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因主要有:
一个是历史原因。
联的组成来其加盟成员国大致可分类,分别是:创始成员国、自俄罗斯分设(即从原来的沙俄帝国的地盘内划设)、外高加索联邦分解后新设,以及二战苏德战争期间占领后新设。波罗的海沿岸三国正属于最后一种(具体可参见下表)。
自俄国发生十月革命,沙皇正府垮台之后,波罗的海沿岸三国就先后恢复(成立)了自己的国家(虽然过程很曲折~)。但二战前后,苏联以各种借口,强行将此三国并入苏联。这自然会招致该三国民众的不满。
第二个原因是:自从并入苏联之后,由于该三国的经济和工业基础较好,所以在苏联的大框架下,一直都处于“利益输出”的一方(苏联希望做到整体的均衡,所以搞“以富带穷”。这就跟中国国内的某些经济强省,需要经常出人出力,去帮助一些“老少边穷”地区的做法差不多~~)。这也引起波罗的海三国的不满(有的人甚至提出“苏联将该三国当成了它的‘摇钱树’。”~~)。
由以上两方面的原因可见:沙俄是武力征服(弱小的民族),而苏联是强行吞并,这两者没有实质性的区别。再加上长期的“利益亏损”,作为原本是独立的一方(波罗的海沿岸三国)来说,自然是不能接受的。由此而产生对苏联的反感,实属正常!~~
追问谢谢你的回答,那您能帮我分析一下中亚人为什么在苏联解体时不是那么积极吗?追答可以,而且这个道理很简单,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沙俄“很重视”。中亚自被沙俄吞并了之后,一直比较“受重视”。请注意,这个“重视”并不是指发展当地的经济,而是沙皇认为它是从亚洲中部直接南下印度洋的“捷径”。所以“盯得紧”(尤其是在行政上,将之与沙俄帝国的其它地方一致看待,甚至是管理得更严。长此以往,促使当地人也将自己视为“俄国人”);二是苏联管得紧。这一点可以视为是苏联对沙俄“老传统”的顺延。一方面,苏联同样也想打通“南下”(印度洋)的通道(你可以参见苏联的“南下战略”)。另一方面,中亚五国在过去甚至被称作“苏联的后院”(这一点,你可以参见以上苏联加盟成员国的分类。它们是从俄罗斯(沙俄帝国的主体)里分设而来的。换句话说,中亚五国也是苏联“中央”认为“最不会出乱子”的地方)。三是长期“受帮扶”。(尤其是)和波罗的海三国相比,中亚五国虽然自然资源丰富,但工业基础较差,所以在苏联时代,基本上都是“被帮扶”(利益输入)的对象。正所谓“吃人家的嘴短,那人家的手短”。更何况再加上前面那两条的共同作用,在苏联解体时,中亚五国会“反应迟钝”也就不难理解了~~-下面是更多关于波罗的海三国的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