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原因:

1、同治皇帝死后,因为子嗣,所以由谁来继承大统成了需要解问题。

2、慈禧太后为了能操控朝政,主张立小屁孩为皇帝,这样她可以再度垂帘听政。醇亲王奕譞4岁的儿子载湉正合适。

3、按照辈分来讲,慈禧太后是既是载湉的姨妈,也是载湉的伯母,血缘关系十分亲近。

在御前会议上,当慈禧太后宣布立载湉为皇帝的话一出口,载湉的生父醇亲王奕譞立即吓的魂不附体,“碰头痛哭,昏迷伏地,掖之不能起……”。有人说这是醇亲王奕譞高兴之举,其实不然,原因很简单,醇亲王奕譞深知慈禧太后的为人,立自己儿子为皇帝,无非是送羊入虎口,充当傀儡皇帝罢了。

光绪皇帝载湉4岁当皇帝,在位34年,一生都是被慈禧太后操控的傀儡,而且慈禧太后在临死之前,还下令将其毒死,时年37岁,也没有留下任何子嗣。

扩展资料:

1871年8月14日,载湉在醇王府出生。1875年1月12日深夜,太平湖畔的醇亲王府突然喧闹异常。门前兵丁林立,仪仗庄严,王公大臣列队恭候;宅内灯火通明,气氛紧张,慌乱的家人把睡梦中的载湉叫醒,匆匆给他穿上从皇宫里送来的龙袍。

接着,他被人抱上早就停在府门外面的暖舆,就此糊里糊涂地永远离开了自己的家。

当年慈禧选光绪进宫的时候曾经假惺惺地立下诺言:“一俟皇帝典学有成,即行归政。”身为皇太后,说话总要算话。光绪十五年二月初三(公元1889年3月4日),亲政典礼如期举行。

光绪三十四年十月廿一,即1908年11月14日,久病数月的慈禧突然召见军机大臣,宣称光绪病危,立即宣布由醇亲王之子、3岁的溥仪继承皇位———此“醇亲王”非“彼醇亲王”,光绪的父亲老醇亲王已经去世,由其子继承王位,因此这位“醇亲王”是光绪的弟弟载沣。

当日酉时光绪于瀛台涵元殿“驾崩”,溥仪当即由父亲抱着朝见重病中的慈禧,承继同治成为新的皇帝,定国号为“宣统”。

第二天,慈禧在仪鸾殿死去,终年74岁。3年后,清朝灭亡。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光绪

-

下面是更多关于醇亲王的问答

最佳贡献者
2

慈禧太后为什么选择醇亲王的儿子当皇帝

因为同、光两皇帝的晚辈,即“溥”的的确不少,呼声很高的首恭王溥伟。溥伟是恭亲王奕的孙子,奕为大清、为慈禧是立下汗马功劳的,用他的孙子继承皇位也不为过,况且溥伟当时已经是成年人。问题在于,溥伟原为恭王二子载滢的儿子,当恭王长子载澄死时,由于无子,将溥伟过继给载澄为子,而载澄因为引导同治冶游,对同治的早夭负有责任,而甚为慈禧太后所痛恶,所以,他是不可能继承皇位的。

溥仪是道光皇帝的曾孙、第一代醇贤亲王奕譞的孙子、第二代醇亲王载沣的长子,而载沣的嫡母(不是生母)醇贤亲王奕譞的原配福晋恰好是慈禧太后的妹妹,也即溥仪的正牌奶奶是慈禧太后的妹妹。溥仪的嫡母兼生母,是慈禧太后最信任的大臣荣禄的女儿,而荣禄女儿和载沣的婚姻还是慈禧太后指定的。溥仪的父亲、醇亲王载沣,是大行皇帝光绪的亲弟弟(同父不同母)。所以,无论是血亲远近还是身份尊贵的程度,溥仪都是当之无愧的。这且不说,如其说慈禧太后看重的是溥仪,不如说看中的是载沣。由于辈分的原因,载沣肯定是不能当皇上的。但是无论是血统的远近、能力的考察、人脉关系的考量,慈禧太后都是属意载沣的。慈禧亲手指定的皇位继承人——宣统帝溥仪是养女的儿子。这表明慈禧在挑选同叶赫那拉氏有关系的人做皇帝。

值得一提的是,决定由溥仪来继承皇位时,光绪皇帝还没有死。光绪皇帝知道这件事后,十分满意。因为溥仪是自己的亲侄子,溥仪的父亲是自己的亲弟弟,综上所述,这些因素,才是慈禧太后选择溥仪作为大清皇帝的主要原因,这里不可否认,有亲疏的考虑。

但是,无论谁做皇帝,都挽救不了清朝灭亡的趋势,并不是仅凭一个人所能决定的。当时内忧外患的形势,清朝早已病入膏肓了,唯有推翻它,当时中国才有出路。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3

儿子被慈禧立为帝王,为什么醇亲王大哭不止?

因为皇帝是古制当中高统治者,他拥有很大的权利,很多人会为了皇弟相残。像隋朝的杨勇和杨广,李世民和李建成,李承乾和李泰他们,都是为了皇位争的头破血流。说明皇位对一个人是有很大的诱惑力的。如果自己没有做皇帝,但是自己的儿子却做了皇帝,那么他心里肯定是很高兴的。但是在清朝的时候有一位父亲,他的儿子做了皇帝,他却高兴不起来,并且还嚎啕大哭,这是为何哪?让我们来看看。

同治皇帝去世的时候,没有儿子,那么只能从同辈的堂兄弟当中选择一个。那时候四岁的载湉就成了首选,被选入皇宫当中做皇帝。那时候他的父亲是奕譞,当得知自己的儿子被选中了做皇帝,他的第一表现不是惊喜,而是直接晕倒了。

但是那时候的他没有办法,慈禧这个人可惹不得?因为他斗不过慈禧呀!所以只能忍痛将自己的小儿子送了出去,过继给了咸丰当儿子。但是他是不希望自己的儿子当皇帝的,因为就算去当皇帝,也是个傀儡,真正的实权是掌握在慈禧身上。

所以自己的儿子过去是去受苦的,不是去享福的,而且后来的事实也证明确实是这样。像后来光绪和慈禧因为政见不合,光绪想利用变法牵制住慈禧,但是最后失败了,后来就被慈禧关起来了。可能奕譞早就预见到了这种结果,所以那时候他才会有这种表现。

4

慈禧太后手掌大权,为何眼中却容不下亲王坟上的一棵树?

还好,掌握了大权,主要是怕她些后代意义,丈夫的一些亲王们谎t许事先搞鸭整车,把她丈夫一些氢王的一些子女们必须的战将杀绝,包括红绳的一个艹,所以说一切一切的都必须得弄完,负责吃其他的大权也掌握不好,也不牢固,这是跟他的权利有关系
5

慈禧太后为什么让溥仪做皇帝 而不是溥伟 如果溥伟做了皇帝清朝能长久吗?

原因。一,溥伟岁数太大,慈禧是小皇帝,这样她可续操控皇帝掌虽然我们知道慈禧其实很快就死了,但当时她自己并不知道,她常自信能享高寿。所以仍旧准备立一个小皇帝。就算光绪皇帝是被慈禧毒死的,但慈禧不到一天也死了,这还是一个巨大的巧合,慈禧自己也没料到这么快。二,慈禧在帝位选择上从来不碰恭亲王家的。要说合适,当年立光绪的时候,就有恭亲王家的载澄载滢,血统都是跟光绪一样的近支,道光之孙,一样有权利继承的。但慈禧宁可立四岁的光绪,不碰载澄载滢。一方面载澄确实顽劣,带坏了同治,另一方面我个人觉得,她怕恭亲王和儿子里应外合,威胁到她。而奕譞一窝子人都老实巴交,你看看后来的奕譞光绪载沣,有哪个出色的?慈禧是很洞察这些的。都以为选奕譞家的孩子当皇帝是因为慈禧妹妹,其实这只是表像,慈禧才不讲什么亲情,只讲利益。而恭亲王自己很有能力,如果再有儿子当皇帝,还真不一定拿得住他,所以慈禧慎用恭亲王和他的儿孙。三考虑身后事。慈禧立溥仪是很早就计划的,大概在庚子国变回銮后就开始布局了。原本准备废掉光绪,但遭洋人反对只能作罢。但她已经打好主意,让光绪死在自己前面。那就得有个接班人。于是给已经定婚的载沣重新指婚,娶荣禄的女儿。这是个一石几鸟的好主意。溥仪是荣禄的外孙,载沣是荣禄的女婿,这样他们不会去翻慈禧的旧帐,因为一翻就会翻到荣禄,慈禧后期干的一切荣禄都有份。事实也确实如此,慈禧仍旧风光大葬,尊受一切哀荣。如果死后还是光绪当政,或者接班人没选对,慈禧就有可能被报复,待遇就会变低,甚至很惨。这样的安排也杜绝了载沣为光绪平反的可能,如果载沣娶的不是荣禄女儿,那他和溥仪都会向着光绪,因为他们确实是亲人,而慈禧跟载沣溥仪本质上根本不亲。慈禧自己没有子女,死后的事情必须安排稳妥,没有一个制衡点的话,谁能保证这些爱新觉罗的后代,以后会怎么对待她?试想如果传给溥伟,慈禧死后溥伟未必对慈禧多尊敬。
6

君王祖坟上长一棵大树,没有人敢去砍,为何慈禧太后大怒?

因为慈禧害怕自己的江山不稳,所以才大怒,怕大家推翻她的政权!
7

儿子被慈禧立为皇上,为什么醇亲王奕譞反倒大哭不止?

慈禧下懿旨,将醇亲王的不满4岁的儿子载湉皇上,按理子能被选中继承大统,应该是临头。但是听到这个消息,醇亲王反而痛哭不止。因为他跟随慈禧多年,经历了宫中的种种变故,知道儿子虽能继位,但是只能是慈禧手中的木偶。

同治皇帝驾崩,无子嗣,慈禧要从宗室中选一个继承人。其实最佳人选是恭亲王的儿子,他是同治皇帝的堂弟,恭亲王是当时朝廷中最有权势的贵族,并且他的儿子已经成年,是非常有继承大统的实力的。但是如果恭亲王的儿子继位,慈禧必定大权旁落。慈禧为了满足个人的权利欲望,实现继续掌控大清政权的目的,选择了年幼的载湉,是准备继续垂帘听政。载湉是慈禧的外甥,他的母亲是慈禧的妹妹。

慈禧太后是心狠手辣的人物,怎能允许别人掌握实权。当年同治皇帝即位,慈禧除掉顾命八大臣,独揽朝政。按照清朝祖制,皇帝无嗣就该从近支晚辈中选立皇太子,但是这样一来,慈禧就升格为太皇太后,再去垂帘听政就不符合礼法了。因此慈禧选择了年仅4岁的载湉。

慈禧太后是个权势欲非常强烈的人,醇亲王奕譞跟了慈禧那么多年,深知慈禧的性格,同治帝和慈安太后的死都可以证明慈禧的手段毒辣。听说儿子被立为嗣皇帝,醇亲王感到更大的威胁,恐怕会惹火烧身,还可能牵连到自己和家里,所以会抱头痛哭。醇亲王奕譞一生都是小心谨慎的人。事实正如奕譞所料,光绪皇帝载湉一生都是被慈禧太后操控的傀儡,而且慈禧太后在临死之前,还下令将37岁的载湉毒死。

8

奕譞是宗室亲王,又是皇帝父亲,为何在慈禧面前只敢自称奴才?

因为慈禧太后的脾气非常的暴躁,动不动就要杀人,无论是皇室宗亲还是平头百姓都是一样的下场。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