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商家资讯

青岛做强“科技兴农”:特色农产品种植面积突破百万亩

2019-12-04 02:02商家资讯

简介" 新技术给力,青岛做强“科技兴农” 将专技人员和重点项目“捆绑”攻关,小麦种植采用新模式最高亩产达822.6公斤,推动特色农产品种植面积突破百万亩 青岛日报/青岛观/青报网讯 乡村产业振兴离不开科技的强力支撑。记者12月2日从市农业农村局获悉,今年以来...

"

新技术给力,青岛做强“科技兴农”

将专技人员和重点项目“捆绑”攻关,小麦种植采用新模式最高亩产达822.6公斤,推动特色农产品种植面积突破百万亩

青岛日报/青岛观/青报网讯 乡村产业振兴离不开科技的强力支撑。记者12月2日从市农业农村局获悉,今年以来,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赋予的新任务,青岛市农技中心以示范基地建设为平台,集聚技术资源,强化创新引领,着力推进农业技术现代化,破解产业发展难题,为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提供“以技术现代化推进产业现代化”经验。

建设核心示范基地,打造技术现代化新平台。青岛市农技中心在全市重点布局建设了十大现代农业技术集成示范基地,组建中心技术委员会,密切与国家、省、市农业专家团队的对接协作,第一时间将最新农业科技成果在示范基地转化展示。2019年重点建设的十大示范基地共展示具有针对性、前瞻性、创新性强的农业新技术成果100多项(组),考察分析3000多条关键技术数据,集成10多套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的绿色新技术模式,举办新品种开放日活动展示600多个优良品种,现场培训农技人员和农民2万多人次。

青岛做强“科技兴农”:特色农产品种植面积突破百万亩

平度小麦收获场景。

推进良种良法良机有机结合,破解产业发展瓶颈。青岛市农技中心把品种选育、栽培管理、植物保护、土壤肥料、秸秆利用、农技装备等不同系列的专技人员和重点项目捆绑,在示范基地协调推进产业发展急需的关键技术研究,破解发展瓶颈,集成了一大批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新模式,并得到快速推广应用。

青岛市农技中心在平度蓼兰镇建成的粮油绿色高质高效新技术示范基地,被列为全国农业新技术试验示范基地。经过联合攻关,2019年自主选育的3个小麦新品种通过山东省审定,数量位居全省首位;小麦滴灌水肥一体全程机械化新模式示范田最高亩产822.6公斤,刷新青岛历史纪录;以小麦-玉米滴灌水肥一体与全程机械化为代表的新型种植模式有效破解了青岛地区水资源紧缺、生产管理人工投入大等瓶颈问题,稳定提升了农业产能。基地负责人、青丰种子产销合作社理事长候元江表示,新模式有机融合了粮食水肥一体化、增施有机肥、深耕深松、宽幅精播、冬春镇压、氮肥后移、一喷三防等耕种管收全程机械化各项技术,实现节水30%以上、节肥20%以上、节地15%以上、省工2个以上、亩节本增效200元左右,并有利于实现超高产目标。

青岛做强“科技兴农”:特色农产品种植面积突破百万亩

莱西有田农业工人收获胡萝卜。

促进农技农艺农牧高度融合,推动产业绿色变革。青岛市农技中心在高效经济作物全程机械化、秸秆资源化利用、循环农业发展模式等方面积极开展研究试点,多项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在畜牧养殖规模大的莱西市,青岛市农技中心重点打造农牧结合新技术模式示范基地,位于姜山镇的志涛农技专业合作社千亩生产基地就是其中典型代表。基地负责人、青岛志涛农技合作社社长王志涛介绍,秸秆肥料化应用模式下亩均节本增效达120余元;秸秆饲料化应用可达到每头奶牛日均节省饲料成本3.3元左右效果;而秸秆综合利用在秸秆禁烧、少施化肥以及恢复农田生态系统方面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更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青岛做强“科技兴农”:特色农产品种植面积突破百万亩

水肥一体化滴灌技术。

创新驱动特色产业发展,增添乡村振兴新动能。2019年,全市发展专用小麦、高油酸花生、特色杂粮杂豆,马铃薯、胡萝卜等名优蔬菜,黑皮鸡枞、大球盖菇等珍稀食用菌等特色产业面积突破100万亩,占全市农作物种植总面积的10%以上。并且,青岛市农技中心通过联合加工企业、科研团队进行全产业链技术创新,利用互联网思维开展线上线下营销,目前青岛特色甘薯系列产品已经成为网红产品。集约化、规模化、特色化、全产业链协同发展模式逐渐完善,成为乡村产业振兴的新样板。

(记者 马英歌 通讯员 李松坚)

"

Tags:青岛,做强,科技兴农,特色,农产品,种植,面积,突破,万亩,