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直接的原是焉耆国唐朝开辟一条绕开高昌的商道并得宗的应这等于断了高昌的财路,高昌遂倒向西突厥,侵扰焉耆、阻断通往西域的道路。但其根本原因是唐朝在征服东 突厥后兵锋指向西方,意欲统治西域、消灭东 突厥的同族---西突厥。即使高昌不敢与唐朝作对,唐朝最终还是会吞并它。-

下面是更多关于高昌的问答

最佳贡献者
2

唐太宗原来立的太子李承乾为什么会被废掉

他是嫡长子,被立为太子,但李世民偏爱长孙皇后的二儿子李泰,说三儿子李恪英果类我,李承乾感到威胁, 就谋反了, 谋反失败了被废
3

古代的高昌国在现今哪里

高昌国:西域古国。位于疆吐鲁番东南之哈喇和Karakhoja)地方。地当天山南路道沿为东西交通往来的要冲,亦为古代新疆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地之一。汉代,其地为车师前国之地,称为高昌壁。西晋时代称为高昌郡。及五胡乱华之际,此地先后为前凉(张氏)、后凉(吕氏)、北凉(沮渠)所据。北魏·和平元年(460),柔然蠕蠕灭北凉,立阚伯周为王。此后即称为高昌国。不久,柔然败于准噶尔盆地的土耳其裔民族之手,此地由敦煌人张孟明及汉人马儒等相继为王。后,代之而起的是麴氏一族,直至唐·贞观十四年(640)为太宗所灭,被并入唐室领域,改称西州,置安西都护府。其后,回鹘部族据此地,称西州回鹘或高昌回鹘。至元代,再度辖属于中国。明代称为火州或哈剌,后称吐鲁番,以迄于今。

又,此地原为雅利安族住民所居之地。汉代以后,汉人逐渐迁入,在回鹘移住以前,受汉族影响甚深,其风俗政令、文字等悉与华夏大同小异。另据文献记载,此地自古即流行佛教。依《出三藏记集》卷八所载道安〈摩诃波罗蜜经抄序〉言,前秦·建元十八年(382)正车师前部王弥第来朝,其国师鸠摩罗跋提献胡本《大品》一部。及北凉·沮渠蒙逊领有此地后,高僧辈出,译经风气大盛。麴氏王朝成立后,佛教受历代诸王外护,佛法隆盛。玄奘西游途中,路经此地,国王麴文泰率全城欢迎,热情款待,并请求永留其国。玄奘婉拒,惟停留一个月,并为讲《仁王经》。及回鹘移住后,除潜信摩尼教外,亦信奉佛教、景教、祅教等。

十九世纪以后,经多次考古探险,出土无数佛像、佛画,与梵语、胡语、汉文、回鹘语经典等。此中,以回鹘语写成之经典,有《金光明最胜王经》、《方广大庄严经》、《弥勒下生经》、《天地八阳神咒经》等,多为译自汉译藏经之转译本。此外,此地另有高昌故城、交河故城、伯孜克里克石窟等著名佛教遗迹。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4

唐朝对阿拉伯之战为什么输了???

帝国的碰撞:大阿拉伯帝国

中国人在历史上从来就没有、侵略性。所有的所谓的“扩张”都是因为被那些“夷族”骚扰得火冒三丈才不得已出兵灭掉以绝后患。唐朝也是如此。唐朝经营西域,也是因为不堪突厥骚扰而愤起还击。

在贞观四年(630年),惊才绝艳的名将李靖,仅仅以三千之众,奇迹般使得突厥主力土崩瓦解,而后与另一位大唐名将李世绩的配合之下,一举将东突厥彻底消灭。东突厥汗国纳入中国版图。唐朝利用投降的突厥军队作为先锋,开始经营西域。在伊吾(哈密)、鄯善等国臣服于唐朝之后,唐朝又于贞观十四年攻灭了西域上的绊脚石?高昌国,建立了西州和安西都护府。此后唐朝连续剿灭了焉耆、龟兹、疏勒、于阗等二十几个不听话的西域小国,建立了以安西四镇为核心的西域统治体系。

当时的安西四镇为龟兹(今新疆库车)、疏勒(今新疆喀什)、于阗(今新疆和田西南)、焉耆(今新疆焉耆西南),安西都护府则座落在龟兹镇。随着大唐帝国的兴起,同时代也有两个强国正在悄悄崛起,一个就是青藏高原上有史以来最强大的帝国?吐蕃帝国,还有就是中东崛起的阿拉伯帝国。这两个国家同唐帝国成为了这段时期西域历史的主角。

先由吐蕃谈起,安西四镇的兴旺很快就引起了吐蕃的觊觎,吐蕃于公元670年唐高宗咸享元年对安西都护府发动了第一次攻击,拉开了两国争夺西域的序幕。此后唐朝与吐蕃在四镇几番争夺,四镇数度易手,终于唐朝在公元692年武周长寿元年,由唐武威军总管王孝杰与武卫大将军阿史那忠节联兵攻破吐蕃,安西四镇的争夺战终于暂时告了一个段落。

从唐高宗到武则天这62年间,唐朝在西域与吐蕃进行了连续不断的拉锯战,终于将太宗皇帝所打下的基业维持住了。时间流逝,终于到了玄宗皇帝的时代,唐朝的国力经过几十年的休养生息,在玄宗皇帝时期达到了顶点,而玄宗皇帝也是一个有远大志向的皇帝,他并不满足于只是作一个守成的君主。于是在他的领导下,唐朝开始了大规模的对外用兵。此时的阿拉伯帝国也已经加入了争夺西域的行列,并且在开元三年(公元715年)和唐朝有了第一次冲突,西域终于变成三个大国之间的角逐。

由于国力的强盛,在西域方面优势开始向唐朝一边倾斜,吐蕃在西域的扩张受到连续挫败,甚至与阿拉伯帝国联盟也不能占得丝毫的便宜。首先在开元三年(公元715年),吐蕃与大食共同立了阿了达为王,发兵攻打唐朝属国拔汗那国。监察御史张孝嵩与安西都护吕休率旁侧戎落兵万余人,击败吐蕃大食联军,夺得中亚重要的属国拔汉那,威振西域。

然后是开元五年(公元717

年),突骑施联合吐蕃和大食(阿拉伯)攻打四镇,被唐朝再次击败。接着是开元十年(公元722年),吐蕃大军攻打唐朝属国小勃律,北庭节度使张孝嵩率疏勒副使张思礼以步骑四千救援,大败吐蕃军。而阿拉伯方面,首先在被阿拉伯人称为“列王之父”的阿卜杜勒。麦立克(685

-705年在位)的任命之下,哈查只-伊本-优素福被任命为掌管东方的最高权利者,在他的领导下,阿拉伯的疆域向东方获得了极大的扩张,由于垂涎中国的富庶,他应许他的两个大将之一,穆罕默德和古太白,谁首先踏上中国的领土,就任命谁做中国的长官。

于是古太白本穆斯林巴西里征服了塔立甘、舒曼、塔哈斯坦、布哈拉等大片中亚地区,而穆罕默德。伊本。卡西木征服了印度的边疆地区,但是他俩都没有能跨过中国的国界。在开元三年和开元五年阿拉伯对中国的战争均遭到失败之后,阿拉伯仍旧执着地向中亚进行扩张。由于地理上的巨大优势,更因为唐军这个时期在青海和吐蕃进行大规模的战争而无暇顾及西域,阿拉伯的影响力慢慢的体现出来,军事加上宗教的影响使得唐朝原本在西域的属国栗特诸国纷纷倒向了阿拉伯一边。

5

唐朝时期外交关键人物及事件

唐朝时期的比如唐三藏,事件是西天取经
6

唐朝时期的高昌王国是怎样的?

是一个军事力量强大的延边国家,公元460年,阚爽死,柔然立阚氏族人阚伯周为高昌王,此后以高昌为国号,一直和中原有摩擦,于640年被唐朝所灭。

高昌国佛教香火很盛行,崇尚汉族文化传统,经济较为发达。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7

真实的唐玄奘和西游记中的有什么异同?

真实的唐玄奘是人去取经,没有那些徒弟

玄奘于唐贞观三629年)出发,当时秦州(今日甘肃省天水县)僧孝达,在长安学《涅磐经》,要回秦州,玄奘与之同往,玄奘在秦州住一夜后又结伴经兰州到凉州(今甘肃省武威县)。玄奘在此应邀讲解佛经,使他名扬西域。

当地有个和尚叫慧威,他很同情玄奘,派弟子惠琳、道正护送他西行,他们昼伏夜行至瓜州(今甘肃省安西县东)。玄奘在瓜州买到一匹马,但苦于无人相引,道正已回敦煌,惠琳已回凉州。此时有个胡人叫石磐陀,被玄奘收为弟子,他护送玄奘前往,但他胆小怕事,中途变心,返回瓜州。从此以后,玄奘独自一人进入一往无际的大沙漠,他四天五夜,滴水不进,粒米不食。死去活来,但他毫无畏缩,宁向西方一步死,也绝不向后一步生,备历艰辛,终于到达伊吾国境,又过数日,到了高昌国(今新疆吐鲁番县)。

http://bbs.flyby.com.cn/frame.php?frameon=yes&referer=http%3A//bbs.flyby.com.cn/viewthread.php%3Ftid%3D4118

8

初唐时期还有哪些厉害的大将

左武卫大将军梁建方,左武卫大将军琅琊郡公牛进达,洪州督都吴黑闼,李大亮,史大奈,李孟尝,杜君绰,公孙武达,独孤彦云,郑仁泰,阿史那社尔,阿史那忠,李思摩,薜仁贵,苏定方,张士贵,樊兴,黄君汉等等。
9

古代,我国与世界各国有什么交流往来

汉朝的丝路丝绸之路通常是指欧亚大陆路,与南方的茶马古道形成对比,汉武帝时张骞首次开拓丝路和东汉时的班超经营西域并再次打通延伸了丝路,以及罗马人征服叙利亚的塞琉西帝国和埃及的托勒密王朝后,罗马人通过安息帝国、贵霜帝国和阿克苏姆帝国取得中国的丝绸。西汉时期由张骞首次打通的的丝路,被称为“凿空之旅”,西汉末年,在匈奴的袭扰下,丝绸之路中断。公元73年,东汉时的班超又重新打通隔绝58年西域。并将这条路线首次打通延伸到了欧洲,到了罗马帝国。罗马帝国也首次顺着丝路来到当时东汉洛阳。这不但是欧洲和中国的首次交往,也是21世纪初完整的丝绸之路路线。在通过这条漫漫长路进行贸易的货物中,中国的丝绸最具代表性,“丝绸之路”因此得名。丝绸之路不仅是古代亚欧互通有无的商贸大道,还是促进亚欧各国和中国的友好往来、沟通东西方文化的友谊之路。历史上一些著名人物,如,出使西域的张骞,投笔从戎的班超,永平求法的佛教东渡,西天取经的玄奘,他们的一些故事都与这条路有关。自从张骞通西域以后,中国和中亚及欧洲的商业往来迅速增加。通过这条贯穿亚欧的大道,中国的丝、绸、绫、缎、绢等丝制品,源源不断地运向中亚和欧洲,因此,希腊、罗马人称中国为赛里斯国,称中国人为赛里斯人。所谓“赛里斯”即“丝绸”之意。19世纪末,德国地质学家李希霍芬将行走的这条东西大道誉为“丝绸之路”。德国人胡特森在多年研究的基础上,撰写成专著《丝路》。从此,丝绸之路这一称谓得到世界的承认。丝绸之路,概括地讲,是自古以来,从东亚开始,经中亚,西亚进而联结欧洲及北非的这条东西方交通线路的总称。丝绸之路,在世界史上有重大的意义。这是亚欧大陆的交通动脉,是中国、印度、希腊三种主要文化的交汇的桥梁。唐朝的鉴真东渡唐代赴日传法名僧,日本常称为“过海大师”﹑“唐大和尚”,俗姓淳于。扬州江阳县(今江苏扬州)人。十四岁(一说十六岁)于扬州大明寺出家。曾巡游长安﹑洛阳。回扬州后,修崇福寺﹑奉法寺等大殿,造塔塑像,宣讲律藏。四十余年间,为俗人剃度,传授戒律,先后达四万余人,江淮间尊为授戒大师。当时,日本佛教戒律不完备,僧人不能按照律仪受戒。733年(日本天平五年),僧人荣﹑普照随遣唐使入唐,邀请高僧去传授戒律。访求十年,决定邀请鉴真。742年(唐天宝元年)鉴真不顾弟子们劝阻,毅然应请,决心东渡。由于地方官阻挠和海上风涛险恶,先后四次都未能成行。第五次漂流到海南岛,荣病死,鉴真双目失明,751年(唐天宝十载)又回到扬州。玄奘取经唯识宗的创始人--玄奘,不仅是宗教家,而且是旅行家和翻译家,“唐僧取经”的故事在我国已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唐代的小说,《独异志》、宋代的《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元代的杂剧《唐三藏西天 取经》、明朝的小说《西游记》,都是以玄奘西行取经的故事为题材。  这反映了历代人民对玄奘的景仰和歌颂,人们歌颂他那坚忍不拔的毅力、吃苦耐劳的精神、严谨而刻苦的治学态度。  玄奘原姓陈,名袆,玄奘是他的法名。洛州缑氏(今河南省偃师缑氏镇)人,他是汉代太守陈仲弓的后裔,曾祖陈钦是北魏上党(今山西省长治县)太守,祖父陈康是北齐的国子博士,父亲陈慧曾任江陵县令。陈慧有四个儿子,玄奘排行第四,自幼聪明过人,八岁时就向父亲学习《孝经》。  玄奘二哥首先出家,法名长捷,住洛阳净土寺,玄奘经常跟随他去学习佛教经典。后出家为僧,先向景法师学《涅磐经》,后向严法师学《摄大乘论》。  隋灭唐兴,玄奘随兄长捷由洛阳经长安到四川,住成都空慧寺,向道基、宝暹法师学习《摄大乘论》、《毗昙》等,并向云法师学《迦延》。唐武德五年(622年),玄奘21岁时在成都受具足戒,并在此学律。后与兄分手,来到荆州天皇寺,在此讲《摄大乘论》和《毗昙》各三遍。又到赵州向深法师学《成实论》。贞观元年(627年)  入长安大觉寺,向岳法师学《俱舍论》。玄奘并不以此为满足,于唐武德九年(626年)在长安遇到来自中印度的波罗颇密多罗,他是戒贤的弟子。玄奘听他说戒贤在那烂陀寺讲《喻迦师地论》,非常向往,从此立下西行求法的决心。  玄奘于唐贞观三年(629年)出发,当时有个秦州(今日甘肃省天水县)僧孝达,在长安学《涅磐经》,要回秦州,玄奘与之同往。  在秦州住一夜后又结伴经兰州到凉州,(今甘肃省武威县)。玄奘在此应邀讲《涅磐经》、《摄大乘论》和《般若经》,使他名扬西域。  有个和尚叫慧威,他很同情玄奘,派弟子惠琳、道正护送他西行,他们昼伏夜行至瓜州(今甘肃省安西县东)。玄奘在瓜州买到一匹马,但苦于无人相引,道正已回敦煌,惠琳已回凉州。此时有个胡人叫石磐陀,被玄奘收为弟子,他护送玄奘前往,但他胆小怕事,中途变心,返回瓜州,从此以后,玄奘独自一人进入一往无际的大沙漠,他四天五夜,滴水不进,粒米不食。死去活来,但他毫无畏缩,积极进发,备历艰辛,终于到达伊吾国境,又过数日,到了高昌国(今新疆吐鲁番县)。  高昌国王qu文泰遣使迎候,国王由侍人陪同,亲自迎接玄奘入后院,住一重阁宝账之中,王妃与数十名侍女皆来礼拜。qu文泰又命年逾八十的国统王法师规劝玄奘留住,但玄奘没有同意,说:“我来到此地是为西行求法,今天受到你的阻碍,大王祗可留下我的尸骨,我求法的意志和决心,大王是留不住的。”以后便绝食三天以示抗议。qu文泰被玄奘西行求法的决心所感动,祗好放他西行。王与玄奘在王母面前结为兄弟。qu文泰还要求玄奘从印返国路过高昌国时,留住三年,受王供养。还要求现在讲《仁王经》一个月,玄奘一一答应。玄奘开讲时,太妃以下国王、大臣等三百余人前来听讲,国王qu文泰亲执香炉并低跪为蹬,天天如此。讲完《仁王经》以后,让玄奘度四沙弥,以作侍从。玄奘离开使他倍受敬重的高昌国,又踏上了万里征途,历历艰辛,踏过二十多个国家的国土,经过一年的时间,终于到达北印的滥波国。  玄奘从滥波国向南行,经那揭罗喝国到达无著、世亲等佛教大师的出生地犍陀罗国,玄奘在此把qu文泰送给他的金、银等物分送给各大寺院。他从犍陀罗国往东南行,经咀叉始罗等国,到达迦湿弥罗国,玄奘在此向一位年近七十的老法师学《俱舍论》、《顺正理论》、因明、声明等,玄奘在这里停留两年,把第四次佛教结集的三十万经论全部学完。  离开迦湿弥罗国以后,玄奘又辗转来到至那仆底国,在此居住一年多,调查桃和梨是怎样从中国传入印度的。玄奘在北印游历了十多个国家,于贞观五年(631年)来到中印度。他在中印度游历了三十多个国家,沿途向名僧学习佛教经论。对玄奘影响最大的是那烂陀寺,他在此拜年过百岁的老住持戒贤为师。向他学习唯识教义。那烂陀寺是印度佛教界的最高学府,在此大小乘并举,以大乘为主。当时印度第一流的佛教学者,都在这里进行过教学和佛教研究工作,如大乘空宗的月称,有宗的无著、世亲、真谛、德慧、陈那、商羯罗主、护法、法称、莲花生等。除印度本国的学生以外,还有中国、日本、朝鲜等国的留学生,我国的法显、玄奘都曾在此学习。在玄奘留学期间,那烂陀寺能容纳一万名学生和一千五百名教师,共中通二十部经论者共一千余人,通三十部者,多至五百人;通五十部者,称为“三藏法师”,包括玄奘在内,共十名,玄奘并不以此为满足,他在那烂陀寺学习五年以后,又到处去游学,游历数十个国家,虚心向名师请教。然后又回到那烂陀寺,向他的老师戒贤汇报他的学习情况,受到戒贤的赞尝。以后又向低罗择迦寺的般若跋陀罗学习两个月,又去杖林山向胜军居士学唯识、因明两年,于唐贞观十五年(641年)回到那烂陀寺,戒贤让他讲《摄大乘论》等。  唐贞观十六年(642年),戒日王在,曲女城举行了五年一度的无遮大会,请玄奘为论主,获得完全胜利。又应戒日王之邀,参加了历时七十五天的施舍大会以后,就启程回国了。  玄奘回国的消传开以后,戒日王千方百计地挽留他,迦摩缕波国的鸠摩罗王表示,只要他留在印度,要为他造一百座寺院,这些优厚待遇没有动摇他回国的决心。玄奘赴印时,曾答应高昌国王qu文泰,返国时留住三年,但此时高昌国已被唐太宗所灭,文泰已病故,玄奘无须履行自己的诺言。  玄奘于唐贞观十九年(645年)回到长安,受到官民的热烈欢迎。玄奘回到长安的第二天,就在朱雀街之南陈列他从印度带来的佛经佛像,他带回来的佛教经典如下:大乘经234部,大乘论192部,上座部经律论15部,大众部经律论15部,三弥底部经律论15部,弥沙塞部经律论22部,迦叶臂耶部经律论17部,法藏部经律论42夹,说一切有部经律论67部,因明论36部,声论13部,共520夹657部,用20匹马驮来。玄奘带回的佛像主要如下:摩揭陀国的金佛像一尊、于鹫峰山说《法华经》等大乘经的金佛像一尊等。后将这些陈列品送弘福寺储存。  二月,唐太宗李世民在洛阳官会见玄奘,劝他还俗作官,被拒绝了,唐太宗又让玄奘跟随他去攻打高丽,也被拒绝了。玄奘要求组织译埸,翻译佛经。开始玄奘要求去少林寺译经,唐太宗安排他去弘福寺,玄奘欣然同意,参加玄奘译埸的证义大德有京师弘福寺沙门灵润、文备等十二人,还有字学大德一人,即京师大总持沙门玄应,又有证梵语梵文大德一人,即京师大兴善寺沙门玄暮。第一年,即贞观十九年(645年)译成、《大菩萨藏经》12卷、《佛地经》一卷、《六门陀罗尼经》一卷、《显扬圣教论》二十卷。第三年译成《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十六卷,并开始翻译《瑜迦师地论》。玄奘还奉唐太宗之命。由他口述,由其弟子辩机执笔撰《大唐西域记》十二卷,记载他亲自经历及所闻138个国家的地理位置,风土人情等。这本书是研究西域及印巴次大陆的重要典笈,被译成英、法、日等外国文字,受到国际学者的重视,完成《大唐西域记》的写作以后,玄奘还奉唐太宗之命。把《老子》和《大乘起信论》译成梵文。第三年,玄奘又翻译了《解深密经》五卷、《四明入正理论》一卷等。第四年译完《瑜迦师地论》一百卷。  唐太宗又一次规劝玄奘还俗作官,又一次遭到拒绝。唐太宗写了一篇《大唐三藏圣教序》,赞扬玄奘西游。这一年他还翻译了《能断金刚般若经》一卷,无性的《摄大乘论译》十卷。《摄大乘论》十卷、《百法明门论》一卷、《唯识三十论》一卷等。这一年十二月玄奘移居慈恩寺,任上座。  唐永微三年(652年)玄奘在慈恩寺西院建大雁塔。第二年始译《阿里达磨顺正理论》。永微五年译毕,共八十卷。玄奘回国后。  和印度名僧一直保持着联系,这一年中印度摩珂菩提寺的智光、慧天等致信玄奘,称他为“摩珂支那国于无量经律论妙尽精微木叉阿遮利耶”,间谓“善解诸经律论的中国大师”。永微五年,玄奘翻译《难提密多罗所说法经住记》一卷、《显无边佛上功德经》一卷等。永微六年,玄奘译出《因明正理门论》一卷。  显庆二年(657年)玄奘续译《大毗婆沙论》,始译《阿毗达磨发智论》。又译《观所缘缘论》一卷。显庆三年,玄奘移居四明寺,续译《大毗婆沙论》和《发智论》,又译《入阿毗达磨论》二卷。后入玉华宫,完成《大毗婆沙论》二百卷的翻译工作。翌年译《成唯识论》十卷、《法蕴足论》十二卷。顺庆五年,玄奘除始译《大般若经》以外,又完成《发智论》二十卷的翻译,又译《品类足论》十八卷。  龙朔元年(661年),玄奘除续译《大般若经》以外,始译《集异门足论》、又译《辩中边论》三卷,《唯识二十论》一卷、《缘起论》一卷,龙朔二年,除续译《集异门足论》外,又译《异部宗轮论》一卷,龙朔三年,玄奘完成六百卷《大般若经》的翻译,又完成二十卷《集异门足论》的翻译,并译《界身足论》三卷等。  唐德元年(664年),玄奘开始翻译《大宝积经》,刚开始不久就逝世于玉华宫。在安葬玄奘那天,有一百多万人送葬,三万多人露宿墓旁。  玄奘一生共译佛教经论75部1335卷,无论是翻译数量,还是质量,都是空前的,他以前的翻译称为旧译,他创造了新译。旧译以真谛和鸠摩罗什为代表,新译以玄奘和义净为代表。旧译者多为外国人,,因不通汉语,有的过于强调意译而失原旨,有的过于强调直译,使中国人难以理解。玄奘既精通梵文,又精通汉语,所译经典既不失原旨,又通顺流畅,便于中国人阅读。明朝的郑和下西洋郑和下西洋是指明成祖命太监郑和率领200多艘海船、2.7万多人远航西太平洋和印度洋拜访了30多个包括印度洋的国家和地区,曾到达过爪哇、苏门答腊、苏禄、彭亨、真腊、古里、暹罗、榜葛剌、阿丹、天方、左法尔、忽鲁谟斯、木骨都束等三十多个国家,最远曾达非洲东部,红海、麦加,并有可能到过澳大利亚、美洲和新西兰,南极洲。加深了明王朝和南海(今东南亚)、东非的友好关系。郑和的航行之举远远超过将近一个世纪的葡萄牙、西班牙等国的航海家,如麦哲伦、哥伦布、达伽玛等人,堪称是“大航海时代”的先驱,也是唯一的东方人。他更早迪亚士57年远赴非洲。郑和下西洋是中国古代规模最大、船只最多、海员最多、时间最久的海上航行,比欧洲多个国家航海世界早几十年,是中国明朝强盛的直接表现。但是有人指出郑和下西洋不以贸易获利为目的,但不能不计成本。七次下西洋给明朝财政造成巨大经济负担,随着国力衰退,航海的壮举必然随之悄然结束。还有很多,我就不一一列举了。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