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青岛

大窑的砖瓦,大窑的玻璃

2019-06-26 14:40青岛

简介在青岛胶州湾跨海大桥的西端,有个村庄叫大殷村。村里有个叫“大窑”的砖瓦厂,历史有一百余年,当时它与青岛大窑沟的砖瓦窑厂隔海相望,俱为德国人建造。大窑从砖瓦制作到今天的玻璃生产,经历了风风雨雨,她包涵了我们祖、父辈在其中的辛苦劳动,也记忆着...

在青岛胶州湾跨海大桥的西端,有个村庄叫大殷村。村里有个叫“大窑”的砖瓦厂,历史有一百余年,当时它与青岛大窑沟的砖瓦窑厂隔海相望,俱为德国人建造。大窑从砖瓦制作到今天的玻璃生产,经历了风风雨雨,她包涵了我们祖、父辈在其中的辛苦劳动,也记忆着黄岛这方土地的浓郁乡愁。

大窑建立在大殷村,大殷村不光有砖瓦玻璃,还有不少的逸事逸闻。(编者按: 资料数据截至2006年)

《庙宇与祠堂》

菩萨庙,位于村东,建于明正德元年(公元1506年)。占地一亩,三间大殿坐北向南,有院墙。院阔殿伟,三门高耸,雄伟壮观。大殿供神像八尊:正中为玉兰菩萨,左为观音菩萨,右为送生爷爷、送生娘娘,东山卧着吼狗爷,西山为牛王爷,下立韦陀、韦礼。神像前有香案供桌,立有经文台。桌上放一铜磬,上悬生铁钟,左有牛皮大鼓。两扇红漆大门上有黄纸黑字対联一副:“普天同庆,鞭炮齐鸣”、横批“国泰民安”。大门上方挂一大金匾,书有“渡我众生”四个大字。院内有钟楼一座,四柱擎天,高达丈二。内悬一生铁大钟,重约四五百斤。如有大事、撞钟为号。庙宇由道教信徒孙孔悦家祖传管理。1953年春,菩萨庙被拆除。

关爷庙,位于村中部、建于清顺治元年(公元1644年)。占地方圆一丈,坐北向南,设有围墙,院门向东。殿内供神像三尊,正中为关公,左为周仓,右为关平。两山有“刀挑红泡”、“古城相会”、“关公斩蔡阳”等故事画。殿门上的対联为:“刀挑红泡,古城相会”,横批“亘古一人”。前墙上有一个斗大的“圣”字。庙右侧有古老的碾盘和石白。1953年,此庙被拆除。

龙王庙,位于今压花玻璃厂以东、原大双沟以西,建于清乾隆二十年(公元1755年)。面积6平方米,高2米,坐北向南。门上对联为:“风平浪静、一帆风顺。”四角上有“风、调、雨、顺”四个字。传说,清乾隆年间,殷姓人有一只船自外地返航,途中忽遇大雾迷失方向。船老大情急之下,焚香跪拜。忽见桅顶前方,有盏灯火在引路。船跟着灯火前行、到此地时灯火熄灭。船老大停船抛锚,发现已经到家。不久,便修建了这座龙王庙。解放后,因工厂扩建,龙王庙被拆除。

土地庙,位于村西,“破四旧”时拆除。

殷氏祠堂,建于清顺治三年(公元1646年)。占地约三亩,有三间屋,屋前为广场。平时由赵姓人管理。1949年,祠堂被拆除。

《“殿秀才”舌败日本鬼子》

殷立斗,从小聪慧好学,文采出众,人称“殷秀才”。

1914年,日本鬼子侵占青岛时,经常到村骚扰。一天,日本鬼子的骑兵到来,将马放在豆地啃吃豆苗。殷秀才发现后,看在眼里,痛在心上,便勇敢地与鬼子交涉。因不懂日语,便写了张纸条插在地里:“马吃黄豆,心中难受。将军快拉,莫喂畜兽”。鬼子看后呲牙点头,将部分马拉走了,但还有马匹继续啃吃豆苗。见状,殷秀才又写了一张字条插在地里:“自古中日是一家,言语不同字不差。只因始皇君无道,兄弟各自走天涯”。鬼子看后,自知理亏,将其余马匹也拉走了。

殷秀才舌败日本鬼子,名扬百里。

《青岛西海岸建材工业的一颗明珠一一大窑》

大窑,位于红石崖街道办事处驻地以东2.5公里处,东临胶州湾,与青岛老市区隔海相望,“张一黄”公路从其门前通过,南距“胶-黄”铁路300米。其后有1-4号海上码头4座,水陆交通方便,自然条件得天独厚。共占用大殷村土地1300多亩,已有近百年历史。

1897年,德国以“曹州教案”为借口,派兵侵占青岛。翌年,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中德胶澳租借条约》。从此,德国侵略者就在青岛兴建工厂,开办银行,修筑铁路,大肆掠夺我矿产等资源。1909年,德国商人在青岛大窑沟办起了窑厂,烧制砖瓦,供其自需。后因资源枯竭,便对胶州湾沿岸进行全面勘探。最后,在大殷村东强制低价购买土地100多亩,做为厂址,时人谓之“海西大窑”,由“大窑沟”沿袭而来。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日本取代德国控制了山东。1914年,日军侵人青岛,德军撤退。德国商人失去保障,不得已将大窑拍卖给民族资本家刘子山。

刘子山,山东掖县湾头村人。年轻时靠贩毒、包工成为青岛一大富豪。在青岛经营“东莱银行”,在天津、上海、武汉等地设立分行。解放前,国民党政府征收地皮税,刘子山为青岛第二大纳税户。他收买大窑后,又低价购买大殷村私人土地200多亩,将原来的五个小窑洞改为大转窑,建起高45米的大烟囱,称“永吉”窑厂。有卡泥机、手摇压瓦机各一部,瓦棚五座,占地130余亩,有职工200多人。大殷村人殷洪海为把头,张明斋(掖县人)为账房先生。当时,工人劳动强度极大,由6人轮流手摇压瓦机,每人操作2小时后,再做杂差。1942年,刘子山三弟(名字不详,绰号“三坏”)将窑厂全部资产卖给了国民党反动官僚王德高(即墨女姑人)。

1920年,民族资本家魏殿臣(即墨大虎埠人)、戴玉圣(即墨玺口人)等凑集十余股份,在“永吉”窑厂东三里处办起了“同丰”窑厂。因其生产情况一度不佳,人们取“同丰”之谐音,称其为“穷风”。1945年,改称“同和”,有锅炉一台、汽力机一部、压瓦机二部、转窑一座。有高40米和35米的烟囱各一座,职工200多人,日产红瓦3000页。生产的砖瓦由附近村的船只运往青岛。工人每人年工资40余吊钱;从事重活、技术活的则为60吊,管吃饭,不管医疗费。

永吉、同和两窑厂前后维系了二三十年的时间,但一直沿袭传统生产工艺,机械化程度不高,效益低下。如永吉窑厂用4个童工,头顶着瓦坯往返于窑炉和车间,天天如此。童工腿都跑肿了,仍要坚持工作,否则厂方可随意将其解雇。工人的生活极其悲惨,生老病死没有保障,出卖的是牛马力,得到的却是寥寥无几的血汗钱。

1946年,胶济铁路不时被我解放军切断,青岛地区发生煤荒。因煤炭供应不上,两窑厂不得不停产关闭。大窑厂只留下张明斋等人看守。1947年,周边村庄有人要哄抢大窑,共产党员殷增茂、殷瑞祯、殷瑞伦等带领大殷村民将其保护下来,交与人民政府。人民政府将此厂收归国有,从此,窑厂走向了新生。

1951年3月,胶州专署接管永吉、同和窑厂,定性永吉为官僚资本、同和为民族资本,按政策分别进行没收和赎买。在两窑厂原20多万元固定资产和2万元流动资金的基础上,又投资3.5万元,使两窑厂分别于当年5月和11月恢复生产,改称“红星窑厂”。同年8月,归属胶州专署实业公司,改称胶州专署实业公司益民窑厂一厂,有职工300余人。

1952年,该厂建立健全了党政工团组织,专职党委书记为刘兆风,工会主席为鞠殿绥,党总支书记为陈宝鼎。1953年,凯旋回国的抗美援朝志愿军在胶南某地建设营房。该厂为工程供应砖瓦,为时一年,圆满完成任务。

1955年,改名山东胶南红石崖益民窑厂一厂,仍属胶州实业公司。同年4月,改属昌潍专区实业公司,并接纳了昌潍专区某窑厂部分人员。同年10月,转属青岛市轻工局,改称青岛市海西砖瓦厂。年底,并入藏马县益民窑厂。

为扩大生产,1958年秋,从大殷村平调土地200亩。1960年5月,划归胶南县,称胶南县红石崖砖瓦厂。同年10月,在工业调整中,设在红石崖的胶南县玻璃厂合并至该厂,为玻璃车间。又相继改称胶南县砖瓦玻璃厂、胶南县砖瓦厂。1970年,改称胶南县建筑材料厂。

1965年,该厂大搞技术革新,将烧成工艺由传统的外燃烧制改成内燃烧制,节约了土源、能源。其制作工艺为:将炉渣、炉灰、煤矸石等粉碎后,与制砖黏土一起搅拌制坯;坯干后入窑,外烘内燃,既节省了烧制时间,又节约了原材料。每万块砖耗煤量由994.7公斤,降低至164.2公斤,且一级率达100%。在制砖方面,机械制坯代替了人工卡坯,机械搅泥取代了人工和泥。

厂附近资源丰富。大殷村、法家园村、管家大村等周边有着深厚的土层,是制砖黏土的主要来源。每年汛期,海北大沽河口、麻湾河口冲积形成大量淤泥。这些淤泥细腻不透水,无沙石等杂质,是制瓦的优质原料。虽经近百年的不断采用,资源依旧不竭。

该厂的红瓦制作精良,烧成好,声誉高。1954-1955年,曾运销北京、上海等城市。1970年,荣获“省优”产品称号。1980年,被国家建材部授予“质量优胜单位”称号。同年,在国家组织的黏土红瓦质量评比中荣获第三名。1983年,国家建材部检查组对其产红瓦进行抽样检查,原窑合格率达99%,级垛一级品率为99.88%,混等率原窑为1%,平均得分99.5。

1960年,原“胶南县玻璃厂”并入砖瓦厂后,设立玻璃车间,主要生产海水养殖用玻璃球,1969年停产。1970年,研制成功CDK8型光学玻璃。1972年,投资31.6万元,建设年产10万标准箱平板玻璃的车间,1975年建成投产,当年达到年产4000标准箱。1979年,增加生产压花玻璃,年产最高达12.13万标准箱。1981年,玻璃车间独立为“胶南县玻璃厂”。1984年,采用黑龙江鸡西市最新科研成果,试产树脂人工合成大理石,新上年产8000平方米水磨人造大理石的车间。同年底,引进意大利布莱顿公司人造大理石生产线,1986年引进部分设备,1987年试产,1988年正式建成投产。

20世纪70年代初,全国开展“农业学大寨”运动,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水泥供不应求。1970年,建材厂投资26.7万元,建设水泥车间一座,年产水泥万吨。1974年,年产水泥达2.8万吨。为便于管理和经营,1975年,建材厂水泥车间分出,成立“胶南县水泥厂”,其在小水泥生产及粉尘治理等方面的技术均为全国之首。1980年,吸引了联合国水泥研究机构10多个国家的专家前来考察。这时,年产量达到17.6万吨。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两座设备陈旧、工艺落后的海西旧窑,成为具有现代化设备、先进科学技术的建材、玻璃、水泥三大建材企业,成为青岛西海岸重要的建材工业基地。1960-1991年,建材、玻璃、水泥三厂年平均使用大殷村土地30亩左右。1983年后,返还村里用土后的土地200亩。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原“胶南县玻璃厂”瓶子炉车间,于1989年与韩国最大的制药厂――东亚制药株式会社和青岛振华玻璃厂共同出资,成立中外合资企业“青岛振亚玻璃制品有限公司”,注册资本金2044万元人民币。主要生产适用于医药、饮料和保健品包装的棕色小玻璃瓶,规格20-250毫升,年产玻璃瓶2亿只,主要出口韩国和东南亚市场,部分提供给国内制药企业。目前,公司拥有一座日产量达75吨的窑炉,3条生产线,9台从日本进口的制瓶机,日产玻璃瓶50万只。在国内小型玻璃瓶生产厂家中处领先地位。1995年,被山东省统计局和经济评价中心评选为山东省三资企业500强之一。

1993年,山东省胶

南市建筑材料厂与台湾玻璃中国控股公司合资,设立台玻集团青岛浮法玻璃有限公司,总投资8300万美元,注册资本金4000万美元,为青岛市重大工程项目之一,1995年正式投产。公司引进世界上最先进的英国皮尔金顿浮法玻璃生产工艺,生产高档浮法玻璃及其深加工产品,年产量达13万吨(260万重量标准箱),产品行销全国及世界各地。该公司所产的银镜,由硅沙生产而成,为全国最大的银镜生产厂。最近,又推出了超级防水环保银镜产品。1998年,公司通过了1S09002国际质量体系认证。

1993年5月,原胶南县玻璃厂平板玻璃车间改为青岛压花玻璃有限公司,为台玻集团所属企业。1994年、1996年、1999年、2000年和2002年,先后建成了六条压花玻璃生产线,总投资2000万美元,年产量达15万吨。

公司引进英国、日本、法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先进技术、设备和耐火材料,生产全部采用微机控制,自动化操作,是国内首家通过1S09002质量体系认证的压花玻璃厂。产品曾荣获中华建筑材料与装饰精品组委会金奖、山东省建材名牌产品等称号,70%内销,30%外销,市场占有率较高。

胶南县水泥厂由于管理不善,于1987年承包给薛永长经营,改称“华丰”水泥厂。1990年,承包给魏青州管理,称“力王”水泥厂。1993年,由青岛压花玻璃有限公司接管,四分之三的厂地现正在规划建设两条生产线,四分之一的厂地由淄博重交沥青有限公司在此建厂。

Tags:大窑,砖瓦,玻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