、张村、长水、崛山四座水电站,总装机8.56万KW,形成了布局合理的梯级开发,是全国200个农村初级电气化试点县之一。电力充足,水电费用价廉,特别适合于发展高耗能产业。境内大小河流35条,水资源总量16亿立方米,全县具有大中小型水库34座,总库容 12.5亿立方米,拥有洛南、洛北、沟口三大万亩灌区,总灌溉面积13.8万亩。

洛宁是豫西地区农业大县,全县耕地面积72.4万亩。全县以王村、赵村、陈吴、杨坡、东宋为代表的五大塬区旱肥地20万亩,旱坡地20万亩,山区旱坡地22.4万亩,川涧区水浇地10万亩,全县人均耕地1.7亩,常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82万亩,以旱作农业为主。洛宁的旱地小麦高产开发集中了部、省、市23项课题,多项获奖,并在豫西推广。1998年粮食总产2.5亿公斤,年均亩产300公斤,全县人均占有粮食580公斤。

[编辑本段]

经典洛宁

洛宁气候宜人,四季分明,适宜多种农作物生长。地处寺河山南麓(阳坡)的苹果以个大、色鲜、味美、可溶性固型物含量高等特点,在省内外享有盛誉。自 1986年以来,在国家农业部、省、市召开的优质水果鉴评会上屡屡夺魁,共获得45项次优质水果奖。洛宁县已被确定为“国家优质苹果生产基地县”,种植面积现已达到52.7万亩,属中原苹果第一县,1998年“上戈牌”苹果已获绿色食品证书,每年有7000万公斤的洛宁苹果畅销沿海城市及全国各地

改革开放以来,洛宁县依托本地丰富的矿产资源和生物资源优势,走出了一条以资源开发加工增值带动县域经济发展的路子。特别是近年来,洛宁县委、县政府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富县富民为总目标,在“以果富民,以矿富县”的总体思路指导下,狠抓了 “粮、果、烟、牧、矿、水”等六大支柱产业,使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在工业上,重点发展了以黄金、银铅、花岗岩为主的矿产品加工业,实现了黄金产量吨金县;在农业上,大力推广旱作农业技术,旱地生产能力发生了质的飞跃。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前提下,合理调整种植结构,扩大经济作物面积,发展了以苹果为主的林果业,实现了“中原苹果第一县”。县委、县政府不断加大投资力度,努力改善投资环境。在公路建设方面,紧紧抓住国家实施交通扶贫的大好机遇,完成了郑(州)卢(氏)公路崛山至长水段二级油路的改建,宜故路、杨三路、崛小路等公路铺筑工程,建成了长水洛河大桥,实现了洛河两岸交通大循环。目前,洛宁“两横三纵”的交通主框架已具雏形,全县拥有公路1864公里,其中省级道116公里,县级公路183公里,乡村道路1385公里,县城到各乡村均已通车,交通十分方便。通讯设施发展迅速,乡乡实现了传输光缆化,10000门程控电话可直通国际、国内各地,电报、电传直接国内各省区,移动电话快捷方便。县城功能完备,建设中的县城面积已达10平方公里,初步形成了环境优美、功能齐全、具有豫西山区特色和现代化气息的新型县城,被命名为“河南省文明卫生县城”。全县金融机构齐全,能提供国际、国内各种金融业务服务。

当前,洛宁县二0一0年远景规划已经县九届人大五次会议通过,明确了洛宁今后十年的奋斗目标和发展方向:突出抓好川涧区20万亩旱涝保收田和丘陵原区30万亩旱作农业高产开发建设,重点搞好10万亩优质烟叶、8万亩大豆、2万亩大棚蔬菜、56万亩优质苹果、20万头黄牛、20万只肉羊和25万头瘦肉型猪、300万只肉蛋鸡等六大基地建设。积极发展矿产品开发及加工、果品加工、肉类加工、食品加工、木材加工为主的乡镇企业,继续完善农村服务体系,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到2010年基本实现农村社会全面改变。

[编辑本段]

行政区划

洛宁县辖4个镇、14个乡:城关镇、王范回族镇、上戈镇、下峪镇、城郊乡、河底乡、东宋乡、小界乡、马店乡、长水乡、罗岭乡、故县乡、兴华乡、底张乡、山底乡、赵村乡、陈吴乡、涧口乡。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

城关镇 代码:410328100

2006年,辖4个居委会、4个村委会:兴宁东路居委会、康复东路居委会、政通路居委会、军民路居委会、东关村、西街村、西关村、凤翔村。

王范回族镇 代码:410328101

2006年,辖3个居委会、4个村委会:凤翼路居委会、兴宁西路居委会、洛浦路居委会、王东村、王西村、中原村、龙凤村。

上戈镇 代码:410328102

2006年,辖18个村委会:上戈村、池洼村、庄子坪村、下王村、上坡子村、盘城村、里石头村、庙凹村、杜河村、里峪村、肥洼村、纸房村、庙上村、马蹄村、南丈村、柏树咀村、东岭村、刘坟村。

下峪镇 代码:410328211

2006年,辖19个村委会:下峪村、庄头村、杨楼村、前上庄村、后上庄村、桑峪村、故东村、对九峪村、东山村、毛草洼村、北至村、砂沟村、崇阳村、崇东村、草沟村、岔上村、龙门店村、麻院村、原上村。

城郊乡 代码:410328200

2006年,辖21个村委会:崖底村、余粮村、坞西村、坞南村、张坡村、坞东村、寨沟村、么沟村、经局村、王协村、吴村、寨礼村、余庄村、溪村、庄上村、冀庄村、崛西村、崛东村、冯庄村、温庄村、苍龙村。

河底乡 代码:410328201

2006年,辖35个村委会:河底村、席洼村、杨岔村、茶房村、城村、范店村、南河村、程岭村、元村、新生村、上营村、下营村、冯岭村、段庄村、牛京村、前屯村、中村、后坡村、杨坡村、牛头村、刀环村、南村、郭头村、西原村、地坪村、城头村、河西村、夹沟村、窑头村、牛曲村、元岗村、大明村、麻延村、刘沟村、杨坟村。

东宋乡 代码:410328203

2006年,辖37个村委会:东宋村、西村、丈庄村、祁家沟村、牛庄村、么沟村、周村、贾窑村、大宋村、小宋村、方里村、西午村、流峪村、马村、郭村、聂坟村、柏原村、杨树洼村、王庄村、官东村、官西村、官南村、丁寨村、罗洼村、陕庄村、下河堤村、宅延村、中河堤村、北旧县村、上宋窑村、王岭村、下宋窑村、上河堤村、照册村、河沟村、庙下村、南旧县村。

小界乡 代码:410328205

2006年,辖32个村委会:小界村、姜阳村、山后村、上村、山根村、界村、竹元沟村、瓦村、田洼村、双桥村、李原村、茶沟村、苇山村、官岭村、南坡村、王沟村、振兴村、王村、新兴村、祝元村、史村、熬庄村、桥南村、桥西村、卫洼村、卡村、贾窑村、梅窑村、徐村、风口村、桑元村、石窑村。

马店乡 代码:410328207

2006年,辖24个村委会:马东村、张村、田村、罗门村、胡原村、霍岭村、沙陀村、上窑村、前乔村、后乔村、焦河村、杨村、窑湾村、关庙村、马西村、坡根村、石门村、太平庄村、小街村、虎庙村、伙子村、刘沟村、东仇村、吕村。

长水乡 代码:410328208

2006年,辖13个村委会:长水村、西长水村、后湾村、孟家峪村、丰衣口村、西寨村、王伙村、平峪村、梭洼村、三龙庙村、连山村、黄洼村、岭西村。

罗岭乡 代码:410328209

2006年,辖14个村委会:罗岭村、沪池村、前河村、贾沟村、江里村、核沟村、贾村、韩沟村、窑沟村、路沟村、皮坡村、沟沿村、蛇沟村、元子村。

故县乡 代码:410328210

2006年,辖12个村委会:寻峪村、东庄村、窑瓦村、高原村、北窑村、竹园村、南原村、焦寺河村、言里村、隍城村、岭南村、西岭村。

兴华乡 代码:410328212

2006年,辖25个村委会:兴华村、西南村、新庄村、毛原村、烟洞村、旺洼村、瓦杂庙村、长命沟村、薛岭村、夏前村、袁洼村、杨峪河村、北岭村、董寺村、高洼坪村、沟口村、程家岭村、麦张沟村、瓦庙村、沟门村、窑子头村、北寨后村、程窑村、潘村、西坡村。

底张乡 代码:410328213

2006年,辖29个村委会:底张村、西么头村、古村、庙沟村、礼村、刘营村、东么头村、西寨根村、曲阳村、侯峪村、苏村、黄村、柴窑村、草庙岭村、通天沟村、东南村、北安沟村、南安沟村、大阳村、北张洼村、下高村、中高村、上高村、盐池村、马营村、小店村、中沟村、石井头村、西岭村。

山底乡 代码:410328214

2006年,辖19个村委会:西山底村、虎沟村、郭庄村、洪岭村、汤沟村、张凹村、亢洼村、杨岭村、彭洼村、中方村、张沟村、良泉沟村、北村、司阳村、孟村、阳峪村、孙洞村、南洞村、前王阳村。

赵村乡 代码:410328215

2006年,辖34个村委会:赵村、南赵村、张营村、土桥村、孙村、五里庙村、古寨村、东北村、西北村、西南村、东南村、南窑村、小池沟村、白阳村、七里坪村、南头村、北头村、薛桥村、南丰村、大许村、中许村、小许村、马营村、西方村、东方村、西沟村、中沟村、东寨村、东上村、东下村、西陈村、上陈村、下陈村、上沟村。

陈吴乡 代码:410328216

2006年,辖28个村委会:陈吴村、韦寨村、雷寨村、程寨村、南地村、坡头村、西寨子村、东寨子村、禄北村、上沟村、小原村、禄南村、中益村、东原村、德里村、谷圭村、下王召村、寨根村、上王召村、新村、月山原村、庙上村、王召寨村、上西沟村、观湾村、金山庙村、王阳村、沙坡岭村。

涧口乡 代码:410328217

2006年,辖21个村委会:涧口村、安坡村、砚凹村、草庄村、高湾村、院东村、院西村、蒿坪村、西湾村、张村寨村、洪崖村、白草坡村、寺上村、上玉村、黄窑村、西玉村、东玉村、东村、明珠村、鳔池村、塔沟村。

[编辑本段]

历史沿革

隋义宁二年(618年)在永固城置永宁县。据《洛宁县志》:“县曰永宁,示罢兵革安井里之意。”李渊自说:起兵志在平息干戈,宁靖天下。1914年以洛河改名洛宁县。

2001年,洛宁县辖2个镇、19个乡:城关镇、王范回族镇、城郊乡、马店乡、长水乡、罗岭乡、上戈乡、故县乡、河底乡、杨坡乡、东宋乡、中河乡、小界乡、王村乡、涧口乡、陈吴乡、赵村乡、西山底乡、底张乡、兴华乡、下峪乡。

2000年,洛宁县辖3个镇、18个乡。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422972人,各乡镇人口: 城关镇 22997 王范回族镇 22392 上戈镇 15579 城郊乡 36333 河底乡 22481 杨坡乡 18934 东宋乡 26506 中河乡 10607 小界乡 11266 王村乡 14518 马店乡 22187 长水乡 12782 罗岭乡 9550 故县乡 8072 下峪乡 14797 兴华乡 18780 底张乡 20707 山底乡 20431 赵村乡 41457 陈吴乡 30454 涧口乡 22142

2005年,洛宁县乡镇区划调整:撤销中河乡,其行政区域划归东宋乡管辖,东宋乡政府驻地不变;撤销王村乡,其行政区域划归小界乡管辖,小界乡政府驻地不变;撤销杨坡乡,其行政区域划归河底乡管辖,河底乡政府驻地不变。截至2005年12月31 日,洛宁县辖3个镇、15个乡:城关镇、王范回族镇、上戈镇;城郊乡、河底乡、东宋乡、小界乡、马店乡、长水乡、兴华乡、罗岭乡、下峪乡、故县乡、西山底乡、涧口乡、赵村乡、底张乡、陈吴乡。2009年2月,经省政府批准,省民政厅、市民政局正式下文批准下峪乡撤乡建镇目前为止,洛宁县辖4个镇,14个乡。

[编辑本段]

洛宁油菜

洛宁是豫西山脉熊尔山的西段,属山区。虽为僻壤,倒也钟灵镌秀,山水如画。在春夏之交的时候,油菜花开了,深蓝的天空下,金黄一片,无际无边。铺天盖地的金黄色,在流淌,满山遍野是一片莽莽的金黄,大地被染黄了,四乡八里的村子被染黄了,农民的心海里也是一片金黄。

[y cai]

y cai

[编辑本段]

洛宁绿竹

“洛河不浇卢氏田,流到洛宁浇竹园”。卢氏人的感叹让人在洛宁数不清的竹园里深有同感。

[zhu]

zhu

洛河两岸、20余条溪涧之间,满是郁郁葱葱的竹林,青翠欲滴,幽香扑鼻,车行其间,颇有“穿林海,过竹园”之感。

洛宁,素有“绿竹之乡”和“中国北方淡竹之源”的美誉。

洛宁县方村林场是我省唯一的国有竹林场,两个竹园总面积达500亩。中午,我们到南竹园参观。从竹林外看去,竹林映衬着青山绿水,竹林围村包寨;进入竹林,微风吹拂,竹海荡漾,遮天蔽日,清幽雅致,好一派田园风光。县林业局负责人说,目前,该林场正在积极与台商洽谈,拟以林场为依托,建立“生态翠竹公园”,开发竹园旅游。

洛宁县最大的竹园在兴华乡,面积达300亩。洛宁全县有21个乡镇种植洛宁竹,品种有淡竹、斑竹、筠竹、甜竹等16个品种,年产燕帘、果盘、花瓶等竹编工艺品10万余件,产品除在国内许多省市及港台销售外,还远销日、美等国。

竹子何以钟情洛宁?有关专家分析认为:洛宁是个山区小盆地,气候独特、温度适宜、水源丰富。特殊的地理环境使洛宁成为北方最适宜竹子生长的地区。

洛宁竹在历史上久负盛名:唐代皇宫纱灯,多以洛宁竹为筋制作;清顺治年间,洛宁每年要向朝廷进贡竹子400竿,供太医院烧取竹沥之用;洛宁传统的竹编如坞西竹帽、温庄竹圈、寨子竹帘、中原竹床等,享有盛名……

洛宁淡竹竹节长、皮薄、疤节小、内腔圆滑,是制造乐器的好材料,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二十四孝之一的孟仲哭竹之地就在洛宁县长水乡;洛宁竹作为贡竹,除了生活所用之外,所做的笛、笙、箫等乐器还是中国古代士大夫的身份象征,古十二律吕,包括武皇十万宫廷乐在内的中国古代宫廷音律都是以洛宁竹作为定律之本。

洛宁竹是当地人传统的致富手段。洛宁自古有“一亩园十亩田”之说,通过种植经营竹子、竹器,洛宁人一度获得如清代晋商一样的地位。西安古楼区的竹芭寺,整条街一度几乎都是洛宁人,至今仍有300多家洛宁商户。

然而,随着近年来市场的变化,传统的竹编产品需求量萎缩,竹农积极性受挫。1692年的《永宁县志》载:“永宁(现洛宁)有竹林14617亩”,现在洛宁竹林总面积已下降到7000亩,且分布零散。

如何抢救洛宁竹,已是摆在洛宁人面前的一个重大问题。为此,洛宁县委、县政府提出,在加强全县现有竹林资源保护利用的基础上,新发展竹林2000亩,计划到2010年,全县竹林达到1万亩。同时,进一步开发竹编工艺精、深加工,学习先进技术,扩大市场规模。

为营造“绿竹之乡”的氛围,洛宁县委、县政府号召各机关单位、学校、宾馆、接待服务场所、旅游景点、家庭庭院等,凡有条件种植竹子的地方,大力发展竹子,打造“绿竹风情休闲小城”,建设“北依凤翼、南临洛水,河湖环绕、水系交融,茂林修竹掩映,彰显洛书文化”的新县城。

从竹林出来,满目金黄映入眼帘。此时,正是洛宁万寿菊盛开的时节。洛宁县委书记高维勋说,现在洛宁万寿菊的种植面积已达1万亩,成为洛宁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不仅是万寿菊,洛宁县的优质烟叶种植面积已达11万亩,美名远扬的上戈苹果面积达23万亩……

洛宁,正以抢救竹子为契机,多种经济作物齐头并进,让“绿竹之乡”变成“富饶之乡”。

追问
你这是何意

7

广元苍溪的经济状况!

苍溪县情概况

苍溪县位川盆地北缘,山脉南麓,嘉陵江中游,幅员2330平里,辖39个乡镇, 总人口78万,其中农业人口66万,属典型的山区农业县,是国家新时期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苍溪是著名的革命老区,走出了3万多红军,孕育了6位中央委员和18位共和国将军,红四方面军长征出发地红军渡被授予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列入全国百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红军渡、梨文化博览园已建成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苍溪县盛产水稻、小麦等粮油作物,出产苍溪雪梨、红心猕猴桃等优质水果,是中国雪梨之乡、 全国产粮大县、中国红心猕猴桃第一县;年出栏生猪120万头,存栏毛兔420万只,是全国生猪百强县、全国第二大毛兔基地县;该县围绕特色农产品加工建有鸿宇、八仙桥、漓山粮油等规模以上食品加工企业12家,初步形成了猕猴桃、苍溪梨、毛兔、生猪、蚕桑“五龙起舞”的农业产业化发展格局,被评为全国食品工业强县和生态肉食品标准生产示范县;探索形成的“六个一”+“三配套”生态家园建设经验在全省和中国西部推广,中办、国办简报和《人民日报》头版头条予以登载,被授予全国生态庭园经济高效产业专业示范县;被列为全国第二个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计划试点县,全省第一个启动生态县建设试点,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区。

  近年来,该县以推进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为目标,坚持统筹城乡发展,推进产业互动,着力做好项目投入、工业经济、农业产业化、新农村建设、生态和谐苍溪建设五篇文章,实现了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协调发展。2007年,全县GDP实现31.5亿元,同比增长13%;固定资产投资实现14.9亿元,同比增长29.6%;财政收入实现5800万元,同口径增长13.5%;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198元,同比增长9.4%。2006年与2002年相比,全省9项主要经济指标排位我县有8项指标上升5—19位,其中人均GDP和城乡居民储蓄上升15位。GDP在全省181个县(市区)中排名居中,第一产业排前50位,第三产业排前80位。连续三年综合目标考核名列全市前茅。

  

   当前,亭子口水利枢纽和苍溪航电工程开工在即,兰渝铁路、南广高速即将上马,东河流域六级电站将陆续建成发电,天然气“苍溪构造”元坝气田储量预测为全国最大,苍溪已迈进又好又快跨越发展的新阶段。该县抢抓广元市被列为全省统筹城乡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市的历史机遇,初步确立了坚持高点跨越理念,循优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战略,按照“三化五动”(特色农业产业化、县域经济民营化、山区城镇化,工农联动、投资拉动、城镇带动、开放推动、人才促动)的总体思路,以实施“三园一村”(现代工业园、特色农业产业园、农村生态家园,生态小康新农村)为核心抓手,以“坚持北联南拓,实施两轴带五片”统筹城乡生产力布局,努力实现“三年有新突破,五年上新台阶,八年建成川北生态经济强县”的奋斗目标。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