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社会

还记得小公共吗,那是所有青岛人的记忆

2020-02-16 12:24社会

简介" 时光再次回到二、三十年前,马路上的小公共就是那时青岛一道独特的风景线。那时的情景,恍若昨日,记忆犹新。 上世纪80年代初,青岛的公交车不像现在这样方便快捷,公交线路仅有二十几条,因为乘车的人非常多,等车难、乘车难是一件大事,不用说节假日或是...

"

时光再次回到二、三十年前,马路上的小公共就是那时青岛一道独特的风景线。那时的情景,恍若昨日,记忆犹新。

上世纪80年代初,青岛的公交车不像现在这样方便快捷,公交线路仅有二十几条,因为乘车的人非常多,等车难、乘车难是一件大事,不用说节假日或是旅游季节,平常日子车里的人基本都要踮着脚站,尤其是上下班时间。 那时青岛的出租车也是很少,因为价格高,那时”打出租“的除非是遇到急事,要不一般都会被视为有钱人,那时叫“大款”或是“倒爷”。为了解决老百姓乘车难、缓解城市公共交通的压力,“小公共”这一特殊的汽车营运方式便应运而生。


还记得小公共吗,那是所有青岛人的记忆

小公共的出现,暂时解决了“乘车难”的状况,这是当时的1路小公共。

1984年6月25日,青岛市客车出租公司新辟了四方长途车站至青岛火车站、台东站至栈桥、中山公园至栈桥三条小公共线路。这种“招手即停”的小公共成了当时最方便的交通工具,很受市民欢迎。


还记得小公共吗,那是所有青岛人的记忆

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青岛个体小公共开始参与城市客运,公交车小公共同时运行的场景。

1986年青岛市第一汽车运输公司也开通了小公共汽车营运线路,车型主要是“沪陵”和“华西”。1989年,青岛市公共交通公司购置了30辆北京产面包车小客车,充实到小公共营运中,1993年对30辆小公共汽车实行租赁承包。上世纪90年代,租赁承包、挂靠等经营形式的小公共汽车相继上路,青岛的道路上几乎随处可见这些小公共。


还记得小公共吗,那是所有青岛人的记忆

小公共停在辛家庄站上客,这张老照片有着太多老青岛难忘的记忆。

开小公共的一般都是两个司机、两个售票员倒班干,不少车主也是亲自上阵,不过一个司机开下一天来确实很累,记得有个新手开了一天,最后一开门,直接从座位上就摔下去了,累的,加上高度紧张。那时很多都是一家人在经营,男的开车,老婆和兄弟姊妹卖票。有意思、也有规律的是,即使是一家人,卖票的每天也会“嘎巴子”。“嘎巴子”有技巧,更需要看你卖票的水平,跑一圈下来大概能卖到80到100,遇上会卖票的,一圈可能会卖到100或120,这时就会趁司机不注意偷偷倒出10块或20放进自己腰包。

别小看开小公共的,那会儿一天能跑七圈左右,按一圈一百块计算,一天有七百左右的收入,除去成本也有一半的利润,一个月下来就是万数块钱,九十年代初,一个月能赚到万儿八千那是非常可观的了。那会不少小公共也是买的二手车,应该说回本还是挺快的。


还记得小公共吗,那是所有青岛人的记忆

上世纪80年代的湖北路公交车站停靠的大、小公共汽车。(陈昌礼摄)


还记得小公共吗,那是所有青岛人的记忆

当年空旷的辛家庄,小公共正准备调头,这应是青大门前。

开小公共也是很有学问的,发车尽量抢在前面,这也挺怪的,很多时候,第一辆车能拉爆了,紧跟着的第二辆车竟然还上不满人。行内管这叫“抢头车”。

另外发车要尽量压着一辆大盒子,也就是公交车,刚发车时要慢慢地开,为的是同前一辆小公共拉开距离,多拉几个客人,多赚几块钱,行内管这叫“压点”。看到后面的车撵上来了,又赶紧加速往前跑。那时候的公交车司机一般也不敢得罪开小公共的,别看线上拉客和跑起来你争我抢的,但有什么事还是挺团结的。


还记得小公共吗,那是所有青岛人的记忆


还记得小公共吗,那是所有青岛人的记忆

青岛小公共车票


还记得小公共吗,那是所有青岛人的记忆

小公共车票涨钱了

当时的小公共最初定价是三毛、六毛,后来改成四毛、八毛、一块二和一块六,路线长的票价能到两块五,一般是我们说的“头到头”那种。


还记得小公共吗,那是所有青岛人的记忆

台东邮电局对面的2路小公共,台东站是个大站,再往前就不太好上人了。


还记得小公共吗,那是所有青岛人的记忆

扬州路上的25路小公共(王挺摄影),这条路不跑公交车,这辆车应该是绕路。

1994年9月2日,青岛市政府出台《青岛市城市小型公共汽车客运管理暂行办法》,小公共有了严明的制度规范。

1990年到1997年应该是青岛小公共鼎盛的年代,满街跑的“沪陵”、“春州”和“华西”,还有杂七杂八品牌的小公共,像少林、万山的等等。

当时的小公共没有不超员的,很多时候,除了发动机上能坐人之外,每辆车上都有一堆马扎子,挤上6、7个马扎子是常事。看到有交警,司机或卖票的就在车里喊:“快快快,前边有警察昂,快蹲蹲,赶紧蹲蹲,后边一蹲昂。”乘客一般都会配合,“刷”的一下,全部蹲下,等过了警察视线人们再站起来。

那时因为小公共”多拉快跑“不断出事,交警也经常会查车,当然每个养小公共的也基本都有自己的门路和办法,过年过节搞搞关系是少不了的。


还记得小公共吗,那是所有青岛人的记忆

那时还不叫“鲁B”,是“山东02”

随着青岛道路交通的快速变化,加之车况愈下、事故频发,小公共已逐渐不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1997年11月28日,青岛市政府下发了《关于在市内四区逐步减少和取消城市小公共汽车营运方式的通告》,小公共渐渐退出历史舞台。

对于我而言,那些年的小公共,更是有着一份特殊的感情与记忆。1990年到1991年,朋友家买了一辆二手小公共,有一段时间一直在帮着朋友卖票。那时办的是2路的营运,但大多时候是串线跑5路、7路。5路从火车站到胜利桥,因为线路较长,另外沿线有火车站、栈桥、中山路、长途站等重要站点,加上几个“虚站”,所谓的”虚站“,就是不是公交车站站点,但是运管处认可的,比如说,国棉四、瑞昌路、泰山路,所以生意一直都很好。

到了胜利桥再串上7路线到板桥坊,这时候又要在造纸厂那喊上一阵子“沧口公园、碱厂宿舍、板桥坊昂~”。不过很多时候,到了胜利桥看看车上没大有人了,就会“卖”给继续往前跑的车,这就是“倒客”了。记得到了晚上国棉九厂下班的时候,还会尽量倒开个点跑过去拉上一车。


还记得小公共吗,那是所有青岛人的记忆

到站的小公共开始拉客上人了

小公共卖票也需要下功夫,线上的司机分等级,卖票的也分等级,因为能多拉上人来也是一个本事,除了嗓门大,另外连哄带骗、连拉带拽等各种手段,只要能把人拉上车来就行。生意好的时候,短途的不拉,直接就喊“三毛的不上昂”,都愿意拉“长口子”,没人的话,那就只能想尽办法往上拉了。

时隔二十年,至今还会清楚的记得,当年站在小公共的车门前,还没进站就打开车门开始大声揽客的情景。

5路、7路,5路、7路~

中山路、栈桥、火车站昂~

上车有座,你看全是座昂~

上车走了昂,上来就走~

后面有马扎子,稍微一座,前面就有下的~

前面有交警,帮忙蹲蹲来,快点快点~

大哥、大姐,低低头,马上就好了......

那时好像也是一种常规,到了中午吃饭的点,一般都会聚到广州路和费县路三角地的那一排饭店去吃饭,也没有特别固定的点,哪家有空座去哪家,现在还记得“清新”、“红叶”、“太和”、“美点”等饭店的名字,还有一排饭店后面那个老里院脏脏的公厕。

岁月匆匆,转眼已是巨变,小公共的消失也是时代进步的一个缩影。青岛日益繁荣的当下,曾经盛极一时的小公共早已淡出人们的视野。但曾经的那段记忆,会永远存留在脑海,相信也会长久的印在所有老青岛的记忆里。

本组图文由青岛城市档案论坛公众号、青岛城市记忆头条号编辑整理发布,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

Tags:记得,小公共,那是,所有,青岛,人的,记忆,时光,再次,回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