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聚焦
青岛劈柴院,一座有着百年历史的美食街
2019-01-08 17:01聚焦
简介每个城市都有一个属于美食的聚集地,而且是一夜之间就会从香港的SoHo荷南美食区克隆高仿过来,似乎,美食也不在分地域与界限了。流行的时效性堪比时装。青岛的劈柴院,充满了世界各地的小吃与美食之间的抢滩。但更受欢迎的不外乎是当地的海鲜小吃。 这个貌似...
每个城市都有一个属于美食的聚集地,而且是一夜之间就会从香港的SoHo荷南美食区克隆高仿过来,似乎,美食也不在分地域与界限了。流行的时效性堪比时装。青岛的劈柴院,充满了世界各地的小吃与美食之间的抢滩。但更受欢迎的不外乎是当地的海鲜小吃。
这个貌似寒冷的冬季,青岛的中山路,还有一些肆意的寒冷。可一路之隔的劈柴院却异常的火爆,各种叫卖各种交易各种与美食搭界的音乐,同步。
我喜欢这样的美食之旅,因为充满了浓郁的人文气息。小哥很友善的合盘端出来的样品美食让你免费品尝。
食客面对美食的诱惑更是寸步不让,驻足停留,饱眼福,更要饱口福。
对于我这个摄影师来说,我更钟情于镜头里的画面和温馨的对流。青岛劈柴院将海产品这样的大餐,用小吃的方式诠释给游客,更是一种旅行中的新意。
谈到青岛的劈柴院,这个故事有点大,内容有点多,可谓是劈柴院里无劈柴。可是过去,早在1902年的劈柴院据说,市民完全是靠着劈柴来烹制各种美味小吃的。
想象中的1902年,梳着辫子的长衫马褂的士大夫们,是不是也是谈笑风生的走在劈柴院里,品尝户户制作的美食小吃,这个就需要追索历史了。
劈柴院位于青岛市市南区中山路商业圈,是中山路、北京路、河北路和天津路围合的街坊。其实劈柴院有个路名叫江宁路,德国占领青岛后,于1902年修建了此路。
它是“卜”字形,东端连着中山路,北边连北京路,西边通河北路。“江宁”是南京的古称,这里也是青岛最早的“南京路”。
至于劈柴院这名字的来历,有人说,这里原先是个“劈柴市”,全是卖劈柴的。还有人说,这些劈柴除了供市民烧火做饭,还供应大窑沟窑炉烧制砖瓦等等。在刘筠的诗集《青岛百吟》中,我们看到了这样一段注释:“劈柴院近中山路,最繁闹之区。院内皆劈柴架屋,故名。贵人不屑一顾,然房租轻而价廉,穷措大得往来其中焉。”
这就是说,劈柴院是因为里面盖了许多临时的商用“劈柴屋”而得名的。这些“劈柴屋”,为一些老青岛人所熟知,大多是一些随意搭建的破板房,低矮潮湿。 从上个世纪20年代中期,青岛建为城市后,在这里修了一条江宁路,建了几个大院,江宁路逐渐成了一条商业步行街,街上几个大院多为商店、饭铺,劈柴院从一个院子的名称成了这一商业街的名称。
40年代《青岛晚报》设有“劈柴院”的栏目,每天报道这里的新闻。老青岛人几乎没有没去过劈柴院的,外地来青岛的也多去劈柴院。
江宁路有二十几个院,整条街和几个院是商业、餐饮、娱乐集中的地区,是青岛人逛街的集中去处。劈柴院的热闹是出了名的,许多南来北往的小客商也时常住进这里,为的就是享受一下这里的“码头文化”。
而江宁路的路名又缘何而来的,据说是打官司打出来的。根据查阅青岛市档案馆的档案资料,青岛城市人文历史研究者吴坚发现了这个不为人知的官司。
1901年8月,平度商人官某与即墨商人胡某各自买下劈柴院面向直隶路(今河北路)的地块,两地相邻。为了行走便利,官某与胡某盖房时商定,各自在两地交界处余留两米半当作双方公用小道。路是官、胡两家私有,但行人谁走都可以。于是时间长了,这条小路也就成了公共通道。正因为是私地,无论德国殖民时代,还是后来的日本军事统治期间,这条路都没被冠名。
始建于1902年的劈柴院对于青岛人来说,是一个时代的记忆。它是一个市井大院,是青岛市井文化的发源地,也是中山路商圈最传神也最具本土色彩的精彩段落。百余年的时光,这里从最初的露台市场、劈柴屋、里院变成了现在的风情街,这里不仅还存在着老字号小吃、打造的老场景,还注入了很多全新的特色小吃、文艺小店形成了一条美食文化街景。
在劈柴院,你同样能遇见爱情,遇到人间那些真爱和烟火气的爱情。
你也会遇见另一个自己,牵着最爱的手,走在这条老街熙熙攘攘的人流中。
你可以肆无忌惮的没有任何思想的品尝一下,街头的美食。
然后,讨价还价,可以为了一毛钱跟经营业主谈判美食的低价。
将来,在某一天你回忆往事的时候,你告诉自己的后辈,你去过青岛的劈柴院,是否现在还依然保留?
当我们慢慢被岁月淡出了旅行的时光后,那些路上的回忆,将日渐丰满我们慢慢衰老的经年。
孩子们会沿着我们的足迹,重新走进你曾经的记忆路线,这里是青岛的劈柴院,你来过,我也来过,我们曾经都来过。
Tags:青岛,劈柴,一座,有着,年历史,美食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