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西海岸新区
一见果然如故
2019-11-22 14:40西海岸新区
简介" 南昌路上有个萝邨。弄堂很小,只有十只门牌号头。 今年7月,萝邨3号沿街面开出了一家图书馆,取名叫“一见”。合伙开这家图书馆的是八个年轻人,大多都是自由职业者。他们有了些钱,有了些闲,还有些想法。 据说他们与萝邨打第一个照面时,就感觉找对了地方...
南昌路上有个萝邨。弄堂很小,只有十只门牌号头。
今年7月,萝邨3号沿街面开出了一家图书馆,取名叫“一见”。合伙开这家图书馆的是八个年轻人,大多都是自由职业者。他们有了些钱,有了些闲,还有些想法。
据说他们与萝邨打第一个照面时,就感觉找对了地方。再一见,这里正好要整幢出租,就有点心动。虽然此地的开价,用上海话说,是很“辣奯奯”的。不过,站在3楼那个小小的天台上,望着南昌路上梧桐树的树影婆娑,他们说,就是她了。
经过两个月的装修,一见图书馆终于开张了。雪白的门面,客厅西墙一直到屋顶的大书架子,落地钢窗,老式楼梯,尖顶阁楼,乃至洒在天台上的午后阳光,一见,就会让人心静下来,像个读书的地方。
琳达是合伙人之一,她问我,我们把图书馆开在南昌路是对的吧?我说,太对了。历史上,南昌路就人文荟萃。每幢房子里都装满故事。她追问,这萝邨3号又会有什么故事呢。
其实,我还真不了解萝邨。我只知道萝邨就是南昌路205弄,她的邻舍隔壁203号倒曾经是中华化学总会,还住过人称“味精大王”的吴蕴初,赫赫有名的天厨味精厂据说就是他开的。我在公众号上把问题抛了出去。果然有一位名叫陈南阳的先生留言道,萝邨3号原来的主人叫易敦白,湖南人,是清末钦赐举人,又读过京师大学堂,北洋时代做过湖南省的教育厅长和教育部的司长。陈先生正是他小儿子易家驹的同学,从幼儿园一直同窗到初中毕业。他儿时常在萝邨3号二楼亭子间听易敦白老先生讲故事呢。
陈南阳先生还告诉我,易敦白有个外孙叫孙颙,是沪上知名作家。孙颙曾经撰文纪念外公,提到老人嗜书如命,藏书甚多,客厅有一面墙都是书架。
一见图书馆也有一面墙都是书架。
一个月后,我应琳达之邀,真的在萝邨3号“一见图书馆”做了一次关于南昌路历史的演讲。当我讲到易家客厅的这面墙以前也是书架时,很多人为之动容。
又过了一个月,一见图书馆100天了。那天,我有幸见到了易敦白老先生的后人。
易家良是易家大儿子。他在这幢房子里住了半个世纪。他一遍又一遍地告诉我,这面墙原来也是到顶的书架。当年这里的藏书,只是易家藏书的很小的部分。易家当年从天津搬来上海时,大部分古籍善本根本来不及拆箱,就分藏在朋友家里。战后,当然都不见了。他还特别强调,萝邨的萝,是有草字头的。也是,唐人钱起有诗:“谁知白云外,别有绕萝春。”
易家驹是易家小儿子。他和太太也为能找到老同学陈南阳先生而高兴。
那天晚上,我也陪着易家后人盘梯而上,一直走到三楼后晒台。这个当年晾衣裳的所在,如今成了年轻一代读书人的天堂。经常在天台读书的年轻人在墙上这样留言:“如果时间可以停止,希望停留在我们天台上最开心的时刻。”琳达也叫我在墙上留言。我写的是:“上海传奇:一不小心,他们把书放在了原本放书的地方。”
他们根本不知道有一篇讲萝邨3号故事的小说叫《雪庐》,他们就任性地把这里的内外墙都刷成了白色。
孙颙曾写过,1966年,“大卡车拉走的是无数珍贵的书籍”。琳达告诉我,他们也是用卡车把书拉进萝邨3号的啊。
怎样的故事才配叫作传奇?这就是。(畸笔叟)
"Tags:一见,果然,如故,
相关文章
随机图文
-
这种便携式颗粒格栅是为旅行和尾门而建造的
257美元的新Asmoke承诺提供全尺寸颗粒烤架的所有烧烤风味,包装在便携式炊具内。Indiegogo项目预计将于7月... -
大众ID4泄露的照片显示,EV看起来会很像概念车
我们不确定大众何时会最终展示ID4电动SUV——它本来计划在现在已经取消的纽约车展上首次亮相。但是,互联网... -
天文学家刚刚发现了有史以来最年轻的“婴儿”死亡恒星
由NASA和欧洲航天局操作的 A系列天基望远镜发现了迄今已知最年轻的磁星。这个极端的宇宙婴儿只有240岁,可... -
《燃尽天堂》在任天堂重拍:在旅途中被击落
自从我第一次来到天堂城参加一些不错的老式街机赛车大屠杀已经有十多年了,但是就像一份不断给予的礼物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