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947年英属的暴力分两个新的主权成立了印度自治领和巴基斯坦的统两国以宗教为依据,信印度教的归印度,信伊斯兰教的归巴基斯坦,这不靠谱的分家方式造成1250万人流离失所,估计生命损失从数十万到100万不等。

独立后不久,印度和巴基斯坦建立了外交关系,但暴力分裂和众多领土要求将掩盖他们的关系。自独立以来克什米尔成为了两国冲突的主要矛盾,两国已经打了三场大战,一场未宣战的战争,并参与了无数的武装冲突和军事对峙。克什米尔为主要冲点,1971年的印巴战争和孟加拉解放战争,造成的分裂东巴基斯坦(现孟加拉国)。

1971年战争结束后,巴基斯坦和印度在关系正常化方面进展缓慢。1972年7月,印度总理英迪拉·甘地和巴基斯坦总统佐尔菲卡·阿里·布托在西姆拉的印度山站会面。他们签署了“ 西姆拉协定”,印度将返回所有巴基斯坦人员(超过90,000人)并占领西部地区,两国将“通过双边谈判以和平方式部分解决分歧”。外交和贸易关系也于1976年重新建立。但大大小小的冲突还是不断。-

下面是更多关于印度和巴基斯坦的问答

最佳贡献者
2

印度和巴基斯坦有什么恩怨

是这么回事印度和斯坦在二战 被英国统治 把印度基斯坦分开了 两地方散播不同的宗教信仰 一个信仰伊斯兰教另一个信印度教 后来英国撤走后 没有将这个地区的归属说明白 两个国家现在挣得地区的领导人信印度教 但是里面大部分人都是信伊斯兰教 各有各的理由都想要这个土地
3

印度和巴基斯坦的矛盾是这么回事?

民族并不相同.

第一,更多的是印度斯坦族和锡金族,是印度本土民族仰印度锡金教.巴基斯坦更多的是中亚血统,包括最早入侵印度的雅利安人和中亚人,他们是外来民族,信仰伊斯兰教.

第二,在历史上,从蒙古后裔巴布尔的入侵印度以及后来强迫许多印度本土人改信伊斯兰教开始,两种民族和宗教已经结下很深的仇恨.

第三,英国入侵印度,采取的手段就是分而击之,个个击破,加深了两者之间的仇恨.面对英国的殖民统治,两种民族尚可一直对外,后来印度独立运动的兴起,英国深感维持统治已经不成,所以采取分而治之并同时挑拨相互之间的关系导致印度独立之初穆斯林和印度教徒的大规模迁移,这就是两国的来源.不过当时的巴基斯坦包括现在的孟加拉国,又叫东巴基斯坦,只不过印度实在觉得夹在巴基斯坦中间战略上实在被动,就一劳永逸的肢解了巴基斯坦,形成了现在的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奠定了巴弱印强的局面,当然也是巴基斯坦不的不亲近中国的原因.

第四,谈两国之间的关系就不的不谈克什米尔问题,这也是英国殖民统治遗留的毒瘤.克什米尔以穆斯林而主,却是印度教徒官员为主.英国退出印度,并未明确克什米尔的归属导致两国之间为争端这个战略要地发生了几次印巴战争,相互之间对峙到今天.

第五,古代印度的领域包括现在的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斯里兰卡等,所以你就不难理解现在印度雄心勃勃的原因了.

克什米尔问题——印巴冲突的由来

半个多世纪以来巴关系时紧时缓,双方在克什米尔地区的武装冲突几乎从未中断。两国不断交恶的原因,归根到底是克什米尔问题。

克什米尔是“查谟和克什米尔”地区的简称,位于印度、巴基斯坦、中国、阿富汗之间,面积约为19万平方公里。克什米尔问题是“分而治之”的殖民政策造成的。

18世纪中叶,印度次大陆开始沦为英国的殖民地。二战结束后,印度次大陆摆脱英国的殖民统治获得独立。1947年6月,英国最后一任驻印度总督蒙巴顿提出了把印度分为印度和巴基斯坦两个自治领的“蒙巴顿方案”。

根据“蒙巴顿方案”的规定,印度教徒居多数的地区划归印度,穆斯林占多数的地区归属巴基斯坦。但对克什米尔的归属问题却规定由各王公土邦自己决定加入印度或巴基斯坦,或保持独立。当时,克什米尔地区77%的人口为穆斯林,他们倾向加入巴基斯坦; 克什米尔土邦王是印度教徒,他先是既不想加入印度,也不愿加入巴基斯坦,但最后又倾向加入印度。因此,印巴分治时,克什米尔的归属问题未能得到解决。

印、巴分治后不久,双方为争夺克什米尔主权于1947年10月在克什米尔地区发生大规模武装冲突,即第一次印巴战争。1947年12月,印度将克什米尔问题提交联合国安理会。1948年8月和1949年1月,联合国印巴委员会先后通过关于克什米尔停火和公民投票的决议,印巴均表示接受。1949年1月双方正式停火,7月划定了停火线。克什米尔分为印控区和巴控区,印巴分别在各自控制区内建立了地方政府。

2004年1月7日,在印控克什米尔的查谟市西北30公里靠近印巴实际控制线的杰纳布河上,民间团体“印度青年之声”的一名成员在向河中投放装有糖果的盒子,希望这个盒子能漂到下游的巴基斯坦,把他们支持印巴对话和解的美好愿望带给巴基斯坦人民。

1953年8月,印巴两国总理会谈后发表联合公报宣布,克什米尔争端应通过克什米尔公民投票来解决。然而,1965年6月,印巴围绕克什米尔问题爆发第二次战争。1971年12月,在因东巴基斯坦脱离巴基斯坦而爆发的第三次印巴战争中,印度又占了巴控克什米尔地区的部分土地。

1972年7月,印巴签署了《西姆拉协定》,双方同意在克什米尔地区尊重1971年双方停火后形成的实际控制线。

为了解决克什米尔问题,印巴两国领导人和部长级官员数次举行会谈,但一直没能达成协议。1989年后,双方在克什米尔地区不断发生交火,两国均蒙受巨大损失。

2003年11月23日,巴基斯坦总理贾迈利宣布,巴军队将从穆斯林的重要节日开斋节(26日)开始,在克什米尔印巴实际控制线的巴方一侧实现单方面停火。24日,印度对这一建议表示欢迎,并于25日作出了积极回应。两国军方25日经磋商决定,自当天午夜起在克什米尔“国际边境”、“实际控制线”和“锡亚琴实际接触线”(印方称为“实际地面位置线”)一带实现停火。双方同时表示,希望停火永久持续下去。>>

2005年4月7日,载满乘客的公交车分别从克什米尔的印控区和巴控区双向对开,这是近60年来印巴克什米尔地区之间的首次通车,开启了印巴和平进程的新篇章。

2005年10月29日上午至10月30日凌晨,经过长时间的谈判,巴印双方在伊斯兰堡达成协议,同意暂时开放克什米尔实控线5个检查站,以允许两边的居民共同展开震后救援行动。

baidu

4

巴基斯坦和印度到底有什么关系,有何恩怨情仇?

拜神,印巴先分家再火并

二战结束以后,世界民族解放运动风起云涌,英国迫于压力将其英属殖民地分而治之, 就是现代的印度和巴基斯坦两个国家。从此后印巴关系时紧时缓,成为南亚的热点。表面上看印巴对立是老牌殖民国家统治遗留问题,而更进一步地探究就会发现,如此僵化机械的自治方案是以宗教---印度教和伊斯兰教---为基础的,遗憾的是,理论上的宗教信仰分割和现实中教徒的地理分布并不是完美同步,由此,分治导致了两大宗教教众仓促之间的逃亡和迁徙,短时间内大规模的人口流动加剧了两大宗教的敌对,这对之后的印巴关系都有着深刻影响。从中也能体会到政教分离、宗教世俗化的必要性。

印巴双方冲突的核心在克什米尔地区,该地区确定不了归属,就是因为王公高层是印度教,而普通民众大部分是伊斯兰教,意向无法统一,最后只能划一条实际控制线,一边归印度,一边归巴基斯坦。自分治以来,印巴双方已经打过两次仗,期间小规模冲突更是无数。双方的主权领土之争的背后,宗教、民族都在推波助澜,但是还有不可忽略的因素就是资源之争。

水利资源:触动利益比触动灵魂还难

就比如2019年2月初印度遭自杀式恐怖袭击后,除了军事报复,还截断了几条河的水流来制裁下游的巴基斯坦,水是生命之源,它影响着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水资源成为双方冲突的另一诱因。印度在殖民时代就很重视水资源的控制,这大概是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出自本能地需求吧,独立之后,在尼赫鲁领导之下,大兴水利工程。现任总理莫迪同样重视水资源管理,投资900亿美元在河流贯通项目(river-linking project)上,这个项目是莫迪上任之前就有的,也就是说印度在水资源管理方面,历界政府态度是高度统一的。

与此同时,巴基斯坦水资源很紧张,是世界上最缺水的国家之一,印巴双方在世界银行的调停之下1960年签了IWT(Indus Waters Treaty),然而国家有界河流无界,这个协议就如同分治方案一样,在实际执行的时候,不但引发印巴国际冲突,还引发印度国内的冲突。具体到克什米尔地区,河水在流向巴基斯坦的时候,经过印控克什米尔地区,所以主权问题与水资源磋商交错在一起,问题更复杂,而双方水资源的摩擦愈来愈多,大有超越主权领土争端之势,成为印巴冲突面临的头号课题。

印巴矛盾是综合、长期性的,已渗透两国的方方面面。和平安稳的生活谁不向往?然而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印巴争端,好像一句话可以概括,那就是“走得太远,就忘记了为什么出发。”

若只如初见:曾经“印巴的一家亲”

著名清代词人纳兰性德曾有词句: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悲风秋画扇。这既是恋人之间的表白,用于两国也不显突兀,但在地缘政治中,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印巴历史的变迁也可以以此形容。“打扮”历史的过程中,两国从政府到学界到民众,各方诉求表现背后的心理变化意味深长。就比如说古印度和印度共和国在地理意义上,并不是等同的,古印度包括现代的印度的一部分外加现在的巴基斯坦、尼泊尔还有孟加拉瓜。巴基斯坦的历史教科书里,“古印度”是要被屏弊的,巴基斯坦不愿意用古印度这个说法。在向后人灌输国家历史的时候,会有意识地根据现在的民族诉求相应地增删,与其说它是在记录历史不如说是在制造(making)历史。

现代的印度,即印度共和国,因为在名称上和古印度保持一致,听起来它更像是和古印度一脉相承的。而巴基斯坦虽然是从古印度中独立出来的一部分,却对“印度”敬而远之,个中微妙心理和民族宗教情绪挺耐人寻味,随着两国关系的恶化,巴方更是只认“印度(India)”是现代的印度共和国,对于曾经属于古印度这一史实放任其被印巴对立所激起的排斥心理覆盖,谁这么认为仿佛是一种政治不正确,巴方把自己的历史重新定义,就是要撇清和现代印度的关系。然而官方口径和普通民众的心理认同毕竟还是有距离,要冲突还是融洽,要战争还是要和平,这难道不是最简单的选择题?

但是从世界范围来看,学术界的“印度历史”,指的是整个南亚地区,当然包括巴基斯坦在内。普通人的概念里,古印度(Ancient India)也是现代的独立的印度共和国的前身,二者是等同的,英国把科依诺尔钻石(Kohinoor diamond,世界最大钻石之一,原重191克拉)归还给印度很好地证明了这一点。在这件事上,巴基斯担、孟加拉国完全靠边站。

巴基斯坦对自己的过去也不是说要完全割裂,承认可以,问题的核心在于如何命名如何解读。只不过巴方对待历史的态度就算改变了,也很难在国际社会的语境里让大家觉得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和现代的印度三者加总起来差不多等同于“古印度”。

伊斯兰教改良者Sir Syed Ahmed Khan为穆斯林争取权利同时也说过:“印度(Hindustan)比作新娘的话,印度教徒和穆斯林就像新娘的一双眼睛,无论哪个削弱了,都有损新娘的美丽”,不同民族不同宗教信仰如何和谐相处,需要智慧、需要时间、更需要胸怀。

5

印度和巴基斯坦的关系及历史恩怨

主要原宗教问题和历史问题,以及领土问题。

英国曾经长期殖民印度和斯坦地区。二战以后英国实力下降,无力管理印度半岛。提出印巴分治。

印巴分治是指于1947年8月14日和15日发生在印度次大陆的历史事件,大英帝国统治下的英属印度解体,诞生印度联邦和巴基斯坦自治领两个新国家。由于当时分治条款只涉及现代的印度和巴基斯坦二国的划分问题,汉语常称之为“印巴分治”。

最初是有印度、东巴基斯坦和西巴基斯坦,这其实是英国分化巴基斯坦的手段,后来东巴基斯坦独立称为孟加拉国。由于印度一直想吞并东巴基斯坦,激化了两国矛盾。

宗教方面印度信仰印度教,巴基斯坦信仰伊斯兰教,有宗教冲突。

领土问题方面主要是为了争夺克什米尔地区,该地区石油丰富,一直在交火。

从2015年起两国关系有所缓和。

6

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间冲突的原因是什么、

 印度基斯坦之间冲突的原因介绍:

  1,英国的“分而治政策加深地区的民族与宗教矛盾。蒙巴顿方案的核心是按宗教,而不是按语言、文化或民族的区别来划分自治领,由此产生的印巴分立造成了无穷的后患。

  2,克什米尔的归属问题,穆斯林与印度教的宗教之争问题,这些都造成了印巴两国之间的流血冲突和战争。

  蒙巴顿方案内容介绍:

  英属印度分为印度和巴基斯坦两个国家的方式来实现印度的独立(也包括印度高等文官、印度军、印度铁道的分割),英属印度分为印度和巴基斯坦两个新国家,两国在各自的宪法(印度宪法及巴基斯坦宪法)。

  克什米尔的归属内容介绍:

  克什米尔土邦王是印度教徒,先是既不想加入印度,也不愿加入巴基斯坦,但最后又倾向加入印度,在印巴分治时,克什米尔的归属问题未能得到有效解决。双方一直围绕 克什米尔主权问题进行争斗。

  克什米尔(克什米尔文:कश्मीर,阿拉伯文:كشمير,英文:Kashmir),是南亚次大陆西北部(青藏高原西部和南亚北部的交界处)的一个地区,属于印度和巴基斯坦争议地区,其中印度控制南部,巴基斯坦控制北部,面积22万8478平方公里。

7

印度和巴基斯坦为何冲突不断?

我觉得主要还是国土安全问题,两个国家都想要维护自己国家的利益。
8

印度和巴基斯坦有什么联系

曾经弟和睦是一个大家庭,后来在主义的戕害下,兄弟分家,反目成仇,至于宗仰只是一个幌子和由头,还有一个孟加拉国不要忘记了,它是从巴基斯坦分离出来的,之前叫东巴基斯坦。现在的印度和巴基斯坦已成为时代宿敌,已经几十年的时间了。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9

印度和巴基斯坦有什么渊源

本一个国家(英属印度)为宗教原因,分裂。 英国直治下的印度(称英属印度为13个省,其中包括缅甸。另外约有700个由印度王公统治的土邦在英国严密监督下存在着,这种土邦占整个印度面积的五分之二(有些省里也有土邦)。总之,印度虽然是一个由英国统治的庞大殖民地帝国,可是,印度其实是分为英属印度和土邦印度两部分,造成了奇特的国中之国的现象。1877年,英国的维多利亚女王加冕为印度帝国的皇帝,1911年,印度帝国的首都也由加尔各答迁往德里。在两次世界大战中,印度军队在英国军队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甘地随着印度现代化的缓慢深入,一部分印度上层知识分子意识到由英国统治带来的巨大耻辱,民族主义逐渐开始流行,一些印度知识分子于1885年成立了印度国民大会党(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