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5岁称及笄,女子16岁称碧玉年华、破瓜之年。

及笄本来是指古代束发用子。古代女子一般到15岁,就把头发盘起来,并用簪子绾住,表示已经成年。

旧时文人拆“瓜”字为二八纪年,谓十六岁,多用于女子。

中国古代称12岁的女孩为金钗之年,13岁女孩豆蔻年华,15岁女孩及笄之年,16岁称碧华之年,20岁称桃李年华,24岁称花信年华。

扩展资料:

其他称谓

1、束发

古人以十五岁为成童之年,把头发束起来盘在头顶。束发是男子十五岁(到了十五岁,男子要把原先的总角解散,扎成一束)。

2、总角

古代未成年的人把头发扎成髻。借指童年时期。

总角是八九岁至十三四岁的少年,古代儿童将头发分作左右两半,在头顶各扎成一个结,形如两个羊角,故称“总角”。

3、垂髫

指儿童。儿童垂发叫髻。

垂髫指古代儿童犹未束发时自然下垂的短发。因而就用“垂髫”称幼儿或指人的幼童阶段。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年龄称谓

-

下面是更多关于古代少女的问答

最佳贡献者
2

女子15及笄,女子16岁称碧玉年华、破瓜之

及笄:笄[jī],本指古代束发簪子。古代女子一般到15岁以后,就把头发盘起来,并用簪子绾住,表示已经成年。

旧时文人拆“瓜”字为二八纪年,谓十六岁,多用于女子。

束发:古人以十五岁为成童之年,把头发束起来盘在头顶。束发是男子十五岁(到了十五岁,男子要把原先的总角解散,扎成一束)。

扩展资料:

其他年龄称谓

总角:古代未成年的人把头发扎成髻。借指童年时期。

发髻是将头发归拢在一起,于头顶、头侧或脑后盘绕成髻,是一种长发发式。盘髻成椎状者,又称“锥髻”、成螺丝形的称“螺髻”、盘髻较小的称“髻”。

总角是八九岁至十三四岁的少年,古代儿童将头发分作左右两半,在头顶各扎成一个结,形如两个羊角,故称“总角”。

垂髫:指幼年。古时童子未冠,头发下垂,因而以“垂髫”指九岁以下的孩子,代指幼年。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年龄称谓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3
好多啊
4
女子15岁称,女子16岁称碧玉年华、破瓜。

及笄:笄[jī],本来是指束发用的簪子。古代女子一般到15岁以后,就把头发盘起来,并用簪子绾住,表示已经成年。

旧时文人拆“瓜”字为二八纪年,谓十六岁,多用于女子。

束发:古人以十五岁为成童之年,把头发束起来盘在头顶。束发是男子十五岁(到了十五岁,男子要把原先的总角解散,扎成一束)。

扩展资料:

其他年龄称谓

总角:古代未成年的人把头发扎成髻。借指童年时期。

发髻是将头发归拢在一起,于头顶、头侧或脑后盘绕成髻,是一种长发发式。盘髻成椎状者,又称“锥髻”、成螺丝形的称“螺髻”、盘髻较小的称“髻”。

总角是八九岁至十三四岁的少年,古代儿童将头发分作左右两半,在头顶各扎成一个结,形如两个羊角,故称“总角”。

垂髫:指幼年。古时童子未冠,头发下垂,因而以“垂髫”指九岁以下的孩子,代指幼年。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年龄称谓

5
及笄:女子十五岁。(《•内则》:子十有五年而笄。”)

古代女子不一定是结婚后才盘发的,古代女子到15岁时,要举行笄礼,把头发盘成发髻,再插上簪子,表示成为成年人。这是为什么把十五岁称为“及笄”到后来,清末民初的女子习惯,幼女留双短辫,少女梳单长辫,成年妇女挽发髻。束发结簪表示已为人妇,为处女生涯的完结,为之结束,这是“结束”一词的由来。

不满周岁----襁褓;

2~3岁-----孩提;

女孩7岁-----髫年;

男孩8岁-----龆年;

幼年泛称----总角;

10岁以下----黄口;

13~15岁----舞勺之年;

15~20岁----舞象之年;

12岁(女)---金钗之年;

13岁(女)---豆蔻年华,

15岁(女)---及笄之年;

16岁(女)---破瓜年华、碧玉年华;

20岁(女)---桃李年华;

24岁(女)---花信年华;

至出嫁-----梅之年;

至30岁(女)--半老徐娘;

20岁(男)---弱冠;

30岁(男)---而立之年;

40岁(男)---不惑之年、强壮之年;

50岁------年逾半百、知非之年、知命之年、艾服之年、大衍之年;

60岁------花甲、平头甲子、耳顺之年、杖乡之年;

70岁------古稀、杖国之年、致事之年、致政之年;

80岁------杖朝之年;

80~90岁----耄耋之年;

90岁------鲐背之年;

100岁------期颐。

6
不同年的称谓

  人初生叫婴儿,不岁称襁褓。

  2至3岁提。

  女孩7岁称髫年。男孩7岁年。

  10岁以下称黄口。

  13岁至15岁称舞勺之年。

  15岁至20岁称舞象之年。

  女孩12岁称金钗之年。

  女孩13岁称豆蔻年华。

  女孩15岁称及笄之年。

  16岁称碧玉年华;

  20岁称桃李年华。

  24岁称花信年华;女子出嫁称票?梅之年。

  男子20岁称弱冠。

  30岁称而立之年。

  40岁称不惑之年。

  50岁称知命之年。

  60岁称花甲或耳顺之年。

  70岁称古稀之年。

  80岁称杖朝之年。

  80至90岁称合?之年,耄耄之年。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7

女性的十八岁没有特别呼,古代女性一般十六岁为成称之为碧玉年华或破瓜之

出自唐·李群玉《醉后赠冯姬》诗:桂影浅拂梁家熏,瓜字初分碧玉年。瓜字可以分割成两个八字,两个八加起来是十六,所以旧诗文称女子十六岁时为“破瓜之年”。

古时女子年龄称谓。女子十六岁称为碧玉年华,即破瓜年华,又可称瓜字初分,风信之年,=,所谓二八年纪,破瓜之年。如日本竹枝词十二首之一“碧玉年华足怨思,珠喉解唱净琉璃。瓣香我为临川爇,掩面倾听幼妇词。”

扩展资料:

古代其他年龄孩子的别称:

1、婴儿:人初生。

2、襁褓:泛指一岁以下。

3、孩提:两至三岁。

4、始龀、髫年:女孩七岁。

5、始龀、龆年:男孩八岁。说明:根据生理状况,男孩八岁、女孩七岁换牙,脱去乳齿,长出恒牙,这时叫“龀”,“龆年”或“髫年”。

6、总角:幼年泛称。

7、垂髻之年:指儿童。(古代小孩头发下垂,引申以指未成年的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碧玉年华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桃李年华

8
唉,是一个可以出格的一个女孩子。
9
古代年龄称谓

不满周岁--襁

2~3岁-----提;

女孩7岁-----髫年;

男孩8岁-----龆年;

幼年泛称----总角;

10岁以下----黄口;

13~15岁----舞勺之年;

15~20岁----舞象之年;

12岁(女)---金钗之年;

13岁(女)---豆蔻年华,

15岁(女)---及笄之年;

16岁(女)---破瓜年华、碧玉年华;

20岁(女)---桃李年华;

24岁(女)---花信年华;

至出嫁-----梅之年;

至30岁(女)--半老徐娘;

20岁(男)---弱冠;

30岁(男)---而立之年;

40岁(男)---不惑之年、强壮之年;

50岁------年逾半百、知非之年、知命之年、艾服之年、大衍之年;

60岁------花甲、平头甲子、耳顺之年、杖乡之年;

70岁------古稀、杖国之年、致事之年、致政之年;

80岁------杖朝之年;

80~90岁----耄耋之年;

90岁------鲐背之年;

100岁------期颐。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10

首先来回的问题,16岁的少女在古代破瓜年华或者是碧玉年华

知识拓展:

不满周褓;

2~3岁,孩提;

女孩7岁,髫年;

幼年泛称,总角;

10岁以下,黄口;

13~15岁,舞勺之年;

15~20岁,舞象之年;

12岁(女),金钗之年;

13岁(女),豆蔻年华,

15岁(女),及笄之年;

16岁(女),破瓜年华、碧玉年华;

20岁(女),桃李年华;

24岁(女)花信年华;

至出嫁,梅之年;

至30岁(女),半老徐娘。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