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西海岸新区

建设国际海洋名城 青岛市政协委员献出发展“金点子”

2019-01-23 15:00西海岸新区

简介2019年的青岛市政府工作报告指出,青岛2019年要加快建设国际海洋名城,立足海洋优势和特色,坚持科技兴海、产业强海、生态护海,努力在全国海洋经济发展中率先走在前列,当好海洋强国、海洋强省建设主力军。政协委员们围绕加快推进国际海洋名城建设建言献策...

2019年的青岛市政府工作报告指出,青岛2019年要加快建设国际海洋名城,立足海洋优势和特色,坚持科技兴海、产业强海、生态护海,努力在全国海洋经济发展中率先走在前列,当好海洋强国、海洋强省建设主力军。政协委员们围绕加快推进国际海洋名城建设建言献策。

以人为本加大科技创新力度

青岛市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常务副所长杨红生认为,青岛市海洋科技名城的建设,应加大创新力度。目前,青岛有两个重要机构,分别是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和中国科学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这两个机构是相得益彰的,需要这两个机构发展提升带动海洋经济等方面的建设。

海洋科技名城要有“名人”。如何把人留住是关键,需要不余遗力地把人才吸引到青岛这座高地。青岛必须对人才引进和人才鼓励加大力度,作为海洋科技的龙头城市,青岛需要依靠更多的人才来支撑。

创新驱动发展要以人为本,人才结构如何更好的适应青岛的创新驱动发展很重要。坚持原创驱动,不仅要靠科学家,更多要靠企业家。企业的技术创新非常关键,因为企业会提出应用性强、技术性强的产业需求,这些关键技术需要科学家、企业家共同联合攻关;坚持技术先导,一些关键技术、关键装备的突破,特别是信息化、智能化技术的融合;坚持工程示范,加大工程示范的力度;坚持工匠精神,创新驱动的发展如何落地,需要一线技术人才来完成,必须加强技术人才的培养,体系化的人才梯队更能推动城市创新力的提升。

打通“桥梁”出台技术转化政策

如今青岛在海洋产业方面,缺少一个“桥梁”。如何将海洋科技的优势进行技术转换,再转化成产业的优势?这是一个痛点。市政协委员、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生态中心研究员陈尚认为,青岛的海洋科学技术主要掌握在中央驻青单位中,山东省和青岛市在产业技术转化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激励措施,但这些措施在这些中央驻青单位中不能直接生效,所以要打通这个“节点”,需要市委、市政府以及省委、省政府与中央部委沟通,共同出台产业技术转化的政策。这样科研项目验收完成后,科研人员可以通过技术转移在产业化过程获得收入,实现以知识价值为导向的激励措施。

陈尚建议,科研投入项目经费不交税。目前,深圳已出台相关减税免税政策。企业参与科研项目,也应减免相关税收。科研项目在产业化过程中,如果打通了“桥梁”,海洋科教名城就可以转化成海洋产业名城。

解决驻青科研人员子女入学难

大学、科研院所是青岛市知识创新体系的主导力量,人才是支撑青岛发展的第一资源。近年来,青岛发力高端研发机构引进,先后有40所科研院所落户,全市已累计引进50家国内外高端研发机构;青岛目前已有高校24所,引进高等院校32所,2020年高校总数将超50所。

青岛数十家科研院所,是几万名普通科研人员的家。由于历史原因和工作人员数量限制,这些驻青科研院所都没有附属的幼儿园、小学和中学。目前,青岛公立幼儿园入园和小学入校采用的均是户口所在地就近(划片)原则,驻青科研单位的集体户口得不到应有的承认。很多科研院所工作人员在短期内不具备条件购置房产的条件,有的房屋购置位置偏远,孩子择校问题让这些家长无所适从。

对此,市政协委员、中国水产科学院黄海水产研究所研究员叶乃好建议,重视科研院所集体户口“空挂”的现状;做好驻青科研单位适龄儿童入园入学调查工作,获得详实数据,充分了解并评估其入园入学难问题;研究出台相关政策,凡是研究所所在辖区内有户口的适龄儿童,依法保障他们就近享受幼儿园和中小学义务教育的权利;做好相关政策的宣传和落实工作,营造良好的人才生态。

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长期以来,研究生毕业基本上就是一刀切,质量建设重视不足,如此也就产生了诸多不良影响:研究生成为开展科学研究的主力。因此,我国每年数百亿的科研资金就落在了研究生的肩膀上,他们承担着科技研发的主要任务和未来。在此意义上来说,研究生培养的质量显得十分重要;研究生一刀切毕业,往往是给研究生松懈的理由,研究论文没有完成预定的科研任务,没有高质量成果,就等于浪费人力资源、浪费国家科技研发资金;不同的学科领域需要不同的研发投入和精力,所以一刀切毕业不符合学科特点和研发实际需求;一刀切毕业不利于研究生届别(年级)之间的技术传承。

市政协委员、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研究员王印庚认为,柔性毕业符合研究生培养规律。教育部门考察、学习国外研究生教育的做法,取其先进经验,优化制定我国研究生毕业管理办法;应细化不同领域的研究生毕业期限和柔性毕业的相关要求。“研究生教育过程和毕业管理值得深入探索和完善,这关系到每年数百万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关系到如何利用好国家的科研资金,关系到我国科研产出的质量和科技进步。”

推进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试点

青岛市目前在建海洋牧场区11处,总面积5890公顷,其中10处被评为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青岛市海洋牧场建设初见成效,但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刚刚起步,仍存在海洋牧场配套体系建设滞后、岸上配套缺乏有效的空间支持、海洋牧场产品品牌影响力不强、海域使用金征收标准偏高等问题。

对此,杨红生建议,拓展海洋牧场发展空间与产业布局,实现集约化精准养殖场、滩涂生态农牧场、浅海生态牧场和离岸深水智慧渔场的融合发展。积极推进集约化精准养殖场+滩涂生态农牧场建设,陆海统筹构建盐碱地生态农场、滩涂生态农牧场和浅海生态牧场,形成“三场连通”和“三产融合”的海岸带保护和持续利用新模式;推进浅海生态牧场+离岸深水智慧渔场建设,构建离岸深水工业化养殖模式,形成海洋牧场+“养捕加”一体化渔业新模式。

建立从监测、评价、预警、预报到溯源、管理的海洋牧场综合保障体系;形成搜集、整理、鉴定、保护、保存和合理利用的完整体系。创新海藻场和海草床修复技术,集成海洋牧场生态环境与生物信息数据库。开发清洁能源,海洋牧场和海上风电的有效结合能发挥出巨大的空间集约效应,可有效推动环境保护、资源养护和新能源开发的融合发展。

杨红生建议,应注重海洋牧场环境监测与评价、科学选址与布局规划,开展海洋牧场生物承载力评估与提升途径研究;注重海洋牧场建设专用设施(人工鱼礁)的研制与投放管理;注重海洋牧场生境修复与资源养护技术、海洋牧场与海上风电融合发展技术、海洋牧场渔业资源精准捕捞技术创新;注重开发海洋牧场产业发展新模式,推进“一带一路”倡议下海洋牧场的国际合作。

加快围填海历史遗留问题处理

近年来,“向海索地”思维催生了较大规模的围填海活动,导致青岛市滨海湿地和自然岸线出现明显缩减,生态服务功能和景观价值降低。对此,市政协委员、自然资源部北海分局副局长陈武军建议,加快围填海历史遗留问题处理,推进青岛海洋经济新旧动能转换,打造国际海洋名城。

青岛作为山东省经济龙头,要实现经济社会更高层次发展,必须加快推进新旧动能转换。而新旧动能转换的核心是产业,关键在项目,产业升级和项目落户的重要基础则是土地。青岛沿海一线土地资源紧缺,而目前青岛市已有围填成陆面积约18300公顷,未利用面积超3100公顷,做好这些围填海历史遗留问题处理,集约利用已填成陆未利用土地、优化已填成陆已利用土地布局,对增加土地有效供应、吸引优质项目落户、助力产业结构调整和新旧动能转换“全面起势”,无疑具有重大意义。

青岛要推进国际海洋名城建设,应以围填海管控的深入推进为契机,抢抓历史机遇、提前谋划布局。陈武军建议,严格落实党中央、国务院要求,进一步提高对滨海湿地保护重要性的认识;加强与上级有关部门对接,提早组织摸查拟在已填成陆区域落地项目需求,研究制定历史遗留问题处理政策;按照“生态优先、节约集约、分类施策、积极稳妥”的原则,对合法合规和违法违规围填海项目分类处置;做好陆海统筹规划,用好围填海成陆土地存量,严禁国家产业政策淘汰类、限制类项目在滨海湿地布局,真正实现集约利用、绿色发展。

整合优化海洋自然保护地

青岛已设立大沽河湿地、胶州湾等7个国家级保护区,崂山、大公岛等7个省级保护区,文昌鱼1个市级自然保护区,保护着4363平方公里的重点生态功能区,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环保督察发现还存在着不少问题。青岛自然保护地建设存在短板和严重不足,缺少专门的保护机构和队伍,保护地内局部污染严重,开发活动过多,开发强度过大,更严重的是存在保护空缺,应保未保。多腮孔舌形虫、黄岛长吻虫只在青岛胶州湾内外分布,既是青岛特有种,也是我国特有种,是我国最珍稀濒危的国家一类重点保护动物,一旦灭绝,无法挽回,最应该得到重点保护,但是实际情况保护严重不足,其在胶州湾的沧口海域和黄岛海域的重要生境被填海破坏。

对此,市政协委员、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生态中心研究员陈尚建议,整合建设青岛胶州湾国家级海洋公园。把现有的胶州湾国家级海洋公园、西海岸国家级海洋公园、灵山岛省级自然保护区、大公岛省级自然保护区、文昌鱼市级自然保护区等5个自然保护地,整合为青岛国家级海洋公园,保护面积200多平方公里,有多区块、一体化的保护格局构成。

陈尚建议,设立青岛胶州湾国家级海洋公园管理局,统一管理公园内自然资源和环境保护、行政执法等职责。依托青岛胶州湾国家级海洋公园探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转化模式。开展公园生态资产的价值发现、价值核算、价值展示、价值实现、价值投资、价值增值、价值管理的全链条业务工作,通过自然教育展示青岛国家级海洋公园的生态价值,转化为社会价值;通过生态旅游、生态养殖、文化创意等产业把公园的生态价值,转化为经济价值;通过生态管护员制度把渔民从资源破坏者转化为生态保护者;通过生态保护补偿机制与用海者结成利益共同体、价值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全方位多途径探索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青岛模式,打造生态优美与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的宜居幸福青岛样板。

大力推进海洋旅游发展

海洋旅游是青岛市旅游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却存在着与青岛市城市地位、区位优势、资源禀赋、发展基础等极不相称的一些问题,如海上旅游企业普遍实力不强,缺乏大型企业;资源分散,层次较低;海洋旅游核心码头设施的建设滞后;管理部门众多,缺乏主导等问题。

对此,青岛市政协委员、青岛旅游集团有限公司王红建议市政府出台相关的政策,规范、引导海上旅游企业的市场行为,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积极鼓励企业开发并持续运营优质旅游航线,对于企业开发的优质旅游航线,以及已开始运营的、有培育前景的旅游航线给予财政补贴。二是引导现有的企业进行船艇更新和安全投入,配套出台上述方面的政策,引导企业加大船舶、设施方面的投入,提高行业整体服务品质。

王红建议有关部门推动海上旅游资源的整合(如引导海上旅游码头的规划建设等),以行业龙头企业为平台,推动海上旅游资源的优化利用。一方面可以形成规模优势,集约化管理旅游资源,拉长产业链,另一方面则可以发挥平台公司的带动作用,通过市场化手段规范行业行为,还可以推动海上旅游服务标准体系的建立。

在海洋旅游规划方面,王红建议在考虑海洋旅游需求的同时,要考虑海上交通的需要,重视海洋旅游与海上交通的融合发展,在发展海洋旅游的同时构建青岛的海上交通网络,对于某些重要的航线(如青黄、青薛航线),在进行充分论证后考虑纳入城市公共交通体系,作为社会公共交通服务对其进行补贴。

建议成立海上旅游管理机构

民进青岛市委驻会副主委黄勇建议成立海上旅游管理机构、编制《青岛市海上旅游规划》、制定《青岛市海上旅游管理办法》等。加快海上旅游码头、栈桥等基础设施建设。开发建设海上旅游项目资金投入大、回收期长,建议由相关部门研究提出相应的扶持政策。并整合营运主体、游船、水域和航线。

同时,要着力解决海上旅游“三冷”问题。青岛市旅游整体上呈现“夏季热、冬季冷,白天热、夜晚冷,旺季热、淡季冷”的“三冷三热”痼疾,建议冬季多推出一些养生保健类的旅游项目,利用青岛丰富的疗养资源;夜晚组织夜游三湾或沿海一线看美丽灯光秀;淡季组织培训学习、体育游文化游、海洋科技游等。

重点开发海上观光旅游。发挥沿海岸线自然风光、城市风貌优美等优势,划定航线,发展海上观光游;特别是做好沿岸楼体、岸线亮化、美化,挖掘海上餐饮、演艺项目,丰富旅游内容,延长游客逗留时间。

重点开发海岛旅游。按照严格保护、合理布局、突出特色的原则,有选择地低强度开发海岛旅游资源,形成多元化的海岛旅游产品结构。研究论证开发沿海一线等海岛,着力开发海洋度假、观光、运动体验、婚庆、商务、垂钓以及游轮等系列海洋旅游产品。重点开发海上运动体验旅游。大力培育“青岛国际帆船周”等海上体育旅游品牌,积极引进和承办国际高水平海上运动赛事;发展帆船、帆板等体验性和参与性强的海上旅游项目。

调整旺季旅游大巴限行方案

青岛市区南部沿海一线是著名的“青岛海滨风景区”,是中国国务院1982年首批公布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也是首批国家AAAA级景区。近几年,鉴于青岛城区总体交通运行压力整体上升,在旅游旺季,政府交通管理部门出台关于旅游大巴禁行的交通管制政策,2018年的方案是自5月1日至10月15日,市区前海一线继续执行大巴限行政策,每日7时至19时,禁止大型客车在太平路(单县支路至江苏路段)、莱阳路(太平路大学路口至南海路文登路口)、东海路(太平角六路至南京路全路段、台湾路至南京路东向西方向)行驶。

通过限行禁行方案,在旅游旺季,前海一线的交通情况确实得到了良好的改善,即使在高峰时段堵车的现象也减少了很多,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但是,前海一线集中了栈桥、八大关、奥帆中心、水准零点等多个景区景点,在景区景点密集的区域禁行旅游大巴,为外地来青车辆和游客造成了不便,也间接导致了各家景区景点的游客数量的减少。

对此,市政协委员、青岛银海国际游艇俱乐部有限公司总经理辛贤雷建议规划出更好的道路线路,修建更多的停车场停车位,在旅游旺季安排更多地交通警察在车辆行驶拥堵区域指挥交通。借鉴其他海滨城市的经验,充分权衡考虑本地旅游经济发展和市区交通运行的情况,调整青岛市旺季旅游大巴限行的方案。


来源:蓝色经济

Tags:建设,国际,海洋,名城,青岛市,政协委员,献出,发展,金点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