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聚焦
精彩青岛,沧海桑田,岁月不老——解读八十年前青岛部分影像
2019-10-27 15:01聚焦
简介" 2019年初,时值春节前。日本京都大学公开了一批当年华北交通株式会社拍摄的大约35000张中国华北地区1936年至1945年的照片。其中一部分是青岛的照片,再现了那个时间段青岛的社会景象。 “华北交通写真”里除了注明拍摄地是青岛的几百张照片以外,大部分照片...
2019年初,时值春节前。日本京都大学公开了一批当年华北交通株式会社拍摄的大约35000张中国华北地区1936年至1945年的照片。其中一部分是青岛的照片,再现了那个时间段青岛的社会景象。
“华北交通写真”里除了注明拍摄地是青岛的几百张照片以外,大部分照片没有标注拍摄地。这批照片在众位热心师友的努力甄别下,基本将所有青岛的照片归纳整理了出来。
然而,这些照片里的景象毕竟距今几乎八十年了。一些场景已经与现在大不一样了,有些已经消失了!
以下是那个年代青岛的部分景象略解。需要说明的是,原有照片都是黑白照片,以下的所谓彩色照片是根据网页里设置的智能着色程序,智能着色的!另外,一些大家都熟悉的场景和前段时间媒体平台公布的照片,在这里就不一一解读了。因水平所限,这里所解读的照片恐有谬误之处,诚望斧正。
莘县路上的土产货栈
莘县路曾经是土产杂货一条街,这与小港有着天然的联系。每次靠泊小港的船民大都要登岸采购一些生产生活资料。这自然使得商人们选择了紧靠小港的莘县路开辟了诸多经营土产杂货的行栈(当然,还有其他行业。但大都是以靠泊小港的船民为经营目标)。久而久之莘县路便成了闻名的土产商品街。直到高架桥建设前,这里仍是周边乃至西镇一带购买土产商品的首选之处。
画面中莘县路一直伸延到远处的云南路口,右侧可以看到广州路发电厂的烟囱与观城路屠宰场的尖塔;路左侧稍远处白墙平房拐角是河北路口,相对拐角处的两层建筑便是“东海楼”;近景左侧是“兴记栈”土产杂货行栈。
据史料记载,“兴记栈”位于莘县路80号。由平度人贾经甫于1937年6月创办,注册资金2000元,主要经营内容:竹竿、杂货。
云南路上的拉车人
(原照片冲印反了,现为调整过来的图像)
这是一张透着辛酸的照片!旧时代,生活在底层的劳苦民众以做“苦力”为摄取生活资料的基本手段。生活的艰辛通过画面人物的形态,表达的淋漓尽致!这就是在旧时代 被称之为“拉大车的”营生。
拉车人头顶着烈日,拉着笨重的木轮大车,任凭“攀绳”勒进肩膀!透过画面,似乎能听到拉车人沉重的喘息声。
这辆车是从小港的方向朝南行进在云南路的最初的上坡段。那时候实行交通左行制,所以我们看到拉车人是在道路的左侧行进的;可以看到当年道路两侧的车轨石。
远处的多层建筑,是河北路上的“五起楼”;再近一点可以隐约看到那个时期的“天桥”——“国民桥”;右边树荫近处可以看到朝城路口;左侧的两层楼房,是后来青岛食品厂门口南侧的建筑。这栋建筑直到2007年才被拆除。
黄岛路上的围观
图片的场景是在黄岛路的西北端接近四方路的位置。照片右侧可清楚地看到“瑞芬茶庄”,那里便是四方路。
照片里的建筑基本还存在,只是外貌有所改变。画面里一辆黑色小汽车的周围聚集着一群观望者;轿车顶上有前后两个类似扬声器箱的东西;根据车头上的五星标志和车牌上“军宣1”的字样,判断应该是辆军车。估计是在做着什么广告宣传。
上面的两张图片是同一场景,兴许是播音喇叭里播送了什么有趣内容,以致引来了人们的围观?
“新町”一隅(一)
从1914年11月,日本人占领了青岛,大批的日本侨民涌入青岛。占领当局为此在青岛开辟了以聊城路(日称“中野町”)为中心向四周辐射的日侨居住区,称为“新町”。
上面的照片是属于“新町”的市场二路(日称“市场町二丁目”)。
画面的主题:一个日本装束的女人无奈地回望着两个顽皮的儿童。画面的左面露出了一辆汽车的前角部分,看上去应该是前面提到的在黄岛路那辆车,此时正逆向停靠在路边。
“新町”一隅(二)
上面两图是同一地点,市场二路与阳谷路的交叉口,近处的马路是“市场二路”;写有“植松鸡卵店”招牌的是阳谷路(日本人把鸡蛋称作“鸡卵”)。
还是那辆汽车,还是围观的人群!不知道究竟是什么原因引得那么多人驻足围观。
上图里有人正在拆卸车顶上的音箱,下图里的车顶上已经没有了音箱,估计是一天的宣传工作结束了。
劈柴院旧影
劈柴院又称江宁路。何时被称为“劈柴院”以及名称的来历,至今没有令人信服的证据确定。有趣地是,似乎青岛人从来没有把这个称谓跟“劈柴”产生联想,倒是与味蕾、食欲产生着共鸣!
本图的远处是中山路门洞;门洞上方的窗户,由于阳光的原因,显得不是那么清楚。照片左面有一处没有开门营业的饭馆——“同顺楼”。
据1935年的登记表记载,“同顺楼”在江宁路24号。现在的门牌位置可能与当年不符了!
街心广场洗濯妇及四方路上的读报人
在四方路、易州路、黄岛路围绕的街心广场曾经有一供周围居民洗濯衣物的处所。从历史图片上推断可能在德租时期就有了此处场所。
(附上一张德租时期同一地点的照片。照片中洗濯渠的顶端立有一个设施,判断应该是控制供水的阀门开关。)
图片里,四方路上的报栏前,读报者全神贯注地阅读着报纸。后面,洗衣物的女人们正在忙碌着,争取在关闭供水之前洗完更多的衣物。在易州路楼房的墙上有“津津社”的字样。据鲁海老先生讲,当年在“苟不理”包子铺不远的易州路上也开了一家叫“津津社”的包子舖。为了竞争扩大影响,“津津社”在报纸上刊登了一个征联广告,上联是:“津津社的包子津津有味”。然却一直没有人对出下联来。
路上的马车
从上个世纪30年代开始,青岛的经济进入了一个较为发展的时期。此时的城市交通需求也较以前扩大了。除了市区的公共汽车外,客运马车和人力车也扮演着一部分市区客运的角色。尤其到了青岛的樱花季和暑期更是青岛的客运马车最忙碌的季节!
上图是南海路。马车自西向东行驶;画面右侧的缺树荫处是海水浴场东入口;左面露出的一截路口是南海支路;图中路边一排平房的后面便是“跑马场”。从照片里可以看出,这是些服务于海水浴场游客的小店。
这些平房在60年代尚存在,70年代初期还有部分残留,直到70年代中期,在兴建“汇泉宾馆”和“山东外贸大楼时才被彻底清除干净。
该图也是南海路。
画面上两辆马车自东向西行从“海滨旅馆”(现属“青岛城建集团”)门前驶过。为了更多地接待游客,旅馆楼前的平台上临时加建了遮阳棚,以扩大经营空间。
由此可见,青岛一直以来就是旅游者向往的地方。每年的暑季都会有许多的游人涌入青岛!
此图片里是一辆马车自西向东在广西路上刚刚驶过中山路口。
拍摄人的位置在广西路北侧接近中山路口,朝西拍摄的。图中横向的马路是中山路。图片左面露出的尖塔是兰山路河南路西北角的“哈里洋行”;画面中间的黑色铁门是原“日本海军俱乐部”(后来的“青岛交际处”)院子的东北角后门,现在图片里有建筑的区域里,坐落着的是“海关大楼”;图中一位交警站在木质岗台上执勤,这种统一制式的岗台在当时中山路上各个路口几乎都有。
太平垂钓
媒体曾报道,1939年在“青岛城乡24景”中有“太平垂钓”一景。这里所谓的“太平”便是指“太平角”探入海中的岩礁,也称“太平岬”。以下三图便是拍于此处。
最下图的左上方可以看到浮山。
这里一直是青岛市民垂钓的好去处。原因是离这片岩礁约一、二百米处,有一条被俗称为“响流”的海流。据当年这里海带养殖场的职工讲,每逢大潮期的涨、落潮时在舢板上能听到水中传出来哗哗的响声。
在咱们青岛凡是有一定海钓经验的都知道一个基本常识:海流的边缘地带往往是鱼儿喜欢觅食的地方。而“太平岬”恰恰离着海流不算远,所以这里成了喜欢岸钓者乐意垂钓的地方。
四方村
画面跟前的洼地是从前上被“四方村”人称为“庙沟”的排水道一角。
“庙沟”一直是“四方村”的重要排水沟渠。现在“庙沟”的一部分已经成为城市暗渠,剩下显露的部分不知何时已经被人叫做“四方河”或者“杭州路河”了。
应当说,这里的先人们把这条排水道叫做“沟”,确实充分体现出老一代人对地理概念的准确把握和实事求是的名称表达。
上图是从另一个角度拍的“四方村”。
此图在“华北交通写真”里被挂在了“济南”的名下,并冠以“四方街”的名称。干涸的“庙沟”底是村民行走的便道;沟东的道路是现在的杭州路,那时叫“奉化路”,是通往沧口的主要干道。
下一张是来自网络登载的同一时期及地点的照片。挂在此以便诸位比对。
在有关四方的历史的讲述中,多次引用此图。房屋、碾盘、庙沟、线杆固定缆,与上两图一致。
“沧口”一瞥
此图请教过“老沧口”后得到的描述是:图中的景象是位于“国棉六厂”以北的“下街”,即现“沧台路”一带。图片左面的海已经填成陆地,远处的山,左边是“烟墩山”,右边是“楼山”。
当年这一带居住的基本上都是周围工厂的产业工人。画面中矮陋的房屋,透射出底层民众艰难困苦的生活状况。
“西广场”的破烂市
“西广场”是大约在30年代初期,由垃圾填埋而成的。位于四川路西北侧,从观城路口沿四川路至菏泽四路的海岸。青岛人所说的“破烂市”就是所谓的“跳蚤市场”。
西广场的“破烂市”位于西广场的西南角(现属7811工厂);图中右上的远处是“海军工厂”(现4808厂);图中海里的礁盘上有一个方型围坝,这个围坝被俗称“方池子”。60年代这个“方池子”的礁盘上,经常有人在那里捡“波螺”、摸蟹子等。但却一直不知道这个“方池子”的用途。
中山公园
青岛的中山公园是每个青岛人心中抹不去的印痕。每一代人都有其不同的记忆!
这次“华北交通写真”里有不少拍摄于中山公园的照片。然而,由于时过境迁,许多的照片里的内容已经无法找到现在的位置了。
本篇仅从中拣出几幅图片略加解读。为了解读明了一些,先略做一点说明。
以前中山公园里的一些道路是有路名的!这些路名大都是根据路旁的树名命名的,比如大家都熟悉的两边载满樱花贯穿中山公园的是“樱花路”。另外,从原中山公园大门(岞山路拐角)向东至“樱花路”的一条路,因其两边种植了白果树,故名为“银杏路”。“银杏路”向东越过“樱花路”再向东,路的两边种植了海棠树,这条路就叫“海棠路”。“海棠路”的南北两边都是“花卉园”,再向东下坡到了“藤萝廊”的北端,“海棠路”就结束了。
虽说现在公园里已经没有路名了,但道路还在。只是“银杏路”的西段已经成了池塘。原公园大门已经弃用了,只有两个石门垛还立在原处,默默地向游人展示着中山公园的过往……
图1,这张图片里的内容对一些稍上年岁的朋友来说应该有所记忆。
这是从前中山公园里有名的“温室”,老百姓叫它“花房”或“玻璃房子”。
1922年中国政府从日本占领着的手中收回了青岛。曾经被日本人叫做“旭公园”的中山公园改称“第一公园”。1929年为纪念孙中山先生,改称“中山公园”。大约在这个时间建了这个“温室”。1933年的“青岛指南”载有:“农林事务所前有温室一座,储名贵花卉数百种,尤足一览。”此所说的“农林事务所”即被称为“1号房”的现“中山公园管理处”办公楼。这座“温室”就建在“1号房”北边。其身后是“银杏路”,以东是“樱花路”。“温室”的两侧由柏类灌木带向南,与南面的木格子花墙围成一个独立的园子。木格子花墙朝南有并列的两个门,相隔有15米的样子。花墙外两门之间,一条弧形栏杆围出一个小坪。
图2、在“温室”园靠近西门的外面,三个坐在弧形栏杆上休息的儿童正在享受着春天午后的阳光。
图3、在“温室”园靠近东门的外面,一位年轻的妇人正在给一位儿童拍照。孩子脸上的笑容使整个画面充满了感染力!那个年代,便携式小型照相机是高档奢饰品。能够拥有这样相机的,一定家境殷实。
记得60年代去公园玩耍,“玻璃房子”前的水池里长满水葫芦。整个“玻璃房子”建筑直到80年代还存有。
后来这里成了草坪,再后来又移栽了一些雪松。随着东面的“花卉园”改建成“会前村遗址”园,“玻璃房子”也退出了人们的视野。
图4、是在“樱花路”、“银杏路”拐角处。卖水果小贩处即“温室”园子外的东北角。图片左面的“公园饭店”的建筑被称为“4号房”,位于“银杏路”的北侧。这里从前一直是作为“公园饭店”存在的。现在已是一家“园林建设公司”,只有东侧的一小部分是“公园饭店”。
从这里向东(图片里右侧)越过“樱花路”就就是“海棠路”了。
图5、午后,游人漫步在“海棠路”上。“海棠路”的路边栽植着“西府海棠”树。
这里需要做一下特别说明。此图在初与众位师友讨论时,本人误以为远处稍露出的建筑一角是“公园饭店”的屋顶,由此判断此图是由东向西拍照的。但如果是这样,那么太阳的位置就不对了!所以本人错误地认为此照片反了。然而,这恰恰是一个严重的谬判!
使我重新修正了判断的是图片左面的竖牌。这个竖牌应该是“海棠路”的路牌。之所以看不出牌上的字迹,是由于字迹褪色和光线反射的缘故。如果图片是由东向西拍照的话,这个路牌的位置是在“海棠路”的中段。而在一条短短的路上,路牌竖在道路的中段是没有意义的,也不合常规。故此重新判定这个路牌的位置应该是竖在“海棠路”西端口的北侧靠近“樱花路”拐角的近处。
由此重新推定,图片是在午后,从“海棠路”西端向东拍摄的!而远处露出的屋顶则是“海棠路”东端北侧高处的一座楼房。(现在同一位置仍有一处建筑,不知是否与图是同一座建筑。)
在此谨向被我误导了的各位师友表示歉意。
图6、这里便是“海棠路”的最东端。
右侧的路牌上写有“紫藤路”的就是现在“藤萝廊”的北端。这里看不到“藤萝廊”,不知道那时的“藤萝廊”是什么样子。
为了能够便于比对相应的位置,现将中山公园局部的卫星地图贴在下面。
( 图中白色的方框是“温室”园的位置;数码对应的是上面照片里景象的位置;路名是从前的路名,现在已经没有了。)
约八十年的岁月里,许多的城市痕迹已荡然无存了。当现在的人们再次看到那个时代的图像时,或怅然,或叹息;或失落,或感慨……。然而,“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历史总是以自己的方式雕琢着这座城市……。
(2019年10月22日涂鸦于团岛。本文承蒙师友“涧中细流”、“青岛铁码头”择词修正。谨表感谢!)
END
《三十年代的青岛影像,网友首发珍贵老照片》由青岛城市档案论坛公众号发布之后,受到了众多读者朋友及岛城文史爱好者的极大关注。岛城文史爱好者盛显军老师又经过辛苦查阅、辨识,从分拣出的部分青岛老照片中,做了精彩细致的解读,并授权发布,与读者朋友分享这些珍贵的历史记忆。
"Tags:精彩,青岛,沧海桑田,岁月,不老,解读,八十,年前,部分,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