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聚焦

「青岛记忆」1959年,胶州秧歌轰动岛城 火爆中山路

2018-10-26 16:20聚焦

简介本文来源于青岛城市档案论坛 胡志蕴,女,1933年生,祖籍山东省即墨市,原胶州市文化馆舞蹈干部,副研究员。在胶州,一提起胡志蕴,老幼皆知。她既是秧歌名角,又是秧歌艺术研究者,经过她的挖掘整理,胶州秧歌才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升华,成为胶州乃至周边...

本文来源于青岛城市档案论坛

胡志蕴,女,1933年生,祖籍山东省即墨市,原胶州市文化馆舞蹈干部,副研究员。在胶州,一提起胡志蕴,老幼皆知。她既是秧歌名角,又是秧歌艺术研究者,经过她的挖掘整理,胶州秧歌才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升华,成为胶州乃至周边地区百姓喜闻乐见的一种舞蹈艺术形式。2007年6月,胡志蕴被评为山东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胶州秧歌)代表性传承人。

1959年2月,胶州秧歌参加“青岛市1959年群众文艺创作会演”。当时,胶县1958年改属青岛市,这是首次参加市会演,县里特别重视,强调一定拿出真水平,取得好成绩。调集了县优秀的秧歌人员,胡志蕴饰演秧歌角色中的“扇女”。



1959年2月,胶州秧歌参加青岛市群众文艺会演,在县城北大楼(当时县文化科、文化馆的办公地点,现广州北路113号胶州湾医院)集训,照片为彩排,右一为胡志蕴,右二为吕桂兰(胶州秧歌行当:扇女)。

在县城北大楼(当时县文化科、文化馆的办公地点)经过了两个多月的强化训练,并把原秧歌的七场精彩片段浓缩为舞台形式的三场十五分钟,第一场队形“大摆队",用的曲牌是“得胜令”,第二场“四门斗”,曲为“打灶”,第三场“挖心”,曲为“水浪音”。演员长时间的刻苦训练,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加之精雕细刻,角色与角色的默契配合,伴上鼓、锣、钹打击乐和柔和、婉转、圆滑、连贯的唢呐,用队员的话来说,熟练的不能再熟练了,精湛的不能再精湛了,真是做到了有备而来。

演出地点在曾号称“华北第一”全国最适合演话剧的剧场“青岛影剧院”(李村路12号)。第一天演出就一炮走红,当胶州秧歌出场锣鼓唢呐响起,大幕徐徐地拉开,演员们的第一次亮相,全场就响起了热烈掌声,演出逐渐进入高潮,女角色演到秧歌的招牌动作晃扇时,俗称“扭断腰”快扭时,脚底有弹性,热情奔放,慢扭时,伸臂时如拉弓箭般有抻劲,当伸臂至一定位置翻婉时,又似橡皮筋弹回那样迅猛,引爆全场,“三弯、九动、十八态的秧歌艺术征服了观众,一阵喝彩接一阵喝彩,一阵掌声接一阵掌声,演员谢了三次幕,硬是不让她们下台,这时整个剧场沸腾起来,大会临时决定,把秧歌的第三场“挖心”重复演一遍,大饱眼福的观众,这才依依不舍地退场,秧歌在欢乐的气氛中完美落幕,最终博得了专家权威的交口称赞。

后面的各区、县演出,都由胶州秧歌压轴,许多观众看了还没看够,有的甚至看了几遍还不过瘾,胶州秧歌会演获得一等奖。当时,青岛影剧院门旁橱窗悬挂着胶州秧歌的大幅剧照,中山路各大照相馆玻璃窗内也摆着胶州秧歌的演出照片,过路的人走到此时,都停下来看几眼。为了满足岛城市民的要求,让更多的人看到胶州秧歌,组委会请示市有关部门,定于正月十五在繁华的中山路大街上表演。



1959年2月,胶州秧歌参加青岛市1959年群众文艺创作会演。2月22日(正月十五)在中山路大街表演,栈桥合影。演员左起吕桂兰、胡志蕴、赵茂孝、高愈成、刘波、薛振华、王志信、姜芝秀、赵**。

上午九时,随着锣鼓唢呐的音乐声中,从大窑沟起步,秧歌队翩翩起舞,一直向南扭,进入中山路,直达前海沿栈桥。节日的中山路大街,人来人往,车水马龙,看到缓缓扭来的秧歌,行人的目光都注视着表演,男演员棒槌熟练地用手中的道具檀木双棒相击,变化出各中姿态和技巧,鼓子的“滚身”、“迭筋”、“扫堂”等给人们留下了敏捷诙谐的印象。女演员小嫚、扇女、翠花更是各有不同的自身动作和鲜明的性格,通过脚拧、扭腰、小臂绕∞子、抖肩、手推和腕翻与彩扇、丝巾的有机结合,表现出活泼俏丽、温柔淑静、开朗大方的情感。随着音乐速度的变化,演员的舞姿千姿百态,变化多彩,婀娜多姿的舞蹈造型又激发了乐队的情绪,韵味更浓,融为一体。尤其是鼓子戏翠花,棒子对舞扇女,棒子对棒子,鼓子对鼓子,使之戏中有舞,舞中有戏,变化出各种优美的舞姿和丰富的队形,画面美观,别具一格,实为精彩,展示了胶州秧歌明快舒展、坚韧有力的独特风格。众多人随着秧歌队的表演,一边走一边看,进入中山路后,两侧的楼房上店铺、住户许多人开窗探头观看,一些身材高大,金发碧眼的外国人也在列中观赏,有的人一直跟到栈桥终点。表演结束,还有许多人不愿离去,围观演员,盼着能再看到表演。如此场面,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久久难忘......

会演结束后,同年4月,由青岛市文化局以胶州秧歌为主体组成青岛市红旗歌舞团,在市青岛永安大剧院、海员俱乐部、交际处、四方铁中、国棉六厂、四方机车车辆厂、晶华玻璃厂、崂山县、即墨县、胶南县等三十余家单位巡回演出。

五十多年过去了,据说青岛市历届群众文艺会演,没有象胶州秧歌那样在会演期间是每晚必上的压轴节目,也没有在中山路大街进行这类形式的文艺表演,至今也没有,当时许多岛城市民在现场见证了这一情景。

参加青岛市1959年群众文艺创作会演胶州秧歌演员

鼓子 高愈成 王志信

棒槌 赵茂孝 薛振华

翠花 刘 波 赵****

扇女 胡志蕴 吕桂兰

小嫚 梁慧芬 姜芝秀

2010年5月6日起,我十天时间走访了上述名单八位秧歌演员和一位当时唢呐演奏者,为了一些细节和详实,其中有几位两次以上采访,记录写了当时的情况。



1959年11月,山东省文化厅抽调胶州秧歌与其他地市优秀节目组成山东省跃进歌舞团,在全省各地巡回演出。本剧照是胶州秧歌在济南山东剧院演出。



1959年4月,由青岛市文化局以胶州秧歌为主体组成青岛市红旗歌舞团首场演出与首长合影。



1960年2月,青岛市群众文艺创作会演,胶县代表队胡志蕴创作的女生表演唱《夸干劲》剧照,左三为胡志蕴。



1964年10月1日,在胶县工人俱乐部礼堂演出舞蹈《播粮忙》剧照(右三为胡志蕴)。



1964年,胶县春满公社秧歌队,参加昌潍地区歌舞会演返胶汇报演出全体演职员与领导合影(三排右二为胡志蕴)。



70年代初节日街头,胡志蕴表演胶州秧歌



1980年6月,青岛群众艺术馆举办舞蹈干部培训班(青岛三十九中)图片为舞蹈《喜上加喜》彩排。胶县文化馆左一胡志蕴,中间冷伟,右一姜萍。



1980年,胡志蕴向参加青岛各区市文化馆、文化宫舞蹈干部培训班的人员传授胶州秧歌(前右一为胡志蕴)。





五位弟子在胡志蕴家中合影留念。前排左一姜萍、左三吕文斌;后排左一周玉玲、左二汤淑敏、左三曲虹。


作为胶州秧歌传承人胡志蕴,为胶州秧歌的探索研究继承发展付出了大量的心血。胶州秧歌历史悠久,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当前已经成为胶州市的亮丽名片,通过几代人的不断努力,也必将会更好的传承发扬、再创辉煌!

Tags:青岛,记忆,1959年,胶州,秧歌,轰动,岛城,火爆,山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