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社会

青岛老地标——小鲍岛

2020-03-11 11:05社会

简介" 小鲍岛的标志建筑——塔楼 毛奇山下的小鲍岛,在德国翻译官海恩里希?谋乐眼中,不过是一座极为平常的中国村落——居住在溪谷上游的五百多人和一片环绕着柞木林的漂亮的墓地。二十世纪第一年,总督府出台《德属之境分为内外两届章程》,将青岛周边一带划定内...

"


青岛老地标——小鲍岛

小鲍岛的标志建筑——塔楼

毛奇山下的小鲍岛,在德国翻译官海恩里希?谋乐眼中,不过是一座极为平常的中国村落——居住在溪谷上游的五百多人和一片环绕着柞木林的漂亮的墓地。二十世纪第一年,总督府出台《德属之境分为内外两届章程》,将青岛周边一带划定内界,分为青岛、大鲍岛、小泥洼、孟家沟、小鲍岛、杨家村、台东镇、扫帚滩、会前等九区。随后收买土地,拆除老屋,迁走华人,小鲍岛像一块处女地硬生生镶进城市化的陌生版图。

尽管小鲍岛远离欧人区,却频频召唤西洋文明的启蒙之旅。最早在小鲍岛山谷中建修蓄水池的动议,该是日后贮水山扬名岛上的先机。造成运动轰然雷动,与大窑沟砖瓦场一唱一和,小鲍岛采石场应运而生,输送花岗岩石料,奠基一座座异域色彩的高大建筑。不过,那时小鲍岛本身却也兵气森严,一家枪械制造厂镇守于此,周边一带列为军事禁区。

德国殖民后期,小鲍岛已然有模有样。先是八百米长溪流经过治理,成就一条小鲍岛街(Hsiaopautau str.),也就是今天的黄台路。后来成为小鲍岛主干道的台东镇街(今辽宁路)和连接大鲍岛的德意志街开辟,南北隔绝一一打通,小鲍岛渐呈枢纽之态。1912年总督递交国会的报告书中称,大鲍岛建筑隙地荡然无存,小鲍岛与大鲍岛之间的市街开始合为一体。从地图上看,此时小鲍岛俨然是大港腹地,而德国规划文本也赫然标志为港埠区。背倚吞吐风云的轮船码头,小鲍岛注定身价不菲,行情看涨。

华人商圈大鲍岛炮制青岛第一轮繁荣后,小鲍岛遥相呼应再接再厉,推动城市第二轮商潮勃发。日侨涌至青岛,“一批一批的男女由大阪、神户向新殖民地分送”,掀起城市扩张的波澜。相对于德国租借十七年,日本占据八年期间市街扩张达三倍之多,其中尤以小鲍岛势头最猛。不仅日本店铺林立、招牌满街,“太阳旗子,木屐的响声,到处都是”,更有大庙山上的日本神社,若鹤町的日本高等女学校,花笑町的日本第一寻常小学校,一时间小鲍岛成为日本居留民的中心地带。不过小鲍岛的日式民居,正像王统照先生所说,处处模仿德国,却“只在玲珑,清秀上作打扮,是一个清瘦精细的女孩,而没有‘硕人颀颀’的神态”。

30年代国民政府擘画大青岛蓝图之时,以辽宁路为龙头的小鲍岛也是眺望城市经济景气度的风向标之一,因此官方因势利导,将其定位为商业区。小鲍岛商圈之美誉由是名至实归。等到40年代抗战胜利遣返日侨一扫殖民阴霾,小鲍岛与大鲍岛已经平起平坐,两区联手共有商店1200多家,覆盖岛城商业半边天。


青岛老地标——小鲍岛

鲍岛酒家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时光一刹转到80年代,素有商业头脑的小鲍岛人借开放东风,重拾家当,念着祖辈口耳相传的生意经,走上各自的致富路。不过相比台东崛地而起的大商场,小鲍岛的餐馆酒家别具特色,一家小鲍岛快餐店光听名字就能召唤多少岁月记忆,而朋友吃饭相约小鲍岛更成一时风尚。走进新世纪,小鲍岛凸现大动作,披荆斩棘,挥洒手笔,摩天楼林立,高科技丛生,一条处处商机、遍地生财的银街,异常闪亮。这是小鲍岛人的商业宣言,也是在向重商传统致敬,而小鲍岛商脉绵延,本是城市的一件幸事。

青岛老地标——小鲍岛

华丰酿酒厂


(图片来自网络)

"

Tags:青岛,老地,小鲍,小鲍,标志,建筑,塔楼,毛奇,山下,德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