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聚焦
《家有遗产》下周起李沧剧院连演10场
2019-03-15 06:40聚焦
简介“不管走到哪,不管离家多远‘忠厚传家’永远是咱们这个家的根,是咱们这个家最大的财富。”昨晚,由青岛演艺集团出品、青岛市话剧院演出的原创话剧《家有遗产》完成了在青岛市人民会堂里的汇报演出,受到了家乡观众的热烈追捧。3月20日起,该剧将转战李沧剧...
“不管走到哪,不管离家多远‘忠厚传家’永远是咱们这个家的根,是咱们这个家最大的财富。”昨晚,由青岛演艺集团出品、青岛市话剧院演出的原创话剧《家有遗产》完成了在青岛市人民会堂里的汇报演出,受到了家乡观众的热烈追捧。3月20日起,该剧将转战李沧剧院连演十场,把这部感人肺腑、催人泪下的正能量文艺精品再次呈现在观众面前。
“遗产争夺”直戳观众“泪点”
12日到14日连续三晚日,《家有遗产》在青岛市人民会堂与家乡观众见面,看着熟悉的故事,听着熟悉的乡音,青岛观众倍感亲切。130分钟的演出,接地气的故事剧情所牵发的共鸣,都缓缓入了观众的内心,观众时而被演员幽默风趣的表演逗得大笑,时而被剧中真实细腻的情感感动落泪。演出结束后,观众全体起立给与长时间的热烈鼓掌,久久不愿散去。这部以“遗产”为话题的有关家庭、亲情、责任的走心好戏,以真实可触的情感共鸣、关照现实的暖心思辨、戏剧强烈的表演张力以及温情饱满的感人剧情,串连起一个亲情延续、家风代传的动人故事。观众张凌评价《家有遗产》是一部值得二刷的好戏,它从一个小家庭讲述了我们身边的故事,直击人的心灵。“我一定会带着家人二刷的。如果可以,希望在入场的时候,每人赠送一包纸巾。”
“作为一部现实题材的话剧而言,《家有遗产》是细腻的,超出预料的好看。通篇平实的剧情,接地气的生活化表演,饱和的情感张力,让人感受到强烈的情感共鸣。”家住浮山后的李玉敏告诉记者,她是陪自己84岁的母亲来看这部的,妈妈感动的泪水从一而终,这都源于舞台上演员们毫无保留的去释放的投入与激情,每一句对白都深深戳中心窝。“如果你爱家人,那么不妨带上他们一同亲临剧场,共同缝补家庭中常年失修的裂痕。”
主创团队精细打磨奉献群众
从去年内部试演到今年亮相国家大剧院,《家有遗产》呈现在青岛市人民会堂的舞台上已经是该剧的第七次剧本修改,剧场的第三版。无论是从人物性格塑造还是人物关系的逻辑性,这部剧较之前都有了一个很大的提升。剧中似曾相识的生活经历和演员的精彩表演勾起了观众最深处的情感与遗憾,朴实又细腻的台词更是触动着每位观众的心,直戳泪点。正像观众走出剧场所说的那样:“在看这场演出中,禁不住多次热泪盈眶,这是多年来没有的感觉。”
对于多年没有涉及现实题材话剧的青岛市话剧院来说,创排作这部剧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从国家大剧院演出回青后,导演刘丹整理专家各方意见,再度对剧本进行第七稿的修改打磨。总导演王晓鹰更是亲临青岛为该剧指导排演,和演员深入交流,不断完善剧本。舞美设计张华翔也在为下一步的舞台呈现做方案调整。如此强大的主创团队加持,让观众对《家有遗产》更多了一份期待。三天演出,场场爆满,这正是主创团队精益求精的艺术态度成就了《家有遗产》的好口碑。这次创作对剧院的青年演员也是一种考验和锻炼,尤其是跨越几十岁的年龄差挑战角色更是一项不小的挑战。马良躬的扮演者滕飞,和剧中角色有着30岁的年龄跨度,“虽然之前演过许多不同年龄段的父亲,但基本都是儿童剧,这和现实主义题材的话剧还不一样。”在滕飞看来,塑造人物还是需要通过外部动作和内心活动去找一个老工人的感觉。“我本人比较善于模仿,平时会刻意去观察一些老人的步态、腰身,难的是如何掌握好一个尺度。”滕飞告诉记者,从接到角色的第一天开始,他的脑子里始终有一根弦,时时刻刻用老人的感觉去规划自己的生活,走入人物的内心世界。“平时在排练厅里换上老马的代用服装找人物感觉,穿着这身衣服去食堂吃饭,包括回到家也是以老人的状态在行动,家人都打趣地说‘你怎么现在跟个老头似的’。”
新剧目需要创作团队在反复锤炼的过程中一步步提高,更需要听到观众的反馈和意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就要把作品交给人民检验,接受观众的建议。观众给予的反馈对于剧组三度创作来说,他们的评价和意见尤为珍贵。”青岛市话剧院院长苗青说。3月20日,《家有遗产》正式转场李沧剧院,分别于3月20日~24日晚7点半、3月27日~29日下午3点、3月30日~31日晚7点半在李沧剧院为观众讲述“家风”故事。
城市信报记者 吴鲲
Tags:家有遗产,下周,起李,剧院,连演,10场,不管走到哪,不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