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青岛

辽宁路上消失的青岛同泰橡胶厂

2019-06-11 19:40青岛

简介原“青岛同泰橡胶厂”位于青岛市市北区辽宁路72号,是山东省最大的力车胎专业生产厂,也是全国生产力车胎的重点企业。主要产品为全国名牌商标、久负盛名的“骆驼牌”“金鹿牌”自行车内外胎、手推车外胎和后期生产的摩托车胎、拖拉机等农机轮胎。“青岛同泰...


原“青岛同泰橡胶厂”位于青岛市市北区辽宁路72号,是山东省最大的力车胎专业生产厂,也是全国生产力车胎的重点企业。主要产品为全国名牌商标、久负盛名的“骆驼牌”“金鹿牌”自行车内外胎、手推车外胎和后期生产的摩托车胎、拖拉机等农机轮胎。“青岛同泰橡胶厂”是国家专业化厂家,属国家大型二类企业。

青岛同泰橡胶厂是由1910年创建的同泰车行演变、发展起来的,1932年正式创建成立了同泰工厂。其创始人,是1890年生于上海一个贫苦家庭的曹海泉先生。

同泰车行的广告

曹海泉先生父亲早逝,其12岁时便只身来青,投奔在青修理汽车、经营建筑业的老乡何荣生,在其麾下学徒谋生。曹海泉秉性聪颖,生活上克勤克俭,工作上兢兢业业,勤学苦练经营和各种技术,并先后学会了德国话和日语,颇为老板赏识,各方面都给予提供方便和照顾。成年的曹海泉,於20岁时辞职,用自己的全部积蓄购置了车床和工具,在山西路24号创立了“同泰车行”。专门修理自行车,代销进口的自行车零配件,并成为英园邓禄普公司的自行车轮胎在青岛的代理包销商。因当时自行车是中国新兴的交通工具,发展前景广阔无垠,且销路供不应求,所以同泰车行的生意兴隆旺盛、蒸蒸日上。善于经营、富于创业精神的曹海泉,于1932年购置胶州路144号楼房一处,将“同泰车行”迁入,令其长子曹湘亭担任经理,扩充门面、扩大经营规模,财源滚滚使生意越发兴旺。于是,曹海泉又在辽宁路127号开设同和泰车行,由其弟曹海荣负责经营。并于1933年在内蒙古路17号购买地皮、购置机器设备、建造厂房、开办了“同泰工厂”。聘请了富有铁工经验的潍县人徐祈惠任经理,雇佣了100多位工人,制造自行车车架、车把、车圈等零配件,由胶州路的“同泰车行”配已英国的邓禄普轮胎自行安装出售,车架上印有“青岛同泰车行制造”的金字,售价较进口车低廉,不但畅销齐鲁,连外省市亦来采购,其生产和经营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1935年,关于同泰胶皮工厂请商会为该厂用硫磺予以证明的便函。

1935年,关于同泰胶皮工厂评定“爱牌”商标的令、函

因“同泰工厂”只能生产自行车的铁工制品,而不能生产关键的部件——自行车轮胎,只能依赖英国的邓禄普,隨时会有被制肘的危险。1934年,曹海泉、李俊亭等7人共同出资3万银元,在内蒙古路“同泰工厂”的北院,开设了“同泰胶皮工厂”,并前往日本购置了生产橡胶轮胎的各种机器设备,运回岛城安装投入生产。生产“骆驼牌”自行车轮胎,由于当时国内抵制日货之风盛行,倡导实业救国和购买国货,因此,该厂生产的自行车胎被人们视为民族感的寄托,加之该厂的自行车胎属华北地区独家产品,以及产品物美价廉、质量可靠、重视信誉,而名闻遐迩,畅销全国各地,从而结速了外国自行车轮胎对中国市场的垄断局面。并开创了曹家“同泰车行”、“同泰工厂”、“同泰胶皮工厂”,三厂共同生产、组装自行车,在我国自行车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的新局面。

1947年,同泰胶皮工厂股份有限公司曹海泉工商业户登记表

抗日战争爆发后,青岛沦陷,日本三菱工业欲兼并同泰各厂,遭曹海泉坚拒,1938年1月“同泰胶皮厂”被日军查封,曹海泉遭日本宪兵抓捕,迫不得已于1939年由日本“牛岛洋行”强行以4万日元入股,变成了以日资为主的“中日合资”企业,被改名为“三菱牛岛工厂”。日本投降后,该厂被南京国民政府当作“敌产”接收,直到1947年初曹海泉才收回工厂,但设备多有锈蚀无法开工。后因无力经营而于是年5月和烟台亿中公司合资经营,更名为“同泰胶皮厂股份有限公司”,开始生产“骆驼牌”自行车胎和手推车胎,仅生产出一批产品,即因质量欠佳、销售困难,加之时局动荡而面临停产歇业。此时,该厂只好将美国旧轮胎买来割成小胎,手工割成牙子,做成小型手推车胎卖出。1949年初原料供应断绝,只好再次停产,至青岛解放前夕已处于倒闭状态。

建国后,农村的生产运动蓬勃开展,手推车胎市场需求量大增,青岛同泰胶皮厂召集工人恢复生产,推出了农村急需的26x21/2手推车内、外胎。并在人民政府采取加工订货、包购包销的扶持下,同泰橡胶厂的生产得到了恢复和发展。1954年同泰首批实行了公私合营,“同泰工厂”并入青岛自行车厂,“同泰橡胶厂”易名为“公私合营青岛同泰橡胶厂”,后又改为国营体制。1956年复兴祥、大裕橡胶厂等14家橡胶制品厂合并进来,成立了“同泰橡胶总厂”并迁址至辽宁路72号,厂地扩大了2倍多。翌年底,青岛橡胶六厂的力胎车间全部人员及设备也并入同泰橡胶厂,从而扩大了该厂的生产能力,成为全国力车胎重点生产企业之一。主要产品为“骆驼牌”自行车胎、硬边自行车胎、手推车胎三种,后又生产马车外胎。

进入60年代,同泰厂发动群众大力挖潜不断地进行技术革新和改造,自行设计制造了双模水压硫化机,车胎生产全部实现了气囊硫化,提高了产品的使用寿命。1968年,为滿足军工和市场的需要,研制开发了摩托车胎和拖拉机胎,“金鹿牌”摩托车胎被评为山东省优质产品。60年代末期,“同泰橡胶厂”(当时称为青岛红卫橡胶厂),曾研制开发出6.50——16“骆驼牌”汽车轮胎。1971年建立的拖拉机轮胎生车间主要生产拖拉机轮胎一些农林机械轮胎。60年至70年间,该厂对自行车胎生产工艺进行革新改造,自行设计制造了内胎水压硫化机,开始生产无接头内胎,炼胶工艺改用密闲式炼胶机混练,内胎压出接头工艺采用机械接头机接头,使质量和产量大幅度上升,79年自行车外胎产量达187.7万条,内胎产量达194.7万条。青岛同泰橡胶厂自行车外胎合格率达到99.94%,创历史最好水平。

80年代,通过贯彻“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不断推进技术进步,提高产品质量和开发新产品,研制出多个规格的“金鹿牌”摩托车轮胎和摩托车赛车轮胎,使摩托车胎的品种规格达到了40个,有的产品达到了国际同类产品的质量标准,填补了国内空白。手推车胎产品已发展到5个规格、7个品种,基本上满足了市场需求。第七个五年计划期间,同泰橡胶厂先后研制生产了童车胎和软边自行车胎,并采用国外先进的设备和工艺技术攻克难关,於1986年开发生产了具有行业领先水平的彩色自行车胎。

“青岛同泰橡胶厂”的各种产品均多次荣获国优、部优、省优、市优质量产品奖,达到国内的先进水平。其中“骆驼牌”手推车外胎曾获国家银质奖。“骆驼牌”自行车外胎获山东省和化工部优质产品,其产品畅销国内28个省市,并出口远销海外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青岛同泰橡胶厂走过了60多年的艰苦和辉煌的历程,从一个只能生产单一型号的自行车胎到后来拥有四大系列,100多个品种规格的内外胎综合生产能力的专业化大厂。该厂曾经在今南京路与吳兴路之间的辽阳西路上建有仓库,与我退休前所在的工厂是近邻。在东吳家村5号建有机械分厂,在长春路136号建有-处分厂、薛家岛建有黄岛分厂。

“青岛同泰橡胶厂”是一座在青岛颇具名声的企业,兴盛时是据有三千多人的大工厂,上点年纪的青岛人群中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当年的青岛人几乎都用过该厂的产品,享受过它给予的方便和恩惠。以前,人们大都固定在国营或集体所有制的企业里工作,经济收入较低,生活普遍地不富裕,别说拥有私家汽车,就是买辆自行车的钱都要攒上好几年。加上当时马路的状况较差,车胎被扎是经常的事,都是补了再补,实在需换新胎,也都是尽量托人从厂内买,以便节省个块儿八毛的钱。我兄长的一位朋友就曾是该厂供销科的一名业务员,兄长的一些朋友及我和我的好友们的自行车内外胎坏了,戓是家中制作的单轮推车所需的内外胎,都是通过他以厂内照顾价格从厂内购买使用的。后来和我同厂同一班组工作的姜姓同事,也调往该厂的保卫科,担任护厂队的副队长,购买该厂产品也就更方便了。

1994年10月,市政府撤销了原青岛橡胶工业公司,组建了以青岛笫二橡胶厂为主体,由青岛笫六橡胶厂、青岛同泰橡胶厂、青岛乳胶厂、青岛钢絲绳厂、青岛橡胶制品厂等企事业单位组成的青岛橡胶集团公司。青岛同泰橡胶厂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辉煌的成就,但在社会不断发展的进程中、在经济大潮的搏奕中,由于企业的制度和本身多种不可逆因素的制约,由于产品跟不上经济发展的需求而落伍了,逐渐地退出了历史舞台,淡出了人们的视野,消失在了茫茫的社会变革的浪潮中。

2013年5月10日,厂房爆破拆除。

青岛同泰橡胶厂闲置数年的老厂房现已拆除,厂区及附近区域,按照城市建设的规划,不久的将来,一座国家级特色旅游区、国际知名的啤酒文化休闲商务区及滨海都市的时尚新天地,将光耀四射的呈现在人们眼前。同时,同泰橡胶厂也将永远留驻在青岛人的脑海中。

本文作者为网友“东方润”、岛城作家张润东先生,现重新编辑,文中图片多源自青岛档案馆及网络。

Tags:辽宁,路上,消失,青岛,同泰,橡胶厂,青岛,同泰,橡胶厂,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