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社会

尹杜东:一根粉条背后的故事

2019-12-17 17:41社会

简介" 粉碎、打浆液、过滤、曝晒淀粉、吊粉砣、漏粉、和面、压粉……从选料到制粉,再到做出粉条,前后需要30多道工序。 有400多年历史的大任粉条,承载着多少故事——— 尹杜东在晾晒粉条。 “尽管现在有了机械化,但村民还是延续着祖传的古法制作工艺。”鳌山卫...

"

粉碎、打浆液、过滤、曝晒淀粉、吊粉砣、漏粉、和面、压粉……从选料到制粉,再到做出粉条,前后需要30多道工序。 有400多年历史的大任粉条,承载着多少故事———

尹杜东:一根粉条背后的故事

尹杜东在晾晒粉条。

“尽管现在有了机械化,但村民还是延续着祖传的古法制作工艺。”鳌山卫街道大任村尹杜东说。他父亲从小就跟着老一辈学粉条制作,在四邻八疃是出了名的。每到冬天,请父亲去帮忙做粉条的人很多,整个冬天都忙得连轴转。他16岁就开始学做粉条,到现在已经干了32年。

早晨4时许,尹杜东带领5名工人开始了一天的忙碌。“制作粉条看似简单,却有着十分复杂的过程。从选料到制粉,再到出粉,前后需要30多道工序。”尹杜东说,每一道工序有很多讲究。

老手艺勾起小时候的味道

“快尝尝,这是刚做出来的。”正在铁锅旁捞粉到冷水缸冷却的王彩欣捞起一根粉条递给记者。入口还带着温热,香甜软糯、筋道黏牙。

粉碎、打浆液、过滤、曝晒淀粉、吊粉砣、漏粉、和面、压粉……从地瓜收获起,到粉条销售完,尹杜东要从10月忙到来年的5月,大半年的时间他要做出2万余斤粉条。“现在为了讲究速度和质量,粉条制作一般都用机器和粉了。”尹杜东介绍,制作粉条前,先要将粉进行脱水处理,然后就到了粉条制作最关键的一步———和粉。

制作粉条和粉,不像家里蒸馒头那样,而是要由几个人围着一个大盆将加入温水的红薯粉高高抬起,再重重摔下,这样反复上百次后,才能使红薯粉和得均匀。粉和好后,将几斤重的粉面团放在一个底部带着许多小孔的大漏勺里,用手或小木桩重重捶打勺子的边沿,这时一根根粉条从漏勺底部的小孔中不断流出,散落到热锅里烫熟,再用筷子将一根根粗细均匀的粉条捞出,立即放入旁边的凉水里冷却,切断后搭在竹竿上上冻定型。第二天一大早,村外田野的架子上搭满了晾晒的粉条,像瀑布般壮观。

“我们村的粉条,你们就放心吃吧,自己地里种的地瓜,自己打粉、晾晒,绝对良心食品。”大任村村主任尹宏波介绍,大任村粉条采用的是传统工艺,手工制作,不添加任何添加剂或食用胶,味道纯正、柔软劲滑。市面上有些粉条久煮不烂或者一煮即烂,是用了化学添加剂或者木薯淀粉。

“我们村的粉条下锅后捞起有弹性,不易断,吃起来有种淡淡红薯粉芡味,这才是小时候的味道。”尹杜东说。

小小粉条里的浓浓人情味儿

“转,转,往东……”采访过程中,记者印象最深的就是五人围着一口大锅,转着圈揉面。“揉面的时候必须几人配合不停击打粉团,这样做出来的粉条吃起来有劲道口感好。”正在揉面的刘庒业介绍道。

尹杜东:一根粉条背后的故事

分工合作。

“我们村大多三家成一伙儿加工粉条,大家轮流到各家帮忙,这不仅是提高加工效率的需要,也是祖祖辈辈传下来的习俗,大家在一块儿说说笑笑,劲儿往一处使,干起活儿来也带劲。”尹杜东说。

从尹杜东家出来,记者来到晾晒成片粉条的地里,这是粉条“走出”大任村前的最后一步。“这里风大太阳充足,而且离着公路较远,适合晾晒粉条。”正在晾晒粉条的村民刘鹏说。临近中午,天公不作美,刮起了大风,刘鹏夫妻俩和邻居们默契十足地把粉条从绳上收下,扎捆,盖上篷布后装车运回家中。“这都是配合了十几年的老搭档了!”一旁的尹宏波说。

记者想,大任村粉条绵糯的口感除了地瓜淀粉的粘合作用,这里面可能还有邻里间浓浓的人情味儿吧。

“大任粉条”已传承400多年

“虽然做粉的日子天天4点起来忙活,烧火、揉面、晾粉,大部分时间都得弯着腰,还得保证手能使得上劲,但做了30多年,早已经习惯了!”在大任村,和尹杜东同龄的人,加工粉条的经历也大致相同:从祖辈那里学习手艺,半手工半机械地在狭小的作坊里做了几十年。

靠着村民世世代代精益求精的手艺和大任村这块金字招牌,每年冬天,就有青岛、济南、烟台、潍坊等各地慕名而来的客商前来购买粉条。

据悉,从明末清初起,大任村就有手工制作粉条的老手艺,如今已经传承了400多年。手工制作的粉条,由于制作工艺过程太过繁琐,劳动强度也大,村里年轻人宁愿出去打工,也不想在家做粉条。多数村庄只有中老年人从事这一行。村民们真正担心的是这门手艺还能往后传多久。

后记

老爸的拿手菜

采访当天晚上回家,我问爸爸:大任村粉条很有名吗?我都没吃过。老爸笑道:你是不是冻傻了,吃了20多年的大任粉条,你都不知道?我恍然大悟:原来即墨话的“daiyin”就是大任啊!

老爸平时最津津乐道两件事:高中缺课多却次次考试年级第一———这是事实;自己做的白菜炖粉条“扬名即墨二中”———这是吹牛。

老爸的菜和他本人一样“浮夸”,明明简单的一道家常菜,非要加上“天下第一的白菜大虾墨鱼五花肉炖粉条”这些前缀。但不可否认,墨鱼大虾的鲜、五花肉的香、白菜的甜,这些味道糅合在一起,既层次鲜明又相得益彰。姐姐和我高中都是住校,秋冬,老爸老妈每次去看我们,总会带上这道“天下第一”的菜,然而最受追捧的不是海鲜也不是肉,而是菜里吸收满满汤汁,糯滑爽口的粉条。冷冷的天里,舍友们围在一起,呼哧呼哧地吃上几口粉条,仿佛冬日的寒气一下子就被驱赶了,舍友经常开玩笑说“你爸你妈什么时候再来看你啊,我们又馋啦!”

那时,真好。

本文来自《新即墨报》

"

Tags:尹杜东,一根,粉条,后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