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聚焦
独家专访海尔生物总经理刘占杰:经历八次问询,我们会保持自己的
2019-10-25 14:41聚焦
简介" 今天上午,青岛海尔生物医疗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简称:海尔生物;股票代码:688139)在上交所敲响了上市的铜锣。海尔生物就此成为了青岛首家科创板公司,也是海尔创业平台孵化的首家主板上市公司。 海尔生物上市公告书中公布的三季报显示,公司2019年1-9月实...
今天上午,青岛海尔生物医疗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简称:海尔生物;股票代码:688139)在上交所敲响了上市的铜锣。海尔生物就此成为了青岛首家科创板公司,也是海尔创业平台孵化的首家主板上市公司。
海尔生物上市公告书中公布的三季报显示,公司2019年1-9月实现营业收入7.28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33亿元,同比增长78.7%,远远高于整个行业0.15%的平均净利润增长率。
根据全球最大的企业增长咨询公司Frost & Sullivan的报告,2017年,海尔生物的全球市场排名已经上升到第三位,对应全球市场份额10.7%,在中国生物医疗低温存储市场份额35.8%,以绝对优势位列榜首。
在公司上市前,我们独家专访了海尔生物总经理刘占杰
49岁的刘占杰是海尔生物的掌舵人。14年前,他辞去青岛大学的教职,来到海尔,成为了海尔生物医疗的创始人。在公司内部,大家更习惯于称呼他为刘博士。
问:大家把海尔生物看作是海尔模式的成功案例,您怎么看?答:海尔有创业的土壤,让创客在这个平台上可以发展。人单合一的文化理念,让我们可以和攸关方共创,持续围绕用户需求,持续迭代。
攸关方共创是了不得的事情。以前我们卖完一个产品就结束了,是一个交易,现在我们卖完了还可以给用户解决他的痛点,在迭代过程中,用户还会继续提出新的需求。比如用血,我们提供了物联网的设备,用户又对血袋的耗材有新的要求。
我们是人单合一模式的一个实践,是海尔诸多小微创客中的一个,我们可能跑得快,跑到了科创板的队伍里。我觉得人单合一做生态,这个理念,给我了一把钥匙。如果这把钥匙用好了,可以打开物联网大门,可以打开企业的未来。
问:您怎么看海尔生物的科技创新能力?答:我们以前是做技术和产品,突破国外垄断,实现了技术的产业化,不仅把进口设备赶出了中国,还出口了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我们今年在丹麦哥本哈根中标的400台生物样本库超低温冰箱,最开始是用传统超低温冰箱产品以最低价中标,当时全世界都在质疑,怎么能用低价劣质的传统产品,导致废标。
第二次开标,我们采用新研发出的云芯物联网超低温冰箱,最后以最高价中标。我们代表的是中国,是民族品牌。现在看当时美国封锁我们,倒逼我们自己研发,不用卡脖子了,是好事情。
问:在您看来,是什么让海尔生物成为青岛科创板的第一股?答:我觉得是多重因素的影响。
从科创板的表现来说,我们不是单纯的冰箱制造商,我们是物联网的科技生态。
在超低温技术打破国际垄断以后,海尔生物的发展就遇到天花板了。
首先是用户需求让我们跑在了前面;其次没有物联网解决不了用户的需求,有了物联网的人工智能,才有了血库前移、有了疫苗的精准存取;同时,海尔创业土壤和人单合一模式推动我们解决用户的需求。
在这些的基础上,我们赶上了科创板开闸,抓住了这个机遇。是物联网的机遇成就了我们的上市,缺一环都不行。
问:您怎么理解海尔生物的物联网转型?答:现在物联网转型,理念就是围绕用户,实践就是在生物医疗产业,用物联网技术来解决。从单纯物理的电器开始,把物联网技术融合进来,解决了用户的痛点,对用户来说,省钱、省力、省时间,就是对用户、对社会有价值。
全球生物科技市场规模正在不断扩大,随着物联网基础设施的完善,生物科技与物联网技术加速融合创新,行业体现出愈加明显的智能化、自动化、信息化趋势,市场需求不断释放。
而海尔生物要做的,是利用物联网技术对行业进行变革,输出场景解决方案,打造物联网共享生命平台,用平台生态的发展思维,赋能生命科学。
问:在上市的过程中,经历了八次问询,公司的独立性是其中的一个焦点。您怎么看待海尔生物的独立性的?答:在我看来,如果没有海尔这个平台,我们一开始就独立就没有今天的海尔生物。
我认为应该鼓励大企业孵化,而不是用传统的眼光看企业的独立性、关联交易,要支持大企业在项目前期成长的过程中,给创客发展空间、给营养。
我们在海尔的创业是有根的创业,海尔给我们提供品牌、渠道、研发资源,我们也难免带着海尔的气息和味道。
但是在科创板上市之后,我们会保证公司的独立性。
问:海尔生物为什么要以场景来划分业务?答:从公司结构上来说,我们是以场景划分的。这也是科创板问询的一个主要问题。这样的模式颠覆了企业以前的组织架构,以前都是部门、是以产品划分。
我以场景划分的创客团队,对内,一个团队围绕这个场景来做这些事,内部有考核、有衡量。对外,投资者可以看出公司的发展趋势,通过场景可以精准的区分市场和客户,明确市场有多大。
比如,全国有52000家疫苗接种点,我们要做出样板、复制样板,这样可以让资本市场也看出来我们未来的市场,让攸关方看出来我们能做多少。
问:海尔生物走上科创板之后,会怎么发展?答:科创板也是万里长征开始了。
这个对我们来说是一个机会,同时也是一个奋斗目标,目标是把物联网的科技生态立起来,在行业里做大做强。
我们的目标不仅是海尔的样板、也不仅是青岛的样板,想要做国内物联网和生物科技融合的样板。
海尔生物案例1、血液网
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输血科,从事了20多年临床用血管理的孙波主任向海尔生物研发总监刘吉元提出了他的需求。
传统模式下,血液存储都是在输血科,从输血科调血到手术室需要大概20分钟的路程。为了应对手术突发情况,主刀医生会预估用血量,让家属提前缴费备一定量的血。
如果手术顺利,取出血库的血由于离开了冷藏环境有质量风险不能送回,就被浪费了;如果遇到产妇大出血等无法提前预知的情况,血液不及时送到就无法挽救生命。
孙波设想,如果能够把血库前移到手术室,但输血科依然远程管理使用情况,那么就可以减少这种用血浪费和急救等待的现象。在国外先进医院,他们也考察过,发现他们的解决办法是用冰盒将万能的0型血备在手术室旁,遇到手术时间长的冰盒融化温度升高时候,就只能定时更换冰盒。
智能管理需要物联网的技术。刘吉元带领团队研发了物联网血液冰箱,借助血袋上的RIFD识别标签,实现智能的数据管理。
如今,在输血科,系统会根据每一袋血的血型、采集时间、限用时间合理为相应的手术分配用血。在医护人员接到用血需求时,用有权限的员工卡打开冰箱,扫描需求单上的二维码,指定血袋所在的抽屉会亮灯提示。
从输血科到手术室,恒温制冷的物联网转运箱取代了原来从收纳箱改装成的保温箱,系统可以全程追踪血袋的位置。手术室里也有物联网冰箱的身影,真正实现了血库前移。由于一直在冷链和监控中,未使用血液也可以实现送回并重新调配。
目前,血液网已在上海瑞金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阜外医院等全国200多家三甲医院落地应用。
2、疫苗网
2018年,疫苗冰箱的用户天津大王庄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找到海尔生物,说出了他们在接种工作过程中发现的一些因为人工管理可能引发隐患的问题,这引起了当时的研发总监巩燚的注意。
巩燚自己也是一名父亲,对于疫苗安全问题像所有的家长一样敏感。为了摸清楚具体情况,他用了一个月的时间,走访了大大小小的接种站,和工作人员交流具体需求,也发现了一些以前自己设计产品时的缺漏。“以前的产品方案时设计出来的,现在的产品方案是用户‘要’出来的。”
几个月后,疫苗网解决方案正式落地,包括物联网冷链室疫苗冷藏箱、接种台疫苗冷藏箱等产品,以及疫苗接种管理系统,为疫苗接种点实施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带来“一站式”接种模式,从取号、叫号、预检登记、一对一预防接种服务、接种后规范留观到最后扫码离开,实现了全程信息化服务,保障疫苗安全最后一公里可追溯、问题疫苗进不去,不是我们的苗出不来,人苗匹配透明可视。
一年多以来,疫苗网已覆盖全国500余个接种网点,目前已有累计在16个城市全域应用智慧疫苗网,累计已守护400万儿童安全接种无差错。
青岛金企通不仅是大企业,中小企业要发展,更离不开技术和金融的扶持。
前不久,山东柄烁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拿到了青岛银行科技支行的30万信用贷款。
从在“金企通”上填报信息,到拿到贷款,柄烁网络只用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
有融资需求,上金企通平台!
点击下方链接“了解更多”,一键提报企业融资需求,获取岛城最新金融产品信息!
金企通网址:http://tool.dailyqd.com/jqt/index.html
"Tags:独家专访,海尔,生物,总经理,刘占杰,经历,八次,问询,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