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19年7月,县有33个镇,没有乡。
昌图县隶属宁省铁岭市,区域总面4317平方公里,下辖39个镇(场),54个社区,425个行政村,总人口为103万人。
其中,所辖镇有33个,分别为八面城镇、昌图镇、老城镇、毛家店镇、宝力镇、亮中桥镇、三江口镇、双庙子镇、泉头镇、金家镇、朝阳镇、头道镇、马仲河镇、此路树镇、
老四平镇、大洼镇、傅家镇、四合镇、古榆树镇、七家子镇、前双井子镇、四面城镇、东嘎镇、曲家店镇、通江口镇、大四家子镇、下二台镇、平安堡镇、十八家子镇、长发镇、太平镇、大兴镇、后窑镇;
所辖农林场有4个,分别为宝力农场、傅家林场、新乡农场、虻牛马场;所辖农场办事处有2个,分别为两家子农场办事处和三江口农场办事处。
扩展资料:
昌图的历史沿革:
昌图历史悠久。远在虞、夏、商、周时期、为肃慎﹙息慎﹚属地。
秦、汉、晋时期,属辽东郡北境,为抚余鲜卑地。
南北朝及隋唐时期,为契丹所占领;北魏、北齐属扶余地,曾一度为高句丽所占。
唐五代时期,属渤海国,建王都首府于抚余城﹙今昌图县的四面城﹚。
辽代,设五道154州时期,隶属东京道,境内,南有肃州﹙今昌图县的马仲河﹚,北有韩州﹙今昌图县的八面城﹚,中有龙州后改通州﹙今昌图县的四面城﹚。
金代,设19路时期,属咸平路。
元代,实行全域行省制,属中书省的开原路北境,为蒙古族游牧地。
明代,实行军政合一的卫所制,后乌梁海为都指挥掌卫事,自立国号为科尔沁。
清代,仍属蒙古族科尔沁部游牧地,嘉庆七年﹙1802年﹚置“常突额尔克”理事通判,嘉庆十一年﹙1806年﹚设昌图厅,光绪三年﹙1877年﹚升厅为府;中华民国二年﹙1913年﹚改府为县后图一直为县级建制。
参考资料来源:昌图县人民政府—美丽的昌图
-下面是更多关于昌图的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