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历史上没有记载过他子和后代。

本人没有回日本。古今和歌集》,宝龟元月(770年2月1日-3月1日)晁衡阿倍仲麻吕最终长眠于长安,最后埋骨唐土。

扩展资料:

仲麻吕在唐五十四年,历仕玄宗、肃宗、代宗三代皇帝,备受厚遇,官至客卿,荣达公爵。但是,仲麻吕眷恋乡士之情未尝稍减。开元21年(733年),仲麻吕曾以双亲年迈,请求归国。因玄宗皇帝挽留,未能实现宿愿。天宝十一载末(752年),以藤原清河大使为首的日本第十一次遣唐使到达长安。其副使吉备真备是和仲麻吕同时入唐留学的好友,久别重逢,自然不胜感慨,于是仲麻吕又动思归之念。

翌年,遣唐使事毕将归时,仲麻吕请求同归。这时仲麻吕入唐已经三十七年,是五十六岁的老人了。唐玄宗感念他仕唐几十年,功勋卓著,家有年迈高堂,割爱允求,并任命他为唐朝回聘日本使节。任命一个外国人为中国使节,历史上是罕见的,这说明仲麻吕是如何得到朝廷的器重和信任。

仲麻吕获准回国的消息传出以后,长安朝野人士,纷纷送别,依依不舍。素与仲麻吕交好的诗友们,怀着惜别的激情,挥笔作诗赠别。诗境深远,亲切感人。仲麻吕也以十分激动的心情写了《衔命还国作》的动人诗篇,赠答友人: 衔命将辞国,非才忝侍臣。天中恋明主,海外忆慈亲。伏奏违金阙,騑骖去玉津。蓬莱乡路远,若木故园林。西望怀恩日,东归感义辰。平生一宝剑,留赠结交人。

六月,仲麻吕随藤原清河大使一行辞别长安,往扬州延光寺邀请鉴真和尚东渡。十月十五日,他们分乘四船从苏州起航回国。他们在归国途中遇到了风暴,藤原清河大使和仲麻吕所乘的第一船触礁,不能继续航行,与其他三船失掉联系,被风暴吹到越南的驩州海岸。

登陆后,不料又遭横祸,全船一百七十余人,绝大多数惨遭当地土人杀害,幸存者只有仲麻吕和藤原清河等十余人。公元755年(天宝14年)6月,他们历尽艰险,再次入长安。好友们见到仲麻吕脱险归来,不胜为之惊喜。

然而,曾几何时,又遇兵燹。十一月,安禄山叛乱。唐玄宗蒙尘四川,仲麻吕随往避难。直至肃宗至德2年(757年)12月,玄宗自蜀还幸长安,仲麻吕亦随之返还。是年仲麻吕已六十一岁。以后再度仕官,历任左散骑常侍兼安南都护、安南节度使。大历五年(770年)终于长安,时年七十二岁。

参考链接:百度百科-阿倍仲麻吕

-

下面是更多关于阿倍仲麻吕的问答

最佳贡献者
2

日本遣唐使晁衡阿倍仲麻吕的后人和妻子是谁?

本人最后没有本。据《古今和》,宝亀元年正月[2]770年2月1日-3月1日)在晁衡最终长眠於长安,最後埋骨唐土。

历史上没有记载过他的妻子和后代

参考:

  阿倍仲麻吕入唐54年,至死未归,但史料中却从未提到过他的婚姻问题。倒是他的傔人(随从人员)羽栗吉麻吕,有史料记载与唐人女子成婚生下了两子。同船遭遇风暴滞留大唐的遣唐大使藤原清河,后来也与唐女结婚,生育一女,取名喜娘。喜娘于779年随遣唐使回日本探亲。另外,日本留学僧弁正,入唐后还俗成家,生下了秦朝元、秦朝庆兄弟。秦朝庆留在母亲身旁,秦朝元则在12岁时随遣唐使回到日本,后来又出使大唐。唐朝时期蕃胡与汉人通婚的现象可能比较多,不然不会引起朝廷的关注。早在贞观二年(公元628年),唐太宗就曾下令:“诸蕃使人所取得汉妇女为妾者,并不得将还蕃”。可见唐朝政府是允许蕃胡与汉人结婚的,只是不准将汉人带回本国。不过,日本留学生大春日净足留唐期间与唐女子李自然结婚,后来却破例被允许夫妻双双荣归日本。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3

日本的晁衡在唐朝有没有妻子啊!

历史上没有明确记载,不过晁衡在当时中国也混的很好,唐玄宗很赏识他~
4

阿倍仲麻吕是那个朝代到中国学习先进技术的日本人?

唐朝时期日本遣唐使,但没说来学习先进技术,主要是过来做文化交流的
5

唐代的日本留学生阿倍仲麻吕(晁衡)最终有没有回到故土日本?

没有,十二年(753年)五十六岁,准备归国,归国时出现风暴并触礁,到越南,随行大部分人被当地土人杀害,只留下阿倍仲麻吕等十余人于天宝十四年(755年)六月回到长安。

之后安史之乱,避乱四川,至德二年(757年)再度仕官,大历五年(770年)终于长安,时年七十二岁。

至死也没有回到日本!!
6

晁衡在中国有后人吗?

安倍晴明生于平安朝中期的延喜21年(公元921年),卒于宽弘2年(公元1005年),是著名的遣唐使安倍仲麻吕的第八世孙
7

为什么说阿倍仲麻吕是中日文化交流的先驱?

唐左散骑常侍安南都护,中日文化交流杰出的使者,他精通日语,他为中日文化奠定了基础
8

阿倍仲麻吕在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主要贡献?

仲是日本的遣唐留学是中日两国友好和文化交流杰出的使者。他以他的非凡学识和高尚品德赢得朝野的器重和信任。仲麻吕仕唐期间,实际上起了民间大使的作用,他为增进中日友好、提高日该国际地位,促进中日文化交流而辛勤献身,建立了不朽的功勋。   由于仲麻吕在唐的积极影响,增进了中国人民对日本的了解。王维在《送秘书晁监还日该国序》中说:“海东日该国为大,服圣人之训,有君子之风。”天宝年间,日本遣唐使藤原清河等到长安。由于仲麻吕的指导,藤原清河大使在朝见时礼仪不凡。唐玄宗曰:“闻彼国有贤君。今观使者,趋揖有异,乃号日本为礼仪君子国。”并给与破格的优遇,命仲麻吕为响导,引导日本大使等人参观大明府库及收藏佛、道、儒经典的三教殿。又特请名画家给藤原清河等人画像。古历正月初一贺正,唐玄宗在含元殿接见各国使臣。从前的席次是,新罗、大食居东班、吐蕃、日本居西班。这次使日本和新罗调换了位置,日本大使居东班首位,提高了国际地位。仲麻吕虽然没能回国直接向日本人民传授中国文化,但是由于他在唐的地位和影响,却为其他许多日本留学生的学习以及两国学者的往来提供了方便,例如鉴真和尚的东渡就是和仲麻吕的努力分不开的。公元753年,藤原清河在吉备真备、阿倍仲麻吕等人的陪同下到杨州延光寺参谒鉴真和尚,并聘请他东渡过海,上日本去传戒。鉴真同意搭乘遣唐使船前往,鉴真曾多次渡海去日本,但都失败,唯这次成功了。   仲麻吕作为中日友好和文化交流的先驱者所建立的伟大业绩,今天已结成累累硕果。为了他的不朽业绩,日中两国分别于1978、1979年在奈良和西安建立了“阿倍仲麻吕纪念碑”。西安阿倍仲麻吕纪念碑坐落在兴庆公园的兴庆湖畔,兴庆公园是唐玄宗兴庆宫的故址,也是仲麻吕仕唐期间经常出入的地方。碑上镌刻着仲麻吕的生平业绩以及他的《望乡》和李白的《哭晁卿衡》两首著名诗篇,供人瞻仰怀念。让阿倍为增进中日两国友好和文化交流而辛勤献身的伟大精神,永远激励着中日两国人民。
9

阿倍仲麻吕 在中国生活的怎么样

阿倍仲,是中日文化交流先驱者,公元717年,他作为遣唐留学到长安。在长安,他看到唐城辉煌的宫殿,热闹的街市,文化的昌盛,心中非常高兴。很快,他进了“太学”(中国古代的高等学府),开始了学习生活。先识字,继而学诗作文,并通读儒学经典,研习各种专门知识。五六年的苦学,阿倍仲麻吕完成了全部学业,参加了唐朝的科举考试,以优异成绩考中进士。在日本人中能顺利通过进士考试的,阿倍仲麻吕是唯一的一个。考中进士以后,阿倍仲麻吕担任司经局校书(图书管理员),陪同皇太子研习学问;公元731年,担任左拾遗(谏官);后又破格提升4级,任命为左补阙。左补阙是皇帝的侍从官,阿倍仲麻吕任职后,经常在兴庆宫见到唐玄宗,唐玄宗对阿倍仲麻吕的才华很常识,特地给他起了一个中国名字叫“晁衡”。称他为“晁卿”、“晁巨卿”、“晁监”、“晁校书”、“日本聘贺使”,评价很高。仲麻吕早年已能做和歌和汉诗,到中国后,经过盛唐文化的熏陶,诗歌技巧更成熟。当时长安诗坛正是名家云集,盛极一时,仲麻吕性格豪爽,与大诗人李白,储光羲、包佶、赵骅、王维、魏万等人交情很深。他们经常荡舟于曲江芙蓉园,寻觅汉鸿门故址,谈古论今,商讨诗文。他曾把自己的一件日本布裘赠给李白,为此李白在《送王屋山人魏万还王屋》诗中这样写道:“身著日本裘,昂藏出风尘”。关于“日本裘”,李白自注:“裘则晁卿所赠,日本布为之”。公元752年10月阿倍仲麻吕起程回国。唐朝廷及阿倍仲麻吕的长安诗友们为他举行了盛大的告别宴会。这时李白已离开长安出游,未能赴会。王维、储光羲以及各国使节都来为他送行。唐玄宗为送别阿倍仲麻吕,专门作了一首五言诗:“日下非殊俗,天中嘉会朝。念余怀义远。矜尔畏途遥。涨海宽秋月,归帆驶夕飙。因惊彼君子,王化远昭昭。”

  阿倍仲麻吕对于唐玄宗和众友的盛情,心中十分感激,也挥笔作诗回赠,还把自己心爱的宝剑从身上摘下,赠给中国诗友留作纪念。他在诗里写道:“衔命将辞国,非才忝侍臣。天中恋明主,海外忆慈亲。伏奏违金阙,非骖去玉津。蓬莱乡路远,若木故园林。西望怀恩日,东归感义辰。平生一宝剑,留赠结交人。”

  一行四船驶入茫茫大海,当航行到阿尔奈波(冲绳岛)时,遭到大风暴的袭击,其他三船后来各自回到了日本,唯独阿倍仲麻吕的船杳无音信。误认为阿倍仲麻吕海上遭难的消息很快传到了唐朝。此时,诗人李白正在苏州漫游。听到此消息,心情极为悲痛,便写了一首《哭晁卿衡》的悼诗:“日本晁卿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意思是日本的晁卿辞别了都城长安,乘船驶向大海中的故乡。我那像明月一样皎洁的朋友,再也不会回来了,他沉到了碧海深处,带着愁色的白云遮满了苍梧山,悼念我这位友人去世。可见他们之间的友谊是多么深厚。

  其实阿倍仲麻吕并没有遇难,原来他乘的那只船漂流到了现今越南的海岸。公元755年6月,他历尽艰险,又回到了长安。

  公元755年冬,唐朝发生安禄山叛乱,阿倍仲麻吕也跟随着玄宗辗转奔波,直到安禄山被杀后,于公元757年12月再度回到长安。后来阿倍仲麻吕又担任左散骑常侍、镇南都护等职。公元766年,阿倍仲麻吕被唐代宗李豫任命为安南节度使,上任不久,便患重病,公元770年1月,阿倍仲麻吕在长安病逝。并埋葬在长安,唐代宗追赠他“璐州大都督”的称号,阿倍仲麻吕以毕生精力为中日两国友好往来和文化交流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是中日友好往来的先驱者。为了纪念这位中日文化交流的先驱者,日本现代作家依田义贤创作了话剧《望乡诗》,热情歌颂了仲麻吕的历史功绩和他与中国诗人的深情厚谊。现在日本和中国分别在奈良和西安建造了“阿倍仲麻吕纪念碑”。西安的纪念碑座落在当年阿倍仲麻吕经常出入的兴庆宫遗址(今兴庆宫公园内)上。这是一座用汉白玉制作的纪念碑。碑上镌刻着李白的《哭晁卿衡》和仲麻吕的《望乡诗》,还有记述仲麻吕生平的碑文,供来自各地的游客瞻仰。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