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车尔尼雪基(1828~1889)是俄国解放运动时期最卓越的革代表,革命民主派领袖,唯物主义哲学家、经济学家,同时又是著名的美学家、文学批评家和小说家。列宁称他为“唯一真正伟大的俄国著作家”。

车尔尼雪夫斯基于1828年7月12日生于萨拉托夫,父亲是个神父。大学时期(1846~1850)车尔尼雪夫斯基的唯物主义世界观、革命民主主义立场和空想社会主义观点便已形成了,他“迫不及待地期望革命来临”。

1850年车尔尼雪夫斯基大学毕业后,在彼得堡陆军军官学校当了临时的教员,旋即被任命为萨拉托夫中学的教员。他不顾危险宣传革命思想,决心献身革命。1853年车尔尼雪夫斯基去彼得堡。他在《现代人》工作期间(1854~1862)正是俄国准备和实行“农奴制改革”的时期。他和杜勃罗留波夫、涅克拉索夫一起把《现代人》杂志变成了革命民主主义派的机关刊物。改革法颁布后,车尔尼雪夫斯基和他的战友们起草了一系列传单。他用通俗的语言向农民分析了改革的欺骗性,直接号召农民起义,同时还从事革命组织工作。

车尔尼雪夫斯基的活动引起了反动分子的恐惧和仇恨,1862年7月,反动当局卑鄙地制造假证据逮捕了车尔尼雪夫斯基,把他关在彼得堡罗要塞。车尔尼雪夫斯基表现了革命家的英勇气概和忠贞气节。在狱中他用唯一可能的形式继续进行革命宣传,写了长篇小说《怎么办》。案件的审讯延续达一年半,政府找不到任何证据来判罪,只好无耻地收买奸细,伪造证据,1864年1月宣判服苦役14年,终身流放西伯利亚。亚历山大二世伪善地把苦役期减为7年,流放前举行了侮辱性的褫夺公民权仪式,但人群中投来了花束。当“罪人”被押走时,人们还尾随不舍。在流放地车尔尼雪夫斯基继续利用文学创作来宣传革命思想,写了小说《序幕》(1867~1869)。

俄国先进人士想尽方法营救。马克思也曾多次组织力量设法营救他。当局想诱使车尔尼雪夫斯基递书请求赦免,遭到了他的严正拒绝。

车尔尼雪夫斯基从1862年被捕到1883年,在监狱、苦役和流放中度过了21年,经历了无数折磨和苦难,但他一直表现了高尚的革命气节。1883年沙皇政府把车尔尼雪夫斯基移往阿斯特拉罕,在这个炎热地区又被流放了6年。直到1889年6月,健康被彻底摧毁的车尔尼雪夫斯基才被允许回到故乡萨拉多夫,同年10月一代伟人与世长辞。

车尔尼雪夫斯基是无产阶级革命时代以前伟大的革命家、哲学家和美学家。他的美学代表作《艺术与现实的美学关系》(1853~1855)一反当时流行的美是观念的产物、艺术是填补客观现实中美的欠缺等唯心主义观点,鲜明地提出“美是生活”,“是显示出生活或使我们想起生活”,是“依照我们的理解应当如此的生活”的唯物主义见解。车尔尼雪夫斯基写了许多文学论文。《俄国文学果戈理时期概观》(1855~1856)是他的文学批评代表作。文章充分肯定了别林斯基文学批评的功绩,指出俄国文学从普希金到果戈理的发展主要体现在批判精神的不断加强;高度评价了果戈理所奠定的文学批判倾向;号召作家成为人民的喉舌,无情揭露当时社会的丑恶,激发人民追求美好的未来。他的文学评论善于从具体作品出发,深入阐释作品的社会价值,巧妙地提出当时迫切的社会政治问题。此外,著名论文还有《幽会中的俄罗斯人》(1858),《托尔斯泰伯爵的(童年)、(少年)和战争小说》1856)等。

长篇小说《怎么办》是60年代革命民主主义文学中辉煌的作品。车尔尼雪夫斯基是在异常艰难的环境——彼得堡罗要塞中写成这部小说的,前后只写了短短的4个月(1862年12月~1863年4月)。

小说描写的女主人公薇拉·巴甫洛芙娜出身于彼得堡一个小市民家庭,她渴望自由平等。她的母亲玛丽亚贪图富贵,要她嫁给上流社会的有钱人。在家庭教师、医科大学生罗普霍夫革命民主主义进步思想的启发下,薇拉思想豁然开朗。罗普霍夫为了把她从地下室般的家庭拯救出来,决定放弃学业,未毕业就工作谋生。薇拉离开了家庭,并同罗普霍夫结了婚。薇拉在革命民主主义和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影响下,组织缝纫工场,采用“社会主义”原则,改善工人福利,兴办学校。罗普霍夫的同学和好友吉尔沙诺夫也是出身贫寒的平民知识分子,他们热心为工人教书,免费为盲人治病,经常集会讨论重大问题,从事革命活动。不久薇拉发现,自己虽然与罗普霍夫结了婚,却并不爱自己的丈夫,性格也不一致。相反,她却发现自己爱上了吉尔沙诺夫,这种感情愈来愈强烈。吉尔沙诺夫也爱上了她。但吉尔沙诺夫为了朋友的家庭幸福,尽量避免同薇拉见面。罗普霍夫虽深爱着薇拉,但他了解薇拉和吉尔沙诺夫的真正感情后,就假装自杀,秘密出国,改名换姓,以成全他们的爱情。这样,薇拉就与吉尔沙诺夫结合了。后来,化名的罗普霍夫回国,并且同薇拉的女友在真正相爱中结合。两个家庭都生活得很幸福,一直保持着亲密友好的关系,并为共同的事业而努力工作。在这三个主要人物的故事中,小说还写了革命派领袖拉赫美托夫性格成长的故事及他的一些活动。

小说通过恋爱故事,塑造了一系列革命民主主义者的光辉形象(作品以“新人的故事”为副标题),表现了社会主义自由劳动、妇女解放和社会革命三个重大主题。作者还在作品中提出了他在爱情婚姻问题上的理想和新的道德准则婚姻是建立在真正的爱情基础上而不以其他条件为转移的,以及对对方,特别是对妇女的尊重。这部作品回答了时代的迫切问题:要反对专制农奴制度应当怎么办,渴望造福于祖国人民的人应当做什么。

小说在描写“新人”之前,展现了一卷旧世界的画幅。这个世界的代表是小市民玛丽亚。她的人生哲学是:我不抢人,人必抢我,宁作抢人的骗子不作被人抢的傻瓜。作者指出她的种种丑行是罪恶的社会环境促成的,在另一种合理的社会中这类人是可以被改造的。

小说的中心内容是“新人”的生活和精神面貌。作者描写了普通的和杰出的两类“新人”。他们正直不阿,勤奋地学习科学,从小习惯于以自己的劳动和才智为自己开拓道路,为社会进步踏踏实实地工作。与精神苦闷、怀疑生活的“多余人”不同,他们具有明确的革命民主主义世界观,热爱生活,敢于行动。他们也具有启蒙者的特点,相信科学,崇尚理性。他们奉行“合理的利己主义”,主张有节制地追求个人利益,并把个人利益同社会利益结合起来。在私生活上,他们提倡男女平等,相互尊重,反对爱情中的自我牺牲,因为他们认为牺牲会使对方痛苦,给自己带来不幸。“合理的利己主义”在当时实际上是一种利他主义,既反对了顺从忍受、牺牲节欲的封建道德,也打击了损人利己、唯利是图的资产者道德。但这种伦理道德仍然是从“我”,从“人的本性”的要求出发的。

小说中两个大学生各有个性特点,罗普霍夫比较深沉严肃,吉尔沙诺夫是热情外露、温柔随和的人。联结作品情节的中心人物是女主人公薇拉·巴甫洛芙娜。她是小市民玛丽亚的女儿。在罗普霍夫的帮助下,开始了新的生活。在有益于社会的事业中,她找到了妇女解放的道路,并且建立了幸福的家庭。作者通过薇拉创办的缝纫工场,表达了她的社会主义自由劳动的理想,并指出妇女的解放是与社会革命分不开的。薇拉的4个梦不仅是她的性格发展阶段的标志,而且更深入地揭示了劳动的意义,说明了社会革命的必要。特别是在第四个梦中,展现了未来社会的美妙图景,号召人们“向它突进,为它工作,使它早日到来,尽可能使它成为现实。”

职业革命家拉赫美托夫是比普通的新人更高、更优秀的人物。拉赫美托夫出身于贵族地主阶级,但他在吉尔沙诺夫等人的影响下坚决背叛了自己的阶级,把自己的命运同人民联系起来。作者告诉我们,作为革命领导人物的拉赫美托夫的性格和思想是在艰苦地学习理论,参加实际劳动和社会观察中,在艰苦的自我锻炼中形成的。在他身上体现了当时职业革命家的主要特征。他有明确的革命目的和高度的自觉。他信心百倍地迎接革命风暴。他以普通人的生活为标准来安排自己的生活,不允许自己有任何奢侈行为。他坚持严格的生活方式:刻苦锻炼体力,不穿舒适温暖的衣服,吃最坏的、普通人的食物,不喝酒,不恋爱。甚至为了考验自己,他整晚躺在钉着无数小钉的毛毡上。他忘我地劳动,不浪费一分一秒,艰苦克己,严格要求自己,顽强地学习,选择最主要的著作阅读。他自觉地投身于群众之中,从事各种体力劳动,徒步遍游俄罗斯,当过樵夫、锯匠、石工、拉纤夫,力图消除与老百姓之间的隔阂。他虽然获得了“严肃主义者”的称号,但不是冷酷的人,内心蕴藏着丰富的感情,熟谙人情世态,他把一切都服从于革命的需要。

作者通过拉赫美托夫表现了革命的主题。这样的人在当时还很少,作者说:“到现在为止,我只碰见过8个这样的典型”,但作者强调这种人对革命的作用。他说:“不要跟着他们走,高贵的人们,因为他们正在号召你们走上一条缺少个人乐趣的道路;但高贵的人们不听我的话,倒说:不,个人乐趣并不缺少,反而很丰富,就算在某个地段缺少吧,这个地段也不会长,我们有足够的气力走过它,来到那乐趣无穷、辽阔无边的地方”。“他们的人数虽少,但有了他们,人类生活能够欣欣向荣,没有他们,人的生活就会凋萎和腐烂,他们的人数虽少,却能人人呼吸,没有他们,人们便会窒息而死,正直善良的人随处皆是,这种人却为数不多……”这里虽过分强调了个别人物的作用,但作者对革命者的赞颂却无可非议。

拉赫美托夫是俄国文学中第一个职业革命家的形象。他在书中所占篇幅不大,与其他人物和事件似乎也没有什么情节上的联系,但他是革命主题的体现,是小说的一个重要主人公。

拉赫美托夫成了当时及后来许许多多俄罗斯革命者及青年的榜样,教育了一批批青年走上反对沙皇专制的革命斗争道路。他与“薇拉·巴甫洛芙娜的第四个梦”中表达的社会主义理想一起,鼓舞着人们为消灭旧制度而斗争。在俄罗斯文学中,还没有一本书起过《怎么办》这样大的革命作用。

列宁对于《怎么办》曾给予很高的评价。他说过:“在它的影响下成千成百的人变成了革命家……比方说,车尔尼雪夫斯基就吸引了我的哥哥,他也吸引了我。他使我受到了非常巨大的影响。”列宁认为“这部小说能使人整个的生命都充满活力”。《怎么办》成了进步青年的“生活教科书”。普列汉诺夫写道:“自从俄国有了印刷机以来到现在为止,没有一部印刷作品曾有过《怎么办》这样的成就。”《怎么办》的影响还不限于俄国。杰出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战士、保加利亚革命家季米特洛夫也受过这部小说的强烈影响。

车尔尼雪夫斯基在《怎么办》中表现了独特的艺术技巧。小说的布局颇具匠心,它既能引起读者兴趣,又能蒙蔽敌人。作者把革命理论问题的提出与新人活动的描写,对现实社会的揭露和对未来社会的理想,个人性格的描写与伦理道德问题的探讨巧妙地结合了起来,小说中对于“敏感的男读者”的奚落、揶揄,以及议论性的插笔,使小说获得了政论色彩。作者对“新人”的心理分析入情入理,善于挖掘和强调他们身上的正面品质;作者对“新人”的这种浪漫主义热情和对性格的现实主义的分析,往往是结合着的。车尔尼雪夫斯基运用了各种不同的描写手法。为了骗过检察官,作者还利用了伊索式的语言。-

下面是更多关于车尔尼雪夫斯基的问答

最佳贡献者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