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青岛

即墨历史文化研究:乡绅李秉和

2018-05-02 11:21青岛

简介李秉和即墨金口镇周疃人,李秉和生于清乾隆年间,卒于清咸丰三年(公元1853年)之后。字保庵,号春台,例贡生,议叙八品衔,例授文林郎,封奉直大夫,晋赠通奉大夫,例任保康知县。李氏庄园及李氏商业集团创建者,其土地、商铺资产居当时即墨之首。 周疃位于...

 


李秉和即墨金口镇周疃人,李秉和生于清乾隆年间,卒于清咸丰三年(公元1853年)之后。字保庵,号春台,例贡生,议叙八品衔,例授文林郎,封奉直大夫,晋赠通奉大夫,例任保康知县。李氏庄园及李氏商业集团创建者,其土地、商铺资产居当时即墨之首。

周疃位于南阡之南,莲阴河北岸。明万历《即墨志》载:周疃社属东移风乡。《大清一统志》载:即墨县有周疃海口。周疃的建村年代较早,当时此村濒临莲阴河入海口,四周多海滩、河滩,故称周滩,后演变为周疃。据传此村原为卢姓所建立,明永乐之后,有刘、李、孙、华四姓先后迁来,聚族而居,乃有四个既相连属又相互区分部分。其中李姓明永乐二年由滇南迁来,乃有李家周疃。

李家周疃村域面积1.67平方公里,村民有李、孙、刘等姓氏,李姓为主姓。明清两代,李家周疃李氏有19人为官出仕或受褒封褒赠。出过30名太学生,6名贡生。

李秉和先祖为木匠。依托金口港的发展,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到李秉和接手时,李家的田产财富已相当可观。李秉和执掌家族生意,开始只是从南方运回些竹杆、竹枝、木料之类的货物,后来,与许多沿海行商一样,也以贩卖白条猪之名,涉足私盐贩运。几年运作,财富大增。

李秉和的许多轶事至今在民间流传。金口镇从事文史研究的人士,提供了许多真实可信的资料。李秉和至今在当地口碑较好,受人尊重和推崇,人们常常津津乐道其路边设茶房之事,为南来北往的行人提供了休憩、饮茶、纳凉、避寒的场所,从中也可看出李秉和能够做到以人为本,保持良好的周边人脉,为自己创造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

李秉和的情况,清同治版《即墨县志》,1991年版《即墨县志》均有记载。现藏即墨市博物馆的“咸丰三年重修即墨城垣前后捐资碑”记载其捐资情况,说明咸丰三年即公元1853年,李秉和还健在 。

以李秉和的财力和为人,对当时维修城垣捐资,能够让人理解。李秉和族内的《李氏族谱》,对其记载较为详细,李秉和的旁支后人正在规划、恢复建设李氏庄园的原貌,这项工程巨大,在深挖本族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的同时,合时代的脉搏,重振辉煌。

村内李氏祠堂部分保存完好,包括祠堂在内的李氏庄园系山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附文:维修城垣捐资碑之研究(一)

 

2008年6月2日,青岛即墨市博物馆将存于通济街道办事处北龙湾头村的“咸丰三年维修城垣捐资碑”运回博物馆,并进行了妥善保存。

此碑已经被外力断为三块,但合起来以后较为完整,我随即进行了拓片、文字清抄、及丈量,分析发现了许多有价值的线索。

此碑质地为花岗岩石材,全碑长106厘米,碑宽74厘米,厚14厘米,碑的正面镌刻“重修普济堂养济堂院记”。用隶书体书写,内容较为简单,主要简述上个世纪即墨县难民救济委员会修缮普济堂及养济堂的过程,落款为中华民国三十五年,即一九四六年,可了解到上个世纪四十年代即墨慈善机构的一些情况。

引起笔者兴趣的是此碑的阴面,镌刻内容题名为“咸丰三年重修即墨城垣前后捐输京钱纹银物料等项数目题名於碑阴”(以下简称“捐资碑”)。经仔细研究并没有发现书丹者的名字,不能不说是研究此通碑的一个遗憾。碑文是罗列了众多姓名,然后附加其捐资的数目,碑文上的许多姓名十分熟悉。

如:林经业、李秉和、江恭先、陈士汪、陈凤仪、黄延寿、黄滋、陈克讓、杨贵辅、黄宗训等。可见当时即墨境内的商号和宗教界也积极地参与了这项维修城垣的工程,这些行业对当时社会的影响。如典当业共捐五千五百吊;金口商埠捐银一百九十二两四银七分;宗教界如太清宫捐二千吊,其它还有如华岩庵(现在的华严寺)、寿阳庵、百佛庵、华楼宫、仙姑庵、韩河庙等。有的乡绅在捐资的同时还捐大炮,如孙济堂捐钱四百吊并大炮一尊,范正铭则直接捐大炮六尊。大炮是旧时守护城池的主要兵器,既实用还具威慑作用。2007年6月17日,我参观了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明代大鹏所(位于深圳市区,隶属南海卫),曾经在城池上见到过大炮摆放的位置,曾做了记录并拍照。

捐赠大炮是战时的需要。咸丰三年,中国的南方大部已经被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军队所占领,北方加强军备,维护城垣是急需进行的紧迫任务。即墨市博物馆分别于1997年和2005年在民间征集到大炮二尊,其中一尊于2005年春天在南泉镇王演庄征集,大炮上刻有“同治二年造”字样。这两尊大炮的发现与此通修城捐资碑的发现相互佐证,可以弥补史料之不足。

1991年出版的《即墨县志》和市内其它史料记载,即墨历史上曾经两次受到捻军的侵扰,第一次是咸丰十一年(公元1860年)八月十二日,捻军由张敏行、李成统率领由平度、胶州进入我市西北乡镇,如刘家庄、蓝村一带,并将由清军和地方兵勇组建的沽河防线击破,杀死清军团练首领江恭先、纪瑞云,其他兵勇则退至即墨城,与城内的兵勇、绅民依托城池与捻军对抗了五十余日,至此,咸丰三年维修城垣和维修防御这项工程的成效,充分地显现出来。被捻军杀死的团练首领江恭先,也在这次发现的“捐资碑”内。

江恭先的相关情况在清同治版《即墨县志》中有记载。2008年春节期间,我的一个好朋友持示江恭先墓志铭让我鉴赏。此墓志铭详尽地介绍了江恭先的一生,我做了详细的笔记,拍照。

江恭先,字敬亭,号莲峰,世居即墨,曾祖江焕昶;祖父江文坦,清同治版《即墨县志》有记载;父亲江铭,贡生出身,母亲唐氏;江恭先兄弟五人,其排行为次;江恭先夫人为即墨周澄之女,江与周氏夫人共育有二子三女,长子江存、次子江存怿,孙江敦德。江恭先出生于嘉庆十一年(公元1806年)十二月初六,咸丰十一年(公元1861年)八月十二日蒙难,终年五十六岁,墓志中称:江恭先“器宇洪迈,遇事敢为……乐善好施,予馨财急”。

江恭先注重对后代的培养。即墨历史上的文化名人黄肇颚,其父黄念昀是一位应当受到现代人尊重的先贤,受江恭先聘请课教其两位儿子于崂山青峪书院。

李秉和,也是邑内十九世纪上中叶一位威望较高的绅士,他的许多轶事至今在仍民间流传。他是一位颇具经济头脑的商界精英。

江垂在这次维修城垣时,捐资一千五百吊。笔者2005年曾经用一个多月的时间仔细地阅读了即墨《江氏族谱》,即墨江氏是县内较大的姓氏,杰出人物不断涌现,如祖孙三代为进士的江淑矩一家,就是典型代表。江垂,字同辅,监生。其祖父江柽业,字春西,附贡生,历任浙江鄞县巡检,补上虞县典史。其父江,字寅义,监生,候补县丞。

林经业,刑部主事,子林绮江有墓志铭存世。林绮江娶武探花李廷扬女。

陈士汪,即墨城南后古镇人,字景清,太学生,议叙九品,谱书中记载其修理考院,布政赐匾“有助名教”,终年八十九岁,也是下边介绍的陈凤仪的二叔。

   陈凤仪,名作梅,学名凤仪,字韶九,议叙九品;倡修祖谱,捐地设义田,热心于县内的公益事业,为县内先贤李毓昌的学生,在李毓昌旁支后人编纂的《申雪奇冤录》之《门生弟子祭文篇》中有陈凤仪的记载。

碑文上还有黄守训,监生,黄贞麟六世孙。

 

 

维修城垣捐资碑之研究(二)

 

我前边的文章中曾经提到,此通捐资碑文没能发现书丹者的姓名是一个遗憾,清同治版《即墨县志》记载,咸丰元年到咸丰三年,共更换了六位知县。为什么更换主政一方的县令如此之勤,极不正常。依常理推断,有资格书写捐资碑者应当是当地的威望较高的绅士或是时任县令者,这六位县令分别是:咸丰元年云南大理人庐文选、咸丰二年直隶迁安人郑鸣冈、咸丰二年浙江钱塘人朱源、咸丰三年有三位人士担任县令、他们是浙江海宁人周乐清、湖北江夏人何皋、江西新建人夏延楫。这六人只有咸丰二年任知县的郑鸣冈有传,我随即查阅了清同治版《即墨县志》,有针对性地读郑鸣冈传记,了解到与捐资碑有关联的一些情况。郑鸣冈的传记中提及,其于咸丰二年任即墨知县,“于民秋毫无所取。墨城毁于水,工巨莫克举,敦然主其事。规模既定,会以艰去,继事因之,阅岁而城成。”由可见是郑鸣冈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恢复建设因水患而破坏的城垣的,他在主要城垣大部分建设完成的情况下离职,由继任者完成了修城这项工程,应该是其继任者朱源和周乐清两任知县将城垣修复完成。海宁人周乐清以莱州知州身份兼任即墨知县一段时间,可以认为这是对即墨较为重视的原因,也可以认为即墨受水患的影响较为严重,曾而使州府加强了对即墨的行政管理。过去的历史是客观实在的,现在人们要还原历史的本来面目显然是不可能的,我们所能做的只能是尽力探究历史的本来面目。由此我深深地感觉到,文史研究工作者身上肩负责任的重要,正常的学术交流显得非常必要,这通残碑能够引发如此多的认识和感想,这就是文史研究带给我们的乐趣。下边我着重讨论一下无名氏的书法。

中国书法起源于商代的甲骨。1989年去太行山写生的时候,我顺路去甲骨文出土地河南殷墟“朝圣”,书法后来逐渐形成了“碑学”和“帖学”,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期还有“经学”一说,其实“经学”归于“帖学”之中亦无不可,无需分的如此之细。当然“经学”在“帖学”之中所占位置十分重要,“帖学”所要传承需要纸张来做载体,纸张怕水,怕火,加之年久纤维变脆,如保护措施不当,保存的时间不会太长,虽然有纸寿千年之说,实际中,纸张的保存时间也就四五百年,现在纸张大量使用化工合成剂,纸张的寿命更会大打折扣。因而,历史上的许多有先见的仁人志士,对勒石上碑十分重视,这也是我们现在能够跨越历史的时空见到时间较早的书法大家珍迹的原因。勒石上碑在中国的南北朝时期较为兴盛,原因是佛教的传入之后,刻碑、造像,石窟大量建造的原因,客观上为现在留下了许多的书法珍迹,加之在镌刻时加入许多刻工的臆意,使碑刻更显阳刚之美。至清中叶,在诸多书法大师如赵之谦、邓石如、康有为等人的大力鼓吹之下,碑学掀起了又一轮学习的高潮,原因是这时有头脑的书法家,已经厌倦了千人一面的“官阁体”,对碑学的研究和实践更能体现书法家的个人面貌和对书法的认识。

观此通捐资碑,书法源于唐碑中的欧体,讲求结体险峻,笔意似断实续,绵绵不息,不失为一篇书法佳作。




 

 

 


Tags:即墨,历史,文化研究,乡绅,李秉,李秉,即墨,金口镇,周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