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青岛
青岛:邹平小伙做的高桩馒头,外地人买来当礼物,绝对不放添加剂
2018-12-21 06:00青岛
简介四方路的繁华,始于上世纪初收回青岛主权以后,是传统的农贸一条街。附近的中山路、胶州路以售卖中高端商品为主,这条街道周边区域,则遍布各种大众亲民的日用商品,土产杂货、烟酒糖茶和什样小吃等等,著名的济南高庄馍馍就是其一。 所谓南方吃米,北方食面...
四方路的繁华,始于上世纪初收回青岛主权以后,是传统的农贸一条街。附近的中山路、胶州路以售卖中高端商品为主,这条街道周边区域,则遍布各种大众亲民的日用商品,土产杂货、烟酒糖茶和什样小吃等等,著名的济南高庄馍馍就是其一。
所谓南方吃米,北方食面。济南高桩馍馍,又叫呛面馍馍,原产地是山东临沂地区,是当地传统面食,经由省城而闻名,故称为济南高桩馍馍。据说,这馍馍是一个叫杨鸣友的人最先制作的,因其形似木桩,称为高桩馍馍。馍馍是纯手工揉面,香甜劲道,传承到民国初年已历四代,加工技艺和流程逐渐完善,传开以后好多人家都学着做,制法不难,都在功夫上,悟性高低就有好有坏。
这个馍馍,还有个传说。有一年康熙皇帝微服私访,来到山东的临沂,忙视察工作就忘了饭点儿,肚里空空如也。抬眼见到前面有个茅屋,炊烟袅袅,大喜过往。着人一问,屋里有老妇人在蒸馍馍,打算次日集上卖了换几个铜子儿。康熙一听,不用费事,有多少都包圆儿了。饿急就忘了体统,伸手打开笼屉一看,里面都是圆筒状面块,就询问这是何物。老妇人回答是高桩馍馍,皇帝也顾不得烫,从锅里抓起雪白的馍馍连吃两个,觉得香甜适口,很有嚼头,夸赞说“真乃民间美食”。这鞑子皇帝有没有打赏老妇人不清楚,但至少说明在清初就有这种面食出现。
当时在济南府,有好几家经营高桩馍馍的店面,其中比较有名气的,是民国初年府东街的“同复昌”和西关福康街的“兴盛成”,专一制作高桩馍馍,别的不卖。
因为是日常主食,顾客很多,店铺相互之间不用抢市场、揽买卖,各字号都有自己的回头客和消费群,东西不愁卖。这些老字号店铺,一直延续到上世纪五十年代才先后关张,收回国营统筹。
在当时的青岛,也有一家经营高桩馍馍的店铺,就在四方路附近的高密路上,这家店出售的馍馍,叫"济南高桩馒头"(青岛俗语不叫馍馍)。据说,这种馒头形似圆筒,一斤大约能称六个,面色雪白,入口甘甜,很有嚼劲,没啥秘法,都在和面、揉面上,肯卖力气就行。
店铺的老板姓刘,叫刘广升,是山东邹平人,四十年代从老家来青闯荡。他盘下的铺面,是上下两层的临街房,当时的四方路一带大多数房屋都是这样的结构,刘广升把二楼用作居住,一楼作为加工间和售卖门店,店面字号就叫"广升东",用自己的名字,取个好彩头。
刘家的馒头沿用传统的手工制作,做工用料也童叟无欺,口碑特别好。周边的人,包括中山路上的谦祥益、瑞福祥等老店和周边的住户,都来买他家馒头,每天都卖到光盘清零。
店里常年是厂店一体、工宿一体,除了刘广升,平常保持五、六个伙计,兼顾批发零卖,可以提前预定,量大也送货上门,主要客户群就在胶州路方圆,远到大鲍岛、大窑沟,中山路、劈柴院的人也过来买。
店铺从上世纪四十年代开张,直到五十年代前后,刘广升因个人原因将店铺转让,由同族本家叫刘载阳的,接过铺面继续经营,字号改为"益中和",表示东家易主。店铺换主不换手艺,一如既往的质优物美,新老顾客都认可,一天到晚往来不绝。
品牌打响之后,高桩馒头一度成了青岛特色产品,甚至与当时赫赫有名的三阳食品公司(即青岛海滨食品有限公司前身,也是老字号)相提并论,来青的外地客商都要采买一些当地特产,高桩馒头成了首选之一,一斤称六个,带回去作为伴手礼品,恰好也图个吉利,可见其当时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益中和"接手"广升东"之后,买卖更胜往昔。作为地方大众食品,老百姓都有口皆碑,给馒头编了个顺口溜,称赞说"益中和,和益中,买斤馒头打馋虫"。
能把单一产品做到如此规模,的确不容易,益中和的高桩馒头,就像如今的崂山王哥庄大馒头一样,名头在外,声震四方。只是刘家的馒头更加朴实无华,没有许多花样和讲头,充饥果腹是主要目的。
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年,粮食可以在民间自由交易,但是随着城市人口的增长,国家粮食短缺现象逐渐显露。1953年,许多地方出现灾荒,农民纷纷储备粮食抵御荒年,国家收不到粮食,仓库储备严重短缺,无法应付出口需求。于是,当年经过慎重研究,发布了《粮食统购统销的决议》。
实行粮食统购统销政策后,粮、棉、油等重要农产品退出市场,纳入国家统筹经管,群众需求都要通过下发的票证,由国营商店供应。由此"益中和"的馒头铺出现经营困难。
几年后,青岛有一家国营单位,是个加工纸制品的工厂,看上了高密路上的馒头铺面,想让刘氏夫妻让出来,如果同意,厂里可以解决他们的吃饭问题。
经过反复协商,刘载阳夫妇一方面考虑响应国家号召,另一方面馒头铺无法维持,生活无着,就同意了厂方的要求,把自己的铺面让了出来,与该单位合并一家企业。
该国营单位将原先临清路的办公场所,迁往高密路原先的馒头店,作为日常办公地点,并将刘载阳夫妇安排进入该单位,成了正式职工。国家企业单位的在编人员,不像现在企业,工资待遇和社会地位都很好,在当时是很难得的岗位,许多人托关系找门子也进不去,何况是两个外地人,竞争比现在的公务员大得多了。
只是可惜了刘载阳夫妻的制作手艺,十余年的老馒头,就此消失在历史中。
"石头大狮的胶澳笔记"的所有的故事和灵感都来自小编故乡,如果喜欢这篇文章,请留言给我。如果对文章有什么意见和想法,也请在下方留言赐教。
("石头大狮的胶澳笔记"——原创文章)
Tags:青岛,邹平,小伙,高桩,馒头,外地人,买来,礼物,绝对,不放
相关文章
随机图文
-
2015年青岛登山节活动将于4月24日开幕
2015年青岛登山节-青岛市全民健身登山节今天在青岛市体育总会召开新闻发布会,2015年青岛登山节活动将于4月... -
2015年1月1日青岛医保统筹新政正式执行
琴岛搜记者从市人社局获悉,根据《青岛市社会医疗保险办法》(青岛市人民政府令第235号),我市出台《关于... -
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的“三险合一”
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将合并为新的居民医保,覆盖510万城乡居民。从2015年1月1日起,《青岛市社会医疗保险... -
青岛残疾人乘地铁或将享优惠
目前,我市共有42万残疾人,占全市人口总数的5.25%。残疾人又分为视力残疾、听力与语言残疾、肢体残疾、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