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社会
笔辍不耕七十年,文史学者鲁海的青岛记忆
2019-03-14 07:00社会
简介"今年他们打算把我关于青岛这十几本书重版一遍,还有两本签了合同......"坐在沙发上的这位老者,精神矍铄,提到写作,提到青岛的历史仍然有说不完的话题,让人有些难以置信他已经87岁高龄了。 鲁海,原名鲁约翰,1932年生于青岛,北京大学图书馆学系毕业,曾...
"今年他们打算把我关于青岛这十几本书重版一遍,还有两本签了合同......"坐在沙发上的这位老者,精神矍铄,提到写作,提到青岛的历史仍然有说不完的话题,让人有些难以置信他已经87岁高龄了。
鲁海,原名鲁约翰,1932年生于青岛,北京大学图书馆学系毕业,曾任青岛市图书馆馆长,山东大学兼职教授。曾用过路望、申生、沙人等50多个笔名,至今出版过《话说青岛》、《鲁海文集》、《作家与青岛》、《作家与青岛》等42部著作,在报刊发表过三千余篇文章。
鲁海第一次发表文章,已经是很多年前的事情了,彼时的他只有14岁,所写的一篇散文《迎春花》发表在了青岛时报上,不久又在别的报纸上发表了杂文《教师的末路》,从此便一发不可收拾,几乎天天都在写作。
直至今日,鲁海老先生依旧坚持创作,而此时距离他第一次发表文章,已经过了整整73年。
将时间的指针回拨到1956年,青岛日报开辟了一个新的专栏——《青岛今昔》,鲁海在上面发表了《正月的庙会》,从此以后鲁海创作了大量关于青岛历史的文章,上世纪60年代初的时候,这个栏目几乎成了他的个人专栏,为此,他变换过数个笔名。鲁老先生的很多著作,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比如《话说青岛》,记述了青岛千百年来的历史,从"青岛龙"化石谈到青岛解放,虽然不是面面俱到,但是重大历史事件无一忽略,至今仍是一本能够充当青岛史的书。
众所周知的,战乱动荡时期,曾经有许多文人作家客居青岛,至今仍旧可以在青岛看到许多名人故居,而这些作家在青岛的历史往事,很多也是鲁海研究和挖掘出来的,大都收录在了他的书《作家与青岛》里面,这也是老先生自己最喜欢的一本书。
鲁海关心作家与青岛,开始于1945年,当时北京有一份杂志《中华周报》,上面有一个栏目叫作家与青岛,我记得其中有老舍、洪深、王统照、臧克家等人,鲁海读过以后十分吃惊,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青岛人,他竟然不知道这些大作家都在青岛生活工作过。
后来"文革"十年动乱开始,鲁老先生搁笔十年,1978年重新开始创作,79年写了《老舍在青岛》,由于当时的政治环境,杂志社十分谨慎,这篇文章先后被寄给臧克家和老舍的夫人胡絜青,最后胡絜青在原稿上写了同意二字寄回杂志社,文章才得以发表。并且,因为这次机缘巧合,鲁海和胡絜青成了20年的忘年交,还顺藤摸瓜找到了老舍当年在黄县路的故居,同时也一手促成了老舍纪念馆的成立,1984年,鲁海向市委领导提出把老舍故居列入"文保"单位,85年,青岛举行老舍研讨会,胡絜青先生再次来到青岛,市委领导宴请她时表示,要把老舍故居作为纪念馆,可惜,这个想法直到20年后才得以实现。
鲁海与老舍的渊源还不止于此,青岛的老舍公园,名字也来源于鲁海,上世纪90年代,安徽路荒废的公园重修,领导请鲁海给公园起名字,当时他起了两个备选,一个叫樱海园,"樱花"、"大海"都是青岛特色,并且老舍曾在青岛写过《樱海集》,另一个就是老舍公园,理由是老舍是新中国唯一 一位人民艺术家,在青岛工作生活过,并且在这里写出了大量的作品。后来,便有了今天的老舍公园,园名是胡絜青先生亲自题写的。
作家与青岛的故事,还有很多,篇幅限制,不能够在这里一 一展开叙述,如果你感兴趣,可以去鲁海老先生的书《作家与青岛》中一一了解。
坐在鲁老的家中,听着他将这些故事娓娓道来,不禁感慨,风雨写作七十年,历尽沧桑初心不改。
(文中部分资料来源:《鲁海诗文集》)
Tags:笔辍,不耕,七十年,文史,学者,鲁海,青岛,记忆,今年,他们
相关文章
随机图文
-
青岛10水库低于死水位主要河道断流 莱西重旱
连日来的高温给城市供水带来严峻考验。昨日,记者从青岛水务集团获悉,7月26日,市区日供水量再创历史... -
黄岛新区(原胶南)小学招生划片表
小编微信:hulan1201 欢迎大家与我交流 胶南小学划片表 一、符合入学条件且家庭自有住房的适龄儿童、少年按... -
现把青岛开发区(黄岛)及高速违章测速点告知大家,免
点击关注:青岛君如意酒店管理有限公司 牢记这些路段,免违章,君如意祝君平安! 2013年1月1日起17处路段设... -
风水师批黄岛买房风水 这些地方房子不能买
我结合青岛楼市论坛,给出风水堪舆版块一档购房风水指南专栏,就青岛不同区域给出购房风水的建议,服务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